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学抖音将2岁女儿摔成重伤”逗孩子是很开心,但必须有下限!

 生命的启示 2024-06-24 发布于江苏

“父亲学抖音将2岁女儿摔成重伤”逗孩子是很开心,但必须有下限!  



​最近,我跟女儿迷上抖音小视频,手指舞、海草舞、喜剧小咖秀等十分有趣,常逗得我俩大笑不已。

很多人都说,看完抖音,最大的想法就是生个孩子玩一玩。

有个父母跟孩子手牵手翻跟头的挑战动作,我跟女儿也很想尝试,可努力过几次,都以失败告终,为此还遗憾了好几天。

上网一搜,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一位武汉爸爸带着2岁的女儿玩这个动作时,不小心失手,导致女儿头部着地,紧急送到了医院。

医生说,孩子的脊髓严重受损,两个上肢完全不能活动,下肢肌力也不够,现在只能躺着无法动弹。日后是否能恢复,或者会不会留下残疾,现在都不好说。

一个短短几十秒的小视频,一场本应高高兴兴玩耍的亲子小游戏,却将一家人拉入痛苦的深渊,一个天真灿烂女孩的一生,可能就此毁灭。

每位孩子的父母都爱孩子至极,挤出各种时间,用尽一切办法陪伴孩子成长。

真正的陪伴,是有心、有爱、快乐的,在我看来,还缺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也应该是安全的。

会给孩子带来危险的陪伴,不但有害还有毒,这样的逗乐、玩耍,宁可不要。

1

1%的成功背后,可能是99%的失败

顺手翻翻抖音,模仿各种“玩孩子”动作的父母大有人在,而类似的悲剧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这位老爸骄傲地宣称,“重复了N遍,我的小情人很配合地和我完成了录制,请大家给我们点个赞吧!”

也许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跟爸爸玩这个动作的意义在哪里,要那些赞又有什么用,也许只是想:爸爸想玩,那我就陪他玩好了。

幸好他们顺利完成了动作,只是不知道在“重复的N遍”背后,孩子摔了多少下。

一位王先生刷抖音时也看到了这个动作,拉来3岁的儿子一起模仿,结果挑战失败,导致儿子桡骨头半脱位,紧急送到医院救治。

找到一个失败的成人版,大家可以感受下这个动作的“危力”。

孩子还在成长发育期,各组织脏器、关节、软骨都十分脆弱,某些动作对大人来说可能伤害不大,对孩子却可能是灭顶之灾。

看着那几十万、几百万的点赞,真的是一种对无知赤裸裸的讽刺。

别以为娃大了,他就能自己有分寸。让孩子做瑜伽,又不给保护好,伤到颈椎可怎么办?

2

抛高孩子再接住,NO!

2012年,宁波市的刘先生逗两个月的女儿玩,将她抛到半空,却因用力过猛,导致孩子掉下来的时候重力太大,一头栽在地上,当场死亡。刘先生也因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一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

婴儿一般头重脚轻,从高处掉落时往往会脑部朝下,极易发生危险。而且,抛扔婴儿也容易让脑部受到剧烈震动,造成颅脑损伤。

用力摇晃孩子,NO!

为了逗玩或者哄睡,使劲前后、上下、左右摇晃孩子,也许能换来孩子咯咯的笑声,实则危害无穷。

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全,颈部肌肉支撑力弱,过度摇晃可能会造成颅内出血、血肿、积液、皮层坏死等损伤。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曾在一个月内收治了5名患上“摇晃综合征”的婴儿,表现为抽搐、不进食、嗜睡、呕吐、癫痫、昏迷、呼吸异常,有的外表没有异样,实则大脑损伤严重,耽误了医治。

85%的此类案例发生在家中,70%的伤害对象是哄睡或者逗笑的男性家长,切记,切记。

捏弄孩子脸颊,NO!

在抖音视频上,能看到很多家长伴着搞笑音乐捏弄、扭动小婴儿脸颊,让孩子被迫做出各种鬼脸。

这种行为看似搞笑,实则是对孩子的极度不负责。

爸妈可长点儿心吧,挺漂亮个娃,别真给揉成丑了!

宝宝脸颊下有一层叫颊脂垫的脂肪组织,在吮吸、咀嚼时起到协调整个口腔和脸颊的作用。

如果经常被捏揉,很容易让颊脂垫受伤,导致宝宝口水分泌较多,甚至造成左右两颊骨骼发育的不对称,影响颜值。

捏孩子脸就算了,还给孩子香烟玩?!

远离那些“二货”爸爸!

如果说,有些家长玩孩子是“无知者无畏”,而有些“二货”家长玩起来孩子来是毫无底线,眼瞅着孩子掉进危险陷阱里,还乐此不疲。

用力抛扯浴巾,孩子头朝下掉在床上,如果再用点力掉到床下是什么后果?

拽住孩子一条腿,让他在地上旋转,是否考虑过他稚嫩的脊椎和大脑能经受这种拉扯、旋转?

你确定这样玩,孩子的胳膊不会脱臼,筋骨不会造成拉扯伤?

地上挖个坑,盖上毯子,故意骗孩子栽进去,请问你的孩子是充话费、给汽车加油送的吗?

故意给宝宝喂难吃的东西,就为看到孩子痛苦的表情,就不怕以后孩子挑食吗?

这样套着,宝宝就不会丢了?但肯定很容易摔倒!

除了“二货”老爸,还有不靠谱的吗?万一袋子破了,孩子不就摔地上了吗!

