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善槐等: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的重点任务与关键举措 | 关注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

 听月思雨001 2024-06-22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民小编说

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对于保障偏远地区学生便利就学、提升农村教育整体质量和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的重点任务与关键举措有哪些?一起来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刘善槐等人的深入阐述——

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对于保障农村学生享有优质便利的义务教育至关重要。我国寄宿制学校主要分布于乡镇地区,寄宿学生群体庞大且在不断增加,部分省份寄宿生占比已超过30%。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在学龄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有利于偏远地区学生便利就学。我国广袤的乡村地区人口分布稀疏,部分高远苦寒地区仍有学龄人口,“上学远”的问题始终存在。就读寄宿制学校能够减少学生回家频次,从而降低交通成本,避免每天长距离交通消耗体力和浪费时间。

第二,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整体质量。寄宿制学校多集中于城镇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较乡村地区更好,便于吸引更多优秀教师,为教学质量提升创造条件。寄宿制学校通常规模较大,以学生人数为基数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保证学校教师数量和公用经费更加充足,从而提升学校的运转水平。

第三,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学生集中到城镇地区学校学习能够提高公用经费和师资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各地在规划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时要算经济总账。虽然建设寄宿制学校会增加一次性投入,但从长远来看,相较于分散化办学,寄宿制学校能够节约经费。

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应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并采取相应的举措,让农村学生享有安全、便利、优质、温馨的寄宿服务。

一、充足供给寄宿学位

“寄宿学位够不够”是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以及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接受更优质的县镇教育资源已成为诸多农村家庭的迫切需要,农村人口不断向乡镇聚集,学生的寄宿需求随之增加。[1] 课题组调研发现,近三成的样本县存在寄宿学位供给不足的问题,其中人口流入的东部地区较为突出;虽然寄宿需求在增加,但床位、餐位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寄宿学位供给应优先满足三类群体的寄宿需求:一是家校距离较远的群体。寄宿制学校建立之初是为了解决边远地区、山区、农牧区儿童上学远的问题,是一种为了保障适龄学生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特殊办学模式。[2] 此后,寄宿学校在全国中西部地区广泛建设,有效解决了“上学远”的问题。在人口变动和布局调整的新形势下,寄宿制学校能够有效保障农村学生便利就学。二是父母关爱缺失的群体。当前,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农民长期在城镇工作,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通常由老人照养。家中老人只能负责基本的温饱,对于儿童的学业发展、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管能力有限。部分老人年龄较大,甚至难以对儿童进行日常照料和安全看护,儿童校外活动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单亲家庭儿童数量增多。据课题组调查,部分地区留守儿童比例超过30%,单亲家庭儿童比例超过20%。对于这些特殊群体,如果选择寄宿,学校将能够担负起生活照料、学习监管和习惯培养等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护和关爱缺失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父母难以照养的群体。部分农村家长没有时间、精力或能力照养自己的孩子,产生了事实性无人看护或看护不足的儿童。对于这些儿童,选择寄宿对于其学业、身心健康和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将更加有利。

在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中,要精准预测学龄人口的变化趋势,动态监测优先保障寄宿群体的数量和分布变化,科学规划寄宿制学校的空间分布、总体数量和建设规模,确保寄宿学位供需平衡,避免学位不足或冗余。

二、全面改善寄宿条件

“寄宿条件好不好”是度量寄宿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寄宿条件包含住宿环境、生活配套、餐饮服务和活动设施等。调研发现,当前乡镇寄宿制学校在寄宿条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存在消防隐患,住宿空间拥挤,配套设施不完善,餐饮服务有待改进,课外活动空间不足等。

为了提供优质的寄宿服务,应尽快制定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并督促各地按照标准落实,全面改善寄宿条件:一是规范配置安全设施。按照安全管理相关要求配置安保和消防设施,减少安全隐患。二是改善住宿条件。要合理规划宿舍空间,严控宿舍人数,减少床铺密度,保障生均住宿面积,提供宽敞舒适温馨的住宿环境。定期对床铺和宿舍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性和舒适度。三是完善配套设施。按标准新建或改造学校浴室、宿舍厕所,确保每个宿舍楼都配备充足的生活设施。督促各地根据气温特点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如北方学校安装取暖设备,保障冬季的室内温度;南方学校安装制冷设备,避免学生夏季酷暑难忍。四是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基于学生就餐需求规划食堂建设,保证学校提供充足的餐位;督促学校按照营养均衡原则,兼顾学生的饮食习惯搭配菜品,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让学生吃饱吃好。五是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相应的设施。加强课外活动场所和功能室建设,并配齐配足器材器械和设施设备,保证学生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三、健全资源保障体系

“资源保障充不充分”直接决定了乡镇寄宿制学校的运行状况。对乡镇寄宿制学校而言,公用经费和服务人员是保障重点。

从公用经费保障上来看,2023年秋季学期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由年生均650元提高到720元,初中由850元提高到940元;在此基础上,寄宿生额外增加的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年生均200元提高到300元。[3]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仍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与非寄宿制学校相比,寄宿制学校增加多项经费支出,包括食堂运营成本、宿舍管理成本、安保成本等。这些支出缺乏专项经费保障,只能从公用经费列支,必然会挤占公用经费的其他支出,降低寄宿制学校的运转水平。为此,应根据教育成本的变化,动态调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教育经费能够满足学校的基本运行和发展需求,以覆盖寄宿制学校在住宿、餐饮、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额外开支。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财政是寄宿制学校的财政责任主体。部分中西部县财政较为困难,难以负担寄宿制学校日常运转经费支出。因此,应构建省级统筹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寄宿制学校能够获得充足的经费支持。

