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证法让你放过自己

 开心康乐场贾泳 2024-06-22 发布于北京

德然养生荐读——小慧:放过自己生活中,有些人整日愁眉苦脸,在他们脸上难以看到笑容,似乎人生对他们而言就是苦海。其实,人生没有那么苦,生活也并没有那么难。很多时候,不是生活在针对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在跟自己过不去。正如《人民日报》所说:“能够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你心里的那股释怀和格局。只要内心不慌乱,连世界都难影响你。”的确,能够治愈你的,只有心怀正法基础上的释怀,能够影响你的,也只有你自己,你自己的心念——正法。成年人要学会放过自己,也唯有放过自己,才能遇见美好,开启幸福。 接受自己的出身 萨迪告诉我们:“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我们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其实不是真的能够气死人。而是当人与人之间相互比较,拉开一定的距离时,落后的那一方,心里难免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有些人,会反思自己为何会落后,于是开始改变自己;而有些人,会开始与别人作比较,埋怨父母没能力,没本事,没能给自己好的出身,工作后,也没能给自己安排好的工作。可是,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当下,我们有许多机会和渠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逆天改命。那么,我们为何要让出身限制自己的行动,让认知使我们的眼界变得狭窄呢?尼尔·盖曼曾说:“无论你来自哪里,你都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其实,我们来自哪里,有着怎样的出身,只能代表我们人生的起点,而不能决定我们人生的终点。你将去往何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换句话说,从出生那刻起,我们就一直在与他人赛跑。好的出身使他人遥遥领先,而我们的努力,也可以让自己反败为胜。正如扎克伯格所说:“成功不是取决于你的背景,而是取决于你的决心和努力。”与其整日唉声叹气,不如下定决心,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只有在认知上超越过去的自己,在行动上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走出情绪内耗,然后遇见无限可能。

接纳自己的长相

奥维德说:“容貌惹人喜爱能讨不少巧。”的确,相比较实力,我们常常通过第一印象,也就是观察别人的外在和长相,来判断是否与对方交往。对于颜值高的人,我们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对于他们的请求,我们也常常忍不住心软。似乎颜值高的人都拥有特权,他们的颜值也让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占尽便宜”。很多时候也会出现“三观跟着五官走”的情况。而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希望自己变好看,或者是长成自己的理想模样呢。正如奥黛丽·赫本所说:“真正的美丽来自于内心的光芒,而不是外表的装饰。”当代人常常深陷容貌焦虑之中,更是通过整容来回折磨自己。甚至有部分年轻人出现了“容貌羞耻”的症状,也就是不化妆、不打扮自己,就坚决不出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曾来过一位00后网红嘉宾周楚娜。她自曝自己整容不下100次,花费超400万元。可以说,除了头盖骨,几乎全身都动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后遗症也一大堆,她也越来越怀念那个“最初的自己”。玛丽莲·梦露也曾说过:“不要让别人的眼光定义你的美,相信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实,自然美往往更独特,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又何必去追求大众眼中的美,忽略了自己美丽的内在。所以,拒绝容貌焦虑,做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得出彩,摆脱负面情绪。放过自己的能力罗翔教授说:“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并以乐观的心去面对。”做自己能力之内的事,常常会感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而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往往会变得寸步难行、事半功倍。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但无奈每个人都有叛逆心理,喜欢逞能,习惯去挑战不可能。其实,放过自己的能力,是一种自我接纳,也是一种自我尊重,更是一种对自身成长的成全。凡事都应量力而行,做事也是尽力而为。记得冰心奶奶曾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作为凡人的我们,都有力所不能及的事,都有着自己的短板。一味地逞能,只会让我们丢尽颜面、失去信任。而放过自己的能力,也是放过自己,保全颜面。学会接受自己的出身,才能依靠自己,创造奇迹;学会接纳自己的长相,才能摆脱容貌焦虑,做真实的自己;学会放过自己的能力,才能不纠结、更尽兴。或许每个人的人生都留有遗憾,但这才是最真实、最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独一份的人生。

