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营分析会,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blackhappy 2024-06-22 发布于陕西

精亦诚刘欣

(本文来自原创作者刘欣“卓越运营实战”公号,订阅公号,一起实现卓越运营。)

每个月,我都要奔赴不同的地方,参加不同企业的经营分析会。

参加的次数越来越多之后,我发现虽然企业各有不同,但经营分析会出现的问题大同小异。

今天就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个整理,同时把相应的改善建议也一并分享出来,希望能对你的企业有帮助。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以下6个,我们逐个来说。


01.

经营分析会,开成了日常工作会

排在第一位的这个问题,是我在企业最容易见到的问题,也是经营分析会的最大问题。

每个部门轮流发言,各部门就只是把这个月的工作内容,做个简单的汇报,缺乏对数据和业绩的深入分析和讨论。

这样的会,虽然打着“经营分析会”的名义,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月度的日常工作会,完全没有经营分析的影子,更别提发挥经营分析的作用了。

要想避免出现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区分、明确议程、明确分工。

经营分析会,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 明确区分

明确区分经营分析会和日常工作会的不同,将二者完全界定清楚。

经营分析会的指向性和针对性要非常明确,就是针对月度经营结果做分析检讨,紧紧围绕当期经营情况,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和制定对策。不是就工作谈工作,而是就经营数据谈分析改善。

日常工作会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没有经营分析会那么明确,也不一定需要非常多的数据,只是汇报当期工作进展而已,深入一些的还会讨论碰到的工作问题,但不一定和经营情况相关。

一句话概括,经营分析会聚焦经营,日常工作会相对宽泛。

● 明确议程

如果说日常工作会可以没有明确的议程,大家可以轮流或随意发言讨论,那么经营分析会就必须要有明确的议程,规定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什么环节做通报、什么环节做研讨……这样才能保证会议效果。

● 明确分工

经营分析会要想开好,要在会前就把各自的分工明确好,不能临到开会了,大家才带个本子过来听听。

比如说,财务部门要提前做好经营数据分析,异常数据预警;营运部门要做好会议组织,资料审核,非财务数据的汇总分析;各业务部门要提前针对异常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解决对策。

通过三个明确,将经营分析会作为每个月最重要的会议(没有之一)来对待,才算是具备了开好经营分析会的启动基础。


02.

开会时间太迟

经营分析会,应该每个月几号开?

这是关于经营分析会,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先说一下印象中我参加过最迟的两次,都是在25号才开上个月的经营分析会。实际上,这个时间点再开经营分析会,意义真的不大。我们简单想一下就知道了,哪怕分析得再深入,提出的对策再正确,但这个月只剩了5天,还能做多少整改呢?

这么晚才开经营分析会,必要性不大了,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再说回这个问题,应该每个月几号开?

原则上,当然是越早越好。

我一直有一个简单的判断依据,就是根据一家企业经营分析会召开的时间早晚,来判断其管理效率的高低,至少可以判断其经营数据的搜集与分析能力的高低。

如果非要让我给出具体的时间点,我觉得有三个日期是可以参考的。

第一个日期是15号,也就是尽量不要超过半个月。

第二个日期是10号,也就是上旬把经营分析会开完,这样在中下旬还有20天做整改。

第三个日期是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之内,这样就留出三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更为宽裕。

怎么做到尽早召开?

这就要求企业在管理要求、IT系统、数据分析、营运管理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经营分析会能否开得早,体现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03.

数据少,搜集难

我在很多企业,每次一说到要把经营分析会开好,至少有一多半的人都会提到“数据少、搜集难”的问题,然后矛头一转,就开始抱怨公司的IT系统不完善。

数据少、搜集难、IT系统不完善,这些当然都是客观理由,我们不能否认。

但如果以这些为理由,就把经营分析会无限延期,想要等到数据够多、IT系统完善以后再开的话,就只是把问题往后放而已,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做法。

美的创始人何享健,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电脑还不普及的时候,手工打着算盘,都能把经营分析会开起来。

所以更好的做法,恰恰是要通过经营分析会的坚持召开,来推动数据的积累、搜集方法的优化以及IT系统的进步,再说大一点,是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任何指标数据的建立,都必然要经历“由少到多再到专、由粗到细再到精”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只有不断积累。

经营分析会,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对于数据少、搜集难的管理现状,经营分析会的组织召开正好是一个倒逼管理提升的好方法。


04.

