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世俗的成功者,努力向上走,上面的空气比较干净

 Heyman03otqb6i 2024-06-22 发布于广东

01

我在青岛认识的朋友崔楚平,是个小黄文作家,网名叫加肥猫。

他原来在青岛早报编《她周刊》,后来去《半岛都市报》编《女性周刊》,再后来去《半岛性生活指南》当主编,再后来去青岛电台当《青岛夜话》的主持人,陪孤男寡女聊一些带颜色的话题。

总之,一直和妇女打交道,乐此不疲。

有一天,他告诉我,他要把他写的小黄文结集出版,有两个出版社可选择,一个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个是河北衡水老白干出版社。

衡水给的钱多,人民文学给的钱少。

他选择了人民文学。

我问为什么?

他说他一直有个文学梦,觉得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文学殿堂,所以他一定要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人民文学。

他看我不理解,进一步打比方:

“就好比我是个女的,我的第一次要献给一个男人,我肯定要选一个名人,比如蒋介石孙中山这样的人,这样将来回忆起来,我的第一次,给了蒋光头。如果给了马建国王勋学李兴明刘义专这样的人,你还有值得骄傲和回忆的吗?”

他这段话我记忆深刻,深刻意识到人家为什么能成为小黄文作家,我只能写写八戒的故事。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怪不得名人死了,他的女人叫遗孀,就像遗产一样。

这个世界,标签很重要。就像爱马仕同款,有logo和没logo,价格天壤之别。被蒋介石盖过章和马建国盖过章,不一样。

加肥猫老师还有一句名言,当时吓得我一激灵。他说,千万不要招惹那些流血一流一个星期的动物。

我当时不明白,什么样的动物流血一个星期还不死啊?武汉人?九条命?

等我醒悟过来,真的一激灵。真yellow。

也不能怪我,我当时年轻,年少无知,难免结交坏人。

所以现在只能远遁岭南,不能回青岛。

我是多么怀念青岛凉爽的夏日啊!

02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了几集电视剧《玫瑰的故事》

电视剧里的刘亦菲是大女主,一个女性成长的故事,一个趟过男人河的女人。

现实生活里,如果没有干爹陈金飞,她可能没有成功。就是这部电视剧,陈金飞是监制还是制片人。

坊间关于陈金飞刘亦菲杨采钰的故事很多。

真是讽刺啊!

玫瑰的四段感情,代表了人生中四种遗憾。

第一段,纯荷尔蒙支配的初恋,但迫于现实或者太年轻气盛,遗憾分开。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来日方长,总觉得往后的人生路上还有更好的玫瑰等着自己去采摘。

第二段,是馅饼,也是陷阱。对方在你最需要爱和关心的时候出现,你出于感动或是现实跟对方在一起,为三餐四季、柴米油盐奔波、吵架,但对方可能根本不是你的良人,给你一身的、满心的伤。

第三段,是灵魂伴侣,但往往这种爱恋无法长久,昙花一现。如果傅家明活得久一点,十日久了,也只是白米饭粒,不再是白月光。

第四段,原著中玫瑰是嫁给了一个大自己二十几岁的老头,电视剧可能觉得这种价值导向不大正确,不够“大女主”,改成了与”年下男“在一起,寓意玫瑰已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但不管是嫁给老头还是小鲜肉,时日久了,可能也会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女性剧终于不再是一个女人围着一个或几个男人转的了,而是几个男人都是给女性练爱来用的。仔细想想,如果我们能用“我本位”的思维来考虑问题,那么,我们邂逅过的每一个男人,不也只是我们的一个人生驿站?他们陪伴我们走过一程,最终这条路上陪着我们的,永远只是我们自己。

03

这几天姜萍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

我没有去特意关注姜萍的事儿,我只是凭本能为这个小姑娘向上的力量赞叹,就像我喜欢周冬雨,喜欢的是她身上那股向上的劲儿。她是不是太平公主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又对她没有任何幻想  再说了,我有,不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所以,每当有人把她所谓太平公主的视频发给我,并且特意@我的时候,我总是想到一个词:

癞蛤蟆+屌丝意识。

很多恶意,都来源于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和龌龊的屌丝意识。

他们的脑核,比睾丸大不了多少。

姜萍的事,也是这样。

很多人质疑姜萍,要看她在决赛的表现,实际上,姜萍已经完全不需要在决赛证明自己了。

因为很多人把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的初赛看太重了,觉得拿到第12名,就一定要在数学上做多大贡献,其实不是这样的,数学有天赋,天赋也有分等,天赋不是天才,姜萍很优秀,但我拒绝把她称为天才,就像韦东奕很优秀,但是韦东奕也不是天才,真正的天才是陶哲轩那种人,已经用菲尔兹证明了自己。

但是人的教育,并不是说,只有天才才可以活,韦东奕就在北大,一辈子当个做不出来成功的数学老师,也很好,姜萍以后进入名校,或者很遗憾没有进入名校,一辈子就以裁缝为业,就成为一个热爱做题的裁缝就很好,她们的人生也并没有失败。
姜萍在决赛的成绩好也好,不好也好,都不需要证明,因为在这个夏天,她已经证明了自己,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惊艳的夏天,这对于一个人而言,在她十七八岁的年纪,做到这一件事,已经够吹一辈子牛逼了,为什么还需要证明自己?

真正需要证明的,是那些质疑姜萍的人,他们需要找出来,他们人生的意义何在,他们的价值何在,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心理扭曲,不去过自己的人生,而把人生的一个夏天,去质疑别人的人生,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哪里,他们能吹一辈子的牛逼在哪里?

在关于姜萍的阴谋论中最愚蠢的是认为阿里合谋,而这却是知乎中比例最高的群体。他们认为资本家处处要坑害做题家。知乎男在这点上与豆瓣女认为资本家故意选择她们讨厌的流量和观众作对是同构的。
这里他们有一种默认的共识,就是资本=为所欲为要控制他们思想的权力

所以,我总觉得成长路上的一大里程碑是,意识到别人的恶意对我来说是不重要的,但对他们来说很重要,那些恶意是他们幻想中确认自身力量存在的证明,也是继续维持自己苦苦编织出的虚假叙事的养料,攻击这个动作,建立在攻击者对被攻击者的需求之上,看清楚这一点,就可以安心地同情怜悯他们。

我觉得姜萍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好好专注做自己的事,该干嘛干嘛”,很明显那些在舆论场上以她为话题胡搅蛮缠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和姜萍完全就是这个世界上坐标两端的人,他们给人最大的启示是“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人”。

认真回想我所走过的路,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奶奶的教诲:

好鞋不踩臭狗屎。

一路往前走,远离垃圾。

不要鹤立鸡群,要远离鸡群。

向上走,上面的空气更干净。向远处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04

积极努力地做一个世俗的成功者,努力向上走,向远处游,上面的空气比较干净,远处的海更蓝。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