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山水,含蓄内敛,沈周画中的文人雅趣

 明远小筑 2024-06-24 发布于广东

沈周喜欢画江南山水,注定了在题材上有些局限。别的画家游历天下,才能落笔如有神助。沈周长期住在家里,几乎从不远游,还能还出山水的雄秀之姿。

这一点让人十分好奇,他到底如何从身边眼前的山水提炼出南北山水的自然特征。据考证,沈周中年以后才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杭州。苏杭位于运河沿岸,如果乘船出行可以遥望两岸景色。

可见对于沈周而言,貌似游历天下对他的艺术成就没有太大影响。那到底是什么让沈周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呢?
这就要聊聊描绘江南山水的历史了,看看其中能否发现一些规律性的内容。唐末五代时期的董源、巨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然后是元四家让描绘江南山水成为画坛时尚。
接下来就是沈周发光的时代了,他通过描绘江南山水开创了吴门画派。诗画一体的创作风格,尽显文人雅趣。

Image

沈周 竹庄山水
从上述几个发展阶段来看,地位举足轻重的几位画家都有极高的文化修养。文化成为助力,帮他们攀上了艺术高峰。
沈周在画中表现出来的文人生活、文人雅趣,成为他标志性的特征。比如这幅《竹庄山水》,描绘了山水一角。画中流露出含蓄内敛,悠闲平和的审美情趣,让画面充满诗意。
沈周继承前辈笔墨特征,结合时代背景,画出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特有感情。他喜欢用粗笔“以意貌之”,同时保留了严谨构图。
他效仿元人笔意,却不满足于表现孤寂迷茫。他重视笔墨变化,把山水当成有生命力的事物进行描绘。

Image

沈周 载舟闲游
《载舟闲游》画的是情感诉求,他用质朴的笔墨语言表现江南文人的人格魅力。随性洒脱、平和内敛的人格,让传统技法有了与古不同的韵味。
沈周不仅仅是在画山水,他把绘画当成一种人生体验。前辈笔下的山水具有状物抒情特征,沈周继承了这一优点。
他在乎笔墨本身的魅力,墨色浓淡变化,落笔沉稳有力。气象雄浑的山水,平和淡定的人格,两者相融之后,就成了心境的画卷。
他不排斥宋人技法,也不过分拔高元人笔墨,他平等对待前辈技法,才有了充满文人雅趣的江南山水。

Image

沈周 溪山高树
《溪山高树》将这一特征发挥到极致,看似平平无奇的画面,读懂了沈周的心思,就会被幽静深邃的画面吸引。
沈周不经意间在笔墨里流露出秀润与豪放并存的一面,让画面有别于人们对文人画的刻板印象。江南山水具有多面性,可以是秀润清新,也可以是劲练沉着。
沈周一生都是布衣文人,纵然没有官职在身,世人也很尊敬他。这份尊敬源于他的深厚学养,他笔下的山水可以代表大部分江南文人的内心感受。他画得好,作品有意境,在画坛上开宗立派,成为后人眼中的榜样。

Image

沈周 乾坤雪意
写生可以捕捉自然山水的形貌,山水的精神需要画家进行提炼。哪怕沈周没有游遍名山大川,他凭借文化修养也能描绘出天地大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