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外婆,刘备

 江船看雨 2024-06-23 发布于陕西

⬆️点我 ⬆️












图片
罕见的初定阵容定妆照


今天身体不适
简更1篇
各位见谅~

01

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搞出第二次党锢之祸,世家大族元气大伤,大权逐渐被太监把持,官场乌烟瘴气,世风日下。最终导致了黄巾起义的大爆发。
为了收拾局面,刘宏听从宗正(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之官)刘焉的意见,在十三州刺史的基础上,每州再设一州牧,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方便弹压地方上的乱民。
别以为刘焉是什么好鸟。
他之所以会出这个主意,完全是看出了洛阳朝廷这艘破船迟早要翻,想预先下基层抢班夺权,做个土皇帝。
刘焉原本的自我定位是交州牧,但好朋友董扶力劝老刘:“我略懂一些望气术,依我看来,西南的益州有天子气......”
整个东汉一朝,谶纬学大行其道,刘焉暗暗盘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说不定皇帝的帽子真会砸到自己头上呢?
便又向汉灵帝打报告,自求为益州牧。
PS:
董扶为什么劝说刘焉去益州呢?
“天子气当然”都是唬人的,真正的原因是,董扶是广汉郡(今四川广汉)人,属益州。
刘焉当上益州牧,他这个地头蛇在益州还不横着走?


02

对于刘焉这种空降官,本地派自然不会高兴。
所以,在刘焉上任的当口,益州“很及时”的爆发了黄巾之乱。
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两个升斗小民马相和赵祗,竟在一夜之间纠集了数千人,攻杀了绵竹县令李升。
这事,透着邪。
别的起义队伍都有提前策划,但这俩货更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更离奇的是,起义队伍后来发展到了数万人规模,又被益州从事贾龙带着几百号人给灭的干干净净。
这就很难不让人怀疑,益州的“黄巾之乱”其实是本地豪强们自导自演的,目的就是让刘焉知难而退,哪儿来的,回哪去。
但最终刘焉如愿上任益州牧。
因为刘焉身边跟着俩人:
一是老朋友董扶,二是原太仓令赵韪。
赵韪也是益州大户出身。
相互深度一勾兑,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过除了董扶和赵韪的帮忙之外,益州豪强能接纳刘焉,还有一层原因:刘焉没有枪,相对好控制。
刘焉也知道这一层,为了避免成为橡皮图章,刚一到任便火速推动了两件事:
1、将治所迁往绵竹,远离成都,摆脱本地大族的裹挟;
2、把从关中地区逃到蜀地的流民,挑选精壮骨干,编练起来,组成一支“东州军”,和本地派相抗衡。

PS:
同样是外来户,刘焉的这一手就比刘表高明。
刘表虽然也安定了荆州,但是他本人完全被荆州本地派绑架,治下纯粹是虚假繁荣。
虽然荆州地盘很大,但有点眼光的人都认为刘表是个草包,不屑跟他合作。
所以刘表一死,荆州立马土崩瓦解。


03

继续说刘焉。
成为益州的话事人,只是刘焉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利用职务之便,勾搭上了张鲁他妈。
因为张鲁是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民间称张天师)的孙子。
东汉末年,道教分两大流派:
其一是张角的太平道,振臂一呼搞出了个黄巾起义,把朝廷折腾的够呛,朝廷对太平道大加剿除;
其二就是张鲁的天师道,又称五斗米教,因信徒入教先交五斗米而得名。

刘焉派张鲁以督义司马的身份,前往汉中郡。
等张鲁到了汉中后,把原汉中太守苏固给杀了,又把各条通往长安的道路全部封死之后,刘焉则不紧不慢,给中央上了条子:不好意思,汉中有人闹事,往后恐怕不能到洛阳汇报工作了。
如此便彻底脱离了中央监管。
不得不说,刘焉的时机把握的很好——此时汉灵帝刘宏刚驾崩不久,朝廷乱成一锅粥,没空管益州。
但朝廷没空管,不代表别人没发现刘焉的猫腻。
邻居刘表就上了个奏表,说刘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
暗指刘焉意图不轨。
刘焉有四个儿子,除了老三刘瑁跟在身边,其余三个都在长安上班。
让最小的儿子刘璋给刘焉带去口信:
收起你的不轨之心,你别忘了,你还有俩儿子呢!


04

转达完朝廷的意思,刘璋就得回朝上班。
刘焉心虚,说什么也不让刘璋回去。
刘璋:那我大哥二哥怎么办?
刘焉:爹我实在鞭长莫及,只能牺牲了。
老大刘范、老二刘诞兄弟俩显然不甘心,玩了把大的——勾结征西将军马腾造反。
由马腾引兵袭取长安,哥俩在城里当内应开门。
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朝廷很快得知了他们的计划。
结果:
刘范当即被杀,刘诞被下了死牢,择期处斩。
马腾跑得快,连夜逃回凉州,捡了一条命。


05

俩儿子死了,刘焉年纪也大了,不得不考虑继承人问题。
他最中意老三刘瑁,给刘瑁结了一门亲,求娶的是属下东州派大佬吴懿的妹妹。
为什么挑吴懿的妹妹?
曾有个算命先生给吴姑娘看过相,断言她日后必定贵不可言。
可刘瑁和小吴姑娘成亲没几天,绵竹便突起一场大火,把刘焉家烧的干干净净。
刘焉只能将办公地回迁到了成都。
老头儿经不起折腾,背上长了颗大毒痈,挂了。
临终意愿是刘瑁顶继承益州牧的位置。
可赵韪突然发难,仗着自己胳膊粗,直接扶立老四刘璋上位。
赵韪拥立刘璋的原因,史书用了四个字:

“贪璋温仁。

说白了,就是觉得刘瑁不好控制(有大舅哥一派的支持),刘璋好拿捏些。
而且,赵韪的益州本地派和吴懿的东州派,历来尿不到一个壶里。
挟制了刘璋,就可以打压东州派这些外人。
可赵韪还是算漏了一点:
刘璋并不是一个好拿捏的人!


06

刘璋上位之后,一边对赵韪虚与委蛇,一边偷摸去找了吴懿。
虽然刘璋和吴懿之间隔着刘瑁,可在对付本地派这个问题上,俩人有着天然的共同话题。
在本地派的眼中,刘璋和东州派一样,都是外来户,都不受他们欢迎。
刘璋开始对东州派放水。
史载:

“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

直译就是:
原本到益州避难的东州人,因为生存问题,和老益州人大打出手,刘璋管不了,导致整个基层社会怨气很大。
但反过来一想,刘璋或许根本就不想管,甚至还私下纵容东州人多吃多占。
赵韪深感自己看走了眼,直接摊牌了,纠集队伍:老子自己坐上益州牧的位置,自然什么麻烦都没有了。
可惜最终被刘璋联合东州派打倒。


07

搞定本土派,可刘璋还是睡不着觉。
问题出在哪呢?
刘焉当初大手一挥,把汉中送给了张鲁。
这就苦了刘璋。
汉中一丢,自己在成都还能睡的稳吗?
所以,打下汉中是毫无疑问的必选题。
于是两边大打出手。
张鲁靠着地利优势,占据上风,给益州造成持续性的放血。
那刘璋想破局,就必须引入外援。
好了哇,刘备这个“狼外婆”就这么趁机敲开了益州的门......
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听了法正的建议,娶了在家守寡的吴氏,生下了俩儿子:刘永、刘理。
章武元年(221年)季汉建国,吴氏被刘备册封为皇后。
算命老头儿的预言最终成功了,只是没有灵验在刘焉这一支的身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