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顶级美貌”火了20年,她开始自毁人设

 OK妈谈育儿 2024-06-23 发布于浙江

才和大家聊完《玫瑰的故事》,一眨眼它就要谢幕了。
可以说这部剧能走到如今的热度,要说“只能看脸”还真是冤枉了主演们,尤其是刘亦菲。
不仅毫无违和感呈现出一个女人从20岁到40岁,在情感个性等多个阶段多个层面的不同特质,还能让观众越来越沉浸其中,绝对不只是因为美貌。
我之前其实对刘亦菲也并不感冒,但是这部剧让我对她的认知有了180度的转变!
尤其是最近看了好多她的采访,有早年的、也有《玫瑰的故事》热播之后对人物和剧情的解读,才恍然发现,她并不是空有“美貌”的花瓶,顶着“神仙姐姐”的头衔火了20年,让大家一直忽略了她藏在美丽躯壳之内的“真实的灵魂”,她内核的丰富成熟、稳定自信,谈吐表达更是言之有物。

今天深度的扒一扒我眼中的刘亦菲,抛开种种人设,她本人真的超有意思。已经人到中年的她,也用自己的努力应证了这句话:“竞争力不是你每天喊口号,而是你保持缄默的每一天。”

01


美貌背后的代价
美貌是刘亦菲最不可忽视的特点,打小她就是个美人胚子,也多亏遗传了妈妈的强大基因。
再往上倒一倒还真的发现,她们一家子都是大美人,刘亦菲的照片放在当中,都显得有点平平无奇。
父母离异,刘亦菲从小跟着舞蹈家妈妈出席各种舞蹈演出,还跟着妈妈去美国念书,她早早就出落得亭亭玉立,在人群中尤为突出。
正像黄亦玫哥哥所说的:“那脸,往那儿一摆就是个大杀器,无需用招。”回国后刘亦菲的发展也是一步登天。
除了被北影破格录取,与黄渤、朱亚文、江一燕成为同学之外,上学期间的她成名作已经不少。
从《金粉世家》任性顽梗的富家大小姐白秀珠出道,到《天龙八部》靠着清冷脱俗的“神仙姐姐”形象出圈,刘亦菲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紧接她又把《仙剑奇侠》的南诏公主赵灵儿、《神雕侠侣》的古墓天仙小龙女等古偶仙侠形象演得深入人心。
但刚刚小有名气,还未成年的刘亦菲就迎来了一段漫长的舆论风波。
有人说她是男人,做过变性手术,有人说她不检点,十几岁堕过胎,还有人说她年龄、学历造假,有人说她被干爹地产大亨养大……
被谣言折磨的走投无路的刘亦菲成为第一个上《 今日说法》自证清白的女艺人。
后续刘亦菲的发展也逐渐下滑,人们再提起她最多是对经典角色的怀念,或者只是再夸一夸她的神仙颜值。
她也急于洗脱身上的标签,签了唱片公司发表了音乐作品,画起烟熏妆,弄起泡面头,穿上小皮裙,摆弄摇曳舞姿,被市场审美牵着鼻子走,天仙形象不复存在。
她尝试角色突破和转型她上了大荧幕,合作成龙、李连杰等一众巨星,拍了《功夫之王》,走打戏路线;演了《第三种爱情》里的拜金女、《烽火芳菲》中的寡妇母亲……但是都不是很被认可。
这些影视剧作品大多都在及格线徘徊,没有一部能带她突围,关于她演技差的评价却成了主流声音。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刘亦菲也是惶恐不安的。
她的演技稚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出道太早,根本没有学习和适应的空间。15岁就出演了《金粉世家》,淹了吃重的角色,刘亦菲坦言那时候的自己:完全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要干嘛,我去现场唯一做的功课就是把台词念完就回家,每天都很害怕。”
那会儿,她就只能凭着先天的好条件和一股拼劲,来弥补对人物理解不深的不足。
比如吊威亚在火场穿梭、差点被瀑布水流冲走、拍打戏身上被勒出血印,仍然拒绝替身。
刘亦菲说:“我很想证明给大家看,我特别能吃苦。”但做演员,只靠外貌和肯吃苦是远远不够的。
那会儿她只能无奈的表示,“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我正在一步一步地进步,只要给我时间,我相信我会是很好的演员。”
未来怎么样,一切都交给时间去印证。

02


演技的蜕变
直到20年之后,她带着潜心打磨之下的作品《玫瑰的故事》,给到观众震撼的一击。
演恋爱戏,她眼神里都是“爱欲”的光芒;分手戏,隔着满屏都能感受到破碎感。

