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瘟疫条辨 卷一 夏邑后学栗山杨臻玉衡撰子鼎编次 古宋畏斋先生郭善邻春山参较 大兴静川孙宏智较样 治病须知大运辨 订正 天以阴阳而运六气,须知有大运、有小运,小则逐岁而更,大则六 十年而易。大小有不合,大运于阳,岁位居阴,是阳中之阴,犹夏日之 亥子时也;大运于阴,岁位居阳,是阴中之阳,犹冬日之巳午刻也。民 病之应乎运气,在大不在小,不可拘小运,遗其本而专事其末也。譬之 子平,以运为主,流年利钝,安能移其大局乎?病而与大小俱合无论 矣。有于大运则合,岁气相违者,自从其大而略变其间也,此常理也。 有于小则合,于大相违,更有于大运、岁气俱违者,偶尔之变,亦当因 其变而变应之。如冬温夏凉,怪病百出,俱不可以常理论也。总以大运 为主,不以岁气纷更强合乎证。又不设成见于中,惟证为的,与司天不 合而自合,庶乎其近道矣。若概谓必先岁气,毋伐天和,似非世则之 尝稽东垣李氏,一以补中为主;丹溪朱氏,一以滋阴为重;戴人张 一以荡涤为先,皆能表表于世。总得挈领提纲,故合一本万殊之 否则当年岂无岁气,而必各取其一耶。再以痘疹言之,有抱要于保 有独取于辛温,有得意于清泻,是亦治痘之名手,何不见有逐年之 分别耶。要知大运之使然,非三氏之偏僻也。如曰偏僻,则当年各操其 一以应世,何以得各擅其胜乎。后学不明其故,各效其一而不通变;亦 有畏其偏僻,而第据证按时,侈谈岁气,以示高卓,皆不知循环之大运 者也。余留心此道,年近四旬,乡闱已经七困,肇于乾隆九年甲子,犹 及谢事寒水大运,证多阴寒,治多温补,纵有毒火之证,亦属强弩之 末。自兹已后,而阳火之证渐渐多矣,向温补宜重者变而从轻,清泻宜轻者变而从重。迨及甲戌乙亥,所宜重泻者,虽极清极解而亦弗验矣, 势必荡涤而元枭之势始杀。至甲申乙酉,荡涤之法向施于初病者,多有 首尾而难免者矣。历年已来,居然成一定局。间有温补者,什一千百而 已,是大运转于相火矣。凡时行之气,如正伤寒与冬温、风温、暑温、 湿温、秋温、殖泻、疲疟、燥咳、吐痢、霍乱,并男妇小儿一切诸证及 痘疹,民病火病十八九,何况温病从无阴证,得天地疵病旱潦之气,其 流毒更甚于六淫,又岂寒水司大运者之所可同年语哉。自古运气靡常, 纯驳无定,病故变态靡常,补泻无定,今之非昔,可知后之非今,先圣 后圣其揆一也,易地则皆然矣,任胸臆者,断断不能仿佛。余于当事, 时怀冰兢,惟恐偏僻致误,庶几屡经屡验,差可自信,亦有莫挽者,明 知其逆不必治,不过热肠所迫耳。 脉义辨引 伤寒温病不识脉,如无目冥行,动辄颠陨。夫脉者,气血之神也, 邪正之鉴也。呼吸微茫间,死生关头,若能验证分明,指下了然,岂有 差错耶。伤寒脉法,与杂证自是不同,而温病脉法,与伤寒更是大异。 今将长沙《内经》脉法揭于前,继以陶氏浮中沉三诊脉法,又继以温病 与伤寒不同诊脉法,诚能洞晰于此,其于治也庶几乎。 长沙伤寒脉义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浮、大、动、滑、数,此名阳 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证见阳脉者生按:证之阴者阴极 也。脉之阳者阳生也.阴证阳脉,真阴证也。阳生则阴长,故曰生.如厥阴下利,手足厥逆, 脉数,微热,汗出,令自愈是也。若脉不数而紧,则死矣,阳证见阴脉者死。 【畏斋曰: 仲景阳证见阴脉一语,不知糊涂了多少公,得此训话发人猛醒】 河间注云:脉近于绝故也。 《类经》注云:证之阳者,假实也,脉之阴者,真虚也,阳证阴脉 艮卩阴证也按,注既曰假实,知非真阳;既曰真虚,知为真阴.此假阳证真阴脉,真是阴证似 阳也,故注曰即阴证也。若火闭而伏,以致脉沉细脱,此真阳证假阴脉,乃是阳证似阴也,非 阴证也。辨之不明,死生反掌。 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人于阳中,则洒淅恶寒也。尺脉 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阳脉(浮)濡⑴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 弱者,荣气之微也。其脉(浮)濡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之衰也按: “阳脉浮",其脉浮之二“浮”字,应是二“滯”字,若是“浮”字,则与卫衰汗出如流珠之义 不属,''其脉沉”之“沉”字,应是“弱”字,若是“沉"字,则与血虚荣微之义不属.悉宜 改之.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若脉浮大者, 气实血虚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荣 俱伤,骨节烦痛,当发其汗也。 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 寒,阴虚则发热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 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 相搏,其人必餞按:“令汗大出”四字,与上下文义不相连贯,当是衍文,宜删之。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当发 则生恶疮也。 欲发其汗,脉浮有力者,乃可汗之。若浮而无力,或尺 此真气内虚,不可汗也,汗之则死。 伤寒里证已具而欲下之,切其脉沉有力,或沉滑有力,乃可下之。 若沉细无力,或浮而虚者,此真气内虚,不可下也,下之则死。 仲景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此太阳少阴之两感也。有太阳之表热,故用麻黄;有少阴之脉沉,故用 附子、细辛,发表温里并行。此证治之奇,脉法之奥,故《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也。 《内经》脉义 《内经》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王太仆注曰:言病 热而脉数,按之不鼓动于指下者,此阴盛格阳而致之,非热也。 又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王太仆注曰;言病证似寒,按 之而脉气鼓动指下而盛者,此阳甚格阴而致之,非寒也。 东垣治一伤寒,目赤面赤,烦渴引饮,脉息七八至,按之不鼓,此 阴盛格阳于外,非热也。用干姜附子汤加人参,数服得汗而愈,亦治法 之奇妙也。大抵诊脉之要,全在沉脉中分虚实。如轻手按之脉来得大, 重按则无者,乃无根蒂之脉,为散脉,此虚极而元气将脱也。切不可发 表攻里,如误治之则死,须人参大剂煎饮之。以上所言,乃脉证治例之 妙,水火征兆之微,阴阳倚伏之理,要当穷究其指⑴趣,不可轻易而 切之也。 陶氏伤家三诊脉义 浮诊法以手轻按于皮肤之上,切其浮脉之来,以察表里之虚实。 尺寸俱浮者,太阳也。浮而紧者为寒在表,浮而数者为热在表。以脉中 有力为有神,可汗之;浮而缓者为风在表,可解之,不可汗;浮而无力 为虚为无神,不可汗。凡尺脉浮,寸脉浮,俱有力,可汗。若尺脉迟弱 者,此真气不足,不可汗也。浮大有力,为实为热,可汗之;浮大无 力,为虚为散,不可汗也。浮而长,太阳合阳明;浮而弦,太阳合少 阳。凡脉浮主表,不可攻里也。 中诊法 以手不轻不重,按至肌肉之分而切之,以察阳明、少阳二 经之脉也。尺寸俱长者,阳明也。浮长有力则兼太阳,表未解也,无汗 者宜发汗。长而大,有力为热,当解肌;长而数,有力为热甚,当平热 也;长洪、长滑有力,此胃中实热,可攻之也。尺寸俱弦者,少阳也, 宜和之;浮弦有力兼太阳,表未解也,可发汗;弦洪、弦长、弦数、弦 滑有力为热甚,宜清解之;弦迟、弦小、弦微皆内虚有寒,宜温之也。 凡弦脉只可和,不可汗、下,不可利小便也。 沉诊法重手按至筋骨之分而切之,以察里证之虚实也。尺寸俱沉 细者太阴也,俱沉者少阴也,俱沉弦者厥阴也。沉疾、沉滑、沉实为有 力有神,为阳盛阴微,急宜滋阴以退阳也;沉迟、沉细、沉微为无力无 神,为阴盛阳微,急宜生脉以回阳也。大抵沉诊之脉,最为紧关之要, 以决阴阳寒热,用药死生在毫发之间。脉中有力为有神,为可治;脉中 无力为无神,为难治。用药宜守而不宜攻,宜补而不宜泻也。 温病与伤寒不同诊脉义 诸书未载 凡温病脉不浮不沉,中按洪长滑数,右手反盛于左手,总由怫热郁 滞,脉结于中故也。若左手脉盛,或浮而紧,自是感冒风寒之病,非温 病也。 凡温病脉,怫热在中,多见于肌肉之分而不甚浮,若热郁少阴,则 脉沉伏欲绝,非阴脉也,阳邪闭脉也。 凡伤寒自外之内,从气分入,始病发热恶寒,一二日不作烦渴,脉 多浮紧,不传三阴,脉不见沉;温病由内达外,从血分出,始病不恶寒 而发热,一热即口燥咽干而渴,脉多洪滑,甚则沉伏。此发表清里之所 以异也。 凡浮诊中诊,浮大有力,浮长有力,伤寒得此脉,自当发汗,此麻 黄、桂枝证也。温病始发,虽有此脉,切不可发汗,乃白虎、泻心证 也。死生关头,全于此分。 凡温病内外有热,其脉沉伏,不洪不数,但指下沉涩而小急,断不 可误为虚寒,若以辛温之药治之,是益其热也。所以伤寒多从脉,温病 多从证。盖伤寒风寒外入,循经传也;温病怫热内炽,溢于经也。 凡伤寒始本太阳,发热头痛而脉反沉者,虽曰太阳,实见少阴之 脉,故用四逆汤温之。若温病始发,未尝不发热头痛,而见脉沉涩而小急,【于脉中即见得异,此发前人所未到之旨也】此伏热之毒滞于少阴,不能发出 阳分,所以身大热而四肢不热者,此名厥,正杂气怫郁,火邪闭脉而伏 也,急以咸寒大苦之味,大清大泻之。断不可误为伤寒太阳始病,反见 少阴脉沉,而用四逆汤温之,温之则坏事矣。【此段议论,乃千古特识,患温 者,从此不冤矣,俗医何曾梦见】又不可误为伤寒阳厥,慎不可下,而用四逆 散和之,和之则病甚矣。盖热郁亢闭,阳气不能交接于四肢,故脉沉而 涩,甚至六脉俱绝,此脉厥也。手足逆冷,甚至通身冰凉,此体厥也。 即仲景所谓阳厥,厥浅热亦浅,厥深热亦深是也,下之断不可迟,非见 真守定,通权达变者,不足以语此。 凡温病脉,中诊洪长滑数者轻,重则脉沉,甚则闭绝。此辨温病与 伤寒,脉浮脉沉异治之要诀也。 凡温病脉,洪长滑数,兼缓者易治,兼弦者难治。 凡温病脉,沉涩小急,四肢厥逆,通身如冰者危。 凡温病脉,两手闭绝,或一手闭绝者危。 凡温病脉,沉涩而微,状若屋漏者死。 凡温病脉,浮大而散,状若釜沸者死。 按:伤寒温病,必须诊脉施治。有脉与证相应者,则易于识别,若 脉与证不相应,却宜审察缓急,或该从脉,或该从证,务要脉证两得。 【“脉证两得",此治病之大关键也,业医者深宜留心】即如表证,脉不浮者可汗而 解;里证,脉不沉者可下而解。以邪气微,不能牵引,抑郁正气,故脉 不应。下利脉实,有病愈者,但得证减,复有实脉,乃天年脉也。又脉 法之辨,以洪滑者为阳为实,以微弱者为阴为虚,不待问也。然仲景 曰: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内经》曰:脉大四倍以上为关格,皆 为真虚。陶氏曰:不论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重按全无,便是阴脉。 此洪滑之未必尽为阳也、实也。景岳曰:其脉如有如无,附骨乃见,沉 微细脱,乃阴阳潜伏闭寒之候。陶氏曰:凡内外有热,其脉沉伏,不洪 不数,指下沉涩而小急,是为伏热。此微弱之未必尽为阴也、虚也。夫 脉原不可一途而取,须以神气、形色、声音、证候彼此相参,以决死生 安危,方为尽善。所以,古人望闻问切四者缺一不可。 伤寒脉证辨 太阳经病,头顶痛,腰脊强,身痛,发热,恶寒,恶风,脉浮紧, 以太阳经脉由脊背连风府,至巅顶,故为此证。