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士兵突击:作为许三多的贵人,张干事为什么却没得到对方的感激?

 杨角风发作 2024-06-23 发布于浙江

《士兵突击》这部剧很有意思,不仅主角们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连一些配角也是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给人们留下不少谈论的空间。

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张干事,说来惭愧,我都刷了十来遍剧集了,硬是没找到他在剧中叫啥名字。只知道张干事因为擅长刻章,所以被团长调到了团部宣传部任干事,区别于战斗班排的那种。

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张干事对草原五班的宣传,团长根本就发现不了许三多这个人才。没有张干事的引荐,许三多也根本就走不出五班,成不了兵王。也就是说,张干事才是许三多的“伯乐”,改变了他的命运。

可是,面对张干事这个恩人,许三多为什么从来没有表示过感谢?

杨角风谈《士兵突击》系列文章第6期:张干事作为许三多的贵人,为什么却没得到应有的感激?

一、

许三多因为在草原五班修了一条路,结果被执行巡查任务的直升飞机发现,并迅速被团部(可能团长当时就在飞机上)得知。

于是电话就打到了营部,营部不了解情况,于是又打到了连部,连部再到草原五班。可以说,除了五班的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外,其余的人根本不清楚,驻训场怎么就莫名其妙多出来一条路?

当然,也不能说全都不知道,毕竟许三多回过一次团部,也见到了成才。只不过成才一直陶醉在自己作为机枪手的优越感中,大概没有听清许三多解释自己在草原五班干些什么:

“说啥玩意儿,半天一点意思都没有!”

由于大家都不清楚修路这事到底对还是不对,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询问,一伙人也就陷入了焦虑和自责之中。

而红三连的指导员何洪涛,在第二天前来调查情况的时候,一下车就开始甩脸子,导致了大家的误解,从而争着承认是自己修的路。

其实,何洪涛也不是故意冷脸的,而是觉得老马修路这事儿干的不地道,跟自己见外了。因为,他觉得,以他跟老马的关系,修路这件事,总该提前跟他汇报一下才好。不然,也不会在团部和营部问起来,自己作为三连的指导员,竟然一点情况都不知道。

毕竟,在指导员的理解中,老马做出了修路这个决定,肯定是上次他们的谈话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

可惜,跟老马进行深入沟通之后,由于对方支支吾吾一直欲言又止,再加上许三多、李梦、老魏、薛林他们的异常行为,何洪涛觉得老马是有委屈:

“不怪你有情绪,是怪我让你有了情绪!”

再加上之前老马刚递交了退伍申请,这次深入谈话,老马说到兴头上也表达了自己并不想走的想法。这让指导员何洪涛更加愧疚了,于是一咬牙,一跺脚,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想办法留下老马:

“别说了,我知道,大家都知道,大家会努力的,我会努力的!”

显然,何洪涛说这话的重点是最后一句,他会努力留下老马。他这一努力,就跑到了团部,把负责宣传的张干事给拉到了草原五班。

其实,张干事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是鼓舞士气,维护军人形象和理念,保持旺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即使在红军长征最困难的时期,军队中也到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进行着红色精神的传承。

即使在和平时期,宣传也不能落下,不仅能鼓舞士气,还给了首长们了解下面士兵的重要途径。甚至,会影响到被宣传官兵们的考核、提干、奖励和处罚。

所以,一开始指导员还向大家说,这种事不是什么大事,顶多给个团部嘉奖。到后来跟老马沟通之后,不仅他,连李梦、薛林、老魏都知道,这是老马能留下的一个机会,从而不断警告许三多,不许争功。

三、

张干事这个人其实非常有意思,擅长捏泥人和刻章,还有会画画,这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张干事这次到草原五班来,并非出自本意,而完全是看在指导员何洪涛的面子上。这一点,后来何洪涛特意跟老马解释过,是自己好说歹说才把张干事请来的,就是希望他能把修路这事给掀一掀,说不定就能引起团长的注意,可以替老马提提条件了。

虽然人家张干事来了以后,讲自己来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采访采访大家,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给大家照照相。

在大家正常的观念中,采访大家嘛,估计是希望能从枯燥的草原五班找点素材。给大家照相嘛,也是因为那个年代,照相这种事还是比较高大上的,算是对大家的奖励。这也说明张干事还是挺接地气的,知道大家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做事也往大家心里做。

但其实,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希望通过给大家照相这个切入点,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啥这样说?

