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潮|诗性哲学漫谈(四十九辑)

 夏德明 2024-06-22 发布于山东
    网上颇为盛行复古之风。宣讲《易经》,老庄哲学,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阳明心学,专家甚众,造势甚大,亦甚嚣尘上。
     当然,这些老祖宗的瑰丽瑰宝绝对要传承继承。但如何结合现实,结合世界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古为今用,才是根本之道,振兴之途。
    然而,究其实质,复古守旧,不思创新,是东方民族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最致命的弱点。
      《周易》,只是原始的占卜卦爻辞。当然,其中含有初步的朴素的辩证的哲学思想,易本身就是变化的辩证。但毕竟迷信成分浓厚,而且没有发扬光大,成为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体系。
      老子的《道德经》,堪称东方哲学之经典。即使黑格尔不推崇,无限伟大的老子哲学无限光辉的本源论和本体论与古希腊哲学也不分伯仲。
然而老子哲学,虽哲思深邃,但概念与定义,判断与推理都缺乏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学支撑,所以老子哲学真理也千人千解,莫衷一是。
      孔孟之道,从最严格的哲学意义上,还是社会科学的范畴,孔孟之道以仁义道德为核心,是教育学,伦理学,行为学和政治学的大杂烩。是典型的社会科学组合。
      当然,孔孟之道还是朴素的农耕文明时代的社会科学,也不是现代严格意义的社会科学。
      不可否认,华夏文明五千年文明虽然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积淀尤其深沃,底蕴特别深厚。
      但华夏文明总体上有强有弱。
      华夏文明偏重于人文科学,而偏弱于自然科学的总体特征不可不高度认知和重视。
      这也是近代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不可能产生于东方文明的重要的内在原因。
      在当今社会人类文明大融合,人类哲学思潮大融合,科学技术大融合,不得不使得我们高度清醒和高度重视,高度平衡和高度互补,高度增强和高度强大。
      在科学哲学盛行科技高度发达的智能文明里,大力宣讲晦涩难懂的老子哲学,根本于世无补,也是华夏文明保守守旧的劣风陋习。
      虽然,华夏文明也诞生了伟大的四大发明,但四大发明都没有派上大用场,而且没有沿着四大发明深入研究,使之上升到自然科学的科学体系,坐失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壮大,不得不深以为华夏文明之巨憾。

      如何推陈出新,如何继承创新,如何向前看,才是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所抱持的哲学本色,真理本质。
      如果华夏民族把伟大的人文创新精神运用到自然科学和智能文明里,一定大放异彩,一定彰显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的恢宏底蕴和创新伟力。
      考察费曼,当是当今社会经典的物理学家,尤其是对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贡献巨大,也绝对权威。
      虽然科学上承认但不迷信权威。然而给人更多的启迪是,当今社会,秉持和高扬科学哲学和哲学科学,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度所追寻的世界文明的方向,特征和规律。才在异军突起的当代硅基文明中立于不败之地。
      费曼对物理学的很多深刻认识超乎寻常,甚至达到了形而上的自然哲学的绝对高度和纯粹境界,也体现了物理学家的本质与本色。
      无论宏观或微观,无论大尺度或小尺度,物理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都是恒定和永恒的,不以物理学家的意志和想象为转移。
       但物理学家的伟大,除了研究深邃,还要有伟大的灵感,甚至神乎其神的神性的伟大洞见,才能更深入更洞彻该领域的客观真理本身。
      缺乏科学和哲学的神性的伟大洞见,可能研究的结果还是一头雾水,或无可奈何的归之于神祗。
2024.6.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