此三阳之表也仲景曰:大 汗后,身热愈甚者,阴阳交而魂魄离也。 阳明经病,身热,目痛,鼻干,不眠,脉洪而长,以阳明主肌肉, 其脉夹鼻,络于目,故为此证。此三阳之里也。正阳明腑病,由表传 里,由经入腑也。邪气既深,故为潮热自汗,谐语发渴,不恶寒反恶 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斑黄狂乱,五六日不大便,脉滑而实, 此实热已传于内,乃可下之,若脉弱无神,又当详辨。 少阳经病,往来寒热,胸胁满痛,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口苦目 眩耳聋,脉弦而数,以少阳经脉循胁肋络于耳,故为此证。此三阳三阴之间也,由此渐入三阴,故为半表半里之证。(伤寒邪在三阳,但有一毫表证,总以发汗解肌为主) 太阴经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嗌干,手足自温,或自利腹痛不渴,以太阴经脉布胃中,络于嗑,故为此证。 少阴经病,欲吐不吐(脉注胸,邪上逆),心烦(络心故烦),但欲寐(阴主静),口燥舌干,自利而渴(络心故干渴),或咽痛吐利,引衣踌卧(寒主收引故踌卧),其脉沉,以少阴经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为此证。 厥阴经病,烦满囊缩脉循阴器,消渴子盛则母虚,故肾水消而生渴,气上撞 心,中痛热母盛则子实,故气撞心而痛热,饥不欲食,食即吐蛔木邪则土受伤, 下之利不止,脉沉而弦,以厥阴经脉循阴器络于肝,故为此证。 按:伤寒自外之内,脉证一定,而传变无常,但不可拘于日数,泥 于次序。《内经》次第言之者,以发明其理耳。大抵太阳表证居多,然 岂无初病径犯阳明者?岂无发于太阳即少阴受之者?岂无太阳热郁以次 而传三阴者?岂无太阳止传阳明、少阳而不传三阴者?所以仲景有云: 日数虽多,有表证即宜汗;日数虽少,有里证即宜下。此二句语活而义 广,治伤寒之良法也。 温病脉证辨 《伤寒论·平脉篇》曰: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 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栗山曰:此 段乃温病脉证根源也,虽未明盲温病,其词意与伤寒绝不相干。 《温疫论》以温病得于杂气, 《缴论》以温病由血分出,观此益信.阴中于邪,必内栗也栗,竦缩也。 按:《经》曰清 邪,曰浊邪,明非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邪也,另为一种,乃天地之杂气也.种种恶 秽,上溷空明清净之气,下败水土污浊之气,人受之,故上曰沽,下曰浑,中必内栗也。 玩篇中此四十六字,全非伤寒脉证所有事,乃论温病所从入之门, 变证之总,所谓赤文绿字,开天辟地之宝符,人未之识耳。 【仍从《伤寒 论》中肴出,温病得于杂气,与伤寒外感風寒不同,是读书得间处】 大意谓人之鼻气通 于天,如毒雾烟瘴谓之清邪,是杂气之浮而上者,从鼻息而上入于阳, 而阳分受伤,《经》云清邪中上焦是也。久则发热头肿,项强颈挛,与俗称大 头温、虾蟆温之说符也。人之口气通于地,如水土物产化为浊邪,是杂 气之沉而下者,从口舌而下人于阴,而阴分受伤,《经》云浊邪中下焦是也。 久则脐筑湫痛,呕泻腹鸣,足膝厥逆,便清下重,与俗称绞肠温、软脚温之说符也。【奇想天开,妙有至理,温病之来历,从此复明于世矣】 然从鼻从口所入之邪,必先注中焦,分布上下,故中焦受邪,《经》云:阴中于邪是也。则 清浊相干,气滞血凝不流,其酿变即现中焦,与俗称瓜瓢温、疙瘩温、 阳毒、阴毒之说符也。此三焦定位之邪也。气口脉盛属内伤,洪长滑 数,阴阳搏激曰紧。若三焦邪溷为一,则怫郁熏蒸,口烂蚀断。卫气通 者,游行经络脏腑,则为痈脓。荣气通者,嚏出声喝咽塞,热壅不行, 则下血如豚肝,如屋漏,然以荣卫渐通,犹非危候。若上焦之阳,下焦 之阴,两不相交,则脾气于中难运,斯五液注下,而生气几绝矣。《堤论》所谓伤寒自气分传入血分,温病由血分发出气分,铁案不移。伤寒 得天地之常气,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次行身之侧,自皮肤传经 络,受病于气分,故感而即动。认真脉证治法,急以发表为第一义,入 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何至传人血分,变证百出哉?【伤塞以脉为主】 河间以伤寒为杂病,温病为大病,信然。盖温病得天地之杂 气,由口鼻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散漫不收,去而复合,受病 于血分,故郁久而发。亦有因外感,或饥饱劳碌,或焦思气恼触动而发 者。一发则邪气充斥奔迫,上行极而下,下行极而上,即脉闭体厥,从 无阴证,皆毒火也。与伤寒外感,与治伤寒温散,何相干涉?奈何千年 愦愦,混为一病,试折衷于经论,宁不涣然冰释哉。治法急以逐秽为第 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濯,疏而逐之,兼以解 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恶秽既通,乘势追拔,勿使潜 滋。所以温病非泻则清,非清则泻,原无多方,时其轻重缓急而救之, 或该从证,或该从脉,切勿造次。【温病以证为主】 《伤寒论》曰:凡治温病,可束II五十九穴。此段明盲温病治法与伤寒不同. 成注:以泻诸经之温热,谓泻诸阳之热逆,泻胸中之热,泻胃中之 热,泻四肢之热,泻五脏之热也。 按:温病脉,《经》曰寸口脉阴阳俱紧,与伤寒脉浮紧、浮缓不同。 温病证,《经》曰中上焦,中下焦,阴中邪升降散、增损双解散主方也,与伤 寒证行身背、行身前、行身侧不同。温病治法,《经》曰刺五十九穴, 与伤寒治法温覆发散不同。非以温病,虽有表证,实无表邪,明示不可 汗耶。独是河间以伤寒为杂病,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至详且 悉;温病为大病,岂反无方论治法乎?噫!兵燹散亡,传写多讹,错简 亦复不少,承讹袭谬,积习相沿,迄今千余年矣。名手林立,方书充 栋,未有不令发汗之说。余一人以管窥之见,而欲革故洗新,使之从风,亦知其难,然而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必有能辨之者。 温病与伤寒根源辨 西汉张仲景著《卒病伤寒论》十六卷,当世兆民赖以生全。至 晋代不过两朝相隔,其《卒病论》六卷已不可复睹,即《伤寒论》十'卷,想亦劫火之余,仅得之读者之口授,其中不无残阙失次,赖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名目可为校正。而温病失传,王叔和搜讨成 书附以己意,指为伏寒,插入异气,似近理而弥乱真。 【人皆知仲景之法自叔 和而明,不知亦自叔和而晦,温病之坏始此矣。后贤先传,后经附会阐发,为叔和功臣*非仲 景功臣也。兹■欲溯仲景渊微,必先破叔和藩篱。警诸五谷虽为食宝,设不各为区别,一概混种 混收,鲜不贻耕者、食者之困矣】 其序例有曰:冬时严寒杀厉之气,中而即病 者为伤寒;中而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 病。成无己注云: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暑病,温暑之病本于伤寒而 得之。由斯以谈,温病与伤寒同一根源也,又何怪乎!后人治温病,皆 以伤寒方论治之也。殊不知温病另为一种,非寒毒藏至春夏变也。自叔 和即病不即病之论定,而后世名家方附会之不暇,谁敢辩之乎!余为拨 片云之翳,以著白昼之光。夫严寒中人顷刻即变,轻则感冒,重则伤 寒,非若春夏秋风暑湿燥所伤之可缓也。即感冒一证之最轻者,尚尔头 痛身痛,发热恶寒,四肢拘急,鼻塞痰喘,当即为病,不能容隐。今为 严寒杀厉所中,反能藏伏过时而变,谁其信之?更问何等中而即病?何 等中而不即病?何等中而即病者,头痛如破,身痛如杖,恶寒项强,发 热如炙,或喘或呕,烦躁不宁,甚则发痉,六脉如弦,浮紧洪数,传变 不可胜言,失治乃至伤生。何等中而不即病者,感则一毫不觉,既而挨 至春夏,当其已中之后,未发之前,神气声色不变,饮食起居如常。其 已发之证,势更烈于伤寒,况风寒侵人,未有不由肌表而入,所伤皆同 荣卫,所中均系严寒。一者何其灵敏,感而遂通,一者何其痴呆,寂然 不动,一本而枝殊,同源而流异,此必无之事,历来名家无不奉之为 祖,所谓千古疑城,莫此难破。然而孰得孰失,何去何从,芸夫牧竖亦 能辨之。再问何等寒毒藏于肌肤?夫肌为肌表,肤为皮之浅者,其间一 毫一窍,无非荣卫经行所摄之地,即偶尔脱衣换帽所冒些小风寒,当时 而嚏,尚不能稽留,何况严寒杀厉之气,旦藏于皮肤最浅之处,反能容 忍至春,更历春至夏发耶?此固不待辩而自遍矣。栗山曰:予颇明读书之利 害,王安石遵信《周扎》,何如前人蹈弊.医虽小道,是乃仁术也,所以辩之亲切息至力尔。 乃又曰: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此曰“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 却是正论,却是翻自己的案,可知中而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之说,于理大谬矣,质之叔和何 辞以对】前后不答,非故自相矛盾,其意实欲为异气四变,作开山祖师 也。后人孰知其为一场懵懂乎?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凡治伤寒大 法,要在表里分明,未入于腑者,邪在表也,可汗而已;已入于腑者, 邪在里也,可下而已。若夫温病,果系寒毒藏于肌肤,延至春夏犹发于 表,用药不离辛温,邪气还从汗解,令后世治温病者,仍执肌肤在表之 寒毒,一投发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且夫世之凶厉大病,死生人在反 掌间者,尽属温病,发于冬月正伤寒者,千百一二,而方书混同立论, 毫无分别。总由王叔和序《伤寒论》于散亡之余,将温病一门失于编 入,指为伏寒异气,妄立温疟、风温、温毒、温疫四变,插入《伤寒 论》中混而为一,其证治非徒大坏而将泯焉,后之学者,殆自是而无所 寻逐也已。【南山可移,此案必不可动】 余于此道中,已三折其肱矣,兼以阅 历之久,实见得根源所出。伤寒得天地之常气,风寒外感,自气分而传 入血分;温病得天地之杂气,邪毒内入,由血分而发出气分。常气、杂气 之说,出自《温疫论》,气分、血分之说,出自《绶论》,皆是千古特识.本此以辨温病与伤寒 异,辨治温病与治伤寒异,非杜撰也。 【《温疫论》杂气一语,开温痢无穷法门;《绩·论》血分 一语,开温病无穷方论】 一彼一此,乃风马牛不相及也。何以言之?常气 者,风寒暑湿燥火,天地四时错行之六气也;杂气者,非风非寒非暑非 湿非燥非火,天地间另为一种,偶荒旱潦疵疔烟瘴之毒气也。故常气受 病,在表浅而易;杂气受病,在里深而难。就令如序例所云,寒毒藏于 肌肤,至春夏变为温病暑病,亦寒毒之自变为温,自变为暑耳。还是冬 来常气,亦犹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于杂气何与?千古流弊,只缘 人不知疵疡旱潦之杂气而为温病,遂与伤寒视而为一病,不分两治。 【乡 外人家见有发热头痛诺语者,大家惊恐呼为杂疾,此却适中病根,习而不察者吾辈也】 余固不辞谢陋,条分缕晰,将温病与伤寒辨明,各有病原,各有脉息,各有 6 证候,各有治法,各有方论。