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一人之颜情,以一人治天下,是亡国之政

 杨氏中医w2xklb 2024-06-21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专制体制君王并不一定要独裁

独裁君王一定是专制体制

既专制又独裁,那就是极权暴君

文|一粒青盐   图|pexels

唐太宗李世民说:“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皇帝乾刚独断,以一人治天下,朝廷上下阿谀奉承,将所有诏旨无论对错皆奉为“金玉良言”,无一反对驳斥,无一人提出不同意见,势必陷万民百姓于深患之境,这是亡国之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皇帝李世民何出此言呢?既然是专制集权,何以还得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不能独裁“顺一人之颜情”呢?

其实,“专制”与“独裁”还是有区别的。专制是政权的把控,不能落旁人之手;独裁是权力不受约束,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专制是体制问题,独裁是机制问题,专制体制君王并不一定要独裁,独裁君王一定是专制体制,既专制又独裁,那就是“一人治天下,天下奉一人”的极权暴君。

专制皇帝也很清楚“独裁”并不是那么可靠,明智的皇帝也会对“不同的声音”加以尊重与重视,以免自己“一人专政”考虑不周而犯下大错,进而殃及皇位。也只有能听得进批评意见的皇帝,才能更长久地巩固专制皇权。

所以,就算是极力主张君主专制独裁的韩非也认为,君王必须是“以国视为视”“以国听为听”。

智者李世民就开创了“封驳制度”来提醒与约束皇帝的独裁,进而发展为专制王朝一项特有的行政机制。

何谓“封驳”呢?

即为“封还诏书、驳正违失”,大臣对皇帝的“圣旨”进行审查,如发现有不符合规定之处,就提出修改意见甚至可以驳回去要求重拟。在这套政务运转机制之下,皇帝诏书必须经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查通过并签字副署同意后,才能生效。

当然,李世民本是一位不愿受法律约束的专制主义君王,他也未必完全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民主。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大唐专制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人却主动提出了“封驳”,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了谨慎为政、接受批评的意识,从而避免专制皇权执政犯下大错。

李世民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设置中书、门下两省是为了相互“检察”,中书起草诏敕“或有差失”,门下应当“驳正”。各人见解“互有不同”反复磋商,是为了“务求至当”。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中书、门下相互“检察”却流于形式,李世民于是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诏敕有不妥当处,都应讨论,现在却只看到照办“顺从”,听不到不同意见,这样“行文书”,谁都可以做,要你们还有什么用呢?

李世民以隋仅有的二帝为鉴,他说:“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炀帝杨广“愎谏自贤”,虞世基“阿谀顺旨”,结果炀帝被弑,虞世基身亡,“诏事炀帝以保富贵”的群臣也落了空。所以,隋炀帝那样“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是“亡国之政”。而文帝杨坚“事皆自决,不任群臣”“不明而喜察”,也不足取。

皇帝日理万机,即使“劳神苦形”也不会事事处理得好。何况,“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皇帝不信任群臣,群臣一切都按旨意办,即使皇帝的主张错了,也“莫敢谏争”,这便是隋二世而亡的原因。

“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天下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朝政千头万绪,一个人怎么能事必躬亲,全部抓在手上呢?在李世民看来,必须要放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尤其是要依靠宰相进行决策,才能把事情做好。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怎么能把所有权力都集中到皇帝一个人身上呢?作出的正确决策固然很好,可那些错误的决策只能让百姓去承担代价,日积月累,终将酿成大错。

“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皇帝在保留最终决定权之下,把政务交给宰相带领百官去打理,坚持依法理政,依法治国,明镜高悬,还有谁敢胡作非为呢? 

“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李世明要求各部门接到诏敕圣旨,若发现于法不合、于事不便之处,必须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不能简单地直接下发执行。

杨坚杨广父子的共同缺憾就是不重视纳谏和进谏,李世民要汲取这个教训。所以,就出现了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魏征为首的言官谏臣确实敢于对李世民提出不同意见,有时君臣之间几乎是当面辩驳和顶撞,而李世民最终也接纳了一些不同意见。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曾“不解佩刀入东上阁”,触刑,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人,罚铜二十斤”。李世民同意此判。而大理少卿戴胄反驳说:“校尉不觉与无忌带人,同为误耳。”为什么一个处以死刑,一个罚铜呢?李世民只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也。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阿之?”在戴胄的坚持下,校尉得以免死。

从专制皇帝嘴里说出“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也”,确实难得。

其实,对皇帝的进谏与监察古来有之,负责监督与上谏的言官制度源远流长,从舜帝、商汤王、周文王、春秋、秦汉,至唐宋明清,都有言官的设置,也不乏“逆鳞”之诤臣,对防止国家政策走入歧途、保证朝政平衡起到了巨大作用。

以唐“封驳制度”而言,凡“纳谏进谏”制度得以执行,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心归附,皇权帝位与王朝国家皆都稳如磐石。太宗贞观、玄宗开元、宪宗元和前期皆都如此,王朝事业风生水起、高歌猛进。

但到后来,武则天将诤臣刘祎之“赐死于家”,“封驳”终究没有制约到专制皇权的野心,“纳谏进谏”制度被破坏,皇帝乾刚独断,以一人治天下,政治昏聩、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王朝事业从繁荣走向衰落,皇权帝位岌岌可危。玄宗天宝年间、德宗时期、宪宗元和后期皆是印证。 

如果皇帝身边没几个“谏臣”“诤臣”在你耳边说些个“不中听”的话让你保持清醒,满朝却尽是“皇上圣明”“吾皇万岁”奉迎“淫歌”让你昏聩,那这个皇上离倒台也就不远了。更而甚者,习惯了听好话的皇帝把“谏臣”“诤臣”统统杀掉,那就正合了那些成天说你“圣明”“万岁”谄媚奸臣之用意,不要说“万岁”了,他们很快就会陷你于死地,亡国也便顺理成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