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权力能让皇帝都忌惮,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炫叶楓雪 2024-06-22 发布于广东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权力能让皇帝都忌惮,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八旗兵都是军事作战的主力,他们驰骋疆场多年厮杀才打下了大清江山。然而在这支曾经赫赫有名的劲旅背后,却存在着一个让皇帝忌惮的权力集团——旗主。他们嚣张跋扈,在自己的旗内"作威作福",权力之大竟然能与皇上平起平坐。那么真实历史上,这些旗主到底拥有怎样的特权?他们的权力又是如何被皇帝一点点收回的?八旗从昔日强军到后来的衰落,究竟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让我们一探究竟。

引起兴趣的疑问:强大如清朝皇帝,为何要对一些小小旗主忌惮不已?

八旗军源于明代后金女真族的一种狩猎编制——牛录。牛录共有10人,中间2人,左右各4人,组成一个包围阵型,用于围猎野兽。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权的早期,将这种临时性的狩猎编制加以改革,逐步发展成为正规军队的编制体系。

万历29年,努尔哈赤率领的归顺部落共有190多名首领,直属兵丁1万余人,战马700余匹。为了更好地管理这支庞大的军队,他在牛录的基础上创建了三级管理层级:牛录、甲喇、固山。每个牛录约300人,由一名甲喇统领;数个甲喇则隶属于一个固山的管辖。

这种层级明确的军事编制,极大提高了指挥效率。努尔哈赤将手下的兵丁分为4个固山、20个甲喇、100个牛录,并依照传统狩猎的包围队形布置,一个固山在中央,其余三个固山分别顺时针包围在东南西三面。

为了区分不同固山的归属,努尔哈赤赋予它们不同的旗帜颜色:中央固山为黄色,东南西北三面固山分别为白、蓝、红色。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正黄旗""正白旗"等旗帜名称的由来。

随着军队不断壮大,万历43年,努尔哈赤又将四个固山扩展为八个固山。在原有四旗的基础上,新增四旗采用在原色旗帜边缘镶嵌其他颜色的做法,形成"镶黄旗""镶白旗"等称谓。至此,影响深远的八旗制度正式形成。

八旗军初建时,努尔哈赤是至高无上的统帅,各旗主都听命于他。但随着八旗制度的完善,各旗主在自己的旗内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并拥有田地、财产和奴隶,逐渐形成了"旗主为王"的状态。

在八旗内部,努尔哈赤只能约束旗主,却无权直接指挥旗下的士兵和百姓。八旗人口也全部隶属于各旗主的私产。遇有军事政治大事,努尔哈赤必须召集八旗旗主共商决策,继承人的选择更需在八旗内推选产生。

如此一来,八旗制度虽使军队编制更加严密有序,但也为旗主们在自己旗内圈地自留资本,埋下了将来祸根。这支后来赫赫有名的八旗劲旅,便是在这种特殊的体制下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

随着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等人手中日益完善,旗主们在自己的旗内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他们不仅掌管旗内的军政大权,还拥有大量的田地、财富和奴仆,形成了一种"旗主为王"的独立王国状态。

旗人们直接效忠于旗主,即便是皇帝也无权直接指挥他们。许多旗主更是在自己的领地上专横跋扈,对旗人加以苛刻的剥削和摆布。有些旗主甚至将皇帝的命令置若罔闻,仗着自己在旗内的权力而对抗朝廷。

康熙朝时,就曾发生过一起恶劣的旗主滥权事件。当时,镶蓝旗旗主鳌拜和镶白旗旗主明珠相互勾结,在自己的旗内为非作歹,剥削旗丁百姓。他们不仅擅自处置旗地田产,还屡次阻挠皇帝的军事命令,导致平定边疆暴乱的军事行动一再受阻。

康熙皇帝虽然勃然大怒,但因为两人权力太大,朝中又有他们的党羽相助,所以一时难以惩治。直到鳌拜和明珠的狂傲行为彻底触犯了康熙的忍耐底线,他才下令将两人处以极刑,并剥夺他们在旗内的一切权力和特权。

在此之前,康熙曾试图整顿旗务,减少旗主的权力。但他采取的做法却适得其反,反而加剧了皇子们之间的权力斗争。当时,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除了皇太子外,其他皇子们都与不同的旗主勾结,相互争夺皇位。

这种争斗不仅使得朝廷一片腥风血雨,更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正常治理。最终,雍正皇帝在残酷的皇室斗争中脱颖而出,登基执政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彻底肃清了朝中的旗主权贵集团。

雍正颁布严格的法令,禁止旗主与朝臣勾结营私,并命自己的心腹弟子直接管理各旗的旗务。他还将旗主的称谓从"固山额真"(主)改为"昂邦"(臣),从语义上就剥夺了旗主的"为王"地位。

在雍正的铁腕政策下,八旗旗主终于名存实亡,权力被大大削弱。雍正扫清了这些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为皇帝重新夺回了对八旗的控制权,但八旗内部种种顽疾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反而为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面对旗主们在各旗内横行肆虐的局面,清朝中后期的一些开明君主开始着手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努力收复皇权,削减旗主的特权。

最先采取行动的是雍正皇帝。作为一代明君,雍正深知旗主集团的祸国殃民,因此他一上台就着手肃清这些乱臣贼子。首先,雍正颁布了一系列严厉的法令,禁止旗主与朝臣勾结营私,同时命自己亲信弟子直接主持各旗的旗务。