因为他在强调自己来的目的时,特意把给大家照相讲成了重点,末了还放出豪言,自掏腰包给大家洗照片。

确实,照相这件事对大家的吸引力太大了,大到李梦都要违背良心,非要许三多跟他换班。并在照相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挤到里面,就是想多蹭几张照片。

四、

可惜,张干事一开始就骗了大家,他此次前来的主要目的根本就不是给大家照相。

因为后来储存空间没了之后,老马特意提到,许三多还没照呢。可是,张干事却并没有把老马的诉求放在心上,反而转身直言,道明了自己此次前来的主要目的:

“马班长,其实我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是想采访采访你,就是想听你说说,你的心里话,我想找一点,找点升华的东西。”

事实上,他这种前后说话矛盾的行为,并非仅此一处,在他刚到草原五班时,他就一个劲在拍打袖子,估计是灰尘太大。面对大家称呼他是首长时,虽然也谦虚着讲,不要看到有衔的就喊首长,我呢就是个宣传干事。

可是呢,他又非常享受被喊成首长,所以才会在解释自己的身份之后,又突然以首长接见士兵的方式跟大家握手:

“舒服,舒服,来来来,握握手,握握手!”

包括后来团长问他那张画像的事,他就大言不惭的回答,自己当时去草原五班就是为了去采访许三多的,表情中透露着一种得意。还有他前脚喊着自己带的数码相机多么多么好,等到给许三多画像的时候,又将其扔掉,喊着:

“我怎么带个日本破数码,日本破数码啊?”

这下子全露馅了,原来他来草原五班,根本就不是为了拍照,而是为了寻找伟大的作品。不然的话,刚才拍的那些张,挑几张删掉,也不至于许三多都没照到相。

五、

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许三多没有照相,而是直接掏出小本本就要采访老马,以实现他此次前来的目的。

可惜,老马给不了张干事想要的升华,即使他声情并茂讲述许三多来了后,自己的感受和大家的改变,但张干事的关注点显然没在这里。

直到后来老马越说越激动,非要拉着李梦去替许三多时,张干事才终于找到了自己要升华的东西,也就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作品——许三多站岗的画面。

由此可见,什么草原五班的先进事迹啊,老马能不能提干啊,何洪涛的嘱托啊,他全都抛到了脑后,在他眼中,只剩这一部作品:

“全都后退不要动,作品啊,作品!”

因为许三多迎着霞光在站岗,这正体现着军人的一种风采,坚守岗位,履职尽责。这才是团报需要报道的东西,也是张干事所追求的升华。

所以,那一段给许三多画画的场景,非常的癫狂,把张干事对艺术的追求也刻画到了极点。整个人画完画后,像虚脱了一样,躺在地上一个劲替自己叫好:

“太美啦,太美啦,作品,作品……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哈哈……”

倒是指导员何洪涛,还在为自己被折断的钢笔而难过,后来的画面中,他还用牙咬,试图把钢笔尖给掰回来。

至此,张干事把此次前来的目的全给抛到脑后了,脑子里只剩下了这一幅作品。

六、

张干事完成这幅作品,并不是为了帮许三多,而是其职责所在,事实上,他连站岗士兵的名字都搞不清。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一幅画,这幅他认为是最伟大的作品果然引起了团长的注意。在一次演习后,团长就问他了,说他文章写的好,可是为什么配图中那名站岗的士兵前面有一颗五角星呢?

而且,在评论稿子中,还说:

“那是象征主义的现实精神,哎,你看我们这些士兵,说什么象征主义呢?”

而张干事的回答,才是真正帮到许三多的地方,因为他提到了,这幅画不是假的,而是写实画。而且就取材于我们团,画中的这名士兵也是真实存在的,就是我们团的兵!

随后团长反问一句:

“哎,这个团里还有我不知道的事情啊?”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张干事写的那篇报道,根本就没提草原五班修路的事,也没提老马或者许三多的名字,大概率就是一篇散文,一篇弘扬士兵精神的文章。

不然的话,看过报道的团长,不会在张干事提到这个兵是草原五班的兵后,反问,就是修路的那个班?

