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命之方平胃散!随手应用,治好盗汗,故事读来津津有味

 潇湘江畔 2024-06-22 发布于湖南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景岳全书》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盗汗的事儿。

来吧,闲言碎语不讲,你听我说下面这段故事。

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51岁。什么毛病呢?就是晚上睡觉以后,爱出汗。

最初发现这个事儿,是一个多月之前。当时,他是半夜起来上厕所。走进卫生间,把灯打开,发现自己竟然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也湿透了。

“怎么会出这么多汗呢”?患者不解,匆匆换了一套衣服,回去继续睡觉。但是等早晨天亮起床时,他发现,新换的衣服,也湿透了。

图片


后来,这个现象就屡屡发生。每一次他半夜起来,都会发现大汗淋漓、衣服湿透,不得不换一套内衣。一转眼,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症状毫无减轻的意思,反而越来越明显,汗似乎越出越多。

怎么办?患者苦不堪言,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脉弦滑,舌苔黄腻,舌边有齿痕,舌体胖大。患者本人形体肥胖。其人自述,说现在时不时会感觉到胸闷,嘴里头发苦,偶尔有短气之感。

了解到这些事儿以后,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苍术、白术、厚朴、浮小麦各9克,防风、陈皮各6克,黄芩15克,黄芪、牡蛎各30克,生甘草3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连服8剂。

结果你猜如何?患者八剂用下去,诸证息平,晚上出汗现象消失。而且,随访半年,病情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9年的《福建中医药》上。医家姓黄。

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这背后的道理。

首先说,这个患者为什么盗汗。

所谓盗汗,就是夜里入睡出汗。入睡以后,人的卫气行于内。人的卫气,为阳热之气。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里多了这么点阳热之气,还不至于出现什么特殊情况。但是对于盗汗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体内,本来就有股子热邪。这个股热邪和卫气的阳热之性叠加起来,就容易迫汗而出,形成盗汗了。

那关键是,患者本来就有那股热邪,是哪里来的?把这个源头掐掉,问题就可以得到彻底解决了。

图片


医案里这个患者,他其实是源于湿热。其体内,有湿热之邪。

怎么知道的?你看,他就诊的时候,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这是非常明显的湿热之象。苔黄主热,苔腻主湿。弦滑脉,以及胖大齿痕舌,都主痰湿内蕴。湿热阻滞气机,所以患者感觉胸闷。湿热困遏肝胆,肝胆之气上逆,所以口苦。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化湿热。你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苍术、白术、厚朴、浮小麦各9克,防风、陈皮各6克,黄芩15克,黄芪、牡蛎各30克,生甘草3克。

其中,苍术和白术健脾燥湿,厚朴和陈皮行气除湿。黄芩用于清热燥湿。白术和防风搭配,源于玉屏风散。白术健脾益气,防风解表祛风邪,两味药可以益气固表、驱散风邪。气旺表固,风邪不扰,则汗孔有所收摄,不会盗汗。黄芪益气固表,牡蛎收敛固涩。浮小麦,更是中医止汗的常用药。

由此,患者湿热得以清除,表卫之气得以充实,他睡觉盗汗这个事儿,肯定就消失了。

那么这个方子的核心是什么?是平胃散的运用。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这个就是平胃散。

平胃散,基本构成是苍术120克,厚朴90克,陈皮60克,炙甘草30克,作为散剂,每次服用6克,加生姜2片和大枣2枚,水煎,饭前温服。

它能够干啥呢?就是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的症候,患者多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卧,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其中苍术燥湿运脾。厚朴行气化湿除满。陈皮理气燥湿醒脾。

可以说,上文医案里的患者,问题出在有里湿,而且湿郁化热。那医家当时就用平胃散来化湿行气。这是治疗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清热,再去固表敛汗驱邪。

所以说,合适对平胃散的一种妙用。

图片


其实,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平胃散改善湿滞脾胃的功能,是非常实用,非常有意义的。抛开医案里所谓的湿热盗汗以外,就基本的消化系统疾病来说,用到平胃散的几率就特别高。比如说,肠易激综合征,就是某些人一紧张,一犯愁,或者一旦劳累、激动以后,就容易腹痛、拉肚子。这个情况,有很多人源于脾湿。利用平胃散加味,就可以治疗。还有的人,湿滞脾胃以后,突出表现为早饱、腹胀、食欲差等,西医常常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个时候,用平胃散健脾化湿行气,也会见效。

因此,平胃散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这方面的医案故事和临床经验,我们以后再慢慢详细说吧。

好了。就到这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