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精中医辨治(最详细的失精内容)

 德寿堂图书馆 2024-06-22 发布于黑龙江

不因性事而泄精,1月2次以上并兼见头昏、精神萎靡不振、身体不适、腰酸膝软、疲乏无力、失眠梦多、焦虑不安等症者,称为失精病。失精一病,又称为遗精,包括梦遗、滑精、漏精、尿精几种不同情况,有梦而泄精者为梦遗。无梦而泄或清醒时见色精自滑出者为“滑精”,不分时候,精液经常自泄者为“漏精”,精随小便而出者为“尿精”,四者各虽异。但皆失精之病,其发病原因一致,仅程度上的轻重不同而已,《景岳全书·遗精》说:“梦遗滑精,总皆失精之病,虽其证有不同,而所致之本则一。”其病多与心、肝、脾、肾有关。因精虽藏于肾,而赖肝之疏泄,心之所主,脾之所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障碍都将引起该病的发生。该病常见于手淫房劳、形志过劳以及某些慢性病而体质虚弱者,西医所说之性神经衰弱、前列腺炎、包皮垢堆积、包皮龟头炎、精囊炎、尿道炎等均可导致失精之病。其治以调整心、脾、肝、肾功能为主,兼顾其它。 

应当指出,未婚成年男子或婚后夫妇分居者,因其年壮气盛,每月发生一两次泄精且次日又无任何不适感者,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理改变,即所谓“精满自溢”,《景岳全书·遗精》说:“有壮年气盛,久节房欲而遗者,此满而溢者也。“满而溢者,则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势出自然,不足为意也。”故不必治疗。

关于本病,源于《内经》。《灵枢·本神》云精伤“则精时自下,’并认为病本于肾。《伤寒杂病论》则明确此病为“失精。并将经常遗精者称为“失精家”,认为病由虚劳引起。《华佗神医秘传》称之为遗精,并认为与心、肝、脾、肾四脏关联,其病机是。玉关不闭”。唐宋以后,多称为遗精,并有梦遗和滑精之分,其说大同小异。李用粹有“五脏遗精”之说,《明医杂著》认为系湿热痰火所致.治疗上,《医贯》主张“治以肝肾为主”;《傅青主男科》主张。心肾兼治”;叶天土认为治疗的关键是清静思想,节欲保精;《石室秘录》载有“遗精导引法”3种。《大众万病医药顾问》对失精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有梦而遗、无梦而遗、见色流精、湿热遗精、心肾不交遗精5大类,并提出“心病还心药医”的治疗方法。《医学衷中参西录》则明确指出。此乃脑筋轻动妄行之病”,并开创了中西医药结合治失精的先例。总之,先贤对此病的病因、病理、证候、治法、方药、导引,调理等内容都有详细的论述,为今天对失精病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

[病因病理]

一、劳心过度,心有妄想 烦劳用神过度,心阴暗耗,心阴不足则心阳独亢而不交于肾,心肾不交,精失所主则遗泄,《证治要诀·遗精》云“有用心过度,心肾不摄,以致失精者”,《折肱漫录·遗精》也说:“梦遗之证,其因不同……非必尽因于色欲过度,以致滑泄,大半起于心肾不交。凡人用心太过则火亢而上,火亢则水不升而心肾不交也。”心有妄想,所愿不遂,心神不宁,君火动而引动相火,扰于精室,则精自泄,《医学入门》说“欲心一动,精随念去”,《金匮翼》也说“动于心者,神摇于上,则精遗于下也”。

二、色欲过度,损伤肾精 青年早婚,恣情纵欲,或犯手淫,致肾气虚弱,肾精受损,精关失约则精遗,《证治要诀》说“色欲过度,下元虚惫,滑泄不禁”。若色欲过极,肾阴过伤,使相火偏盛而扰动精室,致封藏失职则失精,《医贯·梦遗滑精》说“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若失精反复发生、阴阳皆损,则病更甚。

三、淫念不遂, 失精的发生,多由淫念自生,扰动神明,使精失其所主而自泄自遗,《证治要诀》云。有因思色欲不遂,致精失位,输泻而出者。《医学入门》说“其不御女而漏者,或闻淫事,或见美色,或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所以心理因素是导致失精的主要原因。

