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大家用防己地黄汤治神经衰弱、彻夜难眠

 太极本草888 2024-06-22 发布于河北

  除了血府逐瘀汤常用于顽固性失眠外,另一首治疗顽固性失眠的常用方就是防己地黄汤,尤其是对一些彻夜难眠,恍恍惚惚的病人。

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原文为“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病如狂状”,则此病非狂证;

“妄行独语不休”,皆是精神症状,虚性兴奋故;

“无寒热”,提示无外感;

“脉浮”,浮则为风,浮则为虚,既无外感风邪,可推知“脉浮”为“内风”所致。

方中重用生地黄以补三阴枯竭之液,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桂枝甘草助心力、通血脉,与地黄相伍,又用酒,是“复脉汤”之意;

防风禀生发之气向上,阴液得以外达;

防己有肃降之性,浮热得以下潜。上下交通,表里脉复,则其病已。

宋老用此方,其习惯用量为:生地黄30-60克(最多曾用到150克)、防风9克、防己9-12克、桂枝9克、甘草6克。

其所用煎服方法为:加水煎熬,煎好后,去药渣,兑入白酒或黄酒20毫升,分两次睡前(中午、晚上)温服。

宋老常以此方治疗神经衰弱、尤其是彻夜难眠者,疗效卓著。

我吸取宋老经验,除失眠之外,有时还将此方用于癫痫、痹证、皮肤病、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特别提醒: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地黄汤

【处方】防己7.5克桂枝22.5克防风22.5克甘草7.5

【功能主治】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阴虚风湿化热,肌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药,以酒200毫升,渍12小时,绞取汁;用生地黄1千克哎咀,蒸1小时,绞取汁;以铜器将上二种药汁和匀,分二次服。

【备注】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补真阴,凉血养血为君;防己善搜经络风湿,兼可清热为臣;防风、桂枝调和营卫,解肌疏风为佐;甘草调补脾胃,和协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之功。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生地黄

【性味】鲜地黄:甘、苦,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防风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肺、脾经。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防己

【性味】苦,寒。

【归经】归膀胱、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心、肺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