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宁贵 | 泊庵之“神鸡”吉吉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4-06-24 发布于浙江




泊庵之“神鸡”吉吉




文/葛宁贵

宁海西乡的水泊庵建在原梁山寺院外,建于宋时的梁山寺在清嘉庆年间毁于一场大火,只剩下三间僧侣居住和修行的朝南偏房。清道光年间,庆老本为徐芳姑在寺外建了面东三间瓦房,取名“水泊庵”。并对梁山寺的偏房进行修理,形成“7”字形建筑的庵堂。

庵内有一口水井,清澈透明冬暖夏凉、口感甘甜、人们称之为圣水。庵前设有茶堂,暑日备茶供路人农人歇脚解渴。直至民国时期,庵内一直都有老比丘尼住持。西乡许多虔心向佛、与人为善的皈依弟子,每逢初一十五必去庵堂念经拜忏。抗战初期,水泊庵来了一位操天台口音、受了足戒的年轻比丘尼,法号慧真,成为了住持。与徐芳姑同乡,是否有渊源却无从考证。

水泊庵自徐芳姑开始便有豢养一只公鸡的习俗,听说破四旧时,一个姓陈的带头敲菩萨的人,曾被庵里14斤重的神鸡吉吉抽头叼咬得头破血流,脸上也被吉吉坚硬锋利的利爪抓得面目全非。

最后神鸡吉吉力竭而亡,而陈姓大汉竟也卧床两月才痊愈。结果不但菩萨全砸了,庵产没收,连慧真也得还俗,有好事者从附近寺庙寻得一位亦是天台籍的和尚,鼓励,命令两人结为夫妻,并入小汀村第九生产队。三间庵堂亦作为九队的养兔场,和尚尼姑成为社员,主要打理兔场为主,也参加生产队劳作。我母亲虔心向佛,经常私下到庵内私藏的一尊观音佛像前焚香,慧真师太便从我家半大的公鸡里挑选一只豢养,沿用百年不变的鸡名——吉吉。

小汀及周邻村庄有句俗语,叫:“水泊庵的公鸡,大坦的狗。”形容二者等同凶猛。大坦的狗,身若半人高,眼如铜铃口若血盆,因善猎,大生公夜行必牵两犬以自随。大坦孤屋一里地内若有响动,两犬便狺狺狂吠,常人尚且不敢靠近,别说那些偷鸡盗羊之辈了。且大坦深山孤屋四无邻,凶便凶吧,何况此狗血统纯正,其先辈曾助大生公猎得猛兽花豹一只,承袭前辈荣光,享受着前辈威名的庇荫,它俩便自然有了凶的资本了。

水泊庵的鸡,出身不净,所以有名无姓,仅沿袭先前鸡之英名“吉吉”。家里的公鸡养至年关便会宰杀,即便是生蛋的母鸡,最长也不会超过三年,而水泊庵的公鸡体形巨大均可活至十二三年。

《山海经》云:“祠鬼神皆以雄鸡”,此鸡亦为祭祀用公鸡,亦称领魂鸡、看丧鸡,周围村庄有人去世,或清明拜山、做道场打水陆、放焰口、或雩祀求雨,均需向水泊庵借鸡。至于看家护院,本不是鸡之职责,属闲事多管是也!此鸡不宰不杀,任其自然。老死了,师太们总在黄蛇坦找一清静之地掘一小穴,堆一小土堆,因是畜牲,尽管号称“神鸡”,清明拜山时也没得供奉享受。

水泊庵租鸡生意极其红火,佣金便是一小升早豆,或一大升小麦,或二大升苞芦。那个破四旧的时代竟有如此张迷信活动,倒是得益于一次群体性闹事事件。

在公社大反“封资修”时,村里有一大户长辈出殡,形式亦未按上级规定带黑纱从简办理,小辈们个个披麻带孝,棺椁上亦坐着吉吉鸡,且一路上举行路祭仪式,行至沸潭头村口,被公社一年轻干部拦住。人们常说死者为大,死人是最大最尊贵的,其它与之无关的事情都要让路。你竟敢拦路,有人便高喊:“把他浸入沸潭头,沉死他!”一帮后生便上前将其四肢抬悬,向高高的水潭走去,后经有人相劝,总算没抛下深潭,但却有几十村民从村内提棒夹枪蜂拥而出,追了他二里地。此后,领导均称小汀村为整个西乡的野蛮之地,除了大事,便睁一眼闭一眼了。小汀也成了丧事不新办的特区。

吉吉鸡当时在场,也看到了事件的全过程,自以为是自己红冠缀顶,身披五色锦毛衣,足踏五趾龙鳞爪的高大形象镇唬缘故,便沾沾自喜。还看到人们对其方向作揖、跪下叩首、起、作揖,重重复复,自认为自己的确是只非凡鸡,自然也飘了。因此平常走起路来挺胸阔步,十分神气,认为自己是鸡上之鸡、人上之人了。

话说小汀有一称黑旋风的人物,正值健轻年光,名仁风,上路腔仁风与旋风近音,且当时恰遇“评水浒”运动,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家喻户晓,众人看他的行径与李逵相似,便称其为黑旋风,或黑李逵。那天他在庵边等地里浇水,就近到庵里喝水小憩。走到缸边,无视上有竹骨筒水勺,俯身而饮,形态如牛。看到车胎鞋上粘着厚厚的㳕泥,便跺了跺脚,看看也是白跺,就在窗下找根柴爿戳起鞋上的㳕泥。

吉吉鸡愈看愈怒,想想一般人进我一亩三分地都会礼貌地叫一声吉吉,至今无人有如此无视我的存在,且还不经允许动我庵堂财物。便头、颈昂起,颈、胸、胫几乎成一直线足有四尺半高 ,直直扑过来,一跃而起对着黑旋风的大头狠狠地啄去。

一阵剧疼,通晓武术的黑旋风随即一记“梅花结顶”用柴爿击退吉吉,但见它展开双翅挥舞着锋利的爪子,向他的下三路袭来,黑旋风又用一记“老树盘根”招式抵挡了过去。如此这般人鸡大战有五六回合,吉吉鸡终露出破绽,被黑旋风一招“截压劈掌”,握住头颈,两手一拧,头身分离,一命鸣呼。战斗场面惨烈而血腥,庵内留下一地鸡毛及一摊污血,而黑旋风则捂着撕破的汗衫,悻悻然扬长而去。

当然,水泊庵不可一日无鸡,母亲又将已长成近二斤重的一只最大的公鸡送到庵内,后来听说此公鸡也啄人,不过它却从前车之鉴中吸取教训,啄人后总会飞至庵内高高的围墙或屋檐上,未复蹈前辙。后师太圆寂后,因已还俗,也就土葬了。出殡那日,吉吉一跃飞上师太棺顶,到了墓地,人们竟发现其已气息全无,遂葬于师太边。人们都称此吉吉为“义鸡”,从此水泊庵再无鸡事。

近日,我到“小汀别宛”,与一班发小一起笑谈童年趣事,亦聊及水泊庵之鸡事。当聊起被黑旋风拧断脖子之吉吉时,均异口同声称之为“自命不凡,忘形之鸡”!

作者简介

葛宁贵

葛宁贵,1963年出生,大专文化,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

□编辑:海燕文化

□图片:愚者多闻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