分享

太极拳提高的“九点纲领”,务必读一读

 塞北观音萧银龙 2024-06-20 发布于辽宁
十分形似,不如一分神似。外形固然重要,矫正拳架,是为了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架形稳定之后,就要追寻神韵。以神意做拳,架子便有了灵魂。
细节藏般若,大悟是无言。很多细节,必须仔细体会。我们练拳时,也在训练观照力。眼虽前望,心却观照身体动态。用意指挥,用心观察,用神笼罩,以此觉悟内在信息。
太极劲是辩证关系。若看出你在使劲,那不是真劲。你很从容,也很顺遂,内劲在腔体流转,在筋骨穿行,在窍穴鼓荡,在筋脉循环,这是好的。
内容图片
一,打拳时,心存“中”的意识,要以腰脊为中线,去展开结构变化。反过来说,任何招式,都围绕腰脊中线展开。中定不是不动的,而是运动中,中线始终保持稳定畅通。
二,打拳时,要有主次意识。以丹田腔劲为源头,以腰胯为核心,向外圈渲染扩散。无论是开合,圆弧,波浪,螺旋,都用内腔腰胯带动,形成同心圆模式。
三,打拳时,不要直来直去,注意保持圆的运动方式,保持圆球动态。各种招式变化,都蕴含在一个大圆之中。不要打成大扁片,时刻留意,以三维球劲运动为准。
内容图片
四,打拳时,要懂得建立矛盾。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以矛盾鼓荡的方式,或牵拉,或扩撑,或拧绞。对立之中,建立统一。统一之内,形成矛盾。
五,打拳时,必须是整体运动。即使周身各部位,都非常灵活,但节奏频率,应保持统一,不要有脱节,不要有抢先,不要有延迟,做到一动无有不动,整体化一。
六,打拳时,盘活双肩,盘活两胯,两脚产生虚实,以腰脊为中线,通过各种招式,不断协调动态平衡,让重心始终保持稳定。形成一种天平劲,或不倒翁劲,获得随机平衡能力。
内容图片
七,打拳时,外围的结构,形成三维大球,腰脊带动四梢,形成外围公转。公转之内,各个旋动关节,也要产生自旋。公转是整体抛物力大圈,自旋是关节螺旋小圈,这就完善了。
八,打拳时,所有招式之间,应连续顺畅,形成连绵不断的,柔和延续动态,套路之间,一气呵成,产生一股持续动能,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最终形成拳势。
九,打拳时,周身各部位,应默契配合,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矛盾呼应,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中含沉,沉中有整。阴阳协调有序,两仪布局合理,矛盾调配得当。整套拳打下来,犹如太极图般的,运化和谐,运转流畅,生生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