从人员配置上来看,部分乡镇寄宿制学校难以配齐配足必要的生活辅导教师,宿管、食堂、安保等工勤服务人员及卫生人员。通过对中部某省M县的调研发现,该县的生活辅导教师均由宿舍管理员担任,只能发挥“看管”职能,执行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宿舍安全管理存在风险;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科任教师负责,增加了科任教师的工作负担;部分学校尚未配齐卫生人员,不能及时应对学生意外受伤和突发疾病的紧急情况;也有部分学校未能配足心理教师,难以对全体寄宿生实施常规心理发展状况初筛、监测与干预。为此,应为寄宿制学校配齐配足服务人员,核增专任教师数量。一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配足生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尽快出台寄宿制学校人员配备标准,建议小学4—6年级每60名寄宿生至少配置2名生活教师,初中每100名寄宿生至少配置2名生活教师。二是编制配置向寄宿制学校倾斜。即使配足了生活教师,寄宿制学校仍会增加专任教师许多额外的工作量,包括早晚自习辅导、课外活动安排、用餐组织、突发事件处置和家校沟通等。为此,需要根据增加的工作量核增寄宿制学校编制,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畅通家校沟通机制

“家校沟通是否畅通”是形成家校共育良好氛围的前提问题。家庭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习惯养成、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寄宿制学校不应成为家长“甩教育包袱”的责任主体,而应成为家校良性互动,助力学生发展的活动空间、教育场域和友好环境。但现实中,许多乡镇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家长参与度较低的问题:有的家长未意识到家庭在孩子成长中应发挥和可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学校应该承担全部的教育责任;有的家长缺乏教养和合作能力,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如何与学校开展有效合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学校;也有的家长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倾向于把照顾孩子学习、生活的责任全部转给学校,以减轻自身的负担。有关乡镇寄宿制学校家校沟通的调查显示,平时主要是教师主动联系家长,家长主动联系教师的比例低于3%。

为了形成良性的家校共育机制,应促进家校沟通,提升家长的教育参与度,推动家校合作。一是提升家长参与意愿。学校通常是家校合作的驱动者。学校要让家长意识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可通过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多种方式,让家长体验学校餐食、参观学生宿舍和活动场所,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强化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主体责任,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二是提高家长参与能力。学校可联合妇联、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等建立家长学校,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手册,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家长沙龙等多种形式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沟通能力和教养水平,使家长在孩子寄宿期间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三是为家长提供多种形式的参与机会。学校可根据学生家长特点,邀请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学校的相关决策,有专长的家长参与组织校园课外活动,有精力的家长承担学校宿舍管理工作等。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家长的责任心,以丰富的活动推动家校合作。四是运用信息技术赋能家校沟通。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可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与家长的“远程连接”,通过温馨的视频小屋为学生创造友好的沟通环境;指导家长定期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让孩子在学校寄宿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发展怎么样”是考量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成效的核心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的最终旨归。当前寄宿制学校“寄而难育”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寄宿制学校过于强调应试教育,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极易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寄宿生在认知和非认知能力上处于不利地位,尤其对于低龄寄宿生而言,这种负向影响更加严重且不会随着寄宿时长的增加而自行消解。[4]

乡镇寄宿制学校的核心目标是育人,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加强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寄宿制学校教师与学生有着更长的相处时间,教师的工作状态、素质结构和育人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更大。为此,应科学核定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保证教师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完善寄宿制学校教师的选拔标准,注重教师的心理关爱、沟通协调和活动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在岗教师的学习提升,通过专业培训、跟岗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完善寄宿制学校教师综合待遇体系,合理制定早晚自习补贴标准,提高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获得感。二是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督促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杜绝体育课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保证学生课间、课外活动时间“不缩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避免学生长期在教室久坐;设定固定体育锻炼时间,让学生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三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应配齐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保证心理教师的待遇,畅通心理教师的发展渠道;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评,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友爱的宿舍氛围。四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五是厚植学生的乡村情怀。乡镇寄宿制学校不应成为隔绝学校与乡村联系的封闭空间,而应以开放的态度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转化为独特的教育资源,以增进学生的乡村认同。

注释

[1] 刘善槐.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J]. 人民教育,2024(6):1.

[2] 董世华.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财政部  教育部. 关于下达2023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EB/OL].(2023-4-12).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5/content_6875282.htm.

[4] 朱志胜,李雅楠,宋映泉.寄宿教育与儿童发展——来自贫困地区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验证据[J]. 教育研究,2019,40(08):79-91.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VGA210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刘善槐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钰迪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11期
文章作者|刘善槐、张钰迪
封图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教育局 供图
责任编辑|施久铭
微信编辑|陶玉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