四、湿热下注,外感湿热,内蕴不散,或醇酒厚味、辛辣炙煿,致湿热内生,下注肝肾,扰动精室,精不守舍,精液自泄而成本病,《明医杂著·梦遗滑精》说“梦遗滑精……多属脾胃,饮酒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医宗必读·遗精》也说“有饮酒厚味,痰火湿热,扰动精府者”。

五、脾虚气弱, 体弱久病之人,或劳倦过度,致使脾气受损,中气不足。精宣升,中气下陷,则精失升摄,肾精走泄则成本病,《医宗必读》说遗精“有脾虚下陷者”。

六、用药不当,精性喜温恶寒,宜秘不宜泄,若苦泻寒凉过剂,或滑利下泄之品过用,也可引起失精之病,《景岳全书》分谓“有久服冷利等剂,以致元阳失守而滑泄者,此误药之所致也”。

总之,失精之病责之于心、肾、肝、脾四脏。精之藏在于肾,主宰在于心,疏泄在于肝,升摄在于脾。所以各种致病因素只要引起精关不固,或精室受扰,精不守舍,或精失升摄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类证治裁》说:“凡脏腑之精悉输于肾,而恒扰于火,火动则肾之封藏不固。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而梦泄矣。”《格致余论》说:“主闭藏者肾也,主疏泄者肝也,二者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也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气虚下陷,精气失升,精关不固,精也自泄。以上所说之“为物所感”等说明失精与视、听及幻想等大脑思维有关。要之,失精之病,关键是精关不固,精不守舍.西医认为,精神因素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局部炎症及疾病的刺激是引起遗精的两大原团。此外,脑力劳动过度和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也可引起遗精。其机理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使性中枢过于兴奋而引起。

[ 辨病 ]

失精一病主要表现为梦中泄精,或不梦而遗,可以数天一次,或一天一次,或一夜数次,甚者午睡时也发生,或在有正常性事的情况下也发生;或清醒之时因闻淫事、见美色,或思想无穷、淫念幻想,精也外泄;或小便时,精随尿出。多伴有精神萎靡,头昏、体倦、乏力、腰膝酸软、心悸不安、失眠多梦、神情焦虑等全身性表现。脉可见沉细,或细数,或弦数,或滑数等,舌可红可淡,苔可白可黄。

[ 类病辨别 ]

一、精浊 相当于前列腺溢液。大小便后有粘稠的乳白色分泌液自尿道外口滴出,前列腺触诊大小正常或略大,质较软,无痛感,轻压后即有前列腺液自尿道口溢出,分泌液镜检无异常。

二、尿浊 相当于乳糜尿。小便混浊呈乳白色,状如豆浆或米泔水,一般持续数日或数周后自行停止。如混有血液时,尿呈乳红色。

三、慢性前列腺炎 晨起时有少量分泌物自尿道外口流出,或将尿道口粘合,分泌物镜检可见白细胞及脓细胞增多,磷脂小体减少。前列腺大小不等,有压痛感。

此外,还应与在清醒状态下,因兴奋而引起的从尿道口流出的由尿道腺及前列腺分泌出来的分泌物相鉴别。

总之,以上几种疾病,虽都同时有白色粘液从尿道口排出,但均无性的兴奋、无阴茎勃起以及泄精时的特殊感觉。

[ 治疗 ]

对于失精一病,前人往往以有梦无梦作为辨证论治的根据,认为“有梦为实。无梦为虚”,“有梦为心病,无梦为肾病”,“有梦治心,无梦治肾”,“夜睡而自遗者轻,昼觉而自遗者重”等。这些论述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仅此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则不足,必须全面分析病情才能作出正确的治疗法则。此外,失精一病,不论何因,皆精关不固,精不守舍。故涩关固精是其通治大法,可以加入芡实、金樱、莲米、龙骨等收涩固精药。而且治疗失精非单一疗法可效,须多法合治。

一、辨证施治   

1.心肾不交型 失精频作,梦中遗泄,或心有妄想则精泄.伴头昏头胀,心悸不宁,夜难入寐,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小便短黄,或头面烘热,手足欠温。舌红苔白干,脉细数。治以交通心肾佐收涩固精。方用交泰丸合三才封髓丹加远志、剑蒲、龙骨、牡蛎;或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茯神、金樱子等。前者偏于滋润,用于偏于热者;后者偏于调和营阴,用于阴阳两虚,营阴不和者。

