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阳谋中的“精准狙击”,这个故事说透了!

 谋略那些事 2024-06-23 发布于江苏

管理、人性、财富、家学就看《资治通鉴》

内部资料领取方式在文末

回复【4】了解社群

《资治通鉴》第七十二卷 魏纪四

曹魏·魏明帝太和六年(壬子,公元232年)


汉末三国蜀魏吴手有智谋者不少,但在能够称得上战略家的屈指可数,今天的主角刘晔就算是一个。

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刘晔这个人,他是刘秀后代,比起刘备算是正儿八经皇族,且还有家业那种。

相比起刘晔,人家之所以成为战略家,牛逼就牛逼在人家看得清楚时局。

彼时的时局是什么?汉室要亡,与其去求虚无缥缈恢复汉室,不如脚踏实地过好这一生。

比起刘备,刘晔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应该走什么路,跟了曹魏之后就积极献计献策,也不提什么自己汉室宗亲。

曹丕篡汉后,刘晔担任侍中,这个位置位不高、权不重,但天天在皇帝身边,属于隐形权力极大的那种。

记住这句话,判断一个人权力大不大,职位高低类别仅仅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他和权力核心,也就是整个组织中权力最大的那个人的距离,才是最为关键的。

刘晔能够担任侍中,可见的他极得曹丕的器重。

有汉一代,侍中这个位置都属于皇帝的贴身人员,并带有私人顾问的性质,一旦获得任用前途不可限量。

曹丕去世之后,刘晔继续获得曹叡的重用。

这里说一点题外话。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是古今中外不变的定律。

虽然知道如此,但并不意味着,你是前领导的人,新领导上位之后你就一定要退位让贤。

生命一定会找到出路,权力一定会找到缝隙。

定律虽如此,人是活的,一定会想办法让自己在新领导的权力架构中获得一席之地。

刘晔在曹丕之后能够继续获得曹叡的重用,足可以见他的水平不一般。

至于有多不一般,这就是今天的主要。

刘晔对曹叡,经常顺着他的意思说话,但在别人面前又反着来。

比如在对待曹叡要讨伐蜀汉这件事上,刘晔就私下对曹叡说:“领导你说的对,就应该这样办。”

但在和别的大臣讨论的时候,刘晔又说“这事不能搞。”

说白了刘晔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吃两头。

刘晔如果仅仅是这样也没什么,不过是没节操而已,朝堂诸公说刘晔不是个东西,他们也不见得干净到哪里去。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

知道你刘晔玩这一套,大家不跟你玩不就不行了。

坏就坏在刘晔玩脱了。

晔尝谮尚书令陈矫专权

刘晔告状,说尚书令陈矫专权。

按照曹魏的编制,尚书令相当于是副丞相,放到现在属于副总理级别。

而刘晔说陈矫专权这事也不是没依据的诬告。

话说,有一天魏明帝曹叡突击检查尚书台,陈矫拦着曹叡不让他进去,还问曹叡想干什么。

反正陈矫对着曹叡一顿输出,把曹叡给逼退了。

这事先不说谁对谁错,这就好比说老板去下面员工办公室,员工不让进,你说这还有理?

吃我、拿我的、给老子办事,老子检查一下你的工作,你还不让了?这还有天理了?

曹叡虽然走了,但这个气肯定是憋着消不掉。

当然,这个只是原因之一。

还记不记得之前文章提到的尚书仆射徐宣?

曹叡出巡,让其守家负责政务,足见其信任。

而作为许宣上级领导的尚书令陈矫,曹叡却不用,可见其差异。

盖因为曹魏的政治格局需要士族支持,很多关键职位必须让渡给士族的人。

比如尚书令就是其一,但作为交换或妥协,一些次一级的可以给皇帝安排。

于是尚书令是陈矫,尚书仆射就是徐宣。

巧合的是,陈矫和徐宣当年都在徐州陈登手下做事,两人私下关系并不好。

你看曹叡这个安排巧妙吧,是不是有点制衡平衡、掺沙子的味道?

