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城文苑】张建军:游泉州开元寺

 砚城文苑 2024-06-23 发布于山西

 

正月初七从厦门乘坐和谐号动车来到泉州,逛了泉州著名西街,品尝了古城风味美食,领略了“半城烟火半城仙”,烟火与诗意共存,市井与艺术并存的独特魅力后,随游人来到泉州名刹开元寺。

开元寺坐落在繁华热闹的西街之上,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中外游人。

未到开元寺,先了解了一下开元寺。开元寺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始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闽南地区最宏大的寺院,曾与洛阳的的马寺,杭州的灵隐寺,北京的广济寺齐名。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韵深厚。

开元寺建寺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开元寺原本是当地大财主黄守恭的大桑园。有一天他梦见一个大和尚找他,说要在这块地上建佛寺。修桥、补路、 施粥、建寺庙,这是善举,他不便拒绝。于是他就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必须让园中的桑树在三日之内开出白莲花,方可施舍。谁知三日之内桑树出人意料开出了白莲花。于是他献出桑园建寺。寺庙建成后就命名为“莲花寺”,后来又改了好多名字,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年号命名为开元寺。
一片古桑园成就一座名刹,一段美丽传说芬芳了泉州古城光荣灿烂的历史。

我走在石板街道上,沿着中轴线,首先进入紫云屏,进入山门(天王殿),宏伟的建筑让我震惊了。我缓缓而行,每走一步仿佛跨越了历史的长河。天王殿前高大石柱上悬挂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据资料记载,对联为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从对联可以看出当时泉州的兴盛和僧侣众多,拜佛烧香者芸芸的景象。

穿过山门后,展现在眼前的一片宽敞的大石院,这就是拜庭。院内八颗硕大的榕树立于庭院两侧。仰视那榕树灵气十足,侧根密集,状似蛛网,给庄严肃穆的拜庭增添了风采。边走边看,那榕树下有序排列着十一座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还有两只高大的赑屃,也叫“驮碑龟”。传说为龙之九子之六子,擅负重物。庭院中还耸立着一座石雕焚帛炉和一座高约丈许的阿育王塔。沿塔走动,其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佛教文化神秘、底韵深厚。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来到大雄宝殿。一块巨匾悬于宝殿正门上方,“桑莲法界”四个镏金大字金光灿烂,逼人眼目。大雄宝殿又叫“百柱殿”,殿内满是俩人合抱的大方柱。大殿中央供奉的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邸——汉译大日如来。其两旁分別为四尊大佛:东方阿閦佛“大圆察智”,西方阿弥陀佛“妙观察智”,南方宝生佛“平等性智”,北方不空成佛“成所作智”。五尊大佛光彩照人,慈眉善目,神态逼真,法相庄严,令人叫绝。

传说建大雄宝殿之日,天空飘来紫云一块,覆盖其地,故大雄宝殿也称“紫云大殿”。佛教圣地,不宜拍照,退出大殿。

立于大殿高台,仰望大殿,架构独特,重梁叠栋,精妙无比。细看那斗拱梁槽间似二十四尊美丽的飞天乐伎,欲展翅飞翔。它们或手执民间乐器,或捧着文房四宝,或轻歌曼舞于雕梁画栋间。仙乐仿佛从天而飘入凡间,甚是悠远缈茫,耳畔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走出大雄宝殿,漫步开元寺内,石径西侧是传说中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也就是“桑蓬古迹”。虽历经一千多年风霜雨雪却仍挺立于此,枝繁叶茂,青春焕发。石径东侧满是盛开的樱花,或赤红,或紫红,或粉红,当地人叫它中华樱。游人置身其下,满脸红光,佛光笼罩,周身吉祥。人们从不同角度拍照,争相与其合影留念。

大雄宝殿两侧各有一石塔,高大耸立,直刺蓝天。外国学者称其为“世界第一塔”,可见造型之妙,价值之高,影响之大。

东塔曰镇国塔,西塔为仁寿塔,高各为五层。两座塔最初为木塔,宋代改为石塔。

东塔正门南向,上有“镇国塔”石刻匾额,又设四个龛,两旁嵌有巨大浮雕:天龙八部、金刚、天神、罗汉、菩萨等石刻。通体造型优美,艺术精湛,浑然一体。其它雕刻如鸟兽、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走到西塔一旁,一块横放的石碑上刻着一个“心”字。细心观察,这个字把“心”上面的一点放在了下面。雕刻者为什么要故意刻错呢?佛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是给凡夫俗子的警示:人要把心放下,把自己放低一点,不要高估自己,不要好高骛远。看了这个错写的“心”字,我顿悟:我们是平凡人,就要有一颗平凡人,什么时候也要正确评估自己,把心放下,踏实把事做好,做扎实。
西塔北面还有一处景观,一块白壁上镶嵌着一只硕大威猛的麒麟。那状态是步步均有回首顾盼状,好似仰望上方一轮彩云围绕的明月。

东西两塔是中国目前现存最高,也是保留最完整的一对石塔。它们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布局,历经战乱、地震、动乱、台风仍巍然挺立,足见它的神奇和建筑质量之高。它们不仅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雕刻艺术水平,也是中印佛教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

沿途经过甘露戒坛、藏经阁等,游人如织,拥挤不堪,没有进去,只拍了几张景观。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

千年古刹开元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浓浓的佛国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海内外香客前来烧香拜佛。它虽是佛教清净之地,也不失浓浓烟火气息。

我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神圣,触摸到了岁月的痕迹。无论是建筑的精美,还是文化的底蕴,都让人流连忘返。

就要退出开元寺了,留恋处回眸:那桑葚古树,树叶茂盛,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枝头挂满鲜活春色。我想今年结出的桑葚会更大更美,它已成为代表闽南灿烂文化的一大奇观吧!


zuozhe

作者简介


张建军(小草),退休教师,爱好文字,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协会会员,习作散见省内外报刊。

一周精彩   进来看看吧



成石:人生杂感之二

彭图:我与清凉传志

王金虎:农活

吕凤君:为一对新人而歌

李恒:五寨关帝庙会·戏班·趣闻

吕凤君:士兵,最美的舞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