2.心阳独亢型 失精频作,夜寐不安,或终夜妄想,心悸烦躁,手足心热,唇口干燥,阴茎易举,小便色深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心安神。方用安神定志丸或茯神汤或程氏清心丸合清心丸加减。上述方药可泻心火,安心神,交通心肾,涩精止遗。

以上两型,不可专恃药治,尤重精神调养。因“遗精之始,无不病由乎心”,所以,“及其既病而求治,则尤当以持心为要,然后随证凋理,自无不愈。使不知求本之道,全恃药饵,而欲望成功者,盖也几希矣”(《景岳全书·遗精》)。

3.肾阳亏虚型 遗精频作,精寒清冷,性欲减退。伴头昏目眩,面色咣白,四肢不温,外肾冷凉,溲清便溏。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细或沉弱。治以助阳温精。方用肾气丸或右归丸加五味子、补骨脂;或以秘元煎加附片、淫羊藿等,并可吞服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上述方药均可补肾益精、温暖元阳、固涩精关。

4.肾阴不足型 梦中遗泄,头昏耳鸣,腰酸膝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唇口干燥,小便短黄。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治以滋阴固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或用左归丸合秘精汤加减。几方均能滋养肾阴、固涩精关。前者用于阴虚失精不甚者,后者主要用于阴虚遗精久治不愈者。若相火偏亢,小便赤热,加知母、黄柏、车前子以泻偏亢之相火。

5.湿热下注型 失精频作,时久难止,或精随尿流。伴心烦少寐,口苦,小便短赤不爽,大便后重不适,阴茎易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以清热除湿。方用湿热遗精方、程氏草藓分清饮、三仁汤、龙胆泻肝汤、清热渗湿汤等加减;或以加减猪肚丸加车前子、薏仁、泽泻、黄柏、莲米等。待后期湿热去后,加用固肾涩精之品。几方均可清利湿热,但有所侧重,偏外感湿热者,用三仁汤较好;偏肝胆湿热者,以清热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为宜;偏肾之湿热者,以程氏萆薢分清饮较妥;偏脾胃湿热者,宜湿热遗精方,并可用秘精丸。如小便不爽,少腹阴部作胀,乃湿热瘀阻之征,可加败酱草、蒲公英、赤芍、丹皮、虎杖等清热化瘀。

6.心脾两虚型 失精日久,滑泄不止。伴四肢困倦,心悸少寐,神疲气短,脘满纳差,面色不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治以补益心脾为主,佐以固精。方用归脾汤、十补丸等加芡实、金樱子、五味子、乌梅。两方均可大补气血,使气旺精摄。食少纳差脘闷者,加麦芽、焦山楂以健脾胃。若中气下陷者,以补中益气汤。加芡实、金樱子等益气摄精。

二、外治

1.五倍子粉适量,或以二比一的五倍子粉和白芷粉,用温开水或以醋、水各等分将药粉调成糊状,于临卧时置脐上,外用膏药或胶布固定,1日1换。

2.冷水冲洗外肾,每晚临睡时冲洗3—5分钟。

3.热水浸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浸洗5一10分钟。

三、单验方治疗 

1.属湿热者,以紫花地丁30克(鲜者60克),或泽泻12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

2.属肾虚者,用韭菜子二三十粒,每晚盐汤送服;或以山萸肉、全归、补骨脂各9克,水煎服;或用沙蒺藜、川断、菟丝子、山萸肉、芡实、莲须、覆盆子、枸杞等水煎服;或用金樱子15克水煎服;或以刺猥皮、桑蛸等量研末,黄酒送服6克。

3.肾虚伴湿热者,用莲米、芡实、覆盆子、薏仁各等量,水煎服。

4.失精久治不愈,用金蝴蝶适量,水煎服。

四、针灸治疗

1.体针 主穴取八醪、三阴交、关元。有梦而遗配心俞、神门、肾俞、内关、志室、复留;无梦而遗配肾俞、气海、百会、足三里、太溪、中极;肾虚不藏配中极、命门、肾俞;肾亏肝郁配期门;脾肾两虚配足三里、中脘;心神不安配内关、神门。以上穴位,轮换使用,每次以主穴1—2个配合2—3个配穴,隔日1次,据病情施用补泻。

