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报道:此经方治荨麻疹46例,均愈!

 龚德无亮 2024-06-23 发布于广西

『一个有使命的头条号』

临床报道:此经方治荨麻疹46例,均愈!

临床报道:此经方治荨麻疹46例,均愈!

临床报道葛根汤治荨麻疹46例,均愈。此证亦称风丹,是风寒客于皮下腠理,外不得疏,内不得泄,津气出入受阻,郁于少阳三焦之腠,影响少阳三焦之膜,以及脉络挛急不通的病理改变。此方有麻黄、桂枝、生姜宣通腠理毛窍,泄卫透营,令邪从表出。亦有葛根、白芍、甘草、大枣解痉缓急,令膜原仍趋柔和,也是善用古方的典范。

葛根汤(《伤寒论》):葛根40g,麻黄10g,桂枝10g,生姜15g,白芍10g,炙甘草10g,大枣 12枚。

本方由桂枝汤加麻、葛而成。葛根有解肌升阳功效。药理实验证明此药有较强的解痉作用,重用此药,可祛束表之邪,可解经脉之挛。麻黄、桂枝、生姜辛温解表,辅助葛根疏散风寒,消除病因。白芍、甘草、大枣柔肝缓急,辅助葛根舒缓经脉,七药合用,能呈辛温解表,柔肝缓急之效。治疗表里同病的下利,是用葛根升举清阳,使下陷的清阳得以上升。麻黄、桂枝、生姜发散风寒,宣通毛窍,使内陷的津气仍然出表。白芍、甘草、大枣调理脾胃,缓解肠道蠕动。不仅是表里同治法的先驱,也是逆流挽舟法的先河。

学习本方,要注意两个问题。

1 葛根的作用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注家,咸谓项背强急,口噤难开,是因阴津受损,不能濡养经脉所致,故用葛根“起阴气而生津液(柯琴)”。其实此证不是阴津受损引起经脉失濡,而是感受风寒引起经脉拘急。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有三:其一,表证初起,并未化热,津液怎能受伤?其二,方后服法注明“覆取微似汗”,如是津液受损,怎能再汗?其三,本方也能治疗下利,这是运行于三焦的津气因受风寒闭束内归肠胃,呈津气升降失调,亦非津液受伤。所以,使用葛根不是生津,而是解除经脉挛急。前人没有药理实验作为依据,只凭推理作出结论,不能尽信。

2 白芍、甘草、大枣的作用

白芍、甘草、大枣一般均从益阴和里解释其义。其实此方是用三药柔肝缓急。盖“肝主身之筋膜”,全身经隧都由筋膜构成,故经隧病变当从肝治。白芍之酸可以柔肝,甘草、大枣之甘可以缓急,用于此证,最为惬意。

——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