令医家早为曲突徙薪之计,庶不至焦头烂 额耳。 或问《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余曰:冬伤于寒,谓人当 2 冬时受寒气也。春必病温,谓人到来春必病热也。亦犹《经》曰,人之 瘟 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云尔。【引《经》一语道破】 东垣云:其所以不病于冬, 而病于春者,以寒水居卯之分,方得其权,大寒之令复行于春,开发媵 条 理,少阴不藏,辛苦之人,阳气外泄,谁为鼓舞,阴精内枯,谁为滋养,生化之源已绝,身之所存者热也。故《内经》又云:冬不藏精,春 必病温。此水衰火旺,来春其病未有不发热者,于温病何与?温病者, 疵疡之杂气,非冬来之常气也。肾虚人易为杂气所侵则有之,非谓伤于寒则为温病也。《经》何以不曰温病,而必曰病温?盖温者热之始,热 者温之终也。岂诸家所谓温病者乎。特辩以正前人注释之谬。【辩的精细】 温病与伤寒治法辨 读仲景书,一字一句都有精义,后人之千方万论,再不能出其范 围,余又何辩乎?盖仍本之仲景矣。《伤寒论》曰:凡伤寒之为病,多 从风寒得之风属阳,寒属阴,然风送寒来,寒随风入,本为同气,故寒之浅者即为伤风, 风之深者即为伤寒,故曰伤寒从风寒得之。始因表中风寒,入里贝!1不消矣,未有 温覆而当不消散者。成氏注:风寒初客于皮肤,便投汤药,温覆发散而 当,贝’无不消散之邪,此论伤寒治法也。 【仍从《伤寒论》中看出温病治法与伤寒 不同,是读书得冋处】 其用药自是麻黄、桂枝、大小青龙一派。《伤寒论》 曰: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成氏注:以泻诸经之温热,谓泻诸阳之 热逆,泻胸中之热,泻胃中之热,泻四肢之热,泻五脏之热也。此论温 病治法也。若用药当是白虎、泻心、【泻心者,大黄黄连泻心澎也】大柴胡、 三承气一派。末又曰:此以前是伤寒温病证候也。详仲景两条治法,于 伤寒则用温覆消散,于温病则用刺穴泻热,温病与伤寒异治判若冰炭如 此,信乎仲景治温病必别有方论。呜呼!历年久远,兵燹散亡。王叔和 指为伏寒,插入异气,后之名公,尊信附会,沿习耳闻,遂将温病为伤 寒,混同论治。 【看仲景治法,温病与伤寒原是两门,惜经兵火之余,散亡不传耳。此段 接上生下。】 或以白虎、承气治伤寒,或以麻黄、桂枝治温病;或以为麻 黄、桂枝今时难用;或以为温病春用麻黄、桂枝须加黄苓,夏用麻黄、 桂枝须加石膏;或于温病知用白虎、泻心、承气,而不敢用麻黄、桂 枝、青龙者,但昧于所以然之故,温病与伤寒异治处总未洞晰。惟王氏 《溯洞》,著有《伤寒立法考》、《温病热病说》,其治法较若列眉,千年 长夜忽遇灯炬,何幸如之。惜其不知温病中于杂气,而于“严寒中而不 即病,至春夏变为温暑”之谬说一样糊涂,以为证治与伤寒异,病原与 伤寒同,而未免4、视轻忽之也。 【所以然之裁,乃得于杂气也,自血分发出气分也】 刘氏《直格》以伤寒为杂病,以温病为大病,特制双解散、凉膈散、三 黄石膏汤为治温病主方,其见高出千古,深得长沙不传之秘。惜其不知 温病中于杂气,而于伤寒末传阴证,温病从无阴证之治法,无所发明。 庸工不能解其理,不善用其方,而猥以寒凉挨斥之也。诸家混淆不清, 而二公亦千虑之失也。 【王刘二公,分辨溫病与伤寒异治,是千古特识,但不知温病为 杂气也。因此为辨明以补王刘所未及,见得真,守得定,老吏断狱,铁案不移,二公当亦心 折。二公唯不知温病为杂气,茧治分二门,其实不敢尽变叔和序例伏寒暴寒之说,所以三黄石 皆湯、双解散内仍用麻黄,披枝见根,溯沆労源,公于此乃点出金刚眼昧矣。本《平脉篇》中 两次申明,不厌重复,正是婆心恳至处】 余于此道中,抱膝长吟,细玩《伤寒 论·平脉篇》曰“清邪中上焦,浊邪中下焦,阴中于邪”等语,始翻然 顿悟曰:此非伤寒外感常气所有事,乃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炽, 温病之所由来也。因此以辨温病与伤寒异、辨治温病与治伤寒异,为大 关键。故多采王刘二公之论,并《缭论》、《绪论》、《温疫论》、《尚论 篇》及诸前辈方论。但有一条一段不悖于是者,无不零星凑合,以发挥 仲景伤寒温覆消散、温病刺穴泻热之意,或去其所太过,或补其所不 及,或衍其所未畅,实多苦心云。 行邪伏邪辨 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故治法有难有易,取效有迟有速。行 邪如冬月正伤寒,风寒为病,自外之内,有循经而传者,有越经而传 者,有传一二经而止者,有传尽六经不罢者,有始终只在一经而不传 者,有从阳经传阴经为热证者,亦有变为寒证者,有直中阴经为寒证 者。正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因其漂浮之势,病形虽乱,若果在 经,一汗而解;若果在胃,一下而愈;若果属寒,一于温补;若果传变 无常,随经治之,有证可凭,药到便能获效。所谓得天地之常气,风寒 外感,自气分传入血分者是也。先伏而后行者,温病也。无形无声者, 难言矣。毒雾之来也无端,烟瘴之出也无时,湿热熏蒸之恶秽,无穷无 数,兼以饿殍在野,篱骼之掩埋不厚,甚有死尸连床,魄汗之淋漓自 充,遂使一切不正之气升降流行于上下之间,人在气交中无可逃避。虽 童男室女,以无漏之体,富贵丰亨,以幽闲之志,且不能不共相残染, 而辛苦之人可知矣,而贫乏困顿之人又岂顾问哉! 《语》云:“大兵之 后,必有大荒,大荒之后,必有大疫”,此天地之气数也,谁能外之。 疵疡旱潦之灾,禽兽往往不免,而况人乎。【杂气侵入,无论贫富强弱,说得淋漓洞快,令人同开心朗】 所谓得天地之杂气,邪热内郁,由血分发出气分者 是也。当其初病之时,不唯不能即其病,而病势日日加重,病家见病 反增,即欲更医,医家不解其故,亦自惊疑,竞不知先时蕴蓄,邪微则 病微,邪甚则病甚。病之轻重非关于医,人之死生全赖药石。故谚有之 曰:“伤寒莫治头,劳病莫治尾”。若果是伤寒,初受肌表,不过浮邪在 经,一汗可解,何难之有,不知盖指温病而言也。要其所以难者,总因 古今医家积习相沿,俱以温病为伤寒,俱以伤寒方治温病,致令温魂疫 魄含冤地下。诚能分晰明白,看成两样脉证,两样治法,识得常气杂 气,表里寒热,再详气分血分,内外轻重,自迎刃而解,何至杀人耶。 虽曰温病怪证奇出,如飙举蜂涌,势不可遏,其实不过专主上中下焦, 毒火深重,非若伤寒外感,传变无常,用药且无多方,见效捷如影响, 按法治之,自无殒命之理。至于死而复苏,病后调理,实实虚虚之间, 用药却宜斟酌,妙算不能预定,凡此但可为知者道也。若夫久病枯槁, 酒色耗竭,耆老风烛,已人四损不可正治之条,又不可同年而语。 证候辨 或曰子辨温病与伤寒,有云壤之别,今用白虎、泻心、承气、抵 当,皆伤寒方也,既同其方,必同其证,子何言之异也?余曰:伤寒初 起必有感冒之因,冬月烈风严寒,虽属天地之常气,但人或单衣风露, 或强力入水,或临风脱衣,或当檐沐浴,或道路冲寒,自觉肌肉粟起, 既而四肢拘急,头痛发热,恶寒恶风,脉缓有汗为中风,脉紧无汗为伤 寒,或失治,或误治,以致变证蜂起。温病初起,原无感冒之因,天地 之杂气,无形无声,气交流行,由口鼻入三焦,人自不觉耳。不比风寒 感人,一着即病,及其郁久而发也,忽觉凛凛,以后但热而不恶寒,或 因饥饱劳碌,焦思气郁,触动其邪,是促其发也。不因所触,内之郁热 自发者居多。伤寒之邪,自外传内;温病之邪,由内达外。伤寒多表 证,初病发热头痛,未即口燥咽干;温病皆里证,一发即口燥咽干,未 尝不发热头痛。伤寒外邪,一汗而解;温病伏邪,虽汗不解,病且加 重。伤寒解以发汗,温病解以战汗。伤寒汗解在前,温病汗解在后鲜薄 荷连根捣,取自然汁服,能散一切风毒。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温病下后,里清表透,不汗自愈,终有得汗而解者。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温病伏 邪在内,内溢于经。伤寒感发甚暴,温病多有淹缠,三五七日忽然加 重,亦有发之甚暴者。伤寒不传染于人,温病多传染于人。伤寒多感太 阳,温病多起阳明。伤寒以发表为先,温病以清里为主。各有证候,种 种不同。其所同者,伤寒温病皆致胃实,故用白虎、承气等方清热导 滞,后一节治法亦无大异,不得谓里证同而表证亦同耳。 寒热为治病大纲领辨 客有过而问之者曰:闻子著《寒温条辨》,将发明伤寒乎,抑发明 温病也?特念无论伤寒温病,未有不发于寒热者,先贤之治法,有以为 热者,有以为寒者,有以为寒热之错出者,此为治病大纲领,盍为我条 分而辩论焉。余曰:愿受教。客曰:《内经》云热病者,伤寒之类也。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三阳三阴,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又曰: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下而已。《内经》直言 伤寒为热,而不言其有寒,仲景《伤寒论》垂一百一十三方,用桂、 附、人参者八十有奇,仲景治法与《内经》不同,其故何也?余曰:上 古之世,恬淡浑穆,精神内守,即有伤寒,一清热而痊可,此《内经》 道其常也。 【道常尽变,说尽古今病势人情世不古若,人非昔比,以病有浅深,则治有轻重,气禀日趋于浇薄,故有郁热而兼有虚寒,此仲景尽其 变也。客又曰:伤寒以发表为第一义,然麻黄、桂枝、大青龙每苦于热而难用,轻用则有狂躁、斑黄、岫血、亡阳之失,致成热毒坏病,故河 间自制双解散、凉膈散、三黄石膏汤。若麻黄、桂枝、大青龙果不宜 用,仲景何以列于一百一十三方之首乎?致使学者视仲景书,欲伏焉而 不敢决,欲弃焉而莫之外。夫仲景为医家立法不桃之祖,而其方难用, 其故何也?余曰:伤寒以病则寒,以时则寒,其用之固宜。若用于温 病,诚不免狂躁、斑黄、翊血、亡阳之失矣。辛温发散之药,仲景盖为 冬月触冒风寒之常气而发之伤寒设,不为感受天地疵疡旱潦之杂气而发 之温病设,仲景治温病必别有方论,今不见者,其亡之也。叔和搜采仲 景旧论之散落者以成书,功莫大矣。但惜其以自己之说,杂于仲景所言之中,使玉石不分耳。温病与伤寒异治处,惟刘河间、王安道始倡其 说,兼余屡验得凶厉大病、死生在数日间者,惟温病为然。而发于冬月 之正伤寒者,百不一出,此河间所制双解、凉膈、三黄石膏,清泻内热 之所以可用,而仲景麻黄、桂枝、大青龙,正发汗者之所以不可用也。 【双解、凉膈、三黄石骨、六一顺气、大柴胡五方,有治伤塞温病之不同处,观药方辨自知, 解毒承气湧,即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湧,加白僵蚕、蝉蜕,去桃、柏即泻心承气湧,加格茎、 半夏,即陷胸承气汤。此段辨温病与伤木之异,辨治温病与治伤嘉之异,坦白明亮,毫无蒙 混,而笑力足以达之】盖冬月触冒风寒之常气而病,谓之伤寒;四时触受疵 病之杂气而病,谓之温病。由其根源之不一,故脉证不能相同,治法不 可相混耳。客又曰:人有伤寒初病,直中三阴,其为寒证无疑矣。又有 初病三阳,本是热证,传至三阴,里实可下,止该用承气、抵当,乃间 有寒证可温可补,又用理中、四逆,其故何也?余曰:以初本是热证, 或久病枯竭,或暴感风寒,或饮食生冷,或过为寒凉之药所攻伐,遂变 成阴证,所云害热未已,寒证复起,始为热中,末传寒中是也。【伤寒直 中三阴是来证,若本是热证,伟至三阴热证变为案证者,王刘亦未言及,此足补之】 且人之虚而未甚者,胃气尚能与邪搏,而为实热之证。若虚之甚者,亡阳于 外,亡阴于内,上而津脱,下而液脱,不能胜其邪之伤,因之下陷,而 里寒之证作矣。热极生寒,其证多危,以气血之虚脱也。客又曰:寒热互乘,虚实错出,既闻命矣。