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下半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中年觉醒》

 筝小钱 2024-06-23 发布于山东
学习读书变现,就找筝小钱!

你好,我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当当第九、十届影响力作家,福布斯全球联盟女性创业家。

这是我读书变现的第9年,也是我辞职创业培养读书博主的第5年。感恩相遇!

宫崎骏说:“过了30岁,人生就不再是纵马奔腾,而是负重登山。”

诚然,30岁以后的人生,仿佛就是个分水岭。

不管当下的工作、生活是好是坏,过了30岁,都会有一种“中年危机。”

害怕被裁。

害怕被淘汰。

害怕失败。

害怕有心无力。

回望过往,不甚满意。着眼当下,迷茫无措。展望未来,不敢想。

如果此刻的你正是这样,那么我非常推荐你看这本书《中年觉醒》,作者是哈佛商学院教授亚瑟·布鲁克斯,专门研究此事7年。

关于如何在工作、生活的困局中,找到新的可能,如何跳出成功的陷阱,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生活的价值,如何减轻生活的负担…

这本书太适合35岁以上,非体制内人员去读了。

像我这样36岁创业3年的人看了,焦虑瞬间放下不少。

01

观念觉醒

我们的能力真的在全面下降吗?

过了35岁后,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 记忆力越来越差,想记点啥,费了老半天都没记住

  • 思维敏锐度下降,遇到啥问题,总要花一些时间才能跟上

  • 学习效率下降,以前半天就能学会一个新知识,新技能,现在半个月都学不会

老是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行了?我怎么那么笨?我怎么这么慢?”

《中年觉醒》这本书里,提到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概念。

流体智力指的是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处理新问题的能力,这在我们35岁后确实在下降。

晶体智力指的是我们过往人生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随着年龄增长,晶体智力在持续提升。

科学点说,在我们一生中,流体智力在35岁之前相对够用,最巅峰时期是在20~25岁,到了25岁后,流体智力就会慢慢衰退,到了35岁之后,衰退更厉害。

晶体智力一直在上升,一直到50~60岁才达到高峰期,然后才慢慢衰退。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从职场出来开始转行写作、讲课、培训,因为他的晶体智力优势明显。

明白这个原理后,不论你什么年纪,先看看当前的工作更需要流体智力还是晶体智力?

像我以前做运营,我真的觉得我一个管理层干不过我的下属,他们对于运营思维的敏捷、超强的执行力、高压的工作,都远胜于我。

等我开始讲课、写书、做经验分享主播、讲书以后,我就发现一切那么的游刃有余,像是给我的人生开启了新的春天,其实这就是书中说的第二曲线。

不管你是做什么行业的,都可以找到属于你的第二曲线。

即便你过去没有太多高光时刻,即便过去你的努力仿佛以后都用不上了,你的第二曲线晶体智力都可以帮到你。

02

社交觉醒

想做又没心力做怎么办?

《中年觉醒》里说:“你要不社交,一辈子都没心力干更多的事情。”

听着真可怕,但想想不无道理。

很多人都想改变,想变瘦、想提升自己、想有钱,但是干着干着觉得自己没动力了。

真的是因为太忙太累,真的是身体不好总生病?

都是因为心力不足。

做什么可以补充心力呢?唯有社交最有效。

社交并不一定要进入庞大的社交圈,加很多好友那只能让没有心力的你,进一步发现自己还没啥能力,跟优秀的他们相比,自己更是一无是处。

社交的核心本质是找到懂自己的人,感受被接纳、被允许,或者说被尊重。

他们能鼓励你,甚至在你不优秀的情况下,依然鼓励你、支持你。

如果你在家庭里能得到这些被看见、被接纳、被鼓励、被支持的力量,你就不会心力不足。

真相就是原生家庭不给你,现有家庭也不给你。所以你才心力不足。

那只能向外求,怎么找?

把朋友圈发起来,看看谁总给你点赞。

把公众号写起来,看看谁总来转发。

这两个方法足够你找到一个默默给你心力的人。

这是我们普通人获取心力非常简单有效的方式。但它慢,且不稳定。万一人家最近家有事,就不看你了。

最根本解决的是找一个能无条件接纳你、支持你、鼓励你的老师。

我的老师丁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自己也在努力做这样的老师。

03

行动觉醒

从做一阵子到做出成绩需要多久?

从开始干到干出结果需要多久?真的可以走到那天吗?

其实大家对于做成事有一个误区,就是你定义的成功、成果、成就,都太高级了。

实际上,坚持干108天就已经非常成功了。

2016年,我抄书写笔记108天。

我背古诗词108天。

我画简笔画108天。

我也不知道未来我可以做什么,但有了这么几个坚持的经历,我觉得或许我什么都干得了。

所以你缺少的不是行动成绩,而是“完整地完成。”

你过去缺少这样的完整,所以一想到做不完就不想做了。

但你要的完整太难了,干嘛不从一些非常简单容易的事开始,先给自己一个完整的体验呢?

可以每天从书里抄金句,抄着108天。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再慢的乌龟,也能到达终点,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所以,不要在没开始的时候,叫判定自己一定会失败。

写在最后

我对于中年的自己,总感觉一切刚刚好,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可我看着身边接触到的中年人,都会眉头紧锁。

我一直想做点什么,帮到大家。这次恰好遇到这本书,真心希望每个朋友都去读。

先观念觉醒,你只是转折期,更好的日子在后头。

再社交觉醒,别总是沉浸在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模式里,甚至越来越接纳自己一个人,那你这心力800年也足不了。

最后再行动觉醒,做点打卡108天的小事,让自己先体会下完整的喜悦,再开始挑战再大一些的目标。

这本《中年觉醒》里有很多案例,都跳过,只看非案例部分就行了。


书的价值很大,一定要坚持看到最后一页。


End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