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治疗高血压思路大突破!

 空谷幽兰80 2024-06-2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李可
李可1930年生,2013年2月7日在山西病逝,享年83岁,山西省灵石县人,老中医。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取得中医本科学历。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特邀研究员。
提起李可老中医,中医界几乎无人不知。他虽没有教授头衔,也没有各种耀眼光环,但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中医人。
在广州市南方医院李可学术传承基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已故名老中医李可写的书法:“立大志,受大苦,成大业,中医复兴,舍我其谁;人民儿女,菩萨心肠,英雄肝胆,霹雳手段。”这既是勉励弟子的座右铭,也是李可的夫子自道,道出他的大医胸怀和中医情结。
“复兴中医,舍我其谁”,一个民间中医说出此等豪言壮语,实在令人钦佩。

图片

高血压病,是西医的病理概念,现在中医临床上有很多医生,一听到高血压,都按阴虚阳亢论处,治以平肝潜阳之法。其实,同样的高血压,背后的病机大不相同。
可以打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人体的血管就像一栋楼的供水管道,要保证顶楼(就像我们的大脑)有水,必然需要相应的水压。因为某种原因水管里面有东西部分堵着了,为了保证顶楼仍然供水通畅,自然会提高压力,通过狭窄的地方送上去。但最好的办法不是增压,是把堵着的地方疏导干净,水压自然就下来了!
李可老先生认为中医治疗高血压不要单纯地从某个东西入手,因为血压这个概念在中医里没有啊。认为高血压这种病,一般来讲都是先天阳虚,先天阳气不足,有好些遗传因素,然后再加上后天失调。人的头部啊,是阳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气就汇合在这个地方。这个高血压,为什么长时间治疗不好呢,就是因为浊阴啊,(它)窃踞了这个阳气的位置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和过去讲所谓'肝阳上亢'什么的,不是一回事。所以高血压一般来讲属于三阴病,肝、脾、肾,就是这三经的阳气过于虚了,它应该占的这个位置被浊阴占据了,你把它(浊阴)给疏散了,扫除了,就行了。
可是现在药店里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大多是针对“肝阳上亢”的。而李老先生则认为这个东西啊,越打压那个肝阳,这个病越顽固,越好不了。
血压为什么高?实际上就是机体有阻滞。机体是非常奥妙的,因为有阻滞,需要高的压力,才能够供养末端,这是个物理的道理。一般的药到不了末端。如果用西医的方法终身的服药,末端呢,又不断向机体发放指令,我这边不够吃了,赶快给我送吃的,这个指令始终存在,所以药要不停地用,你高一点儿我就给你压下来,使机体末端始终处于缺血的状态。用了麻桂以后,出了一身的汗,这个病就好了。
在中医里是没有高血压这个概念的,那么治疗高血压应从何处入手呢?自清末、民国初以来,特别是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当时对中医的冲击非常厉害。如果你不懂现代医学的东西,那你这个中医就不能立足,就不能生存,使得一部分中医就考虑一些应对的方法,这就是最早的那个“中西汇通派”。他们大讲“肝阳上亢”理论,将平肝潜阳、镇肝息风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已经成为当今中医临床思维定式。李可对后世高血压理论提出质疑,并进行严肃批判。先根据其几则医案,一起来探讨一下:

