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可能与否

 直尾昂述 2024-06-24

​死亡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作为不可能性的死亡/

时间不在场

-

布朗肖

经由书写发现的

这种时间不在场

并不完全隔绝于

海德格尔的思想

-

反而完全可从海德格尔

对于流俗时间观的批判

出发进行理解

-

理解时间不在场之前

-

回顾海德格尔关于

源始时间性的表述

十分必要

《存在与时间》:

-

由此看来

在这里当然不容许

从流俗的时间领会

把捉“领先”的“先”

以及“已经”

-

“先”所意指的,并不是

“现在尚不——但是以后”

那种意义上的“先于”

-

“已经” 亦也,并不意味

“现在不再——但是以前”

-

“先”与“已经”等的语词

也可具有这种时间含义

-

不过假若它们的时间含义就是这样

那么操心的时间性说的即就是一种

同时是“以前”和“以后”

同时是“尚不”与“不再”

的东西了

-

先行具有的这种源始时间性

具备的一个根本特征即就是:

-

它非存在者层次

某个孤立时刻的

现成存在

-

如同流俗

时间观中

序列性的

单向时间

一样

-

在这种

单向时间中

已发生的事

不会再发生

待发生的事

还没有发生

-

从生存论的角度讲:

当前发生的时刻

从来不是孤立的

-

而总是处于同

过去和将来的

勾连之中

-

过去和未来

亦也,并非

与当下隔绝

-

反而

总是在,操心之中

生成为,一个当下

-

“时间性绽露为

本真的操心的

意义”

-

这说的

就是源始时间性

自身的运作方式

-

而这种

时间性

由操心

即向着

死亡的

将来之维

而凸显的

关于

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海德格尔这样表述:

-

人自出生以来

所谓出生即系

并非奔向死亡

而系正在死亡

故说即生即死

故说无生无死

故说死透还生

故说即死即生

-

曾在源自将来

-

其情况是:

曾在的

-

曾在着的)

将从自身

放出当前。

-

由此海德格尔完成了

对流俗时间性的倒转:

-

已经发生的事

(曾在)将会

(再次)发生;

-

有待发生的事

总是已经发生

也即尚未到来

-

已经出现

-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

-

尚未到来,已经出现的时间性

从来不是,某个确定的时刻

-

这一表述实际上是昭示了

时间性的某种独特的运作:

不存在一个

绝对的当前

-

所谓当下总是

处于一个不断

当前化的过程

-

既然是

当前化

-

则很明显,是一个

持续不断,的运动

-

而非,某个

现成的当下

-

因为

-

当前总是

一种处于

生成和运作

中的当前化

-

处于

过去和未来

的纠缠之中

-

这其实就可被理解为

一种当下的不可能性

-

这种

现成当下

不可能性

与死亡的

不可经历

难以通达

-

及此在的

不之状态

完全符合

-

因为

死亡本身即就是

最典型的那一个

无法彻底地到来

-

无法

被经历

的当下

-

死亡的到来

并不是一个

静止的时刻

-

而是处于

一种不断

临近自身的

运动当中

-

从这个角度理解的

“不可逾越”说的

其实即就是

现成当下的

不可能性

-

既是,死亡

又是,源始时间性自身的运作:

-

到自身,即作为不之状态的

不可逾越的可能性而生存着

-

对于此在来说

-

死亡

一方面是“尚未”

一方面亦“已经”

-

这一种的

尚未不是

有待补齐

的缺憾

-

而是必然

构成此在

的生存

-

这还说明了

关键的一点:

-

如果死亡

根本不是

一种完成

-

那么死亡

来临之时

就不会完成

此在的生存

-

它自身

-

死亡

也并不会

彻底到来

-

而总是处于

已经出现的

尚未到来的

时间运动中

-

在Aporias中

-

德里达

即就以绝境

(aporias)

命名了

-

死亡这一个

独特的体验

-

学者指出:

绝境本义

是受困阻

毫无出路

-

引申意则是

毫无同一性

-

死亡完全

并不可能

如其所是

(as such)

拒绝

以任何方式

具备同一性:

-

死亡,这种

“不可能性”的可能性

和这种可能性本身的

不可能性有什么区别

-

如果死亡之所以会

对于此在来说可能

-

是因这种

的可能性

-

恰恰

要使此在

不再存在

-

不再是此在?

