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一梦到台湾

 昵称37581541 2024-06-24 发布于江苏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夜雨霖铃,朦胧间,没有梦到周公,却是梦到了曹雪芹。大将军施琅收复台湾时,雪芹祖父曹寅正值壮年,伴侍康熙左右。曹公满腹锦绣,讲说台湾过去如之何,当下如之何,未来如之何。我正要赞他讲得透彻明白,曹公却叹曰,煌煌一部石头记,朝代年纪无考。今日明白指称台湾,无非看你是有缘之人,故而以肺腑之言赠你,不足为外人道也云云。

一梦醒来,思索曹公所言,只记得是当时听来振聋发聩,此时此刻竟是记不得只言片语。好在昔年我也曾去过台岛几回,也就漫说几句,遥致曹公了。

一曰:台湾和《红楼梦》有何关涉?

《红楼梦》里提到的“海上真真国”就是台湾岛。这不是我的研究,对错和我无关。我是当年听台湾大学康来新教授说的。当时她也说出了一番道理,来论证她的观点,如今已经不太想得起来了。还记得她指认窗外的树木,说这是苦楝,岛内叫做什么什么,曹公祖父曹寅的号楝亭之楝,就是这种楝树。当时听来不免腹诽她说得过于牵强,岛内学者怎么也像刘心武一样。如今年龄渐增,自然不像当年那般浅薄了。


图片

康教授极为活波可爱,偌大年岁,老顽童一般。她在台上做学术报告,哪里会正襟危坐。只见她跳来跳去,兴之所至,把一只脚抬起来,给大家看她的靴子,说是她妈妈给她买的。她念妈妈时,用的是第三声。时隔多年,记忆犹新。

二曰:红迷去台湾的话,可以去看看什么?

台湾的《红楼梦》研究者,似乎形成了两种风格。一种风格是鼎革之际,从大陆迁移过去的那一代,以胡适、林语堂为代表。

胡适的墓园、纪念馆都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关于胡适墓园,季羡林当年曾有一篇文章(《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写他站在那里的所思所想所念,颇为感人,大家可以找来读读。胡适纪念馆也不大,但是参观体验极好。奇葩的是,我去的那一年,整个展厅里居然没有胡适与《红楼梦》的任何信息,据说新的布展已经补上了这个缺憾。

图片

季老在胡適墓前   图片來源:香港商報

遥想中学时代,受鲁迅影响,对林语堂这一批学者敬而远之。涉世渐深,读书更多,对待他们就不再是泾渭分明了。有时不免嘀咕,同样是喜欢《红楼梦》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林语堂纪念馆也在台北,不过是在郊区了。我去那里参观时,是听到一则逸事。大约是在大陆号召领导干部读五遍《红楼梦》的时代,蒋介石也邀请林语堂去他的官邸,给他和宋美龄讲读《红楼梦》。

图片

林语堂纪念馆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另一种风格以蒋勋、欧丽娟为代表,在台湾本土生根发芽,更加接地气。据说新派的红学学者肯到公园里、马路边,甚至女子监狱里去义务讲解《红楼梦》,确是“世法平等”了。

三曰:曹公如在当下,愿不愿意去台湾小住几天?

几次去台湾,攒下几个记忆深刻的细节,和大家说说。在台湾,购物体验极好。我这样一个不爱逛街的,居然也走到哪里买到哪里。记得行驶到高速服务区,吃的喝的都让人无可挑剔,临走时再买一大包东西;据说台湾盗窃案极少发生。游客如有在出租车上遗忘贵重物品,也完全可以期待司机会送上门来。我在台北时,没怎么看到交通事故,街上也极少听到有人连续摁汽笛。

还记得第一次去台湾,回程时在台北桃园机场,中华航空的地勤人员,很诚恳很耐心,不疾不徐地教我怎么安排行李打包,就可以省下一些费用来。

图片

Photo By:Jimmy Liao

几次去台湾下来,形成了一个感觉。就是在那里,似乎大家都没有那么大火气,可以笃定地去做自己喜欢的小事情,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以拿罗大佑做个参照,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就是大陆这边拍摄《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时代,有足够的心理动力创作《亚细亚的孤儿》。他在歌词里呼喊:“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再之后呢,大家可以安定心神,每日只须思考柴米油盐了,罗大佑也只需要隔几年变幻他的恋曲小调了。

这样的小日子,也是《红楼梦》文化、曹雪芹精神所珍视的。曹公也应该喜欢去那边小住些时日的吧。





更多《红楼梦》小知识、小游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