更为重要的是,雍正从语义上剥夺了旗主们的"为王"地位。他将原本的"固山额真"(主)称谓改为"昂邦"(臣),令他们自此只能以臣子自居,再无旧日把持朝政的资格。

在雍正的铁腕政策下,朝中确实肃清了不少旗主权贵。但由于雍正在位时间较短,加之他毕竟是暴力手段,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顽疾。直到乾隆皇帝继位后,才真正开始了系统性的整顿旗务之路。

对于那些违抗朝令、擅自扩张旗地的旗主,乾隆更是毫不手软,立即命人将其地产没收充公。经过长期的努力,到乾隆晚年,朝廷已经收回了相当一部分原属于旗主的土地和财富。

除了经济基础,乾隆还着手削弱旗主在军事上的控制权。他在各旗中另行设置了"佥同"和"都统"等职位,由朝廷直属人员担任,负责监督旗主,防止他们在军队中窝阄营私。

乾隆进一步规定,各旗军务必须完全听从朝廷的指挥,不得再像从前那样由旗主私自发号施令。凡是违抗军令、拒不就逮捕的,乾隆均果断处以极刑。

通过一系列的整饬之策,乾隆时期的清朝朝政逐渐从旗主们手中解放出来,皇权得以全面恢复。但与此同时,八旗军也因为权力的减弱而日渐式微,已经无法承担起昔日的军事重任。

正是在此关键时期,一支新兴的汉军力量应运而生,并最终取而代之,成为清王朝后期的中坚军力。这一转变对于八旗军队来说,实在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随着皇权在雍正、乾隆等人手中逐步恢复,旗主的特权地位也不断被削弱。与此同时,一批新兴的汉军贵族开始介入到八旗军的管理当中,他们的崛起无疑进一步动摇了旗主们的统治地位。

早在康熙年间,为了应对日益扩大的版图,满清政权就开始在汉人中招募新军,给予这些汉人旗籍,编入八旗。他们被称为"汉军八旗"或"新旗",与满人旗主的"老八旗"有所区别。

最初,汉军八旗只是八旗中的一个补充力量,其地位要比不上满人旗主。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逐渐壮大,在雍正、乾隆大举整饬八旗后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携。

为了削弱旗主权力,乾隆将许多汉军旗人登记为正式的旗户,赏赐他们大量的旗地和俸禄。在人口日益膨胀的情况下,汉军旗人数量甚至超越了满人旗主。到乾隆晚年,汉军八旗已占据了八旗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与汉军八旗的崛起相呼应的,还有一批新兴的汉族开户人家族。他们多是原来平民出身,后来因为立下赫赫军功而被册封为旗人,世代都可继承这一身份和相应的田产俸禄。

这些开户人家族如诰日勒、达斡尔、穆克德根等,在乾隆朝后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和人脉。他们不仅在旗地和俸禄上与旧贵族家族并驾齐驱,就连妻妾和僧侣数目也是指标性的显示出了他们的强大。

进入嘉庆朝后,汉军八旗和新贵开户人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嘉庆帝本人就与汉军贵族关系密切,不仅册封了大批汉军旗人为世袭贵族,还委以重任,让他们接管朝中军政大权。

到了道光、咸丰时期,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力格局。旧日的满人旗主虽未完全失势,但已经远远比不上汉军世家和开户贵族在朝中的实际影响力。一时间,朝野上下都在热议汉军八旗"日受恩宠"、"权力过大"等问题。

新兴贵族如此高高在上,连皇帝也不得不对他们慎重以对。而曾经骄横一时的满人旗主,却早已名存实亡,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勉强维持门面。八旗军从此也彻底失去了当年作为皇家精锐军的地位,从强大到衰落,都被这波新旧阶层的更迭所折射出来。

随着皇权不断收复,旗主权力日渐式微,八旗军也在新兴阶层的冲击下走向了不可逆转的衰落之路。从曾经的王牌军队沦落为一支只剩虚名的旗师,足见八旗军在清朝后期的地位已几近尽失。

到了嘉庆年间,旧八旗的权力基础已被完全掏空。取而代之的是汉军世家和一批新兴的开户贵族,他们成了朝野上下新的权力中心。嘉庆帝不仅大量册封汉军入旗,还委以重任,让他们主理军国大计。

这一变革无疑是当时皇权力图彻底肃清旧贵族权势的必由之路,但也为日后的朝政带来了新的隐患。毕竟这些后起之秀们多是出身草莽,地位仰仗恩宠而得,素质参差不齐,很难真正担当起辅佐朝政的重任。

于是,热衷于镀金权术的投机分子开始乘虚而入,八旗军中的腐化风气日渐严重。有旗人肆意铺张挥霍,将钱财百般挥霍于烟花酒绿之间。也有佥同、都统这些本应监督的官员,反过来与旗民勾结,大肆渎职贪污。

在上层建制日益腐朽的同时,八旗下层的蓝营兵丁也早已游手好闲、荒废军纪。一度臂膀强健、驰骋沙场的英勇旗师,如今只知终日赌钱饮酒,过着无所事事的散漫生活。

这支曾经叱咤风云的王牌军队,终于在无能与堕落的双重冲击下土崩瓦解。正当八旗军群龙无首之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给了它最后一击。面对农民起义军队的猛烈进攻,满清廷臣只能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仰仗洋人的火器,凭借英法联军之力才得以勉强平定。

这无疑是八旗劲旅最大的耻辱。从此以后,旗师仅存的虚名再也无法为继,满清政权也从此彻底丧失了自身的军事力量,只能寄人篱下,依赖租借的外国军火力量维系最后的统治。

八旗制度由盛而衰,最终走向了注定的终结,这注定是一个残酷却又合乎逻辑的历史进程。曾经的王者终将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旗师的衰落只是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