-

更为,关键:

这种,死亡

最终,无法

作为一当下

全然地到来

-

但它

总是已经浮现在

此在的生存之中:

-

这就是死亡的“绝境”

源始时间性所说的

其实即就是

死亡的这种

非同一性

-

布朗肖从文学与书写中

时间不在场的经验出发

-

以明显区别于

生存论的方式

-

阐述了

死亡作为在场

(présence)

当前化的

不可能性

-

并且

建立了死亡的非同一性

与文学语言之间的联系

-

《文学与死亡的权利》:

布朗肖

把死亡

作为了

语言独特的力量

-

当我们运用语言

指称事物的时候

-

语言同事物之间

具备了某种关系

-

借助死亡

语言能分隔

主体和事物

-

并在两者

之间产生

能使言语和意义

得以可能的距离

-

这是一段

不能建立

任何关系

-

因而

无法沟通

与中介化

的距离

-

正是通过,这一段距离

语言抹灭。事物的实存

-

将之抽象化

并且转化为

语言的实存

-

当我们说

“这个女人”时

被言说的女人

即已经脱离了

其在场的实存

而进入语言中

-

语言

通过事物

的不在场

(absence)

来给予我们

事物的存在

-

任何词语,概念,

都是对事物的抽象

-

而这种抽象

就其使事物

不在场而言

其实

就可以

被理解

为死亡

-

言说

其实即就处于

死的运作之中

是死亡本身

的生成言说

(devenir parlant)

-

使得语言

得以可能的

正是死亡

-

具体地说

通过语言

事物被从

其实存中

剥离了

进入了

言语活动的

抽象之中

-

这可以

被理解而为

被言说者的

某种“死去”

-

但是同时

-

言语

活动中

死去的

-

不仅仅是

被言说者

语言所包含着的

-

更是,言说者,的死亡

-

在这里

死并不是指定了

主体存在的必然

-

而是将自我与自我相分离

创造了一个语言中的自我

-

被言说的女人

在语言中

失去了

她的在场

-

而借助言说

与其发生关系的

“我”也就此成为

不在场的自我了

-

可以

借助名字

来去理解

这种状况:

-

姓名

是为了呼唤

其指代的人

-

姓名所具有

的指代功能

要求

具有姓名

之人的

不在场

-

并且我们

恰恰是借助不在场

而具有自己的姓名:

-

在《文学空间》中

-

布朗肖

从总体上

将语言的

这种特征

概括描述为

时间不在场

-

在语言的

无在场的

特性当中

展现出的

时间的

无现时

-

即当下的

不可能性

-

这种当下的,不可能性

也根本不能归结于追忆

-

书写可以

被理解为

过去记忆

的保存

-

但这种看法

-

仍然是

预设了

当下乃是

第一性的:

-

书写复现了一个

已经逝去的当下

-

书写中时间的不在场

即是当下的不可能性

-

追忆和展望仍然是

流俗时间观的体现:

-

称为事件的

那一种回忆:

曾经发生一次

再也不会发生

时间

不在场

的特征:

-

已经,发生的事情

却并,不曾发生过

-

重新开始的东西

还从未开始的东西

-

尚未来临之物

的再次到来

意指的就是:

当下的不可能性

-

而缺少了

当下的中介

之后

-

流俗时间观

-

过往与将来

的割裂理解

-

也就难以成立了

-

时间不在场

与海德格尔

提出的操心的时间性

具有相通的地方

-

后者也强调:

在操心中时间

-

同时

是尚不

与不再

-

它们都是源于作为

不可被经历的

当下的死亡

-

同样,这种

当下的不可能性

具有,指派作用

-

在生存论中

它即指派给此在

生存的将来维度,

或是从本有出发

使此-在被居有;

-

在文学处使,不在场,赋予,事物意义,

让作者朝向,作品的,中心,不断写作。

-

重大的区别在于,

从生存论出发,

-

此在能够

向死而在,

-

能领会死作为

本己的可能性

而本真地生存,

-

但从文学出发,

死亡却在指定作者的同时

取消了作者的自身同一性,

-

主体通过名字

既还未到来

却又已到来,

-

即由时间不在场

所产生的当下的

不可能性

所决定的。

-

而这时间,并不是

用永恒的,这个词

来颂扬的理想的精致。

-

在我们

试图接近的

这个区域里,

-

此处

并不塌落在任何地方,

而任何地方并非此处,

-

停滞的时间乃是

死亡在场、来临

而又不断来临的

现实时间,

-

犹如死亡在

来临的同时

-

使它通过

其来临的

那个时间

变为无果

-

这样的一种死亡

(mort)

不再是“我的死”

