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翠花返乡遇学子 眼中有光

 小张老师398 2024-06-23 发布于浙江

上篇张翠花返乡记,提到了翠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乡,与父母和其他亲人团聚。阔别多年的老同学和老同事也欢聚一堂,谈天说地。

江南的黄梅天,时晴时雨,晴时站在外面那是享受免费的桑拿,雨时绵延数小时顿感凉意,绿植在晴雨之间变得葱葱茏茏。翠花常年生活在美国的空调房,自感皮肤干燥,现在沐浴着家乡的雨露,感觉皮肤也在享受着好风水,出汗淋漓,温润透气。 ‍‍‍‍‍‍‍‍‍‍‍‍‍

梅雨天的杨梅是翠花小时候的最爱,翠花大学毕业工作后,在城里买了套新房子,房子的前面就有一棵杨梅树。到了美国后,吃不到新鲜杨梅,只能品尝家人从老家捎来的杨梅酒,每逢暑日,倒上一小杯,吃上一颗酒浸的杨梅,真的是酣畅快意。

美国没有杨梅树吗?有的,翠花曾经在加州看到不少杨梅树,地上落了一地的杨梅,都是鸟儿的美食,好像没有人视其为水果。翠花曾经摘了一粒品尝了一下,是杨梅的味道,但是有点酸。  ‍‍‍‍‍‍‍‍‍

翠花一家去了她以前曾住过的房子,以前的楼盘是在城市的边缘,妥妥的城乡接合部,从翠花的房中望去,一片农田。如今,俨然城市中心的感觉,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还有地铁就在家门口,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翠花对这个自己曾工作和生活过的居所感到陌生,直到车子驶过一个地方,很多人聚集在那里仿佛在等候着什么。

那是一个小学!翠花突然记起来了:那是大宝的小学。那些聚集的人群是等候学生们下课的家长!‍‍

于是,翠花一家在马路对面停下,看到校门打开,一群群孩子鱼贯而出,奔向久候在外的父母或者祖辈。翠花的两个小孩子在美国长大,每天校车接送,所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看到有的家长骑着助动车,前面站着一个孩子,后面坐着一个孩子,在熙熙攘攘的弄堂里穿梭前进时,他们惊诧不已,觉得这简直是高水平的杂技了。‍‍‍‍‍‍‍

想想20年前,翠花不也曾经这样每天风雨无阻辛苦接送大宝的吗?时过境迁啊。

老朋友老同事聚会时,不时提到他们的孩子,有的还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见翠花,毕竟翠花是一位美国教育学博士,也是一位沉浸在美国教育界十多年的老教师,养了年龄跨度为15年的三个娃。

让翠花感到吃惊的是,这些老朋友和老同事的孩子们,要么在国外留学,要么准备出国留学,有的留学后回国,有的留学后没有回国。

这几天,翠花所见到的国内情况基本上是这样的,比比皆是的高楼大厦、环保宜人的电动汽车、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豪华别致的家居生活、深夜看欧洲杯若感饥肠辘辘即可打开一款应用程序下单,几十分钟后就有烤串送到家的体验...国内生活水平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为什么还要到国外读书?有的甚至在初中阶段就送孩子到国外了。

从国内繁华的一、二线城市,到国外的大学就读,有的大学所在地就如同中国的十八线城市一样,这样的反差,又是离家千万里,语言不通,适应起来难度相当大,翠花想不通。

翠花的老朋友和他们的孩子们给了翠花不同的答案。

小余同学第一次去美国是在她12岁那年,跟着去美国进修的父母在美国住了半年。她描述那半年她的英语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回国后在国内完成了高考和四年大学后,进入密歇根州立大学学习酒店管理,取得硕士学位后,回上海找到了一家外企公司的工作机会。小汪同学第一次去美国是去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后,回国在一家著名的计算机公司工作。如今,他们都在国内发展得很好,回望那段留学生涯,他们感觉受益很多,锻炼了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妮同学第一次去美国也是12岁,不过,是一个人独自去一个寄宿学校。小妮同学非常独立。问起小妮的妈妈怎么舍得孩子这么小就离开家?小妮妈妈说,我们对国内的学校很不满意,他们给孩子排名,给大学排名,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到一个无需太多焦虑的地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小妮中文英文都非常流利,还通晓西班牙文,口齿伶俐,提起看到同学受抑郁症的困扰,开始关注这领域的问题。‍‍

小方和小蒋同学是高中的同学,两人都被美国的大学录取了,一起到波士顿进入他们的梦校。 依照父母的想法,两人本应该选择STEM方面的专业,但是,一个追求音乐,一个追求教育学,两人都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问起他们父母的看法,父母表示支持,但是希望将来他们能自己养活自己。小方和小蒋觉得父母的要求很合理。‍‍‍‍‍‍‍‍‍

来与翠花老师见面的学生几乎都是有过留学的经验,或者即将去留学和准备将来去留学的孩子,从他们的眼中,翠花看到了跳跃的光芒,这非常动人。

翠花深感后生可畏,同时又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永远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进取心。因为翠花见过太多的人年轻时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指点江山、令人钦佩,后来进入社会,经历磨难、明哲保身、左右逢源,最后终于活成了当年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躺平受批评,精致的利已主义好像也不对,翠花觉得要将关注点放在自己内心的感受上,自己内心的追求上,还有与世界的衔接上,外在的指标,比如,成绩、工作、薪资、地位等固然重要,但不应是生命的全部。

最后,再提一下,翠花这次回国根本就没有时差,得益于行前的准备,请参看:喜欢旅行,可是不喜欢时差...希望能对跨时区旅游的读者有所帮助。‍‍‍‍‍‍

有关张翠花返乡后的其它趣闻,请听下回分解。




栀子花在翠花返乡那天芬芳四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