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求深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4-06-24 发布于天津

求深

归山即似鸟投林,怎也犹存魏阙心?

已远喧腾近幽谷,偏多逆虑少欢忱。

楚魂有思阎浮世,鲁酒无听陶令琴。

索性评时加几语,求深更探一分深。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4年6月19日。

诗的意思是:归山就像是倦鸟投林,怎么也还留存着魏阙之心?已经远离了喧腾靠近了幽谷,偏偏就多了一番逆虑少了一番欢忱。楚魂在思索着阎浮之世,鲁酒之中没听到什么陶令之琴。索性将评时再加上几语,求深时再探索一分之深。

首联中的“魏阙心”,指身居江湖而心念国家。见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诗:“种成桃李恰新阴,忽忆家山丛桂林。客路莫嫌归计拙,春江争似骇机深。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江行魏阙心。后日还朝饱风露,黑头应有雪丝侵。”又见元代诗人安熙的《清明日大雪饮斋中》诗:“不愁饥苦互相侵,念此愆阳与伏阴。饮系经纶须畅饮,斟存燮理要平斟。舞雩自有春风乐,茅屋难忘魏阙心。杯酒空持讵能醉,商歌聊尔发悲吟。”

颔联中的“幽谷”,指深邃的山谷。见唐代诗人李绅的《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追思为诗二首》其一:“翠岩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风碧嶂连。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烟。时有猿猱扰钟磬,老僧无复得安禅。”又见明代诗人李东阳的《西山三首》其一:“下马溪桥散步行,暑风絺纻入林清。村殽野饭匆匆发,碧水青山面面迎。踏尽平堤怜草绿,到来幽谷见云生。西湖胜事年年别,几日愁多不出城。”

这一联中的“逆虑”,指预想,预测。见清代剧作家李渔的《蜃中楼·献寿》:“未來的不須逆慮,過去的何用追求。”

这一联中的“欢忱”,指欢乐的心情。见《红楼梦》诗句:“欢忱有时伤别离,哀怨无处寄相思。”

颈联中的“楚魂”,指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见唐代诗人吴融的《南迁途中作七首·溪翁》:“饭稻羹菰晓复昏,碧滩声里长诸孙。应嗟独上涔阳客,排比椒浆奠楚魂。”又见宋代诗人刘筠的《梨》诗:“玄光仙树阻丹梯,御宿嘉名近可齐。真定早寒霜叶薄,樊川初晓露枝低。先时樱熟烦羊酪,远信梅酸损瓠犀。宋玉有情终未识,蔗浆无柰楚魂迷。”还见连横的《东游杂诗四十首》其一:“澧芷沅兰亦有愁,楚魂终古哭江头。红心未忍花开落,欲采芳馨不自由。”

这一联中的“阎浮世”,指人世间。见元代剧作家吴昌龄的《张天师》第四折:“俺本是广寒宫冰魂素魄,怎比那阎浮世浊骨凡胎。”又见《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这 洞宾 一就下山,按落云头,来到阎浮世上,寻取有缘得道士。”

这一联中的“鲁酒”,指鲁国之酒,后为薄酒、淡酒的代称。见宋代诗人贺铸的《辞酒》诗:“鲁酒一樽薄,吾愁万斛多。尘埃斩马剑,涕泗饭牛歌。髀肉生如许,颠毛黑几何。功名可复道,身世两蹉跎。”

这一联中的“陶令琴”,典出《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后用为典实。用典见李升华七律诗《陶令琴》:“陈古回回几刺今,秦砖汉瓦尽凭临。阿房宫曲讥肥瘦,六国论篇嘲浅深。倚借残杯留醒眼,弹抨重弊用微音。回眸有惋吟笺字,后裔可知陶令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