的极端可能性。

-

死亡若是

我的死亡,

-

那这样的死亡

恰恰没有发生,

-

而死去的

也已不再

是我了,

-

因为死亡是

在临显之时

对其到来的

当下在场的

彻底取消。

-

而这在书写的

时间不在场中

得到鲜明体现。

-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

-

此在的死亡

虽不可经历

-

但这种死亡总是属于

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

并且让此在,能够先行到死中

从而使生存,获得整全的视野。

-

死亡,为生存

提供将来之维

——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

在文学创作中也有所体现。

-

在布朗肖关于卡夫卡

“满意死亡”的记述中

体现了死亡的

生存论层次:

-

整个这段东西

可以归纳而为:

只有在死亡面前,仍能控制自己,

只有同死亡建立起住在的关系时,

才有可能

从事写作

……

因为死亡是

那种极端,

-

谁把握住死亡,

谁就能高度地

把握自己

……

卡夫卡将追寻

作品中心的无限运动

理解为同死亡的联系:

-

写作是以“能够

心满意足地死去”

的能力为前提的。

-

而这种看法

-

对于布朗肖来说,

-

就是把死亡

理解成使作者这一主体

得以可能的极端可能性,

-

这与《存在与时间》

当中的表述是类似的,

-

布朗肖

承认了

这种看法

的正确性。

-

然而,无论

是在《变形记》

还是《审判》,

-

主人公

在其中

的死亡

从来

都不是让人

心满意足的。

-

同样具有

正确性的

是,

死亡

之所以会

令人满意

其实就是

它终止了

令人不满

的生活,

-

我们根本未把死亡

变成自身的可能性。

重要的差异凸显了,

-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

命定伴随于此在的

其持续的

不完整性,

-

因为这种

不完整性,

此在的生存具备

某种“尚未”之维;

-

而死亡

既是这,不完整性的,来源,

又是这,不完整性的,终结。

-

毫无疑问,

死亡

就是这样的

一种可能性。

-

问题在于当这种

不完整性终结时

死亡就彻底来临

-

从而使此在

“完成”了吗?

-

实际上,

对于同样的死亡

却暗含另一理解:

所谓不完整性的终结

其实

是其随着死亡

彻底地成为了

一种不良的永恒,

无限地延宕下去。

-

关于

此在的不完整性,

精准的表述正是:

-

由于死亡

而无法

彻底完成的

不可能性。

-

问题恰恰

在于死亡的

不可能性

-

同样是一个

正确的看法。

-

死亡同时允许,这两个,看法成立,

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写作之中:

-

我们写作是为了

能够满意地死去,

是为能够

在作品中

建立一种

同死亡的

自由联系,

-

以这种形式建立起来的

作者与死亡之间的关系

同生存论分析中

向死而在的运作

是一致的;

-

但是另一方面,

从现实层面讲,

-

只有

已经处于

同死亡的

联系之中,

已经能够

满意死去,

-

从而

使死亡取消

主体的在场,

我们才可

借助死亡,

通过自身

的不在场

开始写作。

-

死亡与写作的

关系问题当中

出现了一矛盾:

-

作为在场的

不可能性的

死亡

不亦也需要

是可能的吗?

-

问题的关键

即就在于此,

这种死亡

的可能性

是其

永远无法

彻底到来

的可能性,

-

是“我的死”

的不可能性。

-

与写作中的

时间不在场

相结合,

死亡

即就总是

尚未到来,

又已出现

-

生存论中的源始时间性

与死亡的这种不可能性

是相配的。

-

我们甚至可以设想,

艺术家与作品之间

如此奇特的关系

——

这些关系

使作品依存于那个只有在

作品之内才可能生存的人

——

这样一种不正常

源于这个搅乱了的

时间形式的体验,

-

而且更深刻地,来自于

它的模棱两可和两面性,

-

对此卡夫卡极简洁地

用我们下面这句表达;

-

写作为了

能够死亡

——

死亡为了

能够写作。

-

布朗肖

最终把死亡归结而为

海德格尔表述的颠倒:

可能性的

不可能性。

-

这并不是

一种简单的

反对立场,

-

而是根源于

死亡本身的

深刻颠倒。

-

无论死亡

被单纯地

-

归结为可能

或者不可能,

-

它都会显现这一颠倒

并且拒斥这种定义的同一性,

如同在“满意死亡”那里一样。

-

布朗肖借助

对自杀的分析

进一步表明:

-

死亡的可能性,恰恰是其

作为主体之死的不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