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的真身原型,是这种有角的蛇

 抱雪斋读易笔记 2024-06-23 发布于上海

商代盛行的甲骨文,其实是1.1万年前有虞氏在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文字。

从甲骨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万年以前有虞氏的生活。

比如甲骨文“龙”字,画的就是一只有角的蛇。

孤陋寡闻的人往往以为蛇都是没有角的,殊不知蝰蛇和蝮蛇的很多种类都有角。比如这个。

还有这个。

甲骨文里的“虫”和“它(蛇)字,就特指的是蝮蛇。

蝮,虫也。——《说文》

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说文》

甲骨文“虫”是小蝮蛇

甲骨文“它”是大蝮蛇

蝮蛇的特点就是有一个三角形的大脑袋,显得头比身子要粗得多。

年代距今两万年至今,地球上发现的所有石雕上的蛇,全部都是蝮蛇。它们的特点就是都有三角形的脑袋,头比身子宽得多。

哥贝克力石阵蝮蛇石雕

哥贝克力石阵蝮蛇石雕

哥贝克力石阵蝮蛇石雕

西伯利亚象蝮蛇雕刻

哥贝克力石阵蝮蛇石雕

石峁蝮蛇石雕

二里头绿松石蝮蛇形龙

再来看看这些俗称烙铁头的中国蝮蛇,不能说十分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烙铁头蝮蛇

烙铁头蝮蛇

烙铁头蝮蛇

在这些蝮蛇中,有一种长角的蝮蛇,叫作角原矛头蝮,长这个样子。

角原矛头蝮

角原矛头蝮

看到这种蝮蛇,再来看看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龙盘上的这条长角的龙,是不是一模一样?

就连角的形状和位置,也和角原矛头蝮一模一样!

再看看龙身上的菱形鳞片花纹,和角原矛头蝮何其相似!

和妇好龙盘上的龙花纹更像的,还有一种蝮蛇,叫作尖吻蝮,也就是《捕蛇者说》里面提到的: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尖吻蝮黑质白章,菱形花纹

角原矛头蝮这种长角的蝮蛇,目前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贵州、浙江,中国以外分布于越南。

从已有资料来看,角原矛头蝮呈点状分布而非传统上的片状分布,可见这种蛇是被从原产地带到其他地方的,就像是永州的尖吻蝮被人捕捉进贡一样。角原矛头蝮的原产地,应该就在长江下游江浙一带,那里是一万年前有虞氏的大本营!

最近看到的新闻,就是在浙江这个上山文化的范围内发现了角原矛头蝮。

浙江发现角原矛头蝮

原因无它,在于这种长角的蝮蛇简直就是蛇中的奇葩,太稀有了!

除了角原矛头蝮,同样被当做龙的原型的还有一种蝮蛇,叫作费氏蝮蛇,又名白头蝰。

这种蝮蛇脑袋不大,但是身上有十三对左右分布的红色横纹,看起来像是两条蛇共用一个脑袋,和陶寺龙盘上画的一模一样。

陶寺龙盘上的白头蝰

所以,综上所述,甲骨文里的“龙”,就是原产于长江下游浙江一带的角原矛头蝮。

天上的东宫青龙星宿,由于形状与之相似,是一只头上有角的大蛇,所以也被称为“龙”。

后世的所有龙形,都是在这个蝮蛇的原型基础上加工变形而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