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白话说中医第四百六十八期|风寒风热和暑湿,捂汗不对更难治

 覃金仔 2024-06-23 发布于广西

追先贤之遗志,继古医之传承


上期节目,我们讲到了卫气出问题比较薄弱的时候,人不仅睡不踏实爱做梦,而且还容易做噩梦,做噩梦的时候就会出汗,要么是盗汗,要么是被噩梦吓醒了出汗。

今天我们就接着卫气这个话题,讲一讲感冒发烧的时候人体出汗。很多朋友都会通过捂汗治病,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适合捂汗发汗,具体怎么回事,我们来看一看。

图片

关于人体出汗,中医归结为一句话,叫阳加于阴谓之汗。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说的意思就是人体汗液出问题的原因,是阴阳不协调,阴就是指人体津液,汗液,而阳指的就是卫气。

阳在外,阴在内,卫气一旦不足,包裹不住里面的阴,人就会自动出汗,就像水袋破了个洞,往外流水一样,这个过程叫自汗。除了自汗还有一种叫盗汗,在睡觉时偷偷地往外流汗。

图片

总之,这个人出不出汗,取决于卫气,只有卫气才能打开皮肤腠理的大门。打个比方,古代城墙就是皮肤,城门就是毛孔,驻守的士兵就是卫气,城里居住的百姓就是人体的津液汗液。

图片

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驻兵威武,城门每天会有秩序有规律地开启关闭。人体也是如此,每当体内热气过多,毛孔就在卫气的作用下打开,热气伴随津液一起外泄实现降温。

图片

但也有例外的时候发生,如果晚上城门关闭,卫气也休息了,城里却有些人喜欢到处游荡,试图动歪脑筋,偷开城门溜出城去,这就是做梦出汗的过程。

图片
图片

所以,为了调节体温的出汗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并不是体内温度高就一定出汗,比如感冒发烧不一定都出汗,比如盗汗现象,是因为卫气不强而冒汗。

图片
图片

中医讲感冒,从症状上来划分,主要就是三种,一种是风热感冒一种是风寒感冒,还有一种叫暑湿外感型感冒。风、寒、湿、暑热,这些都属于外邪,侵入人体而呈现不同的症状。

图片

此外,秋季时感受风燥引发的咳嗽,也可以认为是感冒的一种,属于燥邪入体。一般中医只要辨证出是什么样的邪气入体导致人体感冒了,就可以用相对应的办法来治感冒。

图片

风寒感冒,主要是风邪带着寒邪入体。人体身上除了发烧外,还会出现恶寒无汗,肌肉酸痛、头痛,甚至鼻塞、流清水鼻涕、打喷嚏等,要用辛温解表的药物进行治疗。

图片

突然风邪和寒邪进来了,这个环境也就打破了,原本是36.5摄氏度的恒温,现在进来了寒气,寒气一多,体温就会下降了。肌肤是入口,所以肌肤会感觉发冷,收缩。

图片
图片

大伙儿应该有这样的感觉,感冒时两鬓有青筋崩出来,看着鼓鼓的,其实这就是血管,血管里血压太高,血管被撑得满满的,用手都能摸到,像打足了气的气球,鼓鼓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发烧这个症状往往出现在感冒的初始阶段,是邪气正处在肌肤层的阶段,但如果发烧消退,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个是卫气将邪气赶出肌肤层,这种情况往往会伴随出汗。

但刚才我们说了,风寒感冒时由于肌肤御寒收缩,毛孔关闭了,这就不利于进来的邪气退出体外。这时捂汗相当于给肌肤从外面加温,毛孔升温后打开,有利于汗液带着邪气排出。

图片
图片

这种情况基本上人也不会发烧,卫气不抵抗,哪来的温度变化呢?往往体弱多病的人会这样,这类人经常感冒,但从来不发烧,原因就是体内卫气形同虚设,任由外邪自由进入。

图片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外邪太强大了,卫气无法抵御,结果邪气很快就将卫气击败了,这时捂汗也没用,邪气已经突破了卫气这一防线,这时捂汗反而是在浪费元气。最好是休息,静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边说一下风热感冒,相比风寒感冒发烧温度会更高,有些人高烧就快四十多度。很多人怕这种感冒发烧会烧坏脑子,实际上不会,但会引发脑炎,蒸发人体蛋白质。

蛋白质是运输营养的工具,类似运输车。一旦体内高温,超过了极限,也就是四十二摄氏度以上,蛋白质会分解。无法运送营养,人就会失去意识。

图片
图片

风热感冒引起高烧的过程和风寒感冒一样,只是这次侵袭人体的是热邪和风邪,卫气抵御热邪时,是热上加热,所以风热感冒发病快,一发病往往就是高烧不退。

风邪和热邪从肌肤毛孔以及口鼻而入,一旦遇到这类外邪身体就会出现发热,鼻干,嗓子干,流黄鼻涕、流鼻血或咳嗽、咯黄痰等症状。主要使用辛凉解表的药物。

图片

和上面提到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别看就一字之差,意义大不一样。风寒感冒用温药,因为体内以寒为主,风热感冒用凉药,说明体内以热为主,这是导致体温上出现的不同。

图片

也因此,风寒感冒初期可以捂一捂,捂出汗水能帮卫气逼出寒邪,风热感冒却不能。风热感冒只能散热。捂身体是为了加热,风热感冒导致的体温已经很热了,再热就危及生命了。

不仅不能捂,还要想办法给身体散热,要用酒精或者湿毛巾等不停地擦拭身体,要控制温度以免烧坏蛋白质。但本身发烧是正邪交锋的表现,完全退烧并不利于祛除病邪。

图片

这里要注意控制,因此,也不可以晾汗,出门吹风,毛孔打开时遇到冷风,会更加麻烦。一旦进入体内,造成寒热夹杂,病就不好治了。所以要千万注意避免冷风吹。

图片
图片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感冒,还有一类感冒叫暑湿感冒,通常发生于夏天,是热邪和寒邪搅和在一起时,演化出了湿邪,或者说体内本身就有湿气。

这种感冒体内除了存在热邪外,还存在湿气重的现象,所以患者除感冒症状,还有恶心、干呕、吃不下饭等症状。这种症状挺像中暑的,服用藿香正气水能缓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好的,本期节目咱们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图片
图片

▇ 注1:本文整理自《大白话说中医》系列节目,为了方便阅读,内容有删节,如果要了解全部内容,请点击下方图片,收听音频版。

图片

▇ 注2:文字版内容更新跟随音频版节目一样,每周三、每周六晚9点更新

文章及音频当中提到的中药方以及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要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请勿自己盲目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