子之治疗,果何以得其宜,条辨之说,可 闻否乎?余曰:证治多端,难以言喻。伤寒自表传里,里证皆表证侵入 于内也;温病由里达表,表证即里证浮越于外也。 【"侵入”、“浮越”四字,令 人咀嚼不尽】 大抵病在表证,有可用麻黄、桂枝、葛根辛温发汗者,伤寒 是也;有可用神解、清化、升降、芳香、辛凉、清热者,温病是也。在 半表半里证,有可用小柴胡加减和解者,伤寒是也;有可用增损大柴 胡、增损三黄石膏汤内外攻发者,温病是也。在里证,有可用凉膈、承 气咸寒攻伐者,温病与伤寒大略同。有可用理阴、补阴、温中、补中调 之养之者,温病与伤寒大略同。但温病无阴证,宜温补者,即所云“四 损不可正治”也。 【补出木证治法,又补出时气病治法,何等致密】 若夫伤寒直中 三阴之真寒证,不过理中、四逆、附子、白通,一于温补之而已。至于 四时交错,六气不节,以致霍乱、疟痢、吐泻、咳嗽、风温、暑温、湿 温、秋温、冬温等病,感时行之气而变者,或热或寒,或寒热错出,又当观其何时何气,参酌伤寒温病之法,以意消息而治之。此方治之宜, 大略如此。而变证之异,则有言不能传者,能知意在言表,则知所未言 者矣。客又曰:子之治疗,诚无可易矣。第前辈诸名家,皆以为温暑之 病本于伤寒而得之,而子独辨温病与伤寒根源异、治法异、行邪伏邪 异、证候异、六经脉证异,并与时气之病异,得勿嫌于违古乎?余曰: 吾人立法立言,特患不合于理,无济于世耳。果能有合于理,有济于 世,虽违之庸何伤。客唯唯而退。因概括其说曰:寒热为治病大纲领 辨,尚祈临病之工,务须辨明的确,或为伤寒,或为温病,再谛审其或 属热,或属寒,或属寒热错出,必洞悉于胸中,然后诊脉定方,断不可 偏执己见,亦不可偏信一家之谬说,庶不至于差错也。 发表为第一关节辨 伤寒,冬月感冒风寒之常气而发之病名也。温病,四时触受天地疵 疡旱潦之杂气而发之病名也。根源歧出,枝分派别,病态之异,判若霄 壤。 【温病与伤塞异处,不厌重复言之,正是婆心恳切处,从此得解,是作书根本处】 窃验得凶厉大病,死生人在数日间者,尽属温病,而发于正伤寒者,未尝多 见。萧万舆《轩岐救正》曰,其值严冬得正伤寒者,二十年来,于千人 中仅见两人,故伤寒实非大病,而温病方为大病也。从来伤寒诸籍,能 辨温病与伤寒之异治者,止见刘河间、王安道两公,而病源之所以异 处,亦未道出汁浆。余宗其说而阐发之,著为《寒温条辨》。若论里证, 或清或攻,或消或补,后一节治法,温病与伤寒虽曰不同,亦无大异。 唯初病解表前一节治法,大有天渊之别。 【前一节治法大异,此论发前人未发之 奇】 盖伤寒感冒风寒之常气,自外而传于内,又在冬月,非辛温之药,、 何以开腰理而逐寒邪,此麻黄、桂枝、大青龙之所以可用也。若温病得 于天地之杂气, 【"伤寒得于常气,温病得于杂气,”本又可《温疲论》,王刘亦未吉及,论 “温病无外感,而内之郁热”自发,以朴王刘所未及。】 怫热在里,由内而达于外,京 故不恶寒而作渴,此内之郁热为重,外感为轻,兼有无外感,而内之郁 热自发者,又多发在春夏,若用辛温解表,是为抱薪投火,轻者必重, 重者必死。惟用辛凉苦寒,如升降、双解之剂,以开导其里热,里热除/ 而表证自解矣。亦有先见表证而后见里证者,盖怫热自内达外,热郁媵 理之时,若不用辛凉解散,则热邪不得外泄,遂还里而成可攻之证,非 如伤寒从表而传里也。病之轻者,神解散、清化汤之类;病之重者,芳 香饮、加味凉膈散之类,如升降散、增损双解散,尤为对证之药。故伤 寒不见里证,一发汗而外邪即解;温病虽有表证,一发汗而内邪愈炽。 【论温病证有先见表而后见里者,以补王刘所未及。伤寒发汗,溫病不发汗,此着治法高出常 格,异处即在此】 此麻黄、桂枝、大青龙,后人用以治伤寒,未有不生者, 用以治温病,未有不死者。此前一节治法,所谓大有天渊之别也。举世 不惺,误人甚众,故特表而出之,以告天下之治温病而等于伤寒者。又 温病要得主脑,辟如温气充心,心经透出邪火,横行嫁祸,乘其瑕隙亏 损之处,现出无穷怪状,令人无处下手,要其用药,只在泻心经之邪火 为君,而余邪自退。每见人有肾元素虚,或适逢淫欲,一值温病暴发, 邪陷下焦,气道不施,以致便闭腹胀,至夜发热,以导赤、五苓全然不效,一投升降、双解而小便如注。又一隅之亏,邪乘宿损,如头风痛, 腰腿痛,心痛,腹痛,痰火喘嗽,吐血便血,崩带淋沥之类,皆可作如是观。大抵邪行如水,唯注者受之,一着温病,旧病必发,治法当先主温病,温邪退,而旧日之病不治自愈矣。 【此论发前人所未发,医家病家多为旧病所误】 不得主脑,徒治旧病,不唯无益,而坏病更烈于伤寒也。若四损 之人,又非一隅之亏者可比。伤寒要辨疑似,有如狂而似发狂者,有蓄 血发黄而似湿热发黄者,有短气而似发喘者,有痞满而似结胸者,有并 病而似合病者,有少阴发热而似太阳发热者,有太阳病脉沉而似少阴者 太阳少阴俱是发热脉沉细,但以头痛为太阳,头不痛为少阴辨之,头绪多端,务须辨 明,如法治疗。若得汗、吐、下合度,温、清、攻适宜,可收十全之 功,不至传变而成坏病矣。 【此篇论温病伤寒治法,各见雑妙,而其丈亦有笔有法,古致错落.忽止忽起,正如断岭连峰出没隐现,一望无际,仿佛张中丞后传】 《伤寒论》 中,共计坏病八十有六,故伤寒本无多病,俱是辨证不明,错误所致。 如太阳始病,当以汗解,如当汗不汗,则郁热内迫而传经;如发汗太 过,则经虚风袭而成痉;如不当汗而汗,则迫血妄行而成岫。大便不可 轻动,动早为犯禁。当汗误下,则引邪入里,而为结胸痞气,协热下 利;当下误汗,则为亡阳,下厥上竭谐语。小便不可轻利,轻利为犯 禁。盖自汗而渴,为湿热内盛,故宜利。如不当利而利,必耗膀胱津液 而成燥血发狂;如当利不利,必就阳明燥火而成蓄血发黄。 【治伤塞大法, 不过所云云者,妙在要认的证,才下的药,不然則纸上谈兵矣】 若夫内伤类伤寒者, 【补出内伤类伤寒来,治法与伤索自是不同】用药一差,死生立判。盖内伤头痛, 时痛时止;外感头痛,日夜不休。内伤之虚火上炎,时时闹热,但时发 时止,而夜甚于昼;外感之发热,非传里则昼夜无休息。凡若此等,俱 要明辨于胸中,然后察色辨声,详证诊脉,再定方制剂,庶不至误伤人 命耳。 温病非时行之气辨 春温、夏暑、秋凉、冬寒,此四时错行之序,即非其时有其气,亦 属天地之常,而杂气非其类也。杂气者,非温非暑,非凉非寒,乃天地 间另为一种疵疔旱潦之毒气,多起于兵荒之岁,乐岁亦有之。在方隅有 盛衰,在四季有多寡,此温病之所由来也。叔和序例有云:春应温而反 大寒,夏应暑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非其时有 其气,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栗山日,余读《绪 论》,冬月温气乘虚入里,遂至合病,而悟冬温与风温、暑温、湿温、秋温,并疟痢、咳呕、 霍乱等证,皆时行之气病也.正如叔和所云,而杂气非其种耳,与温病何干.观于此言, 嘴里说得是时气,心里却当作温病,由是而天下后世之言温病者,胥准 诸此,而温病之实失焉矣,而时气病之实亦失焉矣。 【伤寒、温病、时气,方 书皆混.而一之,得此辩别明白,自可免人错误,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者也】 总缘人不知 疵彷旱潦之杂气而为温病,抑不知时行之气,宜热而冷,宜冷而热,虽损益于其间,及其所感之病,岂能外乎四时之本气?假令春分后,天气 应暖,偶因风雨交集,不能温暖而反大寒,所感之病,轻为感冒,重为 伤寒。但春寒之气,终不若隆冬杀厉之气,投剂不无轻重之分,此为应I 至而不至。如秋分后,适多风雨,暴寒之气先至,所感之病,大约与春 寒仿佛,深秋之寒,亦不若隆冬杀厉之气为重,此为未应至而至。即冬, 月严寒倍常,是为至而太过,所感乃真伤寒耳。设温暖倍常,是为至而3 不及,所感伤寒多合病、并病耳,即冬温也。 【可知伤案亦时气之一耳,与温病 原非一种】 假令夏月,时多风雨,炎威少息,为至而不及;时多亢旱, 株石流金,为至而太过。不及亦病,太过亦病,一时霍乱吐泻,疟痢咳 嗽等项,不过因暑温而已。又若春秋俱行夏令,天地暴烈,人感受之,内外大热,舌苔口裂,腹胁胀满,头痛身痛,状类伤寒而实非伤寒,状二类温病而实非温病,此即诸家所谓风温、暑温、湿温、秋温是也按:此四证,乃时行之气所发,与温病根源不同,而怫热自内达外,与温病证治相同。余每以温病十五方,时其轻重而施之屡效。盖能涤天地疵病之气,即能化四时不节之气,古人云,方贵明其所 名 以然者,即此也。与冬温差近按:冬温,即伤寒合病、并病也.先解表而后攻里,以外束罢风寒故也,与四证不同,须明辨之。 凡此四时不节之时气病,即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病,所感终不离其本源,【将一切时气病说得明白坦亮,与温 W病毫无干涉,令人目开心明】正叔和序例所云云者是也,于杂气所中之温病 芝终何与焉?误以温病为时气病者,又宁不涣然冰释哉。 按:《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谓春必病热也,非温病也。 霜降后雨水前,风送寒来,寒随风入,伤寒即冬之时气也。又云:春伤 于风,夏生殖泄,即春之时气也。夏伤于暑,秋必疲疟,即夏之时气 也。秋伤于湿湿土也,土生金则燥,冬生咳嗽,即秋之时气也。 【何等平易,何 等切当,岂无春夏秋冬受伤当时即发者乎?不可执泥。伤非藏于肌肤可知】 知此,便知温病非时气乃天地之杂气病也,后人多为叔和所误。 又按:喻氏谓仲景独伤寒一门立法,乃四序主病之大纲也。春夏秋 三时虽不同,其外感则一,自可取伤寒之方错综用之。此亦臆断,非确 论也。所伤风暑湿燥,殖泄、疟痢、咳嗽,亦能杀人,何必定以冬寒为 大纲,于三时不立法乎。至于包含万有,百病千方,不能出其范围,自 是别具只眼。【说得定】 又按:春伤风,夏伤暑,秋伤湿,冬伤寒,是人感节气之变,虚损 家多为所伤也,随感随病者固多,过时而病或亦有之。若中严寒杀厉之 气,即至壮之人亦必病,难言过时发矣。诸家注释四伤,皆推求太过。 但只平易说去,则经旨自明,而无穿凿之患。 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 日月星辰,天之有象可观;水火土石,地之有形可求;昆虫草木,动植之物可见;寒暑风湿,四时之气往来可觉。至于山岚瘴气,岭南毒 雾,兵凶旱潦熏蒸,咸得地之浊气,犹或可察。而唯天地之杂气,种种 不一,亦犹天之有日月星辰,地之有水火土石,气交之有寒暑风湿,动 植之有昆虫草木也。昆虫有龙蛇猛兽,草木有桂附巴豆,星辰有罗计荧 惑,土石有雄硫砲信,万物各有善恶,杂气亦各有优劣也。第无声无 形,不睹不闻,其来也无时,其着也无方,感则一时不觉,久则蓄而能 通。众人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或时众人发颐,或时众人头 面浮肿,俗名“大头温”是也;或时众人咽痛声哑,或时众人颈筋胀 大,俗名“虾蟆温”是也;或时众人吐泻腹痛,或时众人斑疹疔肿,或 时众人呕血暴下,俗名“搅肠温”、“瓜瓢温”是也;或时众人瘦疲m 红肿,俗名“疙瘩温”是也;或时众人痿癖足重,俗名“软脚温”是 也。大抵病偏于一方,延门合户,当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某经络, 专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不关人之强弱、血气之盛衰,又不可以 年岁四时为拘。【情理宛然】 是知气之所来无时也,或发于城市,或发于 村落,他处安然无有,是知气之所着无方也。 【温病本杂气,在六气外,来无 时,着无方,此论发千古未发之奇,启后人无雰之智,业医者大宜留心】 虽有多寡轻重 不同,其实无处不有,如瓜瓢温、疙瘩温,缓者三二日死,急者朝发夕 死,在诸温中为最重者,幸而几百年来罕有之病,不可以常时并论也。 