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雨来袭,一个妙方,排出上中下三焦湿气,人就精神了

 快乐读书人! 2024-06-21 发布于山西

进入梅雨季,雨水见多,湿气渐重,人的三焦,容易被湿气侵袭、占据,今日,笔者就教大家一个清理三焦湿气的妙方。

《素问》里说过:“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难经》里讲:“三焦者,水谷之道路”。

一般来说,大家熟知的三焦,是物理上的区分:上焦心肺,负责气的活动,中焦肝胆脾胃,主要消化和吸收,下焦肾、膀胱、肠,负责排泄。


还有一种,比较抽象,是指手少阳三焦经、及其包裹胸腹的三焦网膜

其实,不论是上中下三焦,还是三焦经、三焦腑,哪个出了问题,都会堵了,人都不会好受,尤其是这三焦,和人体水利关系密切

咱们把三焦理解成一个身体灌溉的水路网,要是不通了,特别容易出湿热各种毒素也会逐渐堆积,所以咱们别注意疏通三焦水道。

今天,笔者就介绍一个打通三焦、排出三焦湿气的古方,也是个名方,它叫藿朴夏苓汤,参考配伍:

藿香10、淡豆豉10、白蔻仁3、厚朴6、半夏10、杏仁6、茯苓10、猪苓6、泽泻6、生薏苡仁20

这个方子挺专业的,许多专业的中医才知道,这个方子里,猛的一看,其实基本都是祛湿的,有从上焦走的杏仁,有从中焦走的藿香、蔻仁、半夏、茯苓、薏仁,还有从下焦走的猪苓、泽泻、厚朴,可以说,集聚了众多祛湿高手,另外配了个豆豉来清清三焦热。

具体怎么用呢?笔者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个男患者,不到30岁很年轻,几天前,发觉自己怕冷、汗也少,身体有点热,但热的不厉害,最高是午后大概38度不到点。

但是头重如裹、身体倦怠,这俩症状,都是感染湿气的突出表现,就像白面粉沾了湿气,粘腻滞的那种感觉。

去医院开了清开灵、阿莫西林、左佛沙星、甚至地塞米松等,但是都不管用。

后找到某民间中医,把脉发现脉濡缓、舌苔白腻,身热不畅患者自觉发热,医者按其肌肤,却不甚热,不是普通感冒发烧那种热感、头重如裹、身体倦怠,还有点胸闷、胃脘闷、食欲不佳,大小便还算正常。

就是开了这个藿朴夏苓汤,3剂就浑身舒畅,症状全消,因为这是外部感染的湿气,全身的气机都被外部湿气抑住,被这个方子,从上中下三焦,一扫而光,身体轻快,自然舒服了,上面那些症状,就是这种外部湿气缠身的典型症状、特征,需要使用的读者,一定要记好哦!

不过笔者最后要提一句,这个方子适用外部湿气缠身引起的湿气重,那些脾肾阳虚、心肺不足等脏腑功能虚弱,引起的内湿,还是要扶正为主,此方最多打打下手,不适合久服,毕竟不对症的,久服也多大用呢!

世间法门千万种,本文所言仅为笔者个人经验,每个人的精神体质皆不同,本文所介绍之知识,也不会适用100%所有人,身心调养应根据个人情况,在使用时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人制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