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玫瑰的故事》里那些令人致郁的伪深情

 蓝小烈 2024-06-23 发布于云南

THE STORY OF ROSE

玫瑰的故事》看了吧?

亦舒八九十年代的瓶子装了千禧背景的酒,乍一看,是一个所有男性角色都爱女主的故事,但因为是神仙姐姐的大女主剧,“玛丽苏”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事实上,这部剧的大女主内核还是很稳定的,至少到目前为止,女主角黄亦玫(玫瑰)的世界都是自己闯出来的,并不像传统玛丽苏那样,只是套了一个大女主的外壳,所有打怪升级都是依靠男性搭建的平台。

另外,我不同意刚开播时有人评论的“浮夸别扭、强行凹大女主风”。虽然前面的集数没有看得很认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二十岁出头的玫瑰的人生,肯定不是大多数人会经历的。

想象一下,你学生时代班上是否曾有过一个学习又好又超级美,原生家庭还极度优越的女同学?这样的女同学资源在现实中也是匮乏的,平均每班一个都难,有些学校一个年级也就这么一两个,所以啊,不是浮夸,物以稀而贵而已。

这样由内而外充满自信的女生,在二十出头古灵精怪的年纪,大女主感不就来了,不好意思,不是“凹”出来的,是自带的。

但是今天不说这个,毕竟传统作品里也不缺这种表达,我们重点讨论一下玫瑰和丈夫方协文的那段经历吧。林更新演完方协文,直接从“九亿少女的梦”变成了“九亿少女的恶梦”,这杀伤力,您细品。

过度付出——看上去很美

方协文对玫瑰是一见钟情,然后穷尽一切方法去追求玫瑰:到玫瑰打工的店一起打工,来个“曝光效应”——一个体贴又勤快的打工伙伴,本来就可以增加玫瑰的好感,何况有事儿他真上,遇到粗鲁对待玫瑰的顾客,他在无意识状态下,不经思索就直接上手来个英雄救美;跟房东租房子,再低价转租给玫瑰,为了提高成功率,直接把房子粉刷成对方喜欢的莫兰迪色调。

总之就是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态度乖顺、谦卑、讨巧。

但是请注意“任何馈赠,都是暗中标好价格的。”

茨威格他老人家这句话,真的就是活久见,越久越见。

从方协文后面的行为转变可以看出,他绝不是投入大于产出的爱情观,他的“深情”包含着巨大的对未来回报的预期,即便他暂时没有意识到,但前期的所有投入,他都会在将来找补。前期投入越多,将来想要的回报更多。

人与人之间长久的关系,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尊重、共性和吸引的基础上。

从方协文和玫瑰的关系里,可以看到方协文的付出更像是一个赶考的人,他想得到的只是考试通过的结果,至于考试内容,并不重要,只是为结果服务的工具而已,不需要走心。他可以为了这个结果极尽努力、佯装卑微,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么所有的努力就都没有白费,所有的付出都可以在未来得到补偿。

所以方协文关注玫瑰的一举一动,并不是真的和对方有共鸣,他要的只是这个女孩美丽的外表,是这种优于其他异性的特质,甚至是生育价值,他完美诠释了进化心理学里对男性长期择偶偏好的总结。

但是进化心理学毕竟对人类独有的社会行为研究较少,方协文只是站在了生存和繁衍的层面上,而抛开了精神世界的追求,所以,他尤其无法理解拥有自由独立灵魂的玫瑰。

控制的伪装——自卑的反向形成

心理学里有一个防御机制叫做反向形成,指人们会把潜意识里不能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

方协文的原生家庭相比玫瑰来说存在很多问题,表面上是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本质上是天差地别的认知差异。

成长环境的影响,给了方协文强烈的自卑感,玫瑰父母随口的一句话他都可以脑补成对方看不起他,结婚前他又接触到了玫瑰“优秀”的前男友庄国栋,自卑感直接拉满,开始疑神疑鬼。