看到这两点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刘晔突然会向陈矫动手。

一来,曹叡对其并不信任,二来陈矫做的那事让曹叡很不爽。

再加上,刘晔也想进步啊!

面对刘晔的告状,曹叡当时怎么想的不知道,但被告状的当事人陈矫很不舒服。

平时也没矛盾,你刘晔想上位可以,但你踩着老子上位这叫什么?

陈矫和儿子陈骞合计这事应该怎么搞,张骞却说:

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不过不作公耳。

陈骞的意思,是老爹你现在都到了这个身份,和皇帝如果合不来,不过上不去当三公而已。

三公,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在当时身份极高,但权柄并不是很重。

用陈骞的话来说就是,这官不当也无所屌谓。

陈骞为什么敢说这个话?其实就是之前提到的,陈矫能做到那个位置上是整个士族推上去。

曹叡就算对他动手,也不会撕破脸很过分,该给的体面还是要给,不然就是在对抗整个士族。

但搞事情的刘晔算什么?给你脸你插两把大葱就真当自己是大象了?

针对刘晔的反击开始了。

或谓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反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逃矣。”

如果是对其他重臣,攻击的方式无非就是找把柄或栽赃,亦或者是道德上挑刺抹黑。

但对于刘晔这样的,他位不高、权不重,只是有曹叡的信任才如此。

废掉刘晔就需要从曹叡这里入手,那些派系斗争的手段用不上。

从刘晔最擅长的入手。

你不是最擅长迎合上意、揣摩领导嘛?就在这里给你挖坑。

在《韩非子·内储》就提到,用倒言反事来试探看臣子是不是阿谀奉承之辈

而作为皇帝,天然对下面有种不信任感,如果有机会试探一二, 一定不会拒绝。

有人就和曹叡提到说刘晔这个人不忠,可以用倒言反事来试探。

曹叡把自己的意思都反着和刘晔说了,询问他的看法,果然刘晔都表示领导你说的对,说的好。

曹叡算是看明白了刘晔,感情你这家伙就是个阿谀奉承、没有原则底线的小人,亏我之前还这么信任你。

不出意料,刘晔失宠了,人也精神精神失常了。

如果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X药,那么失去权力对尝过权力男人而言就是最大的折磨。

晔遂发狂,也为大鸿胪,以忧死。


【闲扯】

对于刘晔,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评价:

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内不推心事上,外困於俗,卒不能自安於天下,岂不惜哉!

简单来说就是有才无德身居高位必遭反噬,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于有才智者应该怎么做,昨天的文章已经提到的。

才智这个东西就如同武林秘籍的招数一样,你没有对应的心态心境,你用了容易走火入魔,就好比鸠摩智,一味追求高深无功最后又如何?

今天就不从这个点去切入了,咱们换个角度。

刘晔掉这个坑算是被人精准狙击了,切入点极好,方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堪称是阳谋。

利用了曹叡作为皇帝天然对臣子忠诚的需求和不确认猜疑,给你一个能测出忠诚的方法和判断方法,你用不用?

对刘晔也是,利用了他行为前后的一惯性,知道你一定会这样做,我就埋个大坑在前面,不怕你不掉进去。

什么叫精准狙击,就是把你和人性都摸透了的结果,然后给你量身定制的。

所以,为什么我经常说一定要去研究了解人性。

不是你也学着如陈骞这样设计坑刘晔,而是你只有了解人性才能够知道你对面的人他要什么、会做什么,然后你才能够针对性的避坑或达成合作。


什么是人性?

人性就是扎根在基因中,不会因为他是高官显贵、你是平民老百姓就有所不一样,大家其实都一样的东西

只不过有的人了解了人性,然后利用人性达成自己的目的,有的人顺从人性,成为别人收割的对象。

关于人性,我在星球中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透人性底层代码、利用人性成事、规避人性弱点的坑,在这里你都能找到你想知道的。


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很多原创内容值得一读,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