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铁山碑学的重要成就与贡献

 弯刀书斋 2024-06-22 发布于江苏

  金石学有五大开创人物,北宋欧阳修对金石文物上的铭文之谜产生浓厚兴趣,首先开创了金石学研究。收录从周穆王到五代全部金石跋文和铭文,编撰《集古录》二十二卷,为“金石学”的奠基人,崇为金石学鼻祖。

       晚他七十四岁的北宋赵明诚,读到欧阳修的《集古录》,发现金石文字可以补正经史文字中的缺失和错误。并于夫人李清照大量收藏夏商周三代的金石鼎彝、上古陶片、骨文、简牍、历代印章、封泥、瓦当等金石古器。梦想“集天下碑铭于一堂”,每收之日夜晚校对两卷,完成五百篇跋文,成功编写出一部全新的金石专著《金石录》三十卷。传授之功,当之无愧为金石学教父。

      清代黄易诗书画印俱佳,尤以篆刻卓然,而嗜金石笃鉴赏。岀欧阳修文献整理于千册之外;别赵明诚收千碑而著千篇之贾;熔访碑,拓碑,校碑,临碑,跋碑,画碑实践于一炉,著《小蓬莱閣金石文字》。所得石经残碑、魏君碑、朱君碑、灵台碑、谯君碑、王稚子闕、范式碑、三公山碑、武梁祠像、赵君碑等十种珍罕汉魏碑石搨本,每碑皆据搨本文字双勾或缩摹付梓,后附释文、诸家考证题跋。书法得灵台之方整,范式之镌秀,五梁之帅真,赵君之含蓄。并绘《访碑二十四图》,金石气入墨落烟。实践之功尊为金石学宰相。

      清末遗老康有为碑学之论颇宏,抒韵千碑。著有《广艺舟双揖》,将千碑梳枝散叶。碑学之根,流派之源,尽百代风流于一碑,考为碑学状元。

       赵铁山诗书画印俱精,书法精妙,篆刻刀工,碑学深得骨髓,藏碑之巨。著有《礼器碑》、《华山廟碑》、《雲麾碑》、《曹娥碑》、《醴泉铭》、《虞恭公碑》 、《孟法师碑》、《圣教序》、《岳麓碑》、《李秀碑》、《多宝塔碑》、《大字麻姑壇记》、《不空碑》、《碧落碑》、《正始石经》等碑评三十佘篇。并掘的碑学精妙,他在研评《华山庙碑》悟得:“此碑之妙與《尹宙》異,尹宙妙在渾合;此碑妙在顯露筆之控送,豪之出入,使人一覽而知。”对李北海所书《雲魔将军碑》领悟到:其锋欹侧处皆有異趣,推為有唐書家之冠。可謂神解扵北海者,古人所谓“暗轉锋”。书法得汉碑之筋,魏碑之骨,唐碑之血,石鼓之肉,铁山书路之宽可溉魏晋唐诸笔。笔开金石之功,盖为金石学之翘楚。

    注:学述研究文章

杨俊友

2024年6月


美化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