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塞《悉达多》:觉醒的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为自己

 希蓝k5pkc11iur 2024-06-22 发布于广西

嗨,大家好,我是希蓝。今天继续阅读赫尔曼·黑塞作品《悉达多》,读完第四章节。

这一章节,讲的是悉达多觉醒。

这时的悉达多,已聆听完佛陀宣法,离开祇园,离开朋友乔文达,独自前行。

在前行路上,他开始深思,明白自己已不再年少,成为男子。

他确信,他已如蛇褪去老皮般告别往昔。那些一直陪伴着他,曾属于他的东西,也不再存在。

他开始自问:“你原先打算从法义里,从师父处学到什么?你学了很多,却无法真正学到的又是什么?”

他最终发现:“答案是'我’。”

他学了很多,却还是不知道什么是我?该如何成为我?

他说:“我对自己一无所知。一直以来,悉达多于我极为陌生。只因我害怕自己,逃避自己!”

他决定:“我不再苦修。我要拜自己为师。我要认识自己,认识神秘的悉达多。”

记得黑塞在《德米安》中说过:“觉醒的人们唯一的责任就是,找到自我,成为自我,自己摸索前行的路,无论它通向哪里。”

而此时的悉达多,正如黑塞所说那般,开始觉醒。

已经知道到,想成为自我,需要的不是一直向外寻找,而是向内求。

以前的他,总是向外求,且把现象世界看作虚妄,视眼目所见、唇齿所尝的仅为没有价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

而如今,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再有分别心。他能看到真实的世界,而不是幻象和虚无。

同时,悉达多意识到现在的他,已不再是过去的他,不再是沙门、婆罗门、苦行僧。

以前,不管他修行多深,都还是他父亲的儿子,高贵的婆罗门,一个修行之人。

而当下,他是苏醒了的悉达多,不再是别的什么人。

真正的觉醒,其实就是做自己。

但生活中,很多人做不到真我。

因为容易受到环境、舆论,习惯、职业、身份等因素的影响,总是作为他人眼中的角色而活,很少为自己而活。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从众心理。

意思就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知上,表现出符合舆论或者多数人行为的方式。

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做某件事或者某个决定时,跟别人不一样。

总觉得,大家都做的决定才是对的,因此也乐意做出和大家一样的行为。

如果做自己的话,要付出更多,要承受舆论压力。

为不承受这些,只好随大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那,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回自己呢?

哲学家周国平老师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真正做到成为自己,有两个可靠的标志:

一:在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

二:在事业的选择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

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你有一个真自我。

就像悉达多,他没有因为父母给他创造了舒适的修行环境,就一直跟在父母身边。

没有因为大家都说佛陀好,法义出色,好友皈依佛门,也跟着去做。

而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去走想走的路。

在这方面,我自己也是幸运的,没有因为家人让我做什么工作就去做,而是始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写作。

在写的过程中,虽说遇到很多挫折,却始终没有放弃。

因为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即使再难,也会坚持。

希望每个人都有做自己的勇气,活出真实的自我。

追求心中所爱,走想走的路,过想要的生活。

作者简介:希蓝,新媒体文作者,专注观点文、书评、读书感悟、生活随笔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