修路这件事,早在团长在直升飞机上时就看到了,并不是报道中说的,不然团长也不会疑惑和反问。而张干事也不会给团长解释,这条路不是一个班修的,而是这个士兵一个人修的。

七、

因为张干事的回答,勾起了团长的好奇心,这才激起了他的继续创作和描述的热情,声情并茂的给团长讲了,这个士兵是怎么修成这条路的感人事迹。

大家要记住啊,许三多被团长发现,并不是因为张干事的那篇报道。事实上,那篇报道根本就没提草原五班,也没提许三多,更没提修路,以及怎么修好的路的事。

而是因为团长对张干事的那幅画产生了好奇心,张干事又不想放弃这次露脸的机会。于是非常激动的讲解了整个事件的经过,甚至不惜说了谎话,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珍惜:

“那天我是专门去采访他的,要的就是有感而发!”

这就是宣传的目的,能让首长从自己的报道中发现点什么,自然是自己的骄傲,也是成绩。既然许三多是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当然得多说点好话啦,于是张干事滔滔不绝,在团长的不断追问下。不仅讲了许三多修路的不容易,还讲了他即使在三连五班,也时刻没有放弃军事训练,是一个好兵!

人嘛,做了好事,不仅能帮到别人,自己还能受到表扬,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所以,在团长问张干事这么好的兵得调到团部来,一起跟着战车冲锋陷阵后,也高兴的握拳庆祝,人嘛,做了善事总是开心的。

虽说这是张干事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一番表现确实促成了许三多的调离,说他是许三多的贵人并不为过。

八、

那么,也就回到题目了,许三多不会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能调离五班,也不会不清楚张干事在其中起的作用,为什么却从来没有表示过感谢呢?

在七连即将解散之前,许三多有一次从成才口中得知李梦已经调到团宣传部了,于是高高兴兴去找李梦。结果就遇到了张干事,张干事见许三多来了,还是很高兴的,立马就掏出了纸笔要采访他:

“你来的正好,我跟你说,我现在呢,正在构思一个关于战友离别之情的征文。你们七连不是要被撤了吗,你来,正好给我谈一下你的感受!”

要知道许三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很不喜欢走出舒适圈的人,他最不愿意干的事就是改变,就喜欢延续以前养好的习惯。

他更不愿意干的事就是离别,离开新兵连的时候,他就半夜找史今偷偷哭,说不愿意走,不愿意去养猪。离开草原五班时,他同样哭成了泪人,跑一边躲起来了。包括后来去A大队,离开只剩自己一个人的钢七连,他也是一再拒绝袁朗。

张干事虽然是他的伯乐,是他的恩人,但也是打破他好不容易融入的草原五班,将他强行拉走的“刽子手”。

所以,在老马带领众人制服许三多后,他嚎啕大哭:

“我离开过家,我不愿意再离开家了!”

最后没辙了,老马带着李梦和薛林,连拉带拽的,才硬把许三多带到了团部。

九、

也就是说,从当时许三多的心境来看,他不仅不会感谢张干事,还会恨他瞎报道,害自己离开好不容易融入进去的家。

当然,他有这种想法的前提还得是,他清楚的知道张干事是自己的贵人。事实上,以许三多的脑袋,他不见得意识到,张干事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而张干事,又不是那种居功自傲的人,虽然在团长面前他会邀功,但是在许三多面前,他可从来没说过类似“没有我哪有你今天?”这样的话。

因为张干事是个工作狂,并不会考虑那么多,他也是唯二不清楚高城身份的人,另一个是成才。不然的话,张干事不会把七连的战功记到别的连队头上,成才也不会“背叛”钢七连去红三连了。

张干事就是一个对团报保持极度热情的人,也拥有一个媒体人该有的嗅觉,他会问许三多的感受,也会专程去采访七连的退伍欢送会而被拒绝,甚至连老A选拔比赛,他都要去找找能升华的东西,即使被袁朗怼了一顿。

虽说帮助许三多回到团队,是张干事在工作过程中的额外收获,但不能否认他确实干了件好事。不要讲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人的一生中,又有多少是应该做而没做的事呢?

所以,许三多之所以没有感谢张干事,一方面,他可能并不知道详情,另一方面,张干事也从未提起过这件事。

更重要的是,就算许三多知道张干事对自己帮助很大,但前期有强行把他调离五班的“怨恨”。后期,又有张干事蔑视钢七连的英勇事迹,还不愿意道歉的不满。

毕竟,连团长都说了:

“你对七连连史的无知,我是不会原谅你的!”

好在许三多仅仅在日记里写,无论如何也是败者,最后时刻也要显示最后的骨气,幸亏许三多没有冲张干事动手,不然的话,真就亏心了。

张干事不算纯粹的好人,但也不是坏人,他有自己的虚荣心,也有自己对工作的追求,但他是许三多贵人这件事,相信没人会说不字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