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醒来|弱者抱怨环境,强者改变人生。

 荞麦花海里 2024-06-21 发布于山东

天亮之前醒来,第11天

陪伴孩子们度过高三岁月,第11天

今天继续阅读鲍鹏山的《好的教育》

 记录: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规矩,但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规矩之外的例外。

最大限度的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追求。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那个例外,不应该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求而不得,便焦虑痛苦。

如何成为这个例外呢?鲍鹏山老师又搬出了至圣先师。

孔子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去送过留过学,孔子家贫,何以成行?应该是有“金主”的。为什么偏偏资助他?“六艺”已然相当出色。

孔子学成归来,带着宋国娶的媳妇儿,很快就生了个大胖儿子。成家、立业,前途在步步铺展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鲁国国君昭公是专门送上贺礼的。

大家都知道,是一条大鲤鱼。

所以,孔子的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

鲍鹏山老师要说明什么呢?

作为“士”,能引起国君关注的,到底是什么呢?

看看孟子对孔子的一段记录:“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孔子也曾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他说:“出入的数字都对了。”也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茁壮地长大了。”位置低下,而议论朝廷大事,这是罪行;在那君主的朝廷上做官,而自己正义的主张不能实现,这是耻辱。

鲍鹏山老师注意到孟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说:“而已矣”。意思是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如果将自己囚禁在这些低阶的职位上,是暴殄天物。

我注意到的是孔子,也是从小吏开始做起的。

但是也没见他埋怨“位不配才”,踏踏实实地,把进库出库的货物账目记录得清清楚楚。

掌管牲畜,没见他因为和自己的追求相去甚远,就消极怠工,你看,当孔子把这些牲畜养得膘肥体壮,他的机会就来了。

别问人生的大门为什么向他敞开,孔子在擦拭人生,让它闪出熠熠的光。

弱者总是抱怨上天不公,强者才能获得真正自由。

想起壹号猪肉的老板陆步轩了。从高考落榜到复读考取北大,从北大高材生到入职计划经济委员会,从没有正式编制到被迫离婚,从肉铺老板到被迫入职地方史志办……

为什么说他是被迫入职地方史志办?

因为当年他卖猪肉卖成了当地的红人,地方官员们坐不住了,被社会指摘“不重视人才”,天天上门,说服陆老板进入体制内,成了一个吃公家饭的人。

你说他是不是成为了我们这个规矩之下的例外。

陆老板说,五十几岁了,才发现,自己最大的兴趣不是文学,而是商业。他毅然决然地从体制内脱身。

你说这人生的自由是谁给他的呢?

最后,你会发现,是自己给自己的。

不是规矩不为你破例,是你值不值得!或者,是你能不能打破!

大家都纷纷表示愤怒,全球12心仪的学校,竟然说什么“按规矩、流程来”,真是官僚做派。

担什么心忧什么虑呢?怕姜同学不能成为规矩之下的例外?

还是耐心地等她来证明自己吧。

你呢?你如何证明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