愿你我都能放过自己,看淡、接受、放下自己的不完美。随缘翻篇《了凡四训》有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人这一生没有永恒之说,也没有什么事物是永远不变的。人生,也像一辆永远前进的列车,你可以下车回头往,看看那些来时走过的路,但始终都无法调头,重新回到过去。那些难熬的时刻,我们都熬过来了,那些痛苦的记忆,也随时间褪去了颜色。而那些不懂得翻篇的人,也常常会陷入痛苦的泥潭之中。能拯救他们的人只有自己,能逃离泥潭的方法只有放下过去,学会翻篇。 得失翻篇‍‍‍‍ 《庄子》有言:“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有失才有得,有得才有失。可见,得失都是相对的,得到了不应过分欢喜,失去了也不必过分忧虑。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控制事物的发展,但是能够转变自己的心态。就好比,你买完东西想要付款时,明明记得自己的口袋里还装着有钱,可是突然摸了摸口袋,却发现口袋空空,什么都没有。这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坚信自己没记错,自己口袋里的钱一定是不见了,于是开始思考钱在哪掉了,还能找回来吗,也因此表现得闷闷不乐;另一种则是不确定自己是否记错,万一是自己记错了,没准放在了家里;或者就算是真的掉了,自己也很难找回来,不如随它去吧,钱没了再赚就是了,就当是失财挡灾了。记得俞敏洪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清理能力,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那就让它过去吧。”一件事是好是坏,在于你如何去定义,过去的事已经发生,也无能为力,无法改变。倘若还一直让坏事停留在心里,让情绪一直困扰着自己。难免会陷入情绪内耗,消耗自己的能量,让自己身心俱疲。毕竟,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失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得,也没有绝对的失。而让我们痛苦和烦乱的,从来都不是因为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不愿放下过去的内心。只有放下过去,热爱当下,学会翻篇,才能释怀,然后迎接美好的明天。对错翻篇 人生在世,犯错难避免,与人交往,也难免有摩擦。要做到十全十美,如自己愿,也如他人愿的事,往往都存在少数。看过一句话:“常犯错的是人,不犯错的是神。”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不清楚原貌就误解了对方,或者是自己的解释还未说出口,就被对方误解。倘若谁都不主动化解矛盾,彼此间也多多少少会因为这些未解开的误会,渐行渐远。那些来之不易的关系,也可能因此破裂。莫言曾说:“世事犹如书籍,只有将它翻过去。人要学会向前看,别翻历史旧账。”那些翻旧账的行为,看似是在今天,对过去彼此的误解做个了结。其实是一种惩罚,是对对方的惩罚,或许对方早已放下,而你再次旧事重提,无疑是揭人伤疤,强迫他人记起那些难过的回忆。也是对自己的惩罚,让自己的心里留下一个无法痊愈的伤口,你时时念起过往的旧账,无疑是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让对方难过,也让自己痛苦。其实,该翻篇的时候就要翻篇,该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学会原谅过去的错误,让烦恼随风而去;尝试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才能让人生的旅途不再孤单。 遗憾翻篇 人生旅途中,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没留下的人成了青春的遗憾。年轻时,想做却又没付诸行动的事,待到日后想起,也全都变成了遗憾。《人民日报》有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不留遗憾的选择,只有不留遗憾的自己。”其实,无论如何选择,都是在做取舍。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你选择了现实的道路,就偏离了理想,走得越远,离理想的道路也越远。一个个遗憾,就像是留在心里未实现的梦,在我们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正如杨绛先生所说:“过去的,过不去的,最终也都会过去。到最后,岁月都会替你轻描淡写。”倘若一直对过去的遗憾耿耿于怀,只会让自己止步不前。而放不下过去的自己,看似没有错,实则也是对当下的自己不负责。人这一生,终究是要向前看,放下过去,让遗憾翻篇。很喜欢周国平说的一句话:“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支配对待命运的态度,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头上不可避免的遭遇。”的确,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命运,但是可以选择平静地接受一切发生。让得失翻篇,才能远离负面的情绪;让对错翻篇,才是放下过去的自己;让遗憾翻篇,便会收获当下的美好风景。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事事放下,懂得翻篇,放下心里的石头,才能活得永远轻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