数据分析不到位

没数据是没数据的问题,但有数据也不代表就万事大吉。

我在很多公司都看到,不论是财务部门还是营运部门,也包括一些业务部门,大家都只是做些简单的数据通报,缺乏数据的深入分析,其他人也就是带着耳朵听一听,知道个基本情况。

数据分析不到位,问题就挖不出来,至少很难细化和具体化,问题也就难以有效解决。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上个月毛利率是30%,同比下降了2%。

这就只是数据通报,没有数据分析。

怎么才叫数据分析?

我们要能分析出来,毛利率同比下降了2%,这其中销售价格是否有变化;如果变化了,对毛利率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如果是正影响,影响了多少;如果是负影响,又影响了多少。同样道理,销售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毛利率。如果是制造型企业,料工费的变化也会影响毛利率。

我们要能把相关的影响因素,都分析出来,而且是量化的数据呈现。

这样分析到位之后,才能进一步聚焦问题所在。

是销售结构的负影响最大,就重点改善销售结构。是制造费用的影响最大,就重点改善制造费用。

总之就是,哪里不对改哪里,但前提是数据分析要到位。


05.

只说原因,不说措施

对于异常数据反映出的经营问题,很容易陷入不停的解释,而很难进入到解决。

我将其称之为“只说原因,不说措施”。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找各种原因来说明为什么会出现异常,相对更容易。且不说原因找得对不对、准不准,至少总能找出那么几条来做说明。

但要说怎么改,解决措施到底是什么,这就有难度了。

但不能因为有难度就避重就轻,反而更需要将重点放在解决措施上。

我在很多经营分析会上听到的解决措施,严格来说多数都算不上真正的解决措施,因为只能看到一些类似于“加强、改善、提高、优化”等含糊其辞的说法,也不知道“加强”到底是怎么个“加强”法、“改善”到底是改什么怎么改。

所以,这种说法,最多只能算是解决方向,谈不上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不说完全符合SMART原则吧,也至少要有具体行动、完成日期以及责任人。

比如说,“加强渠道建设”只能算解决方向,要变成解决措施,还要形成像“小美7月15日前,在5个二线城市新开30家门店;小帅5月31日前,完成京东、抖音的合作协议签署” 这种类似于OKR的描述。


06.

感觉会议开得好,重复问题没减少

即使经营分析会大家很重视了,也有数据分析了,也有问题揭示了,也形成解决措施了,似乎整个会议开得都很成功,但也不代表就没有问题了。

更大的问题在于,重复的问题没减少。上个月说完,这个月继续说,这个月讨论完,下个月又来,从3月份说到4月份,从一季度说到二季度,从年头说到年尾。

问题不变,讨论不断。

经营分析会,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这实际上不是开会本身的问题,而是会后跟进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经营分析会,分成“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出现上述问题,那就是前两个环节“会前”和“会中”做到位了,但是第三个环节“会后”缺失了。

没有形成经营分析会的闭环,就会导致反复讨论老问题。

所以,千万不能认为会议开好了,就一切结束了,实际上工作才刚刚开始。

因为会议上形成的每一项决定、每一个事项,都需要在会后逐个跟进,不要幻想着所有人都很自觉,都能按照会上所说的自动自发完成。这种理想的情况,我一次都没碰到过,因此对待这件事情上,还是不要太天真的好。


最后的话

经营分析会,是企业每个月最重要的会,没有之一。

但要想把经营分析会开好,却实属不易。

经营分析会最容易出现以下6大问题:

1. 开成日常工作会

2. 开会时间太迟

3. 数据少、搜集难

4. 数据分析不到位

5. 只说原因,不说措施

6. 感觉会议开得好,重复问题没减少

你的企业也开经营分析会吗?

有没有碰到同样的问题?

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