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则医案引发的思考:面部红肿脱皮案

 华煌中医 2024-06-24 发布于福建

一广西病患,主诉:一年前双面颊及鼻部出现红肿,瘙痒,褪皮,经过各大医院诊治,外用药膏和内服中药无效,严重影响生活,无法出门谈生意,甚是苦恼。

刻诊:面部轻微红肿,褪皮,瘙痒。略有口干,二便正常。拟方:枇杷清肺饮,泻白散,温清饮加味。复诊反馈:服药后症状加重!皮损部红肿严重,累及上眼睑浮肿。

当时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百思不得其解,初诊的方子即使无效也不应该出现浮肿加重。问题出在哪里?

经过反复推敲思考,想到了麻黄在治皮肤病中有:火郁发之的作用!随即又想到葛根汤。

医宗金鉴:“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太阳未罢,又传阳明,太阳表邪怫郁,阳明肌热,为阳明经表病也。葛根表阳明,
谓葛根汤主治阳明表病也。浮长,谓阳明之表脉也。

缘缘面赤连额头疼,发热恶寒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得宁,皆谓阳明经之表证也。用葛根汤解两经之邪也。

该患者双颧骨部及眼皮红肿,可以理解为缘缘面赤,发红嘛。这就是满脸通红用葛根汤的原因。
于是顺着这个思路拟了下方:
葛根汤合白虎汤和泻白散加味

一周后,患者咨询,用不用继续服用几副巩固一下?

我当时想:什么巩固一下?还在调理阶段,巩固是以后的事,问:现在怎么样?答曰:已经痊愈!我愣了一下,让其拍照发给我看看,通过照片看出,确实是全部好了。

通过这个案例,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
方药对症,效如桴鼓了”!

暂且不分析这个患者的用药思路,就是
清热凉血,活血消肿,或清肺热,肺主皮毛嘛。那么运用泻白散或枇杷清肺饮是再正常不过了,也是治面部皮肤病包括痤疮的常用方剂

那么为何合方葛根汤以后效果如此明显呢?就是阳明郁热,不得宣发,加葛根汤后正好起到宣发郁热的作用,故而效如桴鼓;

对于皮肤或皮损发红的时候,之前我的内心是比较抗拒使用麻黄桂枝一类热性药,通过此案,终于突破了自己的错误思维,值得同行参考。(蔡云燕 广东大浦县卫生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