至于肿头发颐,喉痹咽肿,项强反张,流火丹毒,目赤斑疹,腹痛呕 泻,头痛身痛,骨痿筋搐,登高弃衣,谐语狂叫,不识人之类,其时村 市中偶有一二人患此,考其证,甚合某年某处众人所患之病,纤悉皆 同,治法无二。此即当年之杂气,但目今所钟不厚,所患者稀少耳,此 又不可以众人无有,断为非杂气也。况杂气为病最多,然举世皆误认为 六气。 【杂气为病基于六气,以补河冋《原病式》所未及】 假如误认为风者,如大 麻风、鹤膝风、历节风、老幼中风、痛风、厉风、痫风之类,概作风 治,未尝一验,实非风也,亦杂气之一耳。误认为火者,如疔疮、发 背、痈疽毒气流注、目赤瘴翳以及斑疹之类,概作火治,未尝一验, 实非火也,亦杂气之一耳。误认为暑者,如疟痢吐泻,霍乱转筋,暴注腹痛,以及昏迷闷乱之类,概作暑治,未尝一验,实非暑也,亦杂气之 一耳。至误认为湿燥寒病,可以类推。又有一切无名暴病,顷刻即亡, 无因而生,无识乡愚认为鬼祟,并皆杂气所成,从古未闻者何也?盖因 来而不知,着而不觉,人唯向风寒暑湿燥火所见之气求之,而不索之于 无声无形、不睹不闻之中,推察既已错认病源,处方未免误投药饵。 《大易》所谓,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也。刘河间作《原病 式》,百病皆原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殊不知杂气为病更有甚于六气者。 盖六气有限,现在可测;杂气无穷,茫然不可测也。专务六气,不言杂 气,乌育旨包括天下之病欤此吴又可"杂气论"也,余订正之,更其名曰“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 杂气所伤不同辨 夫所谓杂气,虽曰天地之气,实由方土之气也。盖其气从地而起, 有是气即有是病,譬如天地生万物,亦由方土之产也。但植物藉雨露而 滋生,动物赖饮食而颐养,盖先有是气,然后有是物。推而广之,有无 限之气,因有无限之物也。但二五之精未免生克制化,是以万物各有宜 忌,宜者益而忌者损,损者制也,故万物各有所制,如猫制鼠、鼠制象 之类。既知以物制物,既知以气制物矣。以气制物者,如蟹得雾则死, 枣得雾则枯之类,此有形之气,动植之物皆为所制也。至于无形之气, 偏中于动物者,如猪温、羊温、牛马温,岂但人温而已哉。然猪病而羊 不病,牛病而马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 也,知其气各异,故谓之杂气。 【杂气为害甚于六气,观物益知人矣,人特习而不察 耳,至其沉潜理窟,如话家常,又非浅学所能道】 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 也。物即是气,气即是物,知气可以制物,则知物之可以制气矣。夫物 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如蜒蝴解螟蚣之毒,山甲补蚁痿之溃,此受物 气之为病,是以物之气制物之气,犹或可测,至于受无形之杂气为病, 莫知何物之能制矣。惟其不知何物之能制,故勉用汗、吐、下、和四法 以决之耳。噫!果知以物制气,一病止用一药,又何烦用四法、君臣佐 使、品味加减、分两轻重之劳,并用方投证不投证、见效不见效、生死 反掌之苦哉。 杂气有盛衰辨 凶年温病盛行,所患者众,最能传染,人皆惊恐,呼为瘟疫。盖杂气所钟者盛也,以故鸡温死鸡,猪温死猪,牛马温死牛马,推之于人, 何独不然。所以兵荒饥僅之岁,民多夭札,物皆疵疡。大抵春夏之交为 甚,盖温暑湿热之气交结互蒸,人在其中,无隙可避,病者当之,魄汗淋漓,一人病气,足充一室,况于连床并榻,沿门合境,共酿之气,益以出户尸虫,载道腐瑾,燔柴掩席,委壑投崖,种种恶秽,上溷空明清净之气,下败水土污浊之气,人受之者,亲上亲下,病从其类。 【《经》云:清邪中上焦,浊邪中下焦,即亲上亲下,病从其类,二语可征矣,所谓读书有得者是也,岂伤辜外感表证所可同哉】 如世所称大头温,头面腮颐,肿如瓜瓠者是也加味 凉膈散;所称虾蟆温,喉痹失音,颈筋胀大者是也增损双解散;所称瓜瓢 温,胸高胁起,呕汁如血者是也加味凉膈散;所称疙瘩温,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是也增损双解散,玉枢丹外敷;所称绞肠温,腹鸣干呕,水泄不通者是也增损双解散;所称软脚温,便清泻白,足重难移者是也增损双解散、升 降散皆可。 【升降散,温病主方也,此六证可参用】 其邪热伏郁三焦,由血分发出 气分,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与正伤寒外感之表证全无干涉,人自不察 耳。必分温病与瘟疫为两病,真属不通。盖丰年闾里所患者不过几人,且不传染,并不知为温病,以致往往误事。盖杂气所钟者微也。余自辛 未历验,今三十余年,伤寒仅四人,温病不胜屈指。乐岁之脉证,与凶荒盛行之年纤悉无异,至用药取效,毫无差别。轻则清之,重则泻 之,各行所利,未有不中病者。若认为伤寒时气,误投发散,为祸不 浅,误投温补,更成痼疾。所以陈良佐曰:凡发表温中之药,一概禁 用。此尤不可不辨也。 温病瘟疫之讹辨 《伤寒论》曰: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只言温病,未有所谓瘟疫也。后人省“7"加“广"为“瘟”,即“温"字也;省“彳”加 “广”为“疫",即"役"字也。又如病证之“证(證)",后人省“登” 加“正”为“证(証)”,后省“言"加“广”为“症”,即“证”字 也。古文并无“瘟”字、“疫”字、"证”字、“症”字,皆后人之变易 耳。不可因变易其文,遂以温病、瘟疫为两病。序例以冬之伏寒,至春 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又以冬时有非节之暖,名为瘟疫。春分后, 秋分前,天有暴寒者,名为寒疫病热云云。 【自叔和伏寒暴寒之论定,而后世诸 家循沿旧闻,喻氏谓“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炕”,甚是之谓欤】 其后《活人书》以冬伤于寒,因暑而发为热病,若三月至夏为晚发伤寒。又以非其时有其 气,责邪在四时专令之藏,名为春温、夏温、秋温、冬温。云歧子以 “伤寒汗下过经不愈,如见太阳证,头痛发热恶寒,名为太阳温病;见 阳明证,目痛鼻干不眠,名为阳明温病;见少阳证,胸胁痛,寒热呕而 口苦,名为少阳温病;见三阴证,名为三阴温病”云云。又以发斑,名 为温毒。汪氏以“春之温病有三种,有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者;有 温病未已,再遇温气而为瘟疫者;有重感温气,相杂而为温毒者。又以 不因冬伤于寒,不因更遇温气,只于春时感春温之气而病,可名春温” 云云。诸如此类,叙温者络绎不绝,议温者纷纭各异,其凭空附会,重 出叠见,不惟胶柱鼓瑟,且又罪及无辜。果尔,则当异证异脉,不然, 何以知受病之原不一也。设使脉证大相悬殊,又当另立方论治法,然则 脉证何异,方论治法又何立哉。【见得真,说得逸,放得倒】 所谓枝节愈繁而 意愈乱,学者不免有多歧之惑矣。夫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故夏曰 热病,而春曰温病也。因其恶厉,故名为疫疡。终有得汗而解者,故又 名为汗病。俗名为瘟疫者,盖疫者役也,如徭役之役,以其延门合户, 众人均等之谓也,非两病也。此外,又有风温、暑温、湿温、秋温、冬 温之名,明明皆四序不节,所谓非其时有其气,乃风、火、暑、湿、 燥、寒之邪,天地之常气为病也,与温病何相干涉。总缘人不知天地间 另为一种疵病旱潦之杂气而为温病,【此句凡三见,非重出也,正是大声连呼,唤 醒世人处】俗名杂疾是也。诸家愈说愈凿,无所不至矣。噫!毫厘千里 之谬,一唱百和之失,千古同悲。余故不辞固陋,详为论辩,以就正于 知物君子。《温疫论》曰:温病本于杂气,四时皆有,春夏较多,常年 不断,不比凶年之盛且甚耳。序例、《活人》、汪氏,悉属支离,正如头上安头,伏寒异气,原非温病根源。云歧子则又指鹿为马,并不知伤寒 温病原是两途,未有始伤寒而终温病者。若是温病,自内达外,何有传 经?若果传经,自是伤寒由外之内,而非温病也。又曰:温病初起,杂 气热郁媵理,亦发热恶寒,状类伤寒,后但热而不恶寒也,其脉不浮不 沉,中按洪长滑数,甚则沉伏,昼夜发热,日晡益甚,虽有发热恶寒, 头痛身痛等症,而怫热在里,浮越于外,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 黄、葛根之类强发其汗, 温病之所以异于伤寒也。 按:又可《温疫论》以温病本于杂气,彻底澄清,看得与伤寒判若云泥,诸名公学不逮此,真足启后人无穷智慧。独惜泥于邪在膜原半表半里,而创为表证九传之说,前后不答,自相矛盾,未免白圭之玷,然不得因此而遂弃之也,余多择而从之。 四损不可正治辨 凡人大劳大欲,及大病久病,或老人枯槁,气血两虚,阴阳并竭, 名曰四损。真气不足者,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或欲言而不能,感 邪虽重,反无胀满痞塞之证;真血不足者,通身痿黄,两唇刮白,素或 吐血、朝血、便血,或崩漏产后失血过多,感邪虽重,面目反没赤色; 真阳不足者,或厥逆,或下利,肢体畏寒,口鼻气冷,感邪虽重,反无 燥渴澹妄之状,真阴不足者,肌肤甲错,五液干枯,感邪虽重,应汗不 汗,应厥不厥,辨之不明,伤寒误汗,温病误下,以致津液愈为枯涸, 邪气滞涩,不能转输也。凡遇此等,不可以常法正治,当从其损而调 之。调之不愈者,稍以常法正治之,正治不愈者,损之至也。一损二损 尚可救援,三损四损神工亦无施矣。 按:病有纯虚纯实,非清则补,有何乘除?设有既虚且实者,清补 间用,当详孰先孰后、从少从多、可缓可急,才见医家本领。余丙子在 亳,生员张琴斯正,年过六旬,素多郁结,有吐血证,岁三五犯,不以 为事也。四月间,忽而发热、头痛、身痛,不恶寒而作渴,乃温病也。 至第二日,吐血倍常,更觉眩晕,大热神昏,手足战掉,咽喉不利, 食不进。病家医家但见吐血,便以发热、眩晕、神昏为阴虚,头痛、 痛、战掉为血虚,非大补不可救,不察未吐血前已有发热作渴,头痛身 S痛之症也。余曰旧病因温病发,血脱为虚,邪热为实,是虚中有实证 I 也,不可纯补。余用炙甘草汤去桂枝,加归、芍、熟地黄、五味、犀、丹、僵蚕、蝉蜕,二服血已不吐,诸证减去七分,举家归功于参,均欲速进,余禁之竟不能止,又进一服,遂觉烦热顿作,胸腹痞闷,遍体不舒,终夜不寐,时作谐语。余曰:诸证皆减,初补之功也。此乃本气空 日 虚,以实填虚,不与邪搏,所余三分之热,乃实邪也。再补则以实填实,邪气转炽,故变证蜂起,遂与升降散作丸服,微利之而愈。后因劳 愛复,以参柴三白汤治之而愈。后又食复,以栀子厚朴汤加神曲六钱而愈。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可以应无穷之变矣。 六经证治辨 凡伤寒足太阳膀胱经,从头顶贯腰脊,故头项强,发热恶寒。然风 寒常相因,寒则伤荣,头痛恶寒,脉浮紧无汗,麻黄汤主之。开发媵理 以散寒,得汗而愈。风则伤卫,头痛恶风,脉浮缓有汗,桂枝汤主之。 充塞媵理以散风,汗止而愈。若风寒并受,荣卫俱伤,大青龙汤主之。 此三方者,冬月天寒媵密,非辛温不能发散,故宜用也。若夫春夏之温 病,其杂气从口鼻而入,伏郁中焦,流布上下,一发则炎热炽盛,表里 枯涸,其阴气不荣,断不能汗,亦不可汗,宜以辛凉苦寒清泻为妙。轻则清之,神解、清化、芳香之类;重则下之,增损双解、加味凉膈、升 降之类,消息治之。伤寒汗后热不退,此阴阳交而魂魄离也,证亦危 矣。其势稍缓者,宜更汗之。若反剧烦躁者,必有夹食夹痰,或兼有宿 病,当寻其源而治之。若发热烦躁,小便不利,为热入膀胱之本,五苓 散主之。