有人说,一想到当父母都不需要考试就觉得可怕。

对孩子来说,无法选择谁当自己的父母,更是一种可悲。

能健康、安全地长大成人,对很多孩子来说,不是常态,而是一种幸运。

3

心灵伤害,比身体伤害,更深远!

现在社交、娱乐自媒体的盛行,潜藏着巨大的网红利益诱惑。

很多父母为了博人眼球,不惜以各种新奇、猎奇、出人意料的方式逗引、捉弄孩子。

有些伤害,无关身体,却危害至深。

国外一对父母将整蛊孩子的视频发到网上,引来轩然大波。

这对父母合谋将墨水倒在地毯上,并故意责问是不是10岁的小儿子干的!

面对父母的指责和冤枉,小儿子先是澄清辩解,再是对天发誓,最后情绪崩溃,忍不住大哭起来。

然而,他的父母还是不相信他,坚持不依不饶地指责他撒谎。就连一旁的哥哥都看不下去了,无奈地跟着哭起来。

面对被冤枉,连成年人有时都会愤怒、恐惧、绝望,更何况一个仅仅10岁的孩子?

虽然这对父母最后迫于网络压力,重新给孩子录制了澄清视频,也关闭了网络账号,并因为涉嫌虐待儿童遭到调查,但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却一时难以消除。

装作不要宝宝、不爱宝宝了,真的不怕宝宝难过吗?

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为了达到想红的目的,这样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心不会痛吗?

面对突然消失的爸爸,孩子一脸懵逼“难道我被抛弃了?”

孩子越是年幼,就越是依赖、信任父母,并通过父母来确定自己是被爱的,可爱的,也是可以被信任的。

4

被吓大的孩子,不信任全世界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港,而有些父母不但无视这份天然的信任,并亲手将它狠狠摔碎。

被冷漠对待、被质疑、被伤害的孩子,一生都会在压抑、自卑、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苦苦挣扎。

知乎上有人问:是什么导致自己不愿再跟父母沟通了呢?

点赞很高的一个回答就是:失去信任。

故意吓唬孩子真的没那么好玩。

冷漠地看着孩子出糗,真的一点也不可笑。

用透明胶带封门,绊倒的不仅是孩子的身体,还有他的安全感和信任。

先哄孩子相信自己,关键时刻又故意撤场,这样的父母根本没有资格给孩子上什么人生课。

教育专家周令瑜曾说,被大人们欺骗、愚弄、吓唬的孩子,最容易感到疑惑、恐惧、受挫和不被尊重,可能他再也不会相信别人,严重影响人生社交能力。

有些伤痛,不在肌肤腠理、五脏六腑,却让孩子痛彻一生难自愈。

彩虹易散,琉璃易碎,亲子之间信任一旦被摔破,纵有通天本领,也难以补牢。

5

拿孩子当个“乐儿”,后果可能让你哭

逢年过节,走亲串友,为了活跃气氛,很多人就变身“逗娃狂魔”,毫无底线,后果十分严重。

这些年的新闻中,有很多孩子在亲朋的引逗下,喝下白酒身亡。

还有的孩子在亲友的逗引下,沾惹上吸烟、嚼槟榔等不良嗜好。

身边最常见的逗孩子方式,就是一群人围着一个孩子,问出这样的问题:

“你妈妈生了小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

“你不是你爸妈亲生的,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你跟我叫爸爸,我就把东西还给你!”

孩子还小,认知能力有限,有时根本分不清玩笑和真话,难免产生怀疑、困惑、无助,像动物园被戏耍取笑的猴子,毫无尊严可言。

这时,看着自己那个因被戏弄而无助的小人儿,父母应该勇敢站出来,保护孩子。

故意抓痒痒,让宝宝大笑个不停?

NO!这样不但会造成宝宝缺氧,还会让食物呛入食管、气管,造成窒息。

随意嘴对嘴亲吻孩子?

NO!这是最直接地将成人病菌传播给孩子的途径。

拨弄、取笑孩子的生殖器?

NO!请住手,这样不但容易造成感染,还会影响孩子的性心理发育。

及时保护孩子,是父母无法推卸的责任。

6

抖音上这些低俗的逗法

是孩子性教育的大忌

说到孩子的性教育,也是很多父母逗孩子时很容易忽略的。

抖音上,很多父母让男孩穿上女装,一边抹着口红,一边跟着背景音,做出很多扭捏动作。

也有一些父亲跟年龄比较大的女儿互动时,扒下裤子使劲亲屁股,导致孩子又羞又躲又叫地挣扎。

还有的父亲在公共场合,一边跟女儿讲话,一边揉搓她的屁股,甚至导致女儿频频走光,让人看了大跌眼镜。

这些行为,都极易让孩子对性别归属、性别界限(父亲与女儿、母亲与儿子)产生困惑,极易影响性心理的发展。

我们一直强调要给孩子做好性教育,殊不知,最好的性教育,其实就在日常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恰当与谨慎中。

其实,逗引孩子无错,表达关爱也理所应当,只是,一旦掺了成人的恶趣味、失了分寸,对孩子来说,可能就变成了一种灾难。

尹建莉曾说,“逗”孩子和“捉弄”孩子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用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而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自己高兴,但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逗孩子是很开心,但必须有下限!

做父母是很辛苦,但寻找快乐的路途上,绝不应该踩着孩子的尊严、安全和快乐。愿你我谨慎、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