图片

从麻黄汤治高血压谈起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一农夫,37岁。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因保姆引发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醒后暴盲。诊见寒战、咳逆无汗,查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眼科名家陈达夫云:凡目疾,无外症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毛孔)闭塞所致,当用麻黄细辛汤温肾散寒。今寒战无汗,禀赋素壮,纯属表实,与少阴无涉,遂径与麻黄汤一剂令服。次日诊之,夜得畅汗,小便特多,8小时约达3000毫升,头胀痛得罢,目珠胀痛亦止,目赤亦退,血压竟然复常,已可看到模糊人影。又以通窍活血汤冲服水蛭末12克,调理一段,终于复明,左、右眼视力分别为1.2、0.8。
李按从本案的病机来看,由于寒袭太阳之表,玄府闭塞,寒邪郁勃于内,气机逆乱上冲。邪无出路,遂致攻脑、攻目,表闭一开,邪从外散,肺气得宣,水道得通,小便得利,郁结于大脑及眼底瘀血、水肿亦随之而去,脑压迅速复常。麻桂升压,现代药理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已经列为脑血管病禁区,而麻黄汤竟然治愈不可逆转的高血压,岂非千古奇谈!人本一体,表里同气,表气闭塞则里气逆乱,表气通则里气和。
中医药有双向调节效能,是通过调节整体气机而治疗局部疾病。汗法之奥妙,并不单在一个“汗”字,麻黄可通利九窍、宣通脏腑之气。用麻黄注意两点:一是凡用麻黄必加两倍之蝉衣、等量之地龙,以防止麻黄令人昏眩、心悸、面赤之暝眩效应。二是另煎分次兑服,斟酌进退,得汗为度,中病则止,不可过剂。以免多汗伤阴,大汗亡阳。玄府闭塞重者,一次难以通彻,故可隔三、二日再服再汗。每汗一次,小便通利,脑水肿必减轻一些,脑血肿必消散、吸收一些。得汗之后,麻黄减为5g,让他发挥通气的作用,直至痊愈。这是活血化瘀法望尘莫及的。麻黄的妙用,重在通利九窍,宣通脏腑之气,像阳和汤只用麻黄,便是此意。麻黄的利与弊和现代医学的臆测截然两样,汗法使气机升降复常,可以根治高血压,这又使现代人瞠目结舌。但中医心知肚明,我们驾驭中药,凭的是气机升降与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这和现代药理的化学成分毫不相干。
温氏奔豚汤高血压
胡某,女,46岁。患肾性高血压5年,低压在110~120mmHg之间。近3年异常发胖,食少便溏,呕逆腹胀,头晕畏寒,足膝冰冷。近一月服羚羊粉后,常觉有一股冷气从脐下上冲至咽,人即昏厥。约三五日发作一次,其眩晕如腾云驾雾,足下如踩棉絮,形胖而无力。腰困如折,小便余沥,咳则遗尿,时有咸味痰涎上壅。常起口疮,头面自觉轰轰发热,中午面赤如醉。舌淡胖,苔白腻,脉洪不任按,久按反觉微细如丝。
脉证合参,认为阴盛于下,阳浮于上,上热是假,下寒是真。命火衰微,不主温煦,故怯寒肢冷;火不生土,中阳失运,故见食少便溏。诸阴失阳之统摄,故上则饮逆头眩,挟冲气上冲,下则尿多不禁。异常肥胖亦阴盛阳衰,与寒湿停聚同理。复加误用寒剂,更损元阳,阴盛于下,逼浮阳上越,故见上热假象。治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投予温氏奔豚汤,附子用30g,另加吴茱萸15g,肾四味(即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水补骨脂、仙灵脾四味)60g,生龙牡、灵磁石、煅紫石英各30g,山萸肉30g。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600mL,日三服。3剂后,尿量增多,头已不晕,不再飘浮欲倒,矢气较多,腹胀大减。腹中觉暖,已无冷气上攻。继服10剂,诸症均愈,血压正常。
温氏奔豚汤组成:附子、肉桂、红参、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牛膝、炙草。功用:主治肝脾肾三阴寒证;奔豚气;寒霍乱,脘腹绞痛;气上冲逆,上吐下泻,四肢厥逆,甚则痛厥;寒疝;水肿鼓胀等症。
按:高血压病,一般都按阴虚阳亢论处,治以平肝潜阳之法,落入西化窠臼之中,放眼医林,多半如此。本例李可老先生根据症状,判为阴盛阳浮,治以益火消阴,不仅症状平伏,而且血压也降至正常,予人启迪。