温病清后热不退,脉洪滑数,或沉伏,表里皆实,谐妄狂越, 此热在三焦也,加味六一顺气汤、解毒承气汤大下之。伤寒传至阳明, 则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葛根汤。表里俱盛,口渴引饮,脉洪大,白 虎汤此在经之热也。传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往来寒热,胁满口苦而 呕,默默不欲食,小柴胡汤加减和之。过此不解,则人阳明之腑。表证悉罢,名为传里,潮热滝语,唇焦舌燥,大便秘,脉沉实长洪,如痞满 燥实四证皆具,大承气汤主之。但见痞满实三证,邪在中焦,调胃承气 汤,不用枳、朴,恐伤上焦之气。但见痞满二证,邪在上焦,不用芒 硝,恐伤下焦之血也。小腹急,大便黑,小便自利,喜忘如狂,蓄血 也,桃仁承气汤、代抵当汤丸。湿热发黄,但头汗出,茵陈蒿汤。伤寒 下后热不退,胸中坚满不消,脉尚数实者,此为下未尽,或下后一二日 复发热喘满者,并可用大柴胡汤,或六一顺气汤复下之。若下后仍不 解,宜详虚实论治。如脉虚人弱,发热口干舌燥,不可更下,小柴胡 汤、参胡三白汤和之。温病下后厥不回,热仍盛而不退者,危证也。如脉虚人弱,不可更下,黄连解毒汤、玉女煎清之。不能不下,黄龙汤主 之。若停积已尽,邪热愈盛,脉微气微,法无可生,至此下之死,不下 亦死,用大复苏饮,清补兼施,宣'2散蓄热,脉气渐复,或有得生者。 《医贯》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以滋真阴,此亦有理。若伤寒腹满 而嗑干,则知病在太阴也。口燥咽干而渴,则知病在少阴也。烦满囊缩 而厥,则知病在厥阴也。邪到三阴,脉多见沉,倘沉而有力,此从三阳 传于三阴,热证也。外虽有厥逆,自利欲寝,舌卷囊缩等症,正所云阳 极发厥,止该清之下之,自是桂枝加大黄,承气、六一一派。 【六一者,六一顺气汤也。加價蚕、蝉蜕、黄连所加味六一顺气汤也】 若本是阳证,因汗下太过, 阳气已脱,遂转为阴证。夫邪在三阳,其虚未甚,胃气尚能与邪搏而为 实热之证,邪到三阴,久而生变,其虚之甚也,气血津液俱亡,不能胜 其邪之伤,因之下陷,而里寒之证作矣。此热变为寒之至理。脉必沉而 无力,症见四肢厥逆,心悸惕晌,腹痛吐利,畏寒战栗,引衣蹬卧,急 宜温之补之。阳虚者附子、四逆,阴虚者理阴、补阴。伤寒多有此证 治,温病无阴证,热变为寒,百不一岀,此辨温病与伤寒六经证治异治 之要诀也。【伤木温病治法各别,层叠不况,足见精密,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耳】 盖伤 寒之邪,风寒外感,始中太阳者十八九。温病之邪,直行中道,初起阳 明者十之八九。信乎治疗之宜早,而发表清里之宜谛当也。倘审之不 谛,而误治之,即成坏病矣。 坏病辨 坏病者,非本来坏病,医坏之也。谓伤寒不当汗而汗,不当下而 下,或汗下太早,或汗下太迟,或汗下无力不及于病,或汗下过度虚其 正气。如误汗则有亡阳翊血,斑黄谐语,惊惕眩冒;误下则有烦躁呕 泻,结胸痞气,下厥上竭等症是也。《伤寒论》曰:太阳病,已发汗, 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 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又曰:若已发汗,吐下、温针,话语,柴胡 证罢,此为坏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前一段桂枝不中 与,谓表证已罢,邪已传变。后一段柴胡证罢,谓半表半里之证已罢, 邪入更深。仲景随证治之一语,语活而义广。以视王韩诸公专主温补 者,为尽善也。若温病一坏,势虽烈于伤寒,果随证治之,亦有得生 者,但不可卤莽灭裂耳。又温病怫热内郁,断无传经之理。伤寒则以七 日为一候,其有二候三候不解者,病邪多在三阳经留恋。仲景《伤寒 论》原本《内经·热论》一篇,并无过经再经明文,唯有七日太阳病 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 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润而嚏;十二日厥 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之精神顿爽矣。玩本文六衰 字,语意最妙。盖谓初感之邪,至七日及十余日尚未尽衰,则可或汗吐 下错误,以致邪气愈炽,则可自当依坏病例治之。岂有厥阴交尽于里, 再出而传太阳之事哉。试质之高明。 两感辨 表里俱病,阴阳并传,谓之两感,乃邪热亢极之证。冬月正伤寒, 病两感者亦少。一部《伤寒论》仅见麻黄附子细辛汤一证,有太阳之发 热,故用麻黄,有少阴之脉沉,故用附子、细辛,发表温里并用,此长 沙正伤寒,太阳少阴之两感治法也《内经》曰:一日头痛发热恶寒,口干而渴,太 阳与少阴俱病。即此而推,阳明与太阴两感,自当以阳明太阴二经之药合 而治之《内经》曰:二日身热目痛,鼻下不眠,腹满不食,阳明与太阴俱病。少阳与厥阴两感,自当以少阳厥阴二经之药合而治之《内经》曰:三日耳聋胁痛,寒热而 呕,烦满囊缩而厥,水浆不入,少阳与厥阴俱病。病有外内,药有标本,斟酌合 法,未必如《内经》所云必死也。惟温病两感最多。盖伤寒两感,外感 之两感也;温病两感,内伤之两感也。栗山曰:余读景岳书得钱氏论,而悟伤寒 温病两感,一感于外,一伤于内,确切不易也。伤寒得于常气,受病在经络,如前 注《内经》所云云者是也。温病得于杂气,受病在脏腑,钱氏曰,邪气 先溃于脏,继伤于腑,纵情肆欲,即少阴与太阳⑴两感;劳倦竭力, 饮食不调,即太阴与阳明两感,七情不慎,疲筋败血,即厥阴与少阳两 感。 【伤家两感属外感,温病两感属内伤,此论精切的当,发从来所未有】 按:钱氏虽未说 出温病,实温病确论也.从此分辨温病与伤寒异处,自了然矣。此所以内之郁热为重, 外感为轻,甚有无外感而内之郁热自发者,不知凡几。河间特制双解 散、三黄石膏汤,为两解温病表里热毒之神方,即以补长沙凡治温病可 刺五十九穴之泻法也。《缴论》谓河间以伤寒为杂病,温病为大病,其 见高出千古,深得长沙不传之秘,知言哉。余观张、刘二公用方,正以 辨温病与伤寒两感异治之要诀也。【注解谛当】 祖长沙,继河间,以著书 立说者,何啻汗牛充栋,未见有方论及此者,间或有之,亦挂一漏百, 有头无尾。余纠合前贤,广采众论,于散遗零星中凑集而畅发之、而分 晰之,务使温病脉证不致混入伤寒病中,温病治法不致混入伤寒方中。 【扫除一切,省悟一切】 后有识者,或不以余言为谬云。乾隆乙亥、丙子、 丁丑、戊寅,吾邑连岁饥谨,杂气遍野,温病甚行,余推广河间用 双解、三黄之意,因定升降散、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小复苏 饮、大小清凉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大柴胡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并双解、三黄亦为增损,共合十五方。地龙汤亦要药也。出入损益,随手辄应,四年中全活甚众,有合河间心法, 读《馈论》不禁击节称赏不置也地龙汤,即蚯蚓捣烂,人新汲水,搅浄浮油,饮清 汁,治温病大热诸证。 伤寒合病并病辨 凡伤寒合病,两经三经齐病,病之不传者也。并病者,先见一经 病,一二日又加一经病,前证不罢两经俱病也。若先见一经病,更变他 证者,又为传经矣。夫三阳合病,必互相下利。[《伤寒论》:合病止三证】 如 太阳与少阳合病,脉浮而弦,自下利者,黄苓汤。太阳与阳明合病,脉 浮而长,自下利者,葛根汤。喘而胸满者,不可下,麻黄汤。若心下 满,腹痛,宜下之,调胃承气汤。阳明与少阳合病,脉弦而长,必下 利,其脉不负者顺也,小柴胡汤加葛根、白芍;若脉不长而独弦,利不 止,不食者,名曰负,负者失也,土败木贼则死也;若脉兼滑而数者, 有宿食也,宜大承气汤,急从下夺,乃为解围之善着;若脉不滑数而迟 弱,方虑土败垂亡,尚敢下之乎?宜小柴胡汤合痛泻要方,或可救之。 太阳与阳明并病,太阳未罢,面色缘缘正赤,或烦躁者,桂枝麻黄各半 汤;若太阳已罢,潮热大便实,手足激激汗岀,此内实也,调胃承气 汤;若脉弦而长,口苦、胸满、壮热者,小柴胡汤加葛根、白芍;若脉 弦洪大,热盛舌燥,口渴饮水者,小柴胡汤合白虎。若太阳与少阳并病,【《伤寒论》:并病止二证】头项强痛、眩冒,如结胸状,心下痞硬,当刺 大椎第一间、肺臉、肝臉刺大椎,泻手足三阳经也。刺肺臉,使肺气下行,而膀胱之 气化出也。刺肝臘,所以泻胆邪也。不善刺者,宜小柴胡汤加瓜萎、黄连、枳 实、桔梗,或柴苓汤,慎不可下。若下之,便成结胸痞气,下利不止等 证。凡三阳合病,身重腹满,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澹语、遗尿、 自汗者,白虎汤。若一发汗,则津液内伤,谐语益甚。若一下之,则阳 邪内陷,手足厥冷,热不得越,故额上汗出也。惟有白虎汤主解热而不 碍表里,在所宜用耳。大抵治法,某经同病,必以某经之药合而治之, 如人参败毒散、冲和汤,乃三阳经药;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乃 太阳经药;葛根汤、白虎汤,乃阳明经药;小柴胡汤,乃少阳经药。凡 太阳经未罢,当先解表。若表已解,而内不建,大满大实,方可用承气 等汤攻之也按:今伤寒多合病并病,未见单经挨次相传者,亦未见表证悉罢止存里证者, 况多温病,乌能依经如式,而方治相符乎。《绪论》曰:伤寒合病,多由冬月过温,少阴不藏,温气乘虚入里,然后更感寒邪,闭郁于外,寒热错 杂,遂至合病。其邪内攻,必自下利,不下利即上呕,邪气之充斥奔 迫,从可识矣。必先解表,后清里。其伤寒合病,仲景自有桂枝加葛根 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麻黄汤等治法,观仲景治例可见矣。余谓 冬月温气乘虚入里,虽曰非其时有其气,到底是天地常气,所以伤寒合 病名曰冬温,即此而推,所谓风温、暑温、湿温、秋温,亦皆时气也, 与温病杂气所得根源不同。【此段议论开扩万古心胸,推倒一世豪杰,令长沙见之当亦 无异说矣】 按:伤寒感冒风寒常气,自表传里,故多循序而传,而合病、并病 为极少。温病因杂气怫热,自里达表,或饥饱劳碌,或忧思气郁,触动 其邪,故暴发竞起,而合病、并病为极多,甚有全无所触,止是内郁之 热,久则自然蒸动。《绪论》之邪气充斥奔迫六字,可为伤寒合病、并 病传神,并可为温病传神。故温病但见太阳少阳证,即可用增损大柴胡 汤;但见三阳证,即可用加味凉膈散。伤⑵寒见太阳少阳合病,必俟 邪热渐次入里,方可用黄苓汤;见三阳合病,必有身重腹满,澹语自 汗,方可用白虎汤,又何论大柴胡、凉膈散乎。太阳阳明并病,在伤寒 自是麻黄、葛根之类,盖伤寒但有表证,非汗不解也;在温病自是神 解、升降、增损双解之类,不可发汗,里气清而表气自透,汗自解矣。 太阳少阳并病,在伤寒小柴胡汤加减治之;在温病增损大柴胡汤。此辨 温病与伤寒,合病并病异治之要诀也。 温病大头六证辨 大头者,天行疵疔之杂气,人感受之,壅遏上焦,直犯清道,发之 为大头温也。世皆谓风寒闭塞而成,是不知病之来历者也。若头巅脑后 项下,及耳后赤肿者,此邪毒内蕴,发越于太阳也;鼻鎮两目,并额上 面部,雑⑶赤而肿者,此邪毒内蕴,发越于阳明也;耳上下前后,并 头角赤肿者,此邪毒内蕴,发越于少阳也。其与喉痹项肿,胫筋胀大,俗名虾蟆温,正经论所云清邪中上焦是也;如绞肠温吐泻湫痛,软脚温 骨痿足重,正经论所云浊邪中下焦是也;如瓜瓢温胸高呕血,疙瘩温红 肿发块,正经论所云阴中于邪是也。 