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这种香气的老白茶,品质更好?

 小陈茶事 2024-06-24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半个月,福州一直在下雨。

每天下午,必然黑云密布,雷声滚滚,暴雨倾盆而下。

坐在窗边喝茶,听着雨打芭蕉,格外清净。

茶桌上,还摆着一盘茶友寄来的大杨梅。

肥嫩多汁,鲜甜在口中肆意横流,夹带着柔和微酸,在舌尖上蹿下跳。

蒸腾的暑气和燥热,瞬间烟消云散。

杨梅的季节,雨就是多。

这样想来,古人真聪明,为了不让人厌恶阴雨连绵的天气,特地取了“黄梅雨”这么诗意的名字。

而杨梅,也是极好的水果。

在暑气蒸腾的福州,一口凉茶,一颗杨梅,不用担心上火,还满足了口腹之欲。

不过,很多人是吃不得酸味的。

对于不喜酸的人来说,酸溜溜的果肉,真真是会酸掉牙。

可奇怪的是,有些人明明不能接受水果的酸,却热衷于喝“梅子香”的老白茶。

实在是匪夷所思,无法理解。

《2》

之前,在某音上看到一位“大师”。

自封的,无从查证。

他在互联网上,慷慨地分享自己珍藏的,10年陈老白茶。

从开箱起,就不停地夸张:“这款茶的“梅子香”很浓。”

到了喝茶的时候,更是大言不惭地说,只有转化到位的老白茶,才会有梅子韵。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大家仔细想想,所谓的“梅子香”,不就是酸味吗?

对于微发酵的白茶来说,酸味,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存在。

我们仓库里的老白茶,有不同年份的,也有不同品类、不同形态……

比如,2017年的春寿眉饼,2015年的白毫银针,甚至是2014年的牡丹王饼,以及2014年的白露饼。

虽然香型、风味特征不一样,但都是待在标准的仓库里,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

多年以来,皆是如此。

所以,白茶始终处在一种含水量极低的,舒爽干燥的状态。

陈化出来的香气,有药香、陈香、枣香、稻谷香、粽叶香、花香,等等等等。

唯独没有酸味,没有那股酸溜溜的,茶叶过度发酵的味道。

《3》

我们重点来聊一聊酸味。

酸味的产生,除了植物自身DNA里自带的,像杨梅、西梅等等。

除此之外,就只有通过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发酵,才会生成。

理论上,发酵是一个中性词,生活中普遍存在。

可若是和白茶搭配在一起,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众所周知,白茶的工艺很简朴,不炒不揉,没有杀青,只有轻微发酵。

工艺的精髓,萎凋和干燥,要领就是去水。

去除多余的水分,足够干燥了,才可以长期储存。

白茶国标里也有规定,成品茶的含水量,必须低于8.5%。

所以,水分低了,就缺少了发酵的一大重要条件。

另外,只要做好防潮、避光,不让白茶与外界的水汽、光照、热量过度接触,就不会生出酸味。

就像农家晒笋干,或者晒萝卜干,一定要晒得极干极干,干到极致,再密封收纳起来。

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多余的水分,不会在储存的过程中跑出来“捣乱”。

而存放一段时间再次打开,倘若发现飘出酸味,甚至长黑点霉菌了,那就说明过度发酵了,霉变了,坏了,不能吃了,得扔掉。

到了白茶这里,也是一样的。

闻到酸味,就说明这款茶在存放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汽。

在又湿又闷的环境里,过度发酵,变质变味。

原本的有益物质,清新舒服的香气,醇厚软糯的茶汤,也一同挥发了。

这样变质发酸的白茶,便没有必要用“梅子香”来美化它了。

万一不明真相的茶友,听之,信之,买回家喝,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4》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茶友疑惑了。

既然老白茶发酸是存坏了,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美化这些变质的白茶?

甚至还要将受潮后的酸味,说成是“梅子香”,或者“梅子韵”呢?

这背后,就有心理因素在作怪了。

这里面,要分为两个角度,一个是商家,一个是消费者。

商家的角度来看,进了一批茶,品质不好,粗制滥造,在制茶的时候,已经生成了怪味、酸味。

或者是商家自己没把茶存好,却舍不得损失,想要把这批存坏发酸的茶卖出去。

所以,硬说酸味是正常的味道,硬说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酸味,硬说这酸味是舒服的酸味。

让不明真相的茶友,为商家的存茶失误,痛快地买了一回单。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自己存了三年五年的老白茶,年份真实,实打实的见证着茶叶变老的。

可是,因为自己不会存茶,不懂得储存的要点,没有按照标准的方式去存茶。

没有及时做好密封,或者频繁开箱,又或者存茶的房间湿度太大,温度太高,经常有阳光暴晒进来。

那等到开箱的时候,闻起来,气味是带酸的,喝起来还有巧克力味,不仅发酸的,甚至有轻微的酒味。

换位思考一下,辛苦存了这么多年,满以为会收获一箱好茶。

没想到,酸溜溜的。

到网络上一查,有人说,酸味是存坏了的茶,不能喝了。

也有人说,酸味是正常的,是梅子香,那他自然会接受后面这种说法。

不停麻醉自己:老白茶就是有酸梅味的,老白茶就是梅子香。

只有这样,才不致于面对“存了多年存出一箱坏茶”的现实。

想着想着,也就相信了,并成为这种理论的忠实拥护者。

《5》

有酸味的白茶,必定就是存坏了。

不信,测试一下含水量,便知真假。

对于白茶而言,酸,就是存坏了,加重发酵了,内质变了。

不管给这种本不应该存在的酸味,换上了多么高大上的名字“梅子酸”、“梅子香”、“梅子韵”……

都改变不了白茶出酸味,是变质的味道这一事实。

既然如此,这样发酸的茶,为什么还要留着?

扔掉吧。

当然,如果勇士实在要喝,也是可以的。

虽然不会马上中毒,但请提前备好肠胃药,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