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史丨甲午战争中,淮军将领叶志超,给了日本军队转败为胜的机会

 人文之光 2024-06-20 发布于辽宁

甲午战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亚的近代历史甚至地缘格局。当时英国人在甲午战争之前有过盘算:当时沙皇俄国修建西伯利亚铁路。英国人认为,如果不支持日本的话,沙俄可能会在铁路修建以后,对韩半岛、中国的东北进行全方位渗透,到时候对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很不利。英国人认为清廷的软弱,未必守得住这些地区。

而日本人很可能为了称霸东北亚而和俄国决一死战(后来的日俄战争也验证了这一点)。实际上,对于日本来说,甲午战争其实也是一场豪赌。如果不是清廷的腐败造成的神助攻,甲午战争的结局,还真说不清会是啥样——没准日本军事上还没溃败,经济上先崩盘了。

叶志超在平壤战役中的表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清日军事对比

甲午战争,很多人印象里往往是清军的海军拉胯,但是,陆军的拉胯情况可能比海军还严重。

比如在平壤,当时清军有一万六千多守军,而且武器装备方面并不弱于日本军。同时,日本方面用于进攻平壤的军队,差不多也是一万六千人——要知道,清军是具备优势的,不论是武器,人数,还是以逸待劳方面,都没有输的迹象——而一万六千多日军,还处于孤军深入的状态。所以日本军如果强攻平壤,大概率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甚至可能出现攻城失败以后,被平壤城里的清军出来追杀的危险局面。

不过,当时平壤城内的清军内部,却存在问题。本来清军的指挥权应该就近由左宝贵负责。但是左宝贵不是李鸿章的嫡系。因此李鸿章安排叶志超当平壤清军的指挥官。而当时叶志超本人不在平壤——要知道,对于战争而言,时间是很宝贵的。而且时间窗口经不起一丝一毫的耽误。但是李鸿章明显没顾虑这么多。

李鸿章作为淮军军头出身,军事素养肯定是有的。但是,李鸿章之所以做出这样违背军事场所、军事科学的决策,其实也说明了清朝官场的腐朽——李鸿章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兵权必须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手里。

其实叶志超也不愿意去平壤前线。所以得知任命以后,叶志超百般推辞。但架不住李鸿章坚持,所以叶志超只好硬着头皮到了平壤。而在叶志超带着清军从牙山-平壤这一路上,日本军也伏击过叶志超。日本军的战斗力又让叶志超感到胆寒:而这也奠定了后来平壤战役的伏笔。

2、叶志超资敌

当然叶志超一路上被伏击的消息,平壤的清军将领都知道,所以对于这样无能的总指挥,多数将领是不服的。同时清军较量就武装配置方面也发生争议。而这种争议,又给日本军的布局提供了时间窗口,或者说机会。

不过即便这样,日本军队在绝对实力面前依旧不占优势:随着三路日军在平壤附近汇合(实际上清军应该逐个击破日军,这样可以减少伤亡成本),日本军对平壤展开进攻。日本军进攻平壤三天三夜,付出了巨大伤亡,而且弹药也要消耗殆尽了。此外,由于日本军孤军深入,所以经过三天恶战,日本军实际上已经断粮。因此清军退可以坐等日本军主动滚蛋,进可以利用日本军的撤退来追杀日本军。

而这个局面也让日本军士气低落起来。

而经过三天恶战,尤其是左宝贵在战斗中牺牲以后,叶志超居然先胆怯了。叶志超在这关键时间决定放弃平壤逃跑。同时,叶志超在平壤城挂白旗,向日本人表示打算向日本军投降。但是目前还需要做好投降准备。

日本人其实战前对叶志超的性格做过了解。日本人根据叶志超的行为以及性格做出了综合判断:那就是叶志超说第二天投降是鬼扯,很可能是当天夜里打算跑路。而日本军本来准备撤退了,叶志超的服软,让日本人信心大振。于是日本军分析了一下左宝贵可能撤退的路线,然后派兵在沿途伏击。而左宝贵的部队果然因此遭遇巨大损失。

此外,日本军进入平壤以后,还发现城内有大量完好的武器装备——这其中包括克虏伯大炮和连发火枪——炮弹有792发,子弹56万发,此外还有43公斤的金砖。

本来攻打平壤的日军也由此得到了补给,而清军也因此需要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