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让央妈用过比亚迪就再也回不去了?

 车界清凉油 2024-06-22 发布于北京

从朋友那儿听来的一个用车故事,

央视自从某次少儿频道外景拍摄用了比亚迪新能源做摄像车后,再也回不去了。

车内直供大功率220V,从此不用担心各种设备的供电问题。

野外拍摄需要照明?

车外6.6KW放电,直接来两个3000W的塔吊灯安排上。

无人机需要连续拍摄?

带四组电池,飞一组充三组,可以让飞手飞到吐。

需要野外蹲点拍摄野生动物?

电空调静谧舒适,给车子罩个伪装网就能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

这一切改变其实都来自一个很简单的几乎已经成为新能源车标配的配置:

外放电。

对于没有用过实际体验过的人,外放电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配置,多他不多,少他不少。

但是对于真正体验过的人,

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再也离不开外放电了。

未来汽车的发展,

绝对,绝对,绝对

不要低估外放电所能带来的影响力,

外放电等于给汽车这个可移动的空间插上了电力的翅膀。

外放电的魅力

在我看来外放电的最大魅力,

并不是各厂家宣传有了外放电功能咱的车就能干啥干啥,

而是,

群众的创意是无穷的,

车主们对于外放电功能的开发和拓展才是最具有想象空间的,外放电打开了户外用车的无限可能......

下面这张图是我用过很多次的

到目前为止,我看到过的一些奇葩或者想不到的用途有,

开着车去浇地,车能开到地头就行,再也不用拉电线了,

断电的时候带血液透析仪,从澳洲的救命故事到比亚迪的年销300万

停电的时候给小卖部供电不影响正常营业,

周末开车带着孩子去郊外练琴,再也不用担心扰民问题了,

前面说的央妈,

也是把车辆外放电功能和自己的需求结合起来,

给外放电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这还远远不是所有,

未来的改变还会有很多很多,

比如无人机飞手用车就还是一个待开拓的庞大市场。

我国农业植保无人机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庞大产业,无人机飞手作为新的职业类型,中国的无人机飞手数量已经是几十万的规模,而且需求量还会不断增长。

现在很多无人机飞手选择皮卡来作为用车,那么皮卡是飞手们的最佳搭档吗?

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无人机飞手来说,最佳搭档用车应该是插混版皮卡加光伏板

第一,飞手基本都是野外作业,有了外放电,纯电无人机续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无非就是带几块备用电池的事儿。

第二,有光伏板,停车作业的时候可以光伏发电,还可以兼做飞手们的遮阳棚

第三,野外作业飞手们的休息环境和吃吃喝喝水平可以明显上一个档次,喝杯热茶或者喝点冷饮不再是奢望。

农业无人机飞手的工作很辛苦,

能改善他们工作环境的用车大概率也会是用过就再也回不去了。

新能源车的核心竞争力

到现在为止,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新能源车相对于纯燃油车,无非就是公里用车成本呀,能耗呀,驾驶感受呀等等车辆作为一个纯粹代步工具的差异,

确实,

如果只是代步工具属性方面的差异,

燃油车绝不会是毫无招架之力。

但是,

新能源车带来的并非纯粹代步工具的改变,外放电、智能驾驶等功能带来的是车辆功能和使用体验方面的差异,

这才是最具杀伤力的,

也是新能源车的核心竞争力。

央妈为啥用过比亚迪就回不去了,

有了更方便更好用的选择,谁还会再自找麻烦呢。

正好借这个话题给某些在新能源车方面不太积极的车企提个建议,

新能源车确实让你们的传统燃油车业务受到了挤压,

最需要的不是抵触和抱怨,

而是认清形势积极拥抱变化,

别光顾着怼别人,多干点正事儿,

插混版皮卡有计划了吗,

立项了就加速开发,

没立项就赶紧启动吧,

人家的皮卡可是很快就要发了

这要再让人偷了家,以后还怎么混江湖啊!

造车要坚持品质这毫无疑问是对的,

但是,

功能落后的产品不是单靠品质就可以挽回的,

胶卷相机的照片成像质量远高于数码相机,

现在又如何呢?

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

人会钻牛角尖,

成熟的企业不应该如此。

近期精彩内容

怎样看大众600亿欧元重回内燃机研发?

9DCT拯救不了哈弗H6

从澳洲的救命故事到比亚迪的年销300万

比亚迪DM5.0 NEDC亏电油耗百公里2.9详细解析

比亚迪DMi正悄悄成为自驾游用车的热门之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