这种内在的自卑感是方协文和他母亲意识不到的,他们通过反向形成的机制来消解自卑带来的不安,把它在意识层面转化为“自信”。

比如他母亲就不止一次地认为玫瑰配不上她优秀的儿子,而方协文更是直接把这种潜意识的自卑转化成了自大的控制欲。于是一方面,他不经过玫瑰同意,几次三番擅自替她辞职,替她拒绝了她的offer,要求她留在家里生儿子、带孩子,限制住她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他时刻向玫瑰传达“我一个人养全家,你吃喝都是来自我的,你还想怎样”的思想,妥妥的PUA大师。他甚至定位对方手机,跟踪对方行踪,这一桩一件的事情都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其实是把对方作为自己的操控对象,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玫瑰毫无尊重可言。

好在玫瑰精神内核实在强大,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如果说婚前的方协文采用的是“跪舔”的方式,那婚后,他直接就成为了一个想要掌控一切的上位者,区别在于一纸结婚证给他的底气,如果说婚前的投入是带有不确定结果的机会成本,那么婚后,双方捆绑在一种法定关系里,他就开始把投入转化成产出,并通过“控制”的行为方式去获取这种“产出”。

一个空心的人

在方协文的价值体系里,几乎只有一个方向:成功;他的评价体系很单薄,就一个维度:是否有钱。

所以他不能理解,自己那么有钱,为什么玫瑰不愿意像瓷娃娃一样地被圈养,还要出去找在他看来收入“微薄”的工作,那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她看不起自己,她还在怀念前男友庄国栋。

这是他认知维度的限制导致的,不止对婚姻,对事业也一样,他不顾创业伙伴的反对,把自己初创的,还在蓬勃发展期的企业高价卖掉、遣散员工,创业伙伴无奈离开他时,他依然不理解什么是比钱还重要的追求。

方协文是一个空心的人,他只是在努力扮演社会主流价值符号标示的社会角色,通过获得所有可以代表“成功”的标识来装点自己,但内心缺乏真实情感,没有探究过自己的意愿,他注定和内心独立丰盈的玫瑰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间歇性出现的“紫格尼克效应”

再来看玫瑰的前男友庄国栋,这哥们儿满足了方协文对成功男性定义的一切条件,偏偏带着一个“玫瑰前男友”的身份,于是成为了方协文恨得牙痒痒的“假想敌”。

庄国栋的原生家庭对他的性格形成也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但这不是要讨论的重点,今天想说的是他在“紫格尼克效应”支配下的反复“诈尸”行为。

“紫格尼克效应”讲的是未完成事件对人的影响,对庄国栋来说,没和玫瑰走在一起就是他的未完成事件,所以他专挑玫瑰结婚、离婚各种特殊时刻反复上演“重遇”的深情故事。

但多少是有点儿感动自己的伪深情。

玫瑰结婚前,他跑来和方协文battle,给方协文种下一个心魔,虽然没有他,方协文也会在别的方面作,但是论“前男友的修养”,他这么做确实不地道,看起来是对前女友的深情难忘,实际上是在反复介入和影响对方与他无关的新生活,为自己的未完成事件寻找完结的可能,很拧巴。

他和玫瑰的问题并不完全是他一个人的锅,里面有时间的错配,有性格磨合的不利,包括他被诟病的“自私”,其实也有可解释的空间,毕竟谁都不是完人。但是他和玫瑰有一个难以调和的点:玫瑰是一个向前看的人,而他总徘徊在未完成事件里,走不出来又回不去,于是总是错过。

最后想说,虽然情感道路上充斥着致郁的坎坷,但黄振华、黄亦玫这两兄妹领先的精神状态却在持续疗愈自己和看官们,他们也不是完人,也有缺点,但是他们拥有顺滑完整的人格和自洽能力,这都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基础,也离不开他们不断成长、辩证看待问题的认知风格。

这对精神内耗的现代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不能选择客观环境和他人,但是主观的自己却掌握在自己手上。

如题,附一首小野丽莎的《玫瑰人生》,名字很应景,慵懒的调调也很治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