【引证确切,铁案不移,长沙亦应三肯其首, 晋后名家林立,方书充栋,未见有发明温痛至此者,妙在仍从《伤寒论》中看由,见得真,放得倒】 古方用白僵蚕二两,酒炒,全蝉蜕一两,广姜黄去皮,三钱,川 大黄生,四两。为末,以冷黄酒一盅,蜜五钱,调服三钱,六证并主 之。能吐能下,或下后汗出,有升清降浊之义,因名升降散,较普济消 毒饮为尤胜外用马齿菟入麦曲并醋少许,捣,敷肿硬处甚妙。夫此六证,乃温病中 之最重且凶者,正伤寒无此证候,故特揭出言之,其余大概相若。七十 余条,俱从伤寒内辨而治之,正以明温病之所以异于伤寒也,正以明伤 寒方之不可以治温病也。知此则不至误伤人命耳。 喻氏曰:叔和每序伤寒,必插入异气,欲鸣己得也。及序异气,则 借意《难经》,自作聪明,漫拟四温,疑鬼疑神,骚成妖妄。世医每奉 叔和序例如箴铭,一字不敢辨别,故有晋以后之谈温者,皆伪学也。栗 山独取经论平脉篇一段,定为温病所从出之原,条分缕析,别显明微, 辨得与伤寒各为一家,毫无蒙混,不为叔和惑煽,直可追宗长沙矣。畏斋先生识 伤寒瘟疫条辨 卷二 阳证 凡治伤寒温病,最要辨明阴阳。若阴阳莫辨,则寒热紊乱,而曰不 误于人者未之有也。如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目痛鼻干,不眠,胁痛, 寒热而呕,潮热谐语,詈骂不认亲疏,面红光彩,唇燥舌黄,胸腹满 痛,能饮冷水,身轻易动,常欲开目见人,喜言语声响亮,口鼻之气往 来自如,小便或黄或赤,或溷浊或短数,大便或燥秘或胶闭,或挟热下 利,或热结旁流,手足自温暖,爪甲自红活,此阳证之大略也。伤寒阳 证,有表有里,随证治之,方论详后,用宜分清。温病阳证,有表证无 表邪,一于清热导滞而已。尤要辨明是伤寒是温病,断不可溷而一之。 【伤寒温痛是紧要关隠,先要分清路分】 伤寒得天地之常气,由气分传入血分; 温病得天地之杂气,由血分发出气分。但其中证候相参,从来混淆,倘 分别一有不清,则用药死生立判矣。今人不辨寒温,好用热药,而不知 凉药之妙且难也。 阴证 凡伤寒末传寒中而为阴证,与阴寒直中三阴而为阴证,或恶寒战 栗,面时青黑;或虚阳泛上,面虽赤而不红活光彩,身重难以转侧;或 喜向壁卧,或蹬卧欲寐;或闭目不欲见人,懒言语;或气微难以布息;Z 或口鼻之气自冷,声不响亮;或时躁扰,烦渴不能饮冷;或唇青;或苔■ 黑而滑,手足厥逆,爪甲青紫,血不红活,小便青白或淡黄,大便下利 或寒结;或热在肌肉之分,以手按之,殊无大热,阴胜则冰透手也。虽-, 是发热,与阳证不同,不可以面赤烦渴误作阳证,须要辨别明白。其用 药自是理中、四逆、白通一派。温病无阴证,然或四损之人,亦有虚弱 二 之人,但其根源原是温病,即温补药中亦宜兼用滋阴之味,若峻用辛 热,恐真阴立涸矣。仲景伤寒少阴病,于附子汤、真武汤中用白芍即此 义也。景岳理阴煎、大温中饮,自谓云腾致雨之妙,自我创始,其实亦 本仲景此义而为之者也。后人之千方万论,未有见出乎范围之外者。 阳证似阴 阳证似阴,乃火极似水,真阳证也。盖伤寒温病,热极失于汗下, 阳气亢闭郁于内,反见胜己之化于外。故凡阳厥,轻则手足逆冷,凉过 肘膝,剧则通身冰冷如石,血凝青紫成片,脉沉伏涩,甚则闭绝。以上 脉证悉见纯阴,犹以为阳证何也?及察内证,气喷如火,澹语烦渴,咽 干唇裂,舌苔黄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满胀痛,舌卷囊缩,小便短赤涓滴 作痛,大便燥结或胶闭,或挟热下利,或热结旁流,或下血如豚肝,再 审有屁极臭者是也。粗工不察,但见表证,脉体纯阴,便投温补,祸不 旋踵。大抵阳证似阴,乃假阴也,实则内热而外寒。在伤寒以大承气汤 下之,有潮热者,六一顺气汤,热甚合黄连解毒汤;在温病双解、凉 膈、加味六一、解毒承气之类,斟酌轻重消息治之,以助其阴而清其 火,使内热既除,则外寒自伏。《易》所谓“水流湿者”即此义也。此 与阳胜格阴例同。王太仆所谓病人身寒厥冷,其脉滑数,按之鼓击指下 者,非寒也。余谓温病火闭而伏,多见脉沉欲绝,不尽滑数鼓击也,要 在详证辨之。 阴证似阳 阴证似阳【似阴似阳二证分析不清,死生立判。温病无阴证】,乃水极似火, 真阴证也。盖伤寒传变三阴而为阴证,或阴寒直中三阴而为阴证。阴胜 于内,逼其浮游之火发于外,其脉沉微而迟,或沉细而疾,一息七八 至,或尺衰寸盛,其证面赤烦躁,身有潮热,渴欲饮水,或咽痛,或短 气,或呕逆,大便阴结,小便淡黄,惊惶不定,时常郑声,状类阳证, 实阴证也。粗工不察,但见面赤烦渴,咽痛便秘,妄投寒凉,下咽立 毙。大抵阴证似阳,乃假阳也,实则内寒而外热,急以白通、附子、通脉四逆汤之类加人参,填补真阳,以引火归源,但使元气渐复,则热必 退藏。《易》所谓“火就燥者”即此义也。此与阴盛格阳例同。王太仆 所谓身热脉数,按之不鼓击者,非热也。但阳证似阴与阳证,伤寒温病 家通有之。而阴证似阳与阴证,此值正伤寒家事,温病无阴证。古人未 曾言及,后人多不知此,吴又可其先觉乎。 按:寒热有真假者,阳证似阴、阴证似阳是也。盖热极反能寒厥, 乃内热而外寒,即真阳假阴也;寒极反能燥热,乃内寒而外热,即真阴 假阳也。假阴者最忌温补,假阳者最忌寒凉,察此之法,当以脉之虚实 强弱为主。然洪长滑数,强实有力,真阳脉固多,而沉伏细涩,六脉如 绝,假阴脉亦不少。【侃阴昧最足误人,宜細心辨之】可知不唯证之阴阳有真 有假,即脉之阴阳亦有真有假。死生关头,全在此分。噫!医道岂易 易哉。 吴又可曰:阴阳二证,古方书皆对待言之,以明其理。世医以阴阳 二证,世间均等,临诊之际,泥于胸次,往来踌躇,最易牵入误揣。甚 有不辨脉证,但窥其人多蓄少艾,或适在娼家,或房事后得病,或病适 至行房,问及于此,便疑为阴证。殊不知病之将至,虽童男室女、旷夫 寡妻、僧尼阉宦,势不可遏,与房欲何涉焉?即使素多少艾,频宿娼 家,房事后适病,病适至行房,此际偶值病邪,气壅火郁,未免发热, 到底终是阳证,与阴证何涉焉?况又不知阴证,实乃世间'非常有之证,而阳证似阴者何日无之。究其所以然者,不论伤寒温病,邪在胃家,阳气内郁,不能外布,即便四逆,所谓阳厥是也。仲景云:厥微热亦微, 厥深热亦深。其厥深者,轻则冷过肘膝,脉沉而微,重则通身冰冷,脉 微欲绝。虽有轻重之分,总之为阳厥。因其触目皆是,苟不得其要领, 于是误认者良多。况且温病每类伤寒,再不得其要领,最易混淆。夫温 病杂气直行中焦,分布上下,内外大热,阴证自何而来?余治温病数百 人,仅遇一二正伤寒,即令正伤寒数百人,亦不过一二真阴证,又何必 才见伤寒便疑为阴证,况多温病,又非伤寒者乎!人亦可以憬然思,翻 然悟矣按:吴氏温病无阴证一语,开万古之屯蒙,救无穷之夭枉。 按:仲景曰:阳证见阴脉者死。《类经》注云:证之阳者假实也, 脉之阴者真虚也,阳证阴脉即阴证也。夫证之阳而曰假实,自是假阳证 矣,假阳证自是真阴证可知矣。脉之阴而曰真虚,自是真阴脉矣,真阴脉自是真阴证更可知矣。此真阴假阳,所谓阴证似阳是也。即王太仆所 谓阴盛格阳是也,宜用温补之药无疑矣。今人一遇壮热烦渴,谐语狂 K 乱,登高弃衣,而声音啜亮,神色不败,别无败坏阳德之状,但厥逆脉 M伏,沉涩如绝,便以为阳证见阴脉而用温补之药,祸不旋踵,殊不知证 |现内热外寒之象,脉见沉伏微细之形,火郁亢极,阳气不能交接于四 '亶」肢,故体厥、脉厥,状类阴寒,此真阳假阴,所谓阳证似阴是也。即王 曹 太仆所谓阳盛格阴是也。乾隆甲戌、乙亥,吾邑连间数年温毒盛行,眼 I'见亲友病多阳证似阴,用附子理中汤而死者若而人。用八味丸料及六味 §丸合生脉散,而死者又若而人。病家、医家,皆以为死证难以挽回,卒 愚 未有知其所以误者,余深悯焉。因古人格阴似阴、体厥脉厥之说,精心 研究,颇悟此理。温病无阴证,伤寒阴证百中一二,庸工好用热药,a 多误补其虚,故患阴证似阳者少,坏事亦不若阳证似阴者之多也。每参 酌古训,又兼屡经阅历,实验得阳证似阴乃火极似水,阳邪闭脉,非仲 景所谓阳证阴脉也。辄用升降、凉膈、加味六一、解毒承气之属,随证治之,无不获效,不必疑也,特书之以为误认阳证阴脉之戒。可知仲景 云阳证见阴脉者,所谓戴阳是也,所谓孤阳飞越是也,所谓内真阴而外 现假阳之象是也,非真阳证也。【引证确切,千古疑案可释然矣】 夫天之所以 生物,人之所以有生者,阳气耳。脉证俱无真阳之气,故曰死,岂若阴 证见阳脉者之尚有生机乎?如阳证阳脉,即不药亦无害生理,惟阳证似 阴乃火郁于内,反见胜己之化于外,脉自亢闭,实非阴脉,此群龙无首之象,证亦危矣。然犹在可死可不死之间,若早为清泻之,脉自复而愈。至若贫贱人饥饱劳伤,富贵家酒色耗竭,此则四损不可正治之辈, 又当别论。甚至脏腑久虚,痰火久郁,一着温病正不胜邪,水不胜火,暴发竞起,一二日即死者,其脉或浮洪而散,状若釜沸,或沉微而涩, 状若屋漏,每遇此等脉证,徒为悼叹而已。 阳毒阴毒 《伤寒论》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伤寒论》曰: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 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按:阴阳和,正气也;阴阳偏,异气也。正气者,四时错行之气 也;异气者,四时不节之气也。而杂气非其种也。杂气者,兵凶旱潦疵疡烟瘴,一切恶秽不正之气也。此气适中人之阳分,则为阳毒;适中人 之阴分,则为阴毒。观其所主之药,二证一方,并不用大寒大热之剂, 可知长沙所谓阳毒阴毒,乃天地之杂气,非风、寒、暑、湿、燥、火之 六气也,岂若后人之所谓阳毒阴毒乎?要之,后人所谓阳热极盛固是阳 毒,阴寒极盛固是阴毒,终非长沙所以立名之本义。此二证者,即所称 温病是也。即大头温、虾蟆温、瓜瓢温,以及瘀胀之类是也。吴又可温 病无阴证之论,实本长沙阳毒、阴毒中于杂气之说,受毒有浅深,为病 有重轻,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王太仆曰:此阳盛格阴而致之,非寒 也。凡中此杂气之人,不止咽喉痛身痛,甚至心腹絞痛,大满大胀,通 身脉络青紫,手足指甲色如靛叶,口噤牙紧,心中忙乱,一二日即死 者,此类是也。但刺尺泽、委中、十指出血,即令服玉枢丹最妙,拨正 散尤为奇方,男左女右吹入鼻中,虽危必苏,以增损双解散主之。 表证 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身痛,项背强痛,目痛鼻干不眠,胸胁痛,耳 聋目眩,往来寒热,呕而口苦,脉浮而洪,或紧而缓,或长而弦,皆表 证也。在伤寒,风寒外入,但有一毫表证,自当发汗解肌消散而愈,其 用药不过麻黄、桂枝、葛根、柴胡之类;在温病,邪热内攻,凡见表 证,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断无正发汗之理。故 伤寒以发表为先,温病以清里为主,此一着最为紧要关隘。今人一遇温 病,便以为伤寒,遂引经论“先解其表乃攻其里”之说,此大谬也。总因古今医家,俱将温病与伤寒看成一证,不分两治。【所谓前节治法,大有 天渊之别者此也。俗医何曾梦见,此论前人未到。引证谛当】如王宇泰、张景岳旷代 名手也,其论伤寒证治妙矣、至矣,蔑以加矣,至说到温病,犹是老生 常谈,他何足道。人每以大剂麻黄、葛根等汤,强发其汗,此邪原不在 经,汗之徒损经气,热亦不减,转见狂躁。盖发汗之理,自内由中以达 外,今里热结滞,阳气不能敷布于外,即四末未免厥逆,又安能气液蒸 蒸以透表,如缚足之鸟焉能飞升?又如水注之器,闭其后窍,前窍焉能 涓滴?惟用升降、双解,里热一清,表气自透,不待发散多有自能汗解 者。此中玄妙,王刘二公其先觉乎。 表里兼证 表里俱见之证,疑似之间最宜详析。盖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 今既两证相兼,如欲汗之,则里证已急,欲下之,则表证尚在。在伤 寒,自表传里,通宜大柴胡汤两解之;在温病,自里达表,轻则增损大 柴胡汤,重则加味六一顺气汤主之。 