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事论坛丨复杂性视野下战斗力生成机理

 wupin 2024-06-24 发布于湖北

复杂性视野下战斗力生成机理

■李功淼 李佳盈

引言

战斗力的生成释放,是多种因素在军事训练、体制编制、综合保障等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相互关联并紧密耦合的复杂体系。信息化智能化时代,部队战斗力并非作战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简单叠加之和,其生成发展更类似为一种涌现过程,通过内部不断的优化、协调,使得各个能力单元之间相互作用,促使整体能力不断迭代发展。

●由量变到质变——

普通量变引起全局质变

战斗力的生成和提升,是一个连贯的过程,由长期量的积累和一系列质变来实现。其中,数量的累积和质量的跃升共同构成战斗力发展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部队作战能力生成系统。

一方面,是数量的累积。部队战斗力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作战人员规模、武器装备密度、火力打击速度等数量关系来衡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占据较大数量优势的一方往往可以对对手形成威慑。有了足够数量规模的作战资源,才能具备战胜对手的必要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数量的累积并非是人员数量的简单相加,也依赖其他因素。拿破仑曾说过,2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精于骑术、体力较强但形同散沙的马木留克兵的战斗力随着数量累积并未发生质的变化,但骑术相对较弱而有着严密纪律性、密切协同配合的法国兵的战斗力随着数量的增加有所提升。可见,对于有着良好组织性纪律性的士兵而言,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涌现出战斗力上的根本性改变,甚至呈现出之前不具备的功能状态等。现代战争,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并不等同于单兵战斗力的简单累积,其中有着复杂的影响因素。

另一方面,是质量的跃升。在复杂系统中,局部功能的优化和改变是整体协调发展的前提或条件,当越来越多的部分条件被改变、功能被优化、质量被提升等发生之后,且达到一定量的积累程度时,复杂系统整体就会涌现出原有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状态。在作战体系中,当作战人员素质拓展、武器装备改进、体制编制优化、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等局部调整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战斗力系统整体就可能涌现出与之前所不同的功能状态,甚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中,如果在适度裁减员额的同时大幅度更新武器装备、优化指挥管理体系等措施,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部队战斗力不仅不会降低,反而能大大提升。这种减中含加、降中有升的质量变化,既是战斗力一步步解放并发展的过程,也是作战能力质的飞跃的客观基础。

●由刺激到反应——

局部刺激带动整体反应

复杂系统中,整体的涌现性是各部分子单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各组成单元的状态并不统一,有时会出现局部的刺激带动整体反应,局部突破带动整体的跃升。战斗力生成系统中,内部各子单元局部发生变化后,同样也会涌现出整体性质的改变,这种整体变化比各子单元变化的总和更为复杂,往往直接影响战斗力生成。

外部环境刺激引发系统功能优化。在部队作战能力适应战争环境的过程中,系统内部的构成、规模以及相互作用等对涌现现象的产生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各子单元之间构成协同网络,网络内各个节点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内受到外界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对战争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做出反应,使整个作战系统涌现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回顾军事发展史,军队作战方式的演变与外界的刺激有着极大的关系,通常都是由“战场上战胜对手”这一内在要求作为牵引,根据不同的使命任务、战场环境和作战对手等而确定合适的战斗力生成模式。

内部要素协同促进整体功能改变。局部的刺激就像蛛网上的节点,能够通过各节点间的相互联结作用到其他节点,带动整个层次发生改变,甚至于在一个层次的涌现形成后,又涌现出各层次之间相互影响的“协同效应”,进而引发更高层次涌现的整体反应。现代战争,再先进的武器装备要想形成战斗力,也需要有配套的指挥体制机制、后装保障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等等。换言之,一件新装备入列可能诱发诸多领域乃至整体都要做出改变。同理,战场上某个节点被破坏,也可能形成蝴蝶效应,引发整个体系的瘫痪。未来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在军队作战能力这个大的整体中,各子单元间关系是否合理、运行是否顺畅、环境变化能否适应,都将对整体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由互补到协同——

结构互补诱发系统协同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内部不同子单元在互补情况下会发生协同效果,使得系统的整体功能明显不同于协同之前的各个模块的功能。部队作战能力生成系统也是由诸多功能各异的子单元构成,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维度、能力互补的子单元相互耦合,促使能力系统协同发展、功能跃迁,涌现出新的能力。

人员与装备协同。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是战斗力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是战斗力构成的决定性要素,再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有与人这一特殊要素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智能化战争条件下,军事人员的体力等已很难决定作战的胜败,武器装备的质量与规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斗力的强弱。然而,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是人类发明和操控的,人是使其能够发挥出应有作战效能的关键。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使得战斗力生成释放机理更为复杂,更加需要武器装备为军事人员赋能增效,两者协同发力,涌现出大于两者独立状态下战斗力的综合集成能力。

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软实力与硬实力并非两个毫无联系的割裂的存在,软实力的发挥与硬实力的基础性地位密不可分,部队的打击力、防护力、机动力等硬实力不仅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软实力的建设和释放提供了物质基础支撑。此外,规则制度、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等软实力的建设发展可以为硬实力提供保障,并间接形成威慑能力。硬实力直接的话语权有助于夯实软实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软实力能够拓宽并提升硬实力的边界和天花板,两者有机融合、协同发力。

●由经验到科学——

经验累积蕴含科学规律

经验是人的体能、智能等因素在实践基础上综合涌现的结果。人类往往会在大量实践中不断修正原有认知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反复迭代的过程中形成某一类问题的经验,战斗力生成过程亦是如此。

经验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反复修正,才能符合客观实际。经验一旦形成,往往具有可移植性。如某人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综合体能、智能等因素涌现出的有益经验,其他人员可以在其基础上组织和实施相似的活动,极大地提升训练质效。当然,由于涌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样的事物、同样的实践过程等,在不同人的认知空间内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最后得出的经验也不一定相同。因此,经验需要在军事实践过程中不断被修正,直至无限接近于科学,此即为战斗力生成过程中在认知层面遵循的由经验到科学的模式。经验在战斗力生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只有符合科学规律的经验才能使战斗力快速提升。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由经验到科学的周期大大缩短,战斗力生成的方式方法也不断发生嬗变。借助现代技术,人们可以将军事训练的诸要素不断优化细化,在官兵部分参与或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对某一装备、某一训练课题等进行高频次、高强度、高难度甚至近似极限的训练,快速涌现和凝练出有用的经验。军事训练或演习方面的经验一经形成,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等,便可以短时间内验证出经验的正确程度,修正经验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反复迭代过程中使经验快速向科学靠拢。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技术可以使科学的训练方法迅速普及,从而缩短人员熟悉武器装备、训练演习方案等的时间,快速提高训练质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