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关/安徽正阳关

 书柜茶室 2024-06-23 发布于上海

“七十二水归正阳”,正阳关历史地位显赫,曾经是淮上重镇,水上舟船四通八达的码头,南北商贾云集之地,尽得渔盐之利的聚财关口,也是兵家必争的水上要道。

正阳关镇,古称颍尾、颍口,地处安徽西北部的淮南市寿县,位于淮、颍、淠三水交汇处,是中华名关之一,省级历史名镇,千年古镇。榻房寺,又称塌坊寺,正阳关民间也称大寺、报恩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正阳关东门,是寿县城内报恩禅寺下院。

春秋时,正阳关镇属州来国,后属楚地,汉时属淮南国,南北朝时属北魏。唐、宋属安丰县;明、清属凤阳府,民国属寿县。

自汉、三国、晋、唐、宋、元、明、清以来,正阳关均为军事重镇,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正阳城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正阳关镇镇南街道,该建筑相传始于北魏时期,几经兴废、修葺,现仅存东门、南门和北门,均为砖石结构的拱形券门,总面积654.6平方米,高度5.3米,南门向外门楣上方嵌有“淮南古镇”石刻,北门向外门楣上方嵌有“凤城首镇”石刻,东门门楣石刻文革时期被破坏,现已不见字迹。

正阳关因得水运之利,擅舟之便,商贩辐辏,市场繁荣,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货物集散地。明王朝见正阳是收取商人、船民赋税的好地方,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此设立收钞大关,直属户部管理。“正阳关”因此得名。年征税银达62400多两,有“凤城首镇”之称,又有“银正阳”之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