引火汤治高血压兼鼻衄
张某,男,55岁,坛镇农民。1983年12月23日,因鼻大出血急诊入院,五官科邀余会诊:患者有多次大出血史。37岁时,因与人吵架,当晚9时鼻出血如喷射状,急诊入我院无法控制,急转太谷,从灵石医院坐平车去车站,一路血动车上流淌,如杀猪状。上车即休克,到晋中二院后,送至太平间3小时,经电烙止血而愈。41岁时,又因夫妻争吵,再次大出血,迳去太谷电烙止血。48岁时又因儿媳分局,一时气上,突然大量出血。经我院五官科鼻腔骨膜下蒸馏水注入而止血。此次又因事不遂心,郁怒不快,突然出血一痰盂。急诊入院后诊为“高血压引起右鼻腔动脉破裂出血”。继用前法止血。大衄渐止,淋漓不断又10日,迄未控制。刻诊:患者肥胖体型,一生从事炊事员工作,面赤如醉,目赤气粗,血压150/100mmHg,脚下如踏棉絮,腰困痛如欲断裂,夜不能寐,全身常觉轰轰冒火。但凡动气,心中立即发热如焚。待热气上攻入脑,鼻出血便如水枪喷射,堵鼻则从口出,闭口则从鼻出。凡见面赤如醉,便是出血先兆。右脉弦大无伦,寸部特大,直上鱼际,左三部沉细,尺部部静。扪其双膝,独冷如冰,舌干红无苔。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潜镇气浮,引火归元。
以引火汤合黄连阿胶鸡子黄加赭石、怀牛膝、生龙牡,佐小量油桂、童便送下,引入至阴之处。熟地90g,盐巴戟肉、二冬各30g,茯苓15g,五味子6g,黄连10g,阿胶30g(化入),赭石细末、怀牛膝、生龙牡粉各30g,油桂1.5g(冲),蛋黄1枚(冲),童便1杯对入,3剂。12月26日二诊:药进3剂,鼻衄全止,血压复常。右脉已敛,左脉略起。舌质仍红。予原方3剂,痊愈出院。1984年2月26日,患者来五官科复查,血压正常,腰困大减。全身轰热十余年,自服中药后,今年基本不热,眠食俱佳,脚跟已稳,头重脚轻之势改观。六脉弦大博指之象,转为和缓从容,舌淡红有薄白苔。嘱1983年再进30剂,以使阴平阳秘,怡悦情怀,善自调摄。之后,凡坛镇有人来求医,必捎口信,多年不辍,一直健康平顺。
按患者一生从事炊事工作,经年累月热气熏蒸。且肝火偏亢,极易动怒,五志过极化火,迫血妄行,便是屡屡出血之由。刻下年过五旬,肾阴已亏于下,水浅则龙雷之火不安宅窟,时时上奔冲激。予引火汤滋阴敛阳,引火归元,3剂后鼻衄全止,血压复常。

图片

高血压的分型论证
李可认为,治高血压的根本大法有四,一曰藏阳:四逆汤或潜阳丹,于子午二时冷服,令浮阳归宅;二曰镇冲(脉不安于下):温氏奔豚汤加三石(龙牡、磁石)、煅紫石英;三曰透邪:选麻附辛、大小续命汤,开玄府之闭,使寒浊之邪托透于外,阴邪一退,自是一派红日当空,阴霾自消;四曰引导:凡面赤如醉,头痛如劈,目赤耳鸣,轰轰发热,脉大而虚,直接用引火汤自解。万万不可镇肝息风,苦寒攻伐。犯王冰之戒,则焚墙倒屋,物穷方止,不死不休。
现在高血压很普遍,因此有记者采访李可,咨询是否有简单易行的方法。李可建议:对于阳虚引起的高血压,都可以吃金匮肾气丸,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纠正过来。具体方法是把金匮肾气丸每次5丸(每蜜丸9克),把它煮成糊状喝下去,早晚各一次,有10天半月就可以把好些属于肾虚的症候都扭转过来。即使高血压暂时升高也不要紧,要继续吃。此系邪正交争,你不要老查血压,要问他有什么感觉。只要阳盛阴退,血压自会安宁,勿虑(43页)。笔者理解,用金匮肾气丸治高血压属于引火归元法,与引火汤同理。
素材来源:《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