2.耳针 取精宫、内分泌、神门、肝、肾、膀胱、外生殖器、尿道等耳穴,每次选3—5穴,留针10—30分钟,隔日 1次或埋针3—5天。

五、气功导引治疗

根据不同病情可分别采用遗精导引三法、固精功法、提肛法、闭精仙法等。

六、心理治疗

治疗失精,中医西医均强调心理治疗,其他疗法都必须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言语开导、性知识指导,并给予治愈的保证,从而消除其顾虑,使大脑皮质功能得以调整而达到治疗目的。

[护理 ]

失精期间,应避免饮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等,禁止同房,勿劳过度。.

[ 预防 ]

节制房事,勿多妄想,戒除手淫,不阅读能引起性兴奋的书刊杂志,尤其是淫秽书画。建立正常的生活制度,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劳逸结合。睡眠时不俯卧或仰卧,勿穿紧身内裤,被盖不宜过于厚暖。晚餐时不宜饮水过多,临卧前排空小便。经常清洗外肾,防止炎性刺激。少食辛辣厚味、醇酒炙煿等刺激性食物,尤以睡前不宜饮咖啡、浓茶及酒。凡病勿过用苦寒下利之品。积极治疗包茎、包皮过长、龟头炎、冠状沟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疾病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 结语 ]

精之藏在肾,疏泄在于肝,主宰在于心,升摄则在脾,故失精一病主要是心、肾、肝、脾四脏功能障碍所致。其病机关键在于精关不固、精不守舍。因此,治疗除随证施治外,必须适当加入固肾涩精之品以固精摄关,加强效果。在治疗时,清滋要远苦寒,固涩要忌温热,若过于苦寒,则戕伐肾气,有碍精关秘固;甚于温热,又能扰动君相二火,反致精关不固而精液外溢。其治之又一关键不在药治,而在治心。

[ 文献参考 ]

《丹溪心法》:“得病之因有四: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欲不遂,精乃失位,输精而出者;有欲太过,滑泄不禁者;有年壮气盛,久无色欲,精气满泄者”。

《傅青主男科》:“此证人也为肾虚也。不独肾病也,心病也.宜心肾兼治”。

《明医杂著》:“梦遗精滑.世人多作肾虚治,而用补肾涩精之药,不效。殊不知此证多属脾胃,饮酒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

《顾氏医镜》:“治法大要:总不越乎补肾水,涩元精,安心神,清相火为主”。

《评琴书屋医略》:“此证当辨有梦无梦与湿热之因。有梦治心,无梦治肾;湿热治小肠、膀胱,阴虚者填精,阳虚者补气,阳强者泻火。故前贤治法,有宁心、益肾、填精、固元与清利湿热之别。”

《景岳全书·遗精》:“梦遗、精滑,总皆失精之病,虽其证有不同,而所致之本则一。盖遗精之始无不病由乎心,正以心为君火,肾为:帽火,心有所动。肾必应之”“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故精之蓄泄无非听命于心。凡少年初省人事。精道未实者,苟知惜命,先须惜精;苟欲惜精,先宜静心。但见伶俐乖巧之人,多有此病,而田野愚鲁之夫,多无此病,其故何也?亦总由心之动静而已。此少年未病之前,所当知也。及其既病而求治,则尤当以持心为先,然后随证调理,自无不愈。使不知求本之道,全恃药饵而欲望成功者,盖亦几希矣。”“遗精之证有九:凡有所注恋而梦者,此精为神动也,其因在心;有欲事不遂而梦者,此精失其位也,其因在肾:有值劳倦即遗者。此筋力有不胜,肝脾之气弱也;有因用心思索过度辄遗者,此中气有不足,心脾之虚陷也;有因湿热下流或相火妄动而遗者,此脾肾之火不清也;有无故滑而不禁者,此下元之虚、肺肾之不固也;有素禀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气之单薄也;有久服冷利等剂,以致元阳失守而滑泄者,此误药之所致也;有壮年气盛,久节房欲而遗者。此满而溢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