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常拍“八虚” 驱邪又强身

 书法修养 2024-06-20 发布于新疆
日常拍“八虚” 驱邪又强身

门诊一患者说自己最近在老年大学课堂上学习了拍“八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感觉全身轻快了很多,精气神也提升了不少,在感叹中医养生神奇的同时,也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了这个养生方法。

何为“八虚”

“八虚”指人体两侧肘、腋、髀(腹股沟)、腘八个部位,出自《灵枢·邪客》,“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原文还论述了八虚的重要性,将它们比喻为人体“机关”,是真气所过之处,气血脉络游行的地方,也是五脏邪气所藏匿的地方。如果邪气瘀血留滞,就会损伤筋络骨节,导致经气运行不畅,关节屈伸不利。后世医家及养生家据此创造了拍打“八虚”的养生方法。

拍“八虚”有何功效

1.拍打肘窝

肘窝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3条阴经循行所过之处,肘窝内还有肺经的尺泽穴和心包经的曲泽穴,肘窝内侧有心经的少海穴。

肘窝内可摸到一条大的肌腱,即为肱二头肌腱,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为尺泽穴,内侧凹陷处为曲泽穴。泽,指沼泽、低凹处,水聚之处,二穴以泽命名,类喻二经经气在此如水归聚。尺泽穴为肺经合穴,具有清肺润肺、肃理肺气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潮热等疾患。曲泽穴为心包经合穴,具有宁心清热、和中降逆的功效,临床上常治疗心悸、心痛、热病、胃痛、呕吐等。“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二穴皆可治疗手臂疼痛。故拍打肘窝,可以疏散心、肺邪气,调理二脏虚实,养心安神。

2.拍打腋窝

腋窝是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少阳胆经循行所过之处,同时肝经布胁肋,络胆,循行经过腋下。腋窝中央有心经极泉穴,腋下有胆经渊腋穴。

极泉,在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本穴在心经9穴中位置最高,喻指心经脉气如泉中之水急流而出,具有舒筋活血、宽胸理气的功效,是临床治疗胸闷、气短、心悸等心脏疾患和胁肋、肩臂疼痛的常用穴位,可谓是“解郁大穴”。

渊腋,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第4肋间隙中。渊,深之意;腋,指穴位所在之处,具有宽胸止痛、消肿通经的功效,是临床诊断肝胆疾病的重要穴位。

日常拍打腋窝时可扩大范围,从腋窝向下拍至胁肋,还可刺激到脾经大包穴,加大疏肝利胆、宽胸理气的功效,既能预防缓解心慌、心悸、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脏疾患,也可疏肝解郁、调气养血、调养心神。

3.拍打腹股沟

腹股沟处为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此处穴位主要有胃经气冲和归来,脾经冲门和府舍,肝经急脉、阴廉和足五里,这里重点介绍气冲和冲门。

气冲,在腹股沟,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气,指气街;冲,含动之意。气冲穴在气街处,又为奇经八脉冲脉的起始部,主治疝气奔豚、气上攻心,具有疏肝益肾、调经种子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腹痛、疝气,及月经不调、阳痿等男女生殖疾患。

冲门,在腹股沟,腹股沟斜纹中,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冲,上冲、冲动之意;门,出入通达之处。脾经气血自下而上,经此穴上冲腹部,下腹逆气上冲诸病常由此起,具有降逆利湿、理气解痉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腹满、疝气、崩漏、带下等脾胃或妇科疾患。

日常拍打腹股沟,不仅可以加速此处气血流通,缓解下肢冰凉,还可健脾和胃,调理消化系统不适,亦能对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男性阳痿等生殖疾患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4.拍打腘窝

腘窝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经过之处,膀胱经为人体最长、穴位最多的经脉,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腘窝处穴位主要为膀胱经的委中和委阳二穴。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委,委曲之意;中,指正中。本穴当足膝委折之中,曲而取之,故名。委中具有理血泻热、舒筋活络的功效。四总穴歌中有“腰背委中求”一句,意即腰背疾患皆可选取委中穴治疗。膀胱与肾相表里,本穴又为膀胱下合穴,常治疗膀胱气化失常、肾气不足带来的尿频、癃闭等,以及湿热蕴结带来的湿疹、皮肤瘙痒等疾患。

委阳,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阳,外之意,可知本穴在委中外侧。三焦司全身气化,疏调水道,委阳为三焦下合穴,故具有调理气机、通利三焦的功效。临床上选用委阳,既能治疗腰脊强痛、下肢挛痛,也能治疗腹满、水肿、小便不利等三焦气化失常诸症。

拍打腘窝,既可补肾益气、舒筋通络,有效缓解和治疗肩背和腰腿疼痛,又能调畅膀胱经气血,通调水道,祛湿散热,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练习注意事项

拍打“八虚”时,需注意身心放松,外界环境适宜。四指并拢成虚拳,结合个人身体情况,力度适中,由轻到重,拍打顺序从上到下。拍肘窝、腋窝时,双手交替;拍腹股沟、腘窝时,双手同时进行。

拍打时以各部位微微发热为度,若拍出痧点、痧斑,提示此处有邪气、病气,可结合上述腧穴,进行重点按揉,增加效果。

拍打时间一般以晨起较好,亦可结合子午流注十二时辰中各经当值时间进行拍打。特别强调,有出血倾向、严重糖尿病、皮肤外伤、骨折等人员,不宜进行拍打。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4年5月27日7版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