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琴,“事半功倍”的能力,是怎样练出来的?

 宛洛练琴思维 2024-06-21 发布于江苏

想要让自己的练琴“事半功倍”,就要懂得“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的字面意思,是人们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就已经预知接下来会下雨,并提前将门窗封锁好。

进一步比喻,做事情有提前预判,并做出调整、规划的能力。

就像我今天在家打扫卫生时,悟出的一点道理。扫地的时候,如果都能看见明显的灰尘,说明屋里的环境,已经比较脏了。

这种情况下再去扫地,一定会扬起灰尘,对自己的身体也会有害。

即使不打扫,越积越多的灰尘,本身也会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依然也会对身体有害。

所以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尽量勤快一点。不能等地面或者桌面上,明显看见脏了之后再去打扫,这其实已经晚了。

我们在练琴中,也要有“未雨绸缪”的能力。

也就是对自己的练习与演奏,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预判,从而少走“弯路”,提高一定的练习效率。

比如,你练了一个知识点,或者在练一个乐段,你就要在每一遍练习结束后,都对自己刚刚的演奏,给出一个评价来。

刚刚练的那一遍,是熟练还是不熟练?演奏过程中身体是紧张还是放松等……

而不是练完了一遍之后,什么都不去思考,根本不关注刚刚的演奏效果。

一旦出现这种“无脑”练习,那么接下来的重复,将全部都是“机械”、“无效”重复了。

等到你后面,发现自己的演奏有很多不清晰,甚至是不正确的地方,这时再想改正,已经晚了。

或者说,很难再改回来了,只能从头开始,重新一点点地纠正了。

当你能够在每一遍的重复中,及时“监控”,懂得反思,也就有了“未雨绸缪”的意识。

就像练完了一遍后,发现自己在练这一乐段时,身体比较紧张,动作上也有些僵硬。

那么就可以顺着这一现象,进一步思考:

都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自己紧张?

有时候,光靠回忆与思考,还是发现不了原因,这时就需要通过接下来的重复练习,去发现了。

有可能你在接下来的几遍重复中,就会发现,也许是当前的演奏速度,自己还适应不了;也许是指法、节奏过于复杂,在视奏时就没奏正确……

多了思考,就能使接下来的重复练习,变得“刻意”,更具有目的性。

从而也避免了练琴中的“弯路”。这比练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演奏,又紧张又乱,可要好多了。

“事半功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