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8】简家陇三多桥

 开心明智 2024-06-21 发布于湖南

简家陇三多桥

莫良照(嘉宾)

三生三世桥头望;

多贵多才垄上行。

赵尧初(嘉宾)

拱桥写满三多故事;     

碑碣彰明四海乡贤。

何俊良

满山鸟叫呼红日;

一垄风仁暖碧波。

何新建

天亦有私,三光尤顾三多地;

桥当无恙,四季恭迎四海人。

注:三光者日月星,三多者福禄寿也。

羊文钢

寻梦三多桥,帝岭山青藏地气;

踏波足下浪,蒸江水秀蔚人文。

刘品良

数百年波浪拍击,桥墩固若;依然南北越跨,今月鉴之,古月陪矣;

万千个脚丫环磨,石面坑匀;故此足痕连绵,古人功也,今人益哉!

宁长寿

梅花三点桥前雪;

胜迹多朝世外风。

何   斌

天蓝云朵白;

水碧石条青。

昔日县官常阔步;

今朝少将偶闲游。

彩虹接地三多景;

皓月归桥八面风。

傅   愈

北宋钱塘画五鼠;

仁风古迹刻三多。

刘进光

桥横两岸通南北:

碑勒三多贯古今。

缪光桥

三将帅,跃马横刀,文韬武略才华展;

多士官,舍生忘死,弹雨枪林智勇谋。

蒸水多官,心关黎庶人民爱;

仁风三将,情系军营祖国兴。

山青水秀蔚君臣,侯国蒸阳更美;

人杰地灵出帅将,江山帝岭多娇。

注:候国蒸阳,据邵东县志记载昭阳候国最先立在邵东县高桥乡蒸水河岸,后迁至黄陂桥乡同意村。

姚   起

名士高贤常歇足;

青山秀水不嫌多。

来有乡风曛四味;

去无陈迹只三多。

注:市作协唐志平主席家就住在离这不远的从兴村,他出版一本诗歌专集《乡风四味》。

风雨长廊,惯看花黄草紫;

烟波曲水,难辞岭秀云清。

注:花黄草紫:油菜花与紫云英。

刘东良

古迹三多,山青水秀人文起;

长堤九曲,柳绿花红岁月悠。

赵启辉

取直避弯,曾纾乏足九千步,携绿柳白杨,叹水色如行色,俱迎送殷勤,问胸怀何物,寄情烟火通南北;

枕涛听梦,固守初心五百年,袭三多鼎盛,知文名即世名,镌诗联并茂,令意往神驰,惊艳古风入画图。

蒸水起涛声,五百年文星武曲,辉熠昭阳,毓秀渊源从此处;

仁风延地脉,三千众客路商途,凭通礅石,兴荣气象自无边。

赵   铠

何谓三多?称山誉水夸崇学;

唯其独特,似榭如廊妙为桥。

刘智慧

蒸水潺潺一步过,高唱大江东去;

小桥静静四时安,喜看盛景常开。

陈庆林

仁风伴古桥,悄问海叉何在?

明月辉青石,常看蒸水不休。

宁光林

三星拱卫,蒸水遥来,试看后浪推前浪;

多地互通,仁风蔚起,更喜今人胜古人。

宁效兴

惟楚有材荣万代;

于斯为盛祝三多。

水多秀,山多青,人文多起;

福及天,寿及斗,禄位及尊。

隆振高

仁风着意,桥纳三多湖广度;

帝岭有情,江流万里邵衡通。

仁风化雨,桥纳三多通御道;

帝岭腾龙,凤鸣九域振金声。

仁风赐雨,桥纳三多留雅韵;

帝岭藏龙,江流万里惠蒸湘。

枕清凉,抱蒸江,龙腾凤翥,唤来衡岳千峰雨;

亲父老,邻厚土,剑舞琴鸣,操练杰营十万兵。

注:清凉即三多桥南面清凉山;杰即人民解效军少将刘仁杰将军。

刘品君

蒸水贯西东,石桥横南北,三多美景雄狮守;

仁风蔚帝岭,空口续春秋,两岸精章宦吏留。

何晋才

三顷玫瑰开盛景,

多朝游客坐桥头。

三山三水三桥,千古文章千卷画;

多福多禧多寿,满城春色满街诗。

廖咸萍

三千世界共玄德;

多彩蒸江汇五湖。

刘   安

曾记子房欣取履;

应知司马有题桥。

小坐桥亭能解乏;

长观山水可怡情。

蒸水滔滔,流传帝岭千秋轶事;

桥亭巍巍,述载仁风万姓丰功。

何香求

道起仁风,人返马跑多便利;

桥横蒸水,南来北往好通商。

石墩撑起三阳路;

澍雨润泽多拱桥。

刘纯德

三国分庭,魏蜀吴长存史册,

多贤合璧,桥亭柳永沐仁风。

李双全

坐观帝岭,情牵厚土三多地;

拱抱蒸江,心系仁风五百春。

何   谐

三才古韵仁风劲;

多彩祥云大道明。

三拱汇清流,挟帝岭风,王侯气;

多朝开瑞象,喜千村富,百姓安。

附:

三多桥“多”从何来

刘百元搜集整理

三多桥位于简家陇堆头村境内,是蒸水河上游的一座小桥。桥虽小,但历史久远,人文景观丰富,名气颇大,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桥始建于明代,后数易其位。清代乾隆年间改建为石礅木板桥,命名为“三多桥”。有桥联云:红泥千顷润,黄犊一犁轻。同治癸酉年桥进行了维修,新建桥亭于其上。当时,名士刘春藻写了桥记碑文,对桥名作了如下阐释:“桥以三多名……是以山多青,水多秀,人文多起耳。吾观帝岭(皇帝岭)凌霄,仙山(聚仙山) 扦汉,芭蕉(芭蕉山)耸翠,猎马驰骋,山之青何多也;牛角(牛角桥) 九折,龙口(龙口坝)流涎,金波(金波桥)呈祥,玉泉汲浪,水之秀何多也;入成均者有人,游庠序者有人,登仕版者有人,娴军机者有人,人文之起何多也,三多之名意在斯乎。

改建后的桥亭两边各有长为20米的大条石供人歇息,条石用人力从10里外拖拽而来。桥亭牌楼和亭内绘有多幅古画,牌楼上端和屋脊上还有木雕龙狮装饰。光绪甲辰年间再次改建,将板桥改为石拱桥,在桥头南端用料石建成三丈高的敬字塔。

主修人郡贡生刘春台作了四幅桥联和一幅塔联。均以“三”“多”冠首。

今录桥联一:

三楚有材,几辈茂陵词客到;

多情系我,千条灞岸柳丝长。

塔联为:

三湘据上游,凭兹川障江东,沿途绿树分庭荫;

多事关时局,趁彼澜安地北,绕塔青山对酒杯。

可惜,桥亭及塔在“文革”中被当成四旧拆毁了。

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霜雨雪之后,该桥又濒临倾塌。1995年,退居乡间的原县委常委刘维垣与退休干部宁玉和又发起倡议,募捐3万多元,历经年余,对桥进行了第三次维修,除狮龙雕塑和塔因造价太高无法复原外,其余均按原貌进行恢复。并新增了堆头人士,原广西、海南军区副政委,少将刘人杰的二幅桥联:

虹截蒸江雨;

风驰帝岭云。


江流万里入大海;

桥连千村奔小康。

简家陇镇地处湘中福地邵东市南,境内有一脚踏三阳的皇帝岭,仙人岭上仙人桥,古老而神秘。有举全县之力修建的三都水库、宝田水库、黄金洞水库,乃我市水利建设明珠。蒸水和桐江穿镇而过。承志堂、三多桥古韵犹存。自古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古人难以追溯,近、现代名人可观。史料记载,三国著名谋士刘巴,简家陇人也!被誉为“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人、中国最早的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开创者、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很重要的人物”“为中国的经济学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的何廉先生,就是简家陇易家庄人。著名文史学家、诗人、韵文学专家、中国当代散曲界的旗手,曾任湘潭大学学术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海峡两岸散曲研究会理事长羊春秋先生,是简家陇羊家冲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诗人、书法家刘人杰先生,是简家陇堆头人。他们都是简家陇土生土长的……

简家陇楹联活动一直在开展,原邵东县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何新建先生多次在简家陇举办楹联学习班,红白喜事的联墨展览风起云涌,但简家陇一直没有正式成立楹联活动组。在邵东市文联副主席、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莫良照的关怀下,在邵东市文联委员、市楹联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何俊良的力促下,协会理事何谐担当起了组建简家陇楹联活动组的重任。在其兄何晋才等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简家陇楹联活动组创作交流群”。此群以发现、培养简家陇楹联爱好者、创作者,培育楹联之花在简家陇盛开为主要目的,因此,群员除了市楹联家协会领导,原则上只接纳简家陇籍的人士。这不是排外,而是协会有统筹安排。

市楹联家协会的指导思想是以乡镇为单位,一个乡镇接着一个乡镇创建楹联活动组,为传播、弘扬楹联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尽心尽力。

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艺奇葩。人民群众爱好楹联,红白喜事张贴楹联,亭、台、廊、阁、书室、会馆、牌楼、寺庙、道观、祠堂……凡有楹柱处刻挂楹联,真是联天连地,无事不可联,联之大用妙不可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楹联、学习楹联、创作楹联、传播楹联吧!

欢迎简家陇籍的有楹联文化情怀的人、有学习楹联创作兴趣的人、希望提升楹联创作水平的人,乐意继承、传播、弘扬楹联文化的人,加入“简家陇楹联创作交流群”。

延伸阅读:

李双全:我是简家陇果,老伙计,你呢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龙年春联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2】哀挽联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3】贺简家陇楹联活动组成立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4】赞容华峰先生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5】纪念毛主席诞生130周年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6】联咏邵东名老中医宁葵心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7】格言联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8】热烈祝贺邵东市楹联家协会连膺省、市先进楹联组织称号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9】联咏皇帝岭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0】元宵节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1】联咏羊春秋教授

简家陇楹联活动组骨干会员线下交流会召开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2】联吟清明节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3】联咏简家陇承志堂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4】新婚联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5】简家陇楹联活动组筹备分会志贺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6】题高考联

【邵东简家陇楹联活动组作品选17】简家陇西瓜

是您的厚爱与支持

才有《绿汀文萃》

光荣的今天和将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