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胖东来改造永辉。为什么员工工作时间少了,业绩反而提高了?

 观潮h61qruk8lj 2024-06-22 发布于湖北

图片

“胖东来改造永辉。

为什么员工工作时间少了,业绩反而提高了?

图片

故事背景

胖东来入驻永辉后,每天安排员工工作7小时。商场客流爆增。

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企业老板关注的案例。

我曾经和多家公司老板沟通过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今天你有100万预算请人,你是打算用20万请5个人;还是用10万请10个人?

大部分人的回复是,我愿意用20万请5个人,但我找不到这样的人,所以我用10万请10个人。

我说这说明你骨子里并不想用20万来找人。你招募的又不是稀缺人才。如果你今天告诉我要招募的是造原子弹的人。这样的人才全中国没几个,你找不到,我理解。

今天我们要找的无非就是做衣服和卖衣服的人(我的行业是鞋服业)。你告诉我找不到,我就不信了!

这样的老板我遇见很多。嘴巴上说只要人才符合标准,钱不是问题。等到真要付钱了,都是问题。

本质上,还是认知问题。

作为老板省钱绝对应该,但钱省在哪里很重要。

在我看来,所有硬件条件都可以省钱,唯一两样东西不要省:人的钱,与产品的钱。前者决定你的企业品质。后者决定你的产品品质。

其他都应该能省则省。

之前有个学员问我,他觉得现在办公室太小也太土,想买一层办公楼,升级换代下。

我和他说。你要真有这个闲钱,不如拿出来发奖金。保证你业绩翻翻。

从老板角度而言,投资房产未来可能还会增值。又能投资又能让办公室看上去高大上,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思维决定出路。你是愿意把钱用在人上?还是物上?

图片

为什么员工工作时间少了,

业绩却提高了?

1,很多老板的错觉: 员工工作时长越长越好

很多老板有个错觉,因为我要赚钱,所以我把工资压得越低越好!以及,员工工作时间越长越好!这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赚钱目的没错!但是压低了工资,就赚钱了吗?员工工作时间长就赚钱了吗?

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假如一个员工原本要5000元。你偏要压到3000元。你感觉自己赚了2000元。

我们依然假设一个月正常工作220小时。实际上这个员工工作了300小时。你是不是又觉得你白白赚了80小时员工工资?

这都是表象!

在企业管理中有大量的被忽略的隐性成本。尤其忽略了对结果的评估。

工作300小时产出的工作成果一定高于200小时吗?也许,且大概率,原本300小时的工作明明就可以用200小时完成。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客观的问题,人类是肉体动物。大脑只有休息好,才会更保证高效运转。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连续作业了几小时后,你会发现大脑运转效率会递减。

形象点儿说,如果把我们大脑比作网速。刚开始这个网速是100转/小时,到了第8小时,它已经下滑到50转/小时。

如果一件工作需要我大脑运转800次,这里我们来做个数学题。

因为连续作业会让大脑疲惫,转速下降。我们假设大脑连续作业每多一小时,转速下滑20%。我们假设我们每做1小时,休息30分钟即可让我大脑恢复原状100转。

剩下的就是统计工作。

第1小时大脑转100次。

第2小时只能转80次。

第3小时转64次。

第4小时转51次。

第5小时转40次。

第6小时转32次。

第4小时成为了25次。

第5小时成了20。

第6小时16。

第7小时12。

第8小时10。

好。我先不往下计算了。再往下就要宕机了。反正意思明白即可。我这里列了8小时,最后也只是完成了450转而已。还没到800转。

但换个方法。

我每做1小时,休息30分钟,让大脑恢复转速。我只要工作8小时就能完成800转速。外加4小时休息时间。人也舒服了,工作也完成了。

我说的这个不是理论。而是我的实践。我自己就那么工作的。

我发现我的大脑基本在2小时作业后思考效率就降低了,所以我就设定2小时一定要休息30分钟。

然后恢复大脑转速再继续。

所以我1天就工作8小时。但如果你关注过我的工作结果,你会发现我作业产出很高效。

可以这么说我基本用了8小时时间做了别人12小时的事情。

2,效率优先原则。

“效率”是企业老板常常忽略的问题。国内勤奋者太多,但大多效率太低。

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效率低有企业管理问题,也有个人能力问题。

但首先是企业管理问题。

我曾做过中外企业人效同比。国内人效是国外人效的30%-50%。

换句话说,到今天为止,我们大多靠卖苦力赚钱!传统企业尤其如此。

这个效率的降低是因为做事不优先考虑用什么方法能高效产出,而是拿到作业就埋头苦干。

解决问题是有方法论的。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那用哪个方案最适合本公司能高效解决,是好多人缺少的思考。

举个例子。今天任务是要上山砍柴。

大多数的人是拿了斧头就往山上爬。

爬上去发现斧子型号不对。又发现一个人的力气不够要两个人。又发现天要下雨,没有带防雨工具。砍的柴都湿透了。砍回来也不能用了。

公司里有大量这种浪费人力物力的瞎折腾。

正确的该怎么做呢?

先调研情况。山上情况,天气,柴在哪里?这些调研,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借助网络也可以实地考察。

然后计算自己预备花多少时间砍多少柴火回来?也就是工作目标不能只是“砍柴”,而是如何“高效”砍柴(在最短时间内砍出最多的柴)。

3、隐性成本

这里我们继续谈隐性成本——这也是常常被企业忽略的方面。

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我们继续前面这个你用3000元请了原本要5000元的案例。

从人的本性上来说,当一个员工用3000元接受了他原本期待5000元水平的人,这个人从主观上就不会高效作业。

(这里先插播一个问题。这里不考虑虚报价格的员工。相信老板也不至于会接受虚报价格的员工。)

当这个人不高效作业的时候(不管TA是能力问题,还是主观意愿问题),这都意味着需要有人来弥补TA浪费掉的时间。这个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其他同事。

很多老板都抱怨下面的人不得力,自己常常做救火队员。根本没有时间做战略思考。

在我看来,这都是老板自己的问题——你要自己少做救火队员,就要下面人足够有能力。你要下面人有能力,你就得付高薪啊!但现在大多数老板的思维是用60分的工资吸引90分能力水准的人(同样,很多员工希望用自己60分的水平找到90分水平的工资)。

这里我再给大家算一笔账。

一个老板的时薪无论如何也比员工高吧?

你的员工越强,你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少。

你的员工越弱,你需要花的时间越多!

但是你的工资比你的员工高多了。

继续用数字举例。这个员工虽然花费了3000元工资,但是TA消耗了你巨大的精力来管理TA。假如你的时薪是500元(大部分老板应该赚到了这个时薪),你每花1小时来教TA怎么做事,怎么解决问题,或者帮TA做消防队员,都不止3000元了。

那你为什么不用你花的精力的这3000元,加上前面的3000元工资,去用6000元请一个更加能干的人呢?

换句话说,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你到底是要用低工资来换取你个人的精力消耗,还是用高工资换回自己的精力节省?让自己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你以为的省钱,根本没有省钱——更没有为你赚到你以为的钱。

所以,认知决定出路!胖东来才是真正懂人性的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