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聚变100问(82):磁容器的不同形状和功能是什么?

 人老颠东 2024-06-24 发布于安徽

每天与你一起

图片

指南针之所以能准确指向南方,是因为它利用了地球周围的磁场。地球从南至北分布着一个巨大的磁场,使得指南针中的小磁针在其中自然指向南北方向。这种磁场虽然无形,却像Wi-Fi信号一样,允许磁体间无需接触即可相互影响。地球内部的磁体通过地磁场影响小磁针,确保它始终指向正确方向。

此外,不仅地球内部的磁体,日常生活中的磁铁也能产生磁场。电磁炉和电动机等设备通过电产生磁场,展示了电与磁的密切关系,它们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还能相互转化,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图片

图片摘自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

磁场为什么可以作容器?

当带电粒子,如电子或离子,处于磁场的作用范围内时,会发生一种独特的现象:静止不动的带电粒子不会感受到磁场的影响。然而,一旦这些粒子开始运动,磁场就会对它们施加一个力,这个力被称为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粒子的运动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粒子运动得越快,受到的磁场作用力也就越强。这一现象揭示了磁场与带电粒子运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是电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现。

需要说明的是洛伦兹力是有方向的。如果带电体顺着磁场方向运动,受到的作用力是零。一旦带电体偏离磁场方向运动,就会受到作用力,这个力会把带电体拉回磁场方向。

图片

图片摘自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

“磁容器”怎么制作?

洛伦兹力的发现为磁场对高温等离子体的控制提供了可能。无论带电粒子的速度如何,只要磁场足够强,它就能引导这些粒子沿着磁力线运动。磁力线是磁场方向的直观表示,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磁场如何影响带电粒子。

图片

图片摘自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

等离子体,这种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的带电气体,自然也会受到磁场的调控。对于温度高达一亿度的等离子体,其内部的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极快,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个极为强大的磁场来实现有效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磁场不仅能够对等离子体进行有效操控,还能在诸如核聚变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要有效控制高温等离子体,除了需要强大的磁场外,还需一个真空室。真空室的主要作用是隔热,因为真空能阻止热传导。于是,在“超强磁场”和“超高真空”的联手下,容纳一亿度等离子体的“磁容器”就制成了!而在这种“磁容器'上进行的核聚变研究,人们称之为“磁约束核聚变”。

“磁容器”的形状有哪些?

磁镜-糖果“磁容器”-形式简单、效果一般的“磁镜”

'磁镜'是一种在磁约束核聚变中使用的相对简单的装置。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带电粒子在其中会反复来回运动,其运动路径和特性在磁镜的中心线上呈现出对称性。下文所附的图表展示了磁镜磁场分布的简化模型。

图片

图片摘自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

'磁镜'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两端磁场强而中间磁场弱的特性,这种磁场分布形态酷似一颗两端收紧的'糖果'。正是这种独特的磁场布局,赋予了磁镜约束高温等离子体并保持其在装置内往返运动的能力。

仿星器-麻花“磁容器”-形式复杂、效果不错

与结构相对简单的“磁镜”不同,“仿星器”是磁约束核聚变中最为复杂的设计之一。它的磁场分布极为错综复杂,甚至可以形容为“无规律可循”。

图片

图片摘自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

“仿星器”理论上被认为是实现磁约束核聚变最有潜力的方法。然而,其错综的磁场布局给工程实践带来了巨大挑战。观察其类似麻花的磁场形态,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尽管科学家们持续不懈地研究,该领域的进展仍然相对缓慢。这种复杂的磁场设计,虽然在理论上极具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托卡马克-甜甜圈“磁容器”-形式简单、效果最优

'托卡马克'是一种环形磁场分布的设备,它巧妙地规避了'磁镜'中带电粒子往返运动的限制,同时也不像'仿星器'那样具有极其复杂的磁场结构。

图片

图片摘自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

托卡马克的设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莫斯科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首次提出。其名称'Tokamak'是由俄语中的环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et)和线圈(kotushka)等词汇组合而成的。在中国,我们通常将其音译为'托卡马克'。

至今,托卡马克在核聚变研究领域取得了最为显著的成果,因此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磁约束核聚变最有前景的技术路径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