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70岁,保持低欲生活,做到“六不要”,晚年才能安享福报

 布衣粗食68 2024-06-22 发布于湖南

六十岁的时候,人还生龙活虎,不觉得有多苦。

到了七十岁,多半是晚年的一个坎,也是一个转折点。

活明白的人,懂得享受大半生的劳动成果了;糊涂的人,还以为自己是五六十岁,反复折腾。

人活一生,完全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毕竟本性难移,但是降低欲望,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应有的自律力。

建议大家,做到“六不要”,让自己的晚年安享福报。

01

不要拼命帮儿女,儿孙自有儿孙福。

六十多岁的老人,多半会去带娃。儿女的难处,帮一点,算一点。

有的老夫妻,老婆婆带娃,老爷爷去做保安,从体力和经济上,都帮忙了。

但是七十岁的老人,再去带娃,做保安,肯定不现实。年纪大了,身体条件,不一定允许辛苦的劳作。

彻底戒掉子女对老人的依赖性,给子女单飞的勇气和智慧,看起来残忍,但更有远见。

放开了子女,老人管好了自己,不要子女来照顾,这就是变相地帮助了子女。这样想,老人就通透了。

02

不要苛求长寿,长寿则多辱。

为了长寿,总是去折腾身体,各种保健品都来了,这是消耗金钱,引发儿女不满的原因。

若是老人走不动了,还苛求长寿,这是要拖累子女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生老病死都有其自然规律,你越干预,越会把规律打破,人的身体,适得其反。

按照自然规律去过日子,慢慢变老,坦然面对生死,当下的日子更轻松。

每过一天都算数,人的寿命反而显得更长。哪怕少活了一两年,但是活的质量高。

没有必要杞人忧天,只要明天还能醒来,就是阳光灿烂的一天。

03

不要再去赚钱,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你我,都想发财。他也想。

但是发财是什么概念?一千万的人,还想要一个亿。

很多六十多岁的人,去打工。去店铺里洗碗、扫地,去小区做保安,也有人去村里种地。

劳动很光荣,也会带来一定的收入。

但是你七十岁的时候,还一定要去赚钱,这是为难自己。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科学家的价值。也许学了一门技艺,但是很普通,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不能看得太重了。

《寒窑赋》中写道:“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

懂得认命,看起来很消极,其实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去过顺顺利利的日子。

人到头来,富贵都是浮云,何必去想,要留下多少给子孙呢?

04

不要见色起意,少年夫妻老来伴。

七十岁,还要贪图什么真爱,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图钱的人很多,图爱的人不多。

尤其是男人,若是不懂得戒色,导致去沾花惹草,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也导致家庭不和睦。

对美色的欲望,会伤害到身体,也会伤害家庭、金钱,夫妻感情等,要慎重其事地看待。

应该更加珍惜枕边人了。他陪你一辈子,不容易。

以后的日子,夫妻也许像邻居,话不多,牵手也不想,但是彼此心照不宣,能够照顾好。

没有了美色,剩下的都是平平淡淡的爱,如细水长流。

哪怕你已经失去了老伴,对于黄昏恋,也要看清楚,别随意找。这日子要过下去,你习惯孤独就行了。真爱,还是随缘吧。

05

不要过多的社交,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年轻人,要混圈子。依靠群里的人,找到工作,遇到另一半,也发现发财的机会。

对于吃吃喝喝的朋友,你也会去靠近。毕竟,也许他靠得住,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给你帮助。

六十岁之后,你也会把靠谱的人脉,慢慢介绍给子女。形成一种世交的关系。

但是七十岁的时候,你除了和血脉至亲,还有很多联系,其他的熟人,都已经走散了。

因为生老病死,很多亲戚都不见了。

你对社交很热衷,那就是到处去凑人数,乱花钱,没有什么意义。

遇到不合适的圈子,你也会生气;遇到乌烟瘴气的圈子,人家会合伙欺骗你的钱财。

各种圈子,都会自然散去,不要再去追捧了。对于后来的圈子,不要看得很重,都是乌合之众而已。

越是年纪大,越要少喜欢热闹,回归自己的小家庭。

06

不要到处旅游,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一辈子都旅游,都在路上。这是很多老人喜欢的养老模式。

一直走到世界的尽头,这是很多老人的欲望。

其实,没有必要一直旅游。你七十岁了,走不动了。再说 ,看多了风景,到处的山山水水,大同小异。

人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 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你应该到了第三种境界了吧。看什么,好不好,都是内心的感受。

余生,简简单单的,带着一份祥和,去菜市场,都是风景。

07

欲望是无休止的,降低欲望,生活就有了希望。

我希望子女过得好,因此放手子女,给他们独立。

我希望健健康康的,因此不苛求长寿,不折腾身体。

我希望生活富贵,因此知足常乐,低配生活。

我希望夫妻一辈子,因此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我希望到处是风景,因此把风景放在心灵里,推开窗就是全世界。

降低欲望,不是放弃生活,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老了,欲望少一点,精神富一点。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