生产戏,也被从未生产过的她演的极具感染力她呼吸急促,紧皱眉头,满头大汗,全力对抗着着逐渐升级、钻心蚀骨的宫缩痛,已经筋疲力尽。
产后,她展现了一个真正产妇油头垢面、虚弱无力的狼狈处境,又将初为人母紧张喜悦微妙复杂的心情自然流露。
这不仅需要细腻的技巧,更需要对人物内心深度的剖析挖掘才能诠释出来。
刘亦菲在采访中谈起对黄亦玫个性、爱情、友情的理解,真实又贴合人性的。
二十多岁的黄亦玫可以轻松地说出:“我还爱他,他就排第一。”
三十多岁的她可能嘲笑当年的自己,但不影响她从头到尾主导着自己的价值观,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黄亦玫并非任性,她听得进意见,但是最终还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即使做错,还能做回自己。
当黄亦玫陷入婚姻的柴米油盐,好友苏更生说:“你成了一个普通的女人,我觉得很美好。”
刘亦菲却认为那只是黄亦玫的一个阶段,她并不认命,未来她可能还会重置人生底色。
但对于闺蜜的不理解她也极为包容,因为“再好的朋友也不会了解你的全部,尊重彼此的空间和彼此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才是好朋友。”
刘亦菲没有粗浅地定义角色,而是尊重人性的多变与多面,她说:“有些东西不被定义才能看清。”
她对角色的理解向来如此:没有完美的角色,反而人性的瑕疵非常珍贵,因为它足够真实。
这种人物由外而内深刻微妙的刻画和日臻成熟的演技,从《梦华录》到《去有风的地方》再到《玫瑰的故事》进步越来越明显。
刘亦菲已经不是只花瓶,在不温不火的十几年里,她生长出了演员稳定扎实的内核。
“我常告诫自己不要被恐惧和焦虑驱使,而是被热情和能量驱使,所呈现的作品仅是当时做想做的,不应该裹挟任何别的东西。”
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好演员,扎扎实实地磨练演技,这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多么难得。
导演汪俊也发现她与主动热情的黄亦玫不同,刘亦菲安静内敛,在片场很少聊天,喜欢安静地看剧本。
一开始导演还担心刘亦菲矜持放不开,没想到一开机,她立马全情投入,爆发力极强,懂得把握自己的节奏,一些即兴表演的戏份也非常出彩,专业又敬业。
去翻她的微博,的确发现读书是她的日常,没有通告的日子她和喜欢的猫猫宅在一起,没有太多社交,自得其乐。
邓超在采访中也分享她是真的爱看书,最初以为她是装的,没想到她在嘈杂的环境也能看得下去。
她说:“竞争力不是你每天喊口号,而是你保持缄默的每一天,在拍摄现场的每一天,你为每一个角色付出该有的准备,比说出来的东西重要多了。”
不急不徐,刘亦菲就这样低调安静、谦逊节制地生长着。

03


美貌之下的本性
私底下,她则是一个随性自在的人,不希望自己被外界标签化。
对于观众痴迷的“神仙姐姐”、“玉女”称号,刘亦菲听见一次撕一次,不断强调那不是真实的自己。
她甚至还直言不讳地说:“基本上(回到家)换上自己的衣服你们就看见我屌丝的一面。”
她刻意训练自己成为一个真诚的人,保持清醒独立的认知,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真的东西最有力量,做真诚的人也很幸福。
她从不消费自己的美貌,也并不迎合别人的期待。
李静采访时曾说:“男生喜欢女生特纯、特空的感觉“,她不接话:”我管他喜欢什么。“
小朋友懂事地叫姐姐,她没得意自己年轻,反而纠正:“你们该叫阿姨了,哈哈。”
有人拿着“白幼瘦”的放大镜子审视她在各类活动、电视剧上的身材,吐槽她变胖走形。
她也不迷失:“我不会为了好看而瘦,如果说让我演一个80斤的人,我会特别有动力去瘦。”
外貌的优越也不会让刘亦菲满足,她更看重的是气质、性格、还有那些独特的别人没有的东西。
对待外界的各类评论、比较、恭维,刘亦菲也见怪不怪,甚至有种“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清醒。
她出镜频率不高,几乎不上综艺,有人担心:“被观众忘记了怎么办?”她说:“再记起来呗。”
有人会拿她和其他85花比较:“片酬top20的女明星没有你”,她说:“那就不值钱呗。”
十几年征战大荧幕成绩平平,刘亦菲觉得:“努力尝试,无愧于自己的表演就好,所有评价都会接受。”
拍《梦华录》,柳岩担心热度会不高,刘亦菲安慰她:“我们只要在拍摄过程中,完成好了我们身为演员的工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够了。”
面对流言蜚语,刘亦菲早已不争不辩:“只要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自己的本质,我只坚持自己喜欢的事。”
真的遇到那些有敌意的人,温柔安静的她怼起人来毫不客气但也不失风度。
被无良记者连环追问拍大尺度戏,刘亦菲笑脸回击:“现在得记者真是奇葩,露一个肩膀就是大尺度啦?”
平时对人则亲和又礼貌,粉丝追着要签名,工作人员都婉拒了,她还会甩开工作人员去签名。
活动现场有男粉丝大喊:“老婆,我爱你!”刘亦菲没有黑脸,大方回应:“爱你。”教养好的没得说。
翻看刘亦菲的采访,总能获得一股通透自由、不端不装的松弛感。
上天给了她天使的面孔,给了她好于他人的起点,她只想用后天的努力和智慧,奔向更好的终点。
从20岁的恋爱脑到30岁甘愿做一个普通的女人,到了40岁又能放下羁绊束缚继续探索追寻,这是黄亦玫情感、个性的成熟之路。
从15岁的懵懂无知、随波逐流到37岁的清醒坚定、随性自在,这是刘亦菲的思想、认知的成长之路。
刘亦菲说:“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也许我更需要的是自己的想法,即使不是那么完美的见解。真正成就你的永远不是别人和机会,仍是你自己。”
她们经历挫折打击变得更加美艳动人、生机勃勃,是因为她们没有追随别人的定义,而是活出了自己的选择。
同样,你脚下的路就是最好的路,你做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剩下的只需专注当下、为之负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