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的思路

 中医林佳明 2024-06-20 发布于广西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第2096天。

2024.06.20我在钦州跟诊林师记录丨万倩雯,北京中医药大学

女,56岁。


主诉:因皮肤瘙痒3月于2024.05.29来诊。

现病史:患者诉3个月前出现带状疱疹,当时具体治疗不详,现遗留有疱疹处皮肤瘙痒,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疱疹处皮肤瘙痒,汗出多,汗出即痒,现无皮疹,伴口腔溃疡,微怕冷,胃胀,食管反流,反酸,矢气较多,无胃痛,无口干口苦,胃纳可,小便黄,大便可,睡眠可。

夜间口干,早起时口苦,胃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拟方:桂枝加附子龙骨牡蛎汤加减。

蒸附片15g先煮1小时,干姜 15g,炙甘草15g,党参 20g,茯苓 30g,白术 20g,五味子 10g,龙骨30g,牡蛎30g,桂枝15g,白芍15g,大枣10g,生姜3片。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服。

患者因患带状疱疹后遗留皮肤瘙痒,症见汗出多,汗出即痒,微怕冷,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为太阳表虚证,营卫不和,汗出津液虚,津血同源,血虚生风;

胃胀,食管反流,反酸,矢气考虑为津液虚,中焦脾胃气虚所致。

故治疗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还可健胃生津液,合四物汤养血息风,再加荆芥、防风、蒺藜祛风止痒。

患者一诊服药后症状减轻,二诊加赤小豆清热利水,煅龙牡敛汗。

二诊服药后患者皮肤痒已明显好转,转而继调汗证。

患者汗出伤津,太阳病,汗出伤津,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调和营卫,患者头汗为主,为阳气虚亢于上,用龙骨、牡蛎潜阳。

同时考虑患者汗出已久,脉沉细,体质弱,病陷入阴。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故在桂枝汤基础上,加附子温阳强壮解表,同时患者中焦脾胃阳虚,化生痰湿,再合四君子汤健脾祛湿,健运中焦。

林佳明主任医师,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20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7年的一个小结。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强调本气自病,重视先后天两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