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逃避”而吸引来的“更糟糕”

 永熙随笔 2024-06-22 发布于广东

  (本期是“永熙随笔第3449期原创作品”)

很多人为了避免遭受创伤,从而主动对人算计(吝啬于祝福及欣赏他人、入了“人性”的魔)及对人施加心理阴影(让他们看起来更为咄咄逼人,其实这就是丛林法则的愚蠢),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完全回避了自身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交际风险(痛苦)及冲突、不再遭受曾经的创伤(看似与重蹈覆辙告一段落)”,但实际上,在内心更为封闭的情况下(内心封闭会导致“反驳欲强烈、非黑即白滤镜加重”),内心疗愈概率不仅“近乎灭绝”(只有“直面并接纳现实、以及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内心才可能走向疗愈、人格才可能走向健全,而且疗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并不是一个充满着功利性的结果,这也正所谓“学习心理学并非为了跟别人炫耀,而是为了更为人性化地对待自己、更全面与细腻地洞彻自身及他人”),而且人格的韧性与内心的抗压程度(还包括对边界感的处理)比之前更不堪一击(这就导致“他们比曾经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遭受创伤”、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走向自暴自弃)。虽然,沉浸于“创伤”是人的常态(毕竟“今天的幸福会复制过去的幸福、而今天的痛苦会重复过去的痛苦”),但如果,人长期不向前看的话(放弃去观望最高峰的风景),那么他将与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背道而驰。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