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5)爱上一座城

 洋木说 2024-06-21 发布于内蒙古

在呼和浩特这座城市中,我已经度过了30多个春秋,然而我的初次造访,却是在更久远的过去。

那时,我年仅11岁,正在上小学。有一天,学区要选拔运动员参加市里的运动会,我意外地被推荐参加。尽管我的体育成绩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没有参加市运会的资格,甚至在旗里的运动会中也难以崭露头角,但我还是被推荐了。

在那个年代,农村学校的娱乐活动相对匮乏,参加运动会成为了一件令人兴奋不已的事情。无论是市运会、旗运会还是学区的运动会,我们学校总是热情高涨地派人参加。

尽管我的体育成绩并不突出,但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对我寄予了厚望。他们相信,优秀的孩子应该全面发展,于是我也得以混迹于各级运动会中。

现在的我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在当时,我在学校和学区里确实小有名气。

旗里、学区的数学竞赛我是常客,甚至还参加过两次市里的竞赛,并获得了不少奖项。那些用钢笔和笔记本作为奖品的日子,让我倍感自豪。

回想起来,并不是我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在那个相对落后的农村环境中,稍微出色一些的人便能脱颖而出,而我恰好成为了那个幸运儿。

那次市运会,我再次被幸运砸中。老师告诉我,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有机会去市里见见世面,开阔眼界。于是,我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期待,踏上了这段旅程。

记得当时报的是200米跑,听说市里的孩子跑步时都穿短裤,因为长裤跑步时会兜风,于是妈妈参照着书本,买了几尺布,亲自裁剪并缝制了一条短裤给我,我记得那条短裤是豆青色,当时的我觉得它漂亮极了,穿上那条短裤的那一刻,我仿佛也成了城里人,心中充满了对城市生活的无限向往。

临行前,妈妈给了我10元钱和粮票,那是用来买吃的。在80年代初,10元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但只要是与学习有关的事情,爸爸妈妈总是无条件地支持我。带着这些钱和衣物,我和学校的体育老师以及另外几个同学一起踏上了前往市里的火车。

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我对这个庞然大物充满了好奇。尽管当时并没有座位,我们几个人站了一个多小时,但内心却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完全没有感到疲惫。

到达市区后,老师一路打听,带我们报了到并安排好住宿。然后,他带我们去了人民公园——当时呼和浩特标志性的公园。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说,那里是当时外来人员必去的“打卡地”。

在动物园区,我见到了各种从未见过的动物,如老虎、猴子、熊等。之前只能在书上看到它们,现在看到活生生的动物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激动得无法用言语表达。整个下午,老师带着我们游遍了公园的每个角落,一遍又一遍地欣赏那些美丽的景色和动物。直到天色渐暗,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到住宿的地方。


第二天是比赛的日子,我换上了那条大短裤,感觉身体轻盈了许多。然而,面对众多高手如云的竞争者,我这个打酱油的未能获得名次也在意料之中。尽管如此,这次运动会对我来说仍然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运动会还没有结束,老师便带我们回家了。虽然这次出行时间短暂,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成为了那个去过城市的人,而城市里的一切都让我大开眼界。

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跳出农门,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多年后,我的梦想成真了,我来到了这座城市,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如今,在呼和浩特这座城市中已经居住了30多年。我成家立业、结婚生女,在这座城市里,留下了我的悲和喜、苦与乐。

这座城市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挥之不去。渐渐地,我爱上了这座城。

林徽因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你喜欢的人。”但对我而言,爱上一座城,只缘于对它无比的熟悉和热爱。无关风月,没有前因,只是单纯地爱着这座城,当然城中有我深爱的家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