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抹“志愿红” 沁润一座城

 nizijun 2024-06-24 发布于广东

夏振彬

  城市之美,在“外形”,也在人文。一抹抹“志愿红”,正是城中亮丽风景。

  在黄埔区红山街,“老甘妈”“电小二”“邻里帮”等40余支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队伍,长期活跃在大街小巷,为居民提供“菜单式”服务。一身红色马甲,一抹灿烂笑容,让一个个社区温情脉脉、暖意融融。

  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志愿服务彰显城市文明的温度与高度。作为全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广州志愿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如今,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超530万人,平均不到四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走进社区街巷、公园广场、交通站点,从扶危济困、文化惠民到绿美广州、“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润泽美好生活,汇聚成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力量。接下来,随着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广州“志愿之城”建设持续走向纵深,“志愿红”这道风景还将更亮丽、更沁人。

  锚定社区“主战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们要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推出更多易参与、好上手的“小而美”项目,方便群众就近参与,也更好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尤其广州是一座超大城市,每条街有每条街的情况,各社区有各社区的实际。让“志愿红”深入嵌入社区,才能把志愿服务做精准、做精细。

  拉满志愿“氛围感”。作家冯骥才说过,城市的个性是当地人一代代塑造出来的,可城市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同化每个人。如今,“得闲做义工”早已成为新风尚。接下来,我们仍需在氛围营造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荣誉感,让志愿服务精神浸润人心,让更多人意识到城市是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共同体”——共建共治才能共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才能人人获益。

  “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汇志愿之力推动基层之治,这是人与人的温暖互动,更是人与城的美好共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