里证 不恶寒反恶热,掌心并腋下澱渾汗出,腹中硬满胀痛,大便燥结或 胶闭,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谱语发狂,口渴咽干,舌黄或黑,舌 卷或裂,烦满囊缩而厥,脉洪而滑,或沉实,或伏数,此里证之大略 也。温病与伤寒表证实不同,里证无大异,亦须辨明治之。 按;伤寒有表证,自当汗之。然脉有忌汗者七条,证有忌汗者十一 条。有里证,自当下之。然脉有忌下者十四条,证有忌下者二十二条, 此尤不可不知也。《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详且尽矣。 兼以诸家阐发无余,观之自明,何须余赘。是集特辨温病根源脉证治方 与伤寒大异,令业医者分别清楚,不以伤寒混治温病,是则余之志 也已。 又按:切庵云:汗、吐、下、和,古人治病之四法。景岳云:若无 邪气在上不可轻吐,亦无多法,梔子豉汤吐无形之虚烦,瓜蒂散吐有形 之实邪。一法以莱殖子为末,温水调服--钱,良久即吐。和解,小柴胡 汤加减足矣。二法之外,最切于病,无过汗下。正伤寒之当汗、当下 者,已逐条分析矣。温病无正发汗之理,惟下证最多,特为指明,莫厌 其烦。 面黄 身黄 以下共计温病温下证五十二条 黄者土色也,脾胃于五行属土,阳明之脉荣于面,黄则湿热郁于脾 胃之中,熏灼下蒸于面,甚则身黄如橘子色,此大热之象。并宜茵陈蒿 汤合升降散,再酌病情合三承气汤下之。下后热退,汗自出,黄自消 矣。或以温酒洗之。 《内经》曰:能合脉色,可以万全。《难经》曰:望而知之之谓神。 故看病者,先要察色,然后审证切脉,参合以决吉凶也。如肝热则左颊 先赤,肺热则右颊先赤,心热则额先赤,肾热则颐先赤,脾胃热则满面 通赤也。又面色黄为温为热,白为气不调,青为风寒,黑为阴寒也。自 准头、年寿、命宫、法令、人中,皆有气色可验。又若伤寒阴 寒内盛,逼其浮阳之火行于面,亦发赤色,非热证也,此为戴阳,四逆 汤加葱白。夫阳已戴于头面,不知者更用表药,则孤阳飞越,危殆立 见,可不慎哉。温病无阴证。 目暗不明 目赤 目黄 目瞑 目直视 目反折 目者至阴也,五脏六腑精华之所系,水足则明察秋毫,如常而了了 者,里无邪也。至于目暗不明,乃邪热居内焚灼,肾水枯涸,不能朗照。若赤,若黄,若瞑,若直视,若反折,邪俱在里也。若不急下,则 邪愈炽矣。并宜加味凉膈散加龙胆草。 薛氏曰:凡开目而欲见人者,阳证也;闭目而不欲见人者,阴证 也。目中不了了,目睛不和,色赤,热甚于内也。目瞑者,必将通也。 目睛黄者,将发身黄也。或瞪目直视,或戴眼反折,或目胞陷下(内多虚证),或睛暗而不知人者(亦有虚证),皆难治也。 舌白苔黄苔黑苔 凡伤寒邪在表者,舌无苔。邪在半表半里,白苔而滑,肺主气而色 白。故凡白苔犹带表证,止宜和解,禁用攻下。有尖白根黄,尖黄根 白,或尖白根黑,及半边黄白而苔滑者,虽证不同,皆属半表半里。若 传里则干燥,热深则黄,甚则黑也。然黑苔止有二种,有火极似水者, 为热极;有水极似火者,为寒极。细辨之,黑色亦自不同。热极者色黑 而苔燥,或如芒刺,再验必小便赤涩,大承气汤下之;寒极者色青灰而 苔滑,再验必小便清白,或淡黄,理中汤加附子温之。 又:温病与伤寒,舌色不同,伤寒自表传里,舌苔必由白滑而变黄 变黑,不似温病热毒由里达表,一发即是白黄黑诸苔也。故伤寒白苔不 可下,黄则下之;温病稍见黄白苔,无论燥润,即以升降散、加味凉膈 散下之,黑则以解毒承气汤急下之。下后间有三二日里证去,舌尚黑 者,苔皮未落也,不可再下,务在有下证方可下。 有一种舌俱黑而无苔,此经气,非下证也。妊娠多有此,阴证亦有此。 又有一种舌,屡经汗下消导,二便已通,而舌上青灰色未退,或湿 润,或虽不湿润,亦不干燥,不可因其湿润妄投姜、附,亦不可因其不 湿润而误与硝、黄。此因汗下过伤津液,其脉必虚微无力。急宜救阴为 主,炙甘草汤、左归丸料,或六味地黄丸料合生脉散滋其化源。 又有一种舌,真阴亏损,火胜津枯,干燥涸极,唇裂鼻煤舌黑,宜 以凉水梨浆治其标,左归、六味滋其本,庶或可生,若执用承气、凉膈 贝U殆矣。【实热火盛而媒,虚热水亏而枯,分婷不清,彼此无一生矣,仔钮勘验脉证,毕竟不同】大鸭梨削薄片,于新汲水中,去渣饮汁,即梨浆是也. 杜清碧三十六舌法,三十五舌属热,惟一舌属寒,大抵热多寒 少。三十六法已觉其烦,后广之一百有余,真属蛇足。 舌白砂苔舌紫赤色 舌上白苔干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舌。乃自白苔之时,津液干燥,邪 虽在胃,不能变黄,急下之。紫赤亦胃热也,亦宜下之。 舌芒刺 热伤津液,此热毒之最重者,急下之。 舌裂 日久失下,血液枯涸,多有此证。又热结旁流,日久不治,在下则 津液消亡,在上则邪火毒炽,故有此证,急下之,裂自满。 舌短舌卷舌硬 此皆邪气胜,真气亏,急下之,舌自舒。 唇燥裂 唇焦色 口臭 鼻孔如烟煤 此胃家实多有此证,急下之。鼻孔煤黑,温毒在胃更甚,急下之。 口燥咽干气喷如火扬手掷足 小便极臭 小便赤黑 小便涓滴作痛 此皆内热之极,急下之。 潮热 邪热在胃,宜下之。 善太息 此胃家实。呼吸不利,胸膈痞闷,每欲引气下行故然,宜下之。 心下满 心下痛 心下满痛 心下高起如块 腹胀满痛腹痛按之愈痛小腹满痛 此皆胃家邪实,内结气闭,急下之,气通则已。 头胀头胀痛头汗头痛如破 此皆胃家邪实,气不下降,急下之,胀痛立止。头汗亦宜下之,贝 热越而遍身汗出矣。 诡语发狂蓄血如狂 此胃家实,阳邪胜也,急下之。有气血两虚,躁烦如狂者,不可 下,须辨之。 温疥 治法不外清散,增损双解散加紫萍。 小便闭 此大便秘,气结不舒,因而小便不通也。急下之,大便行,小便 立解。 大便燥结转屎气极臭 此下之无辞。但有血液枯竭者,无表里证,虚燥不可下,宜六味地 黄丸料加麦冬、五味,煎成入人乳,减半饮之。一方用白菜自然汁、大 麻仁汁、生芝雇汁等分,入蜜和服自通。或用蜜煎导法。 大便胶闭 其人平日大便不实,一遇温邪便蒸作极臭,状如黏胶,愈蒸愈黏, 愈黏愈闭,以致胃气不能下行,温毒无自而出,不下即死。若得黏胶一 去,无不愈者。 协热下利 其人大便素或不调,邪热乘胃,便作烦渴。一如素日泄泻稀粪而色 不败,其败色但焦黄而已。午后潮热,便作泻泄,子后热退,泄泻亦 减,次日不做潮热,利亦止,为病愈。若潮热复作,利不止者,以增损 大柴胡汤彻其余邪,而利自止。 热结旁流 此胃家实,邪热壅闭,续得下利纯臭水,全然无粪,日三五度,或 十数度,急以加味六一顺气汤下之,得结粪而利自止。服药后不得结 粪,仍稀水旁流,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胜,失其传送之职,知邪犹在 也,病必不减,仍以前汤更下之,或用解毒承气汤。如虚并加人参;无 参,以熟地一两、归身七钱、山药五钱煎汤,入前药煎服,累效。盖血 不亡,气亦不散耳。 脉厥体厥 脉厥,沉伏欲绝。体厥,四肢逆冷,凉过肘膝,半死半生,通身如冰,九死一生。此邪火壅闭,阳气不能四布于外,胃家实也,急以解毒 承气汤大清大下之。下后而郁热已解,脉和体温,此为病愈。若下后而 郁热已尽反见厥者,为虚脱,宜补。若下后郁热未尽,仍见厥者,更下 之,厥不回者死。 按:温病厥逆皆下证,伤寒厥逆多兼下利,则阳热变为阴寒者十之 五。盖木盛则胃土受克,水谷奔迫,胃阳发露,能食则为除中。木盛则 肾水暗亏,汲取无休,肾阳发露,面赤则为戴阳。戴阳尚多可救,除中 十不救一。所以温之灸之,以回其阳,仍不出少阴之成法也。但厥而下 利,阴阳之机甚微,不可不辨也。 下后脉反浮 里证下后,宜脉静身凉。今脉浮,身微热,口渴,神思或不爽,此 邪热溢于肌表,里无大留滞也。虽无汗,宜白虎汤。若大下后,或数下 后,脉空浮而虚,按之豁然如无,宜玉女煎加人参,覆杯则汗解。以其 人或自利经久,或他病先亏,或本病日久不痊,或反复数下,以致 周身血液枯涸。石膏、知母、麦冬辛凉,除肌表散漫之热邪,人参、熟 地、牛膝滋阴,以助周身之血液,于是经络润泽,元气鼓舞,腠理开发,此“邪从营解,汗化于液”之义也。 下后脉复沉 下证脉沉而数,下后脉浮,当得汗解,以热邪溢于气分也。今下后 二三日,脉复沉者,余邪复瘀到胃也,宜更下之。更下后,脉再浮者, 仍彳导汗解,宜白虎汤以白虎发汗,亦“里热除而表邪自解”之义,非比麻黄、桂枝发散 风寒也。 下后脉反数 应下失下,口燥咽干而渴,身反热减,四肢时厥,欲得近火壅被, 此阳气伏也。下后厥回,身复热,脉大而反数,舌上生津,不甚饮水, 此里邪渐去,郁阳暴伸也,柴胡清燥汤以和解之。此证类近白虎,但热 渴既除,又非白虎所宜也。 下后身反热 应下之证,下后当脉静身凉,今反发热者,此内结开,正气通,郁 阳暴伸也。即如炉中伏火拨开,虽焰不久自息,与下后脉反数义同。 下后反痞 邪气留于心胸,令人痞满。下之痞应去,今反痞者,以其人或因他 病先亏,或因禀赋娇怯,气血两虚,下之益虚,失其健运,邪气留止, 故致痞满。今愈下而痞愈甚,若用行气破气之剂,转成坏病矣。宜参归 养荣汤,中病即止。 下后邪气复聚 里证下后,脉不浮洪,烦渴减,身热退,三五日后复发热者,亦无伤食劳役,乃余邪尚有隐伏,因而复发,此必然之理。不知者,每归咎 于医家,误也。再酌前方下之,慎勿过剂,以邪热微也。 急证急攻 伤寒无此证治 杂气流毒,怫郁三焦,其病不可测识。一发舌上白苔如积粉,譬如 早服凉膈、承气等方下之,至午舌变黄色,烦满更甚,再急下之,至晚 舌变黑刺,或鼻如烟煤,仍加硝黄大下之。所谓邪微病微,邪甚病甚,非药之过也。此一日之间而有三变,几日之法一日行之,稍缓则不及救 矣。若下后热渴除,苔不生方愈。更有热除苔脱,日后热复发、苔复生 者,再酌前方下之,不必疑二也。尝见温病有一二日即死者,乃其类 也。丁亥五月,监生李廉臣女,年十八,患温,体厥脉厥,内热外寒, 痞满燥实,谐语狂乱,骂詈不避亲疏,烦躁渴饮,不食不寐,恶人与 火,昼夜无宁刻。予自端阳日诊其病,至七月初三始识人,热退七八而 思食,自始至终以解毒承气汤一方,雪水熬石膏汤煎服,约下三百余 行,黑白稠黏等物,愈下愈多,不可测识,此真奇证怪证也。廉臣曰: 若非世兄见真守定,通权达变,小女何以再生。戊子秋,举人李煦南长 公,约年十五,患温,脉沉伏,妄见妄言,如醉如痴,渴饮无度,以加 味凉膈散连下一月而苏。又予甥年二十一,患温,初病便烦满囊缩,登 高弃衣,渴饮不食,日吐血数十口,用犀角地黄汤加柴、苓、连、梔、 元参、荆芥穗灰十剂,间服泻心、承气汤七剂,诸证退而饮食进。越五 日,小便不通,胀痛欲死。予细诊问,脉仍沉,脐间按之劲疼,予思此土实气闭不舒,因而小水不利也,以大承气汤下黑血块数枚,而病始 痊。此皆证之罕见者也,可见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即投是药。但恐见 理不明,认证不透,反致耽搁,而轻重缓急之际,有应连日,有应 间日下者,如何应多,如何应少,其间不能如法,亦足误事,此非可以 言传,临时酌断可也(此等证治亦少,姑存以备参考)。 发热 凡治伤寒温病,当发热之初,最为紧要关隘,即宜详辨脉证治疗,此时用药稍不确当,必变证百出而成坏病矣。如温病发热,杂气怫郁三 焦,由血分发出气分,断无正发汗之理。而发热头痛,身痛而渴,为热 之轻者,神解散、小清凉散之类;如发热气喷如火,目赤舌黄,谐语喘 息,为热之重者,加味凉膈散、增损三黄石膏汤之类;如发热厥逆,舌 见黑苔,则热之极矣,加味六一顺气汤、解毒承气汤大清大下之。若正 伤寒,自当详发热之表里虚实以施治。如翕翕而热者,表热也,谓若合 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葛根汤选 用;蒸蒸而热者,里热也,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白虎汤、黄 连解毒汤、泻心汤选用。太阳经以表为标,膀胱为本。凡发热头项痛, 腰脊强,脉浮紧无汗,此寒在标也,麻黄汤汗之;发热脉浮缓自汗,此风在标也,桂枝汤和之;发热脉紧而兼缓,此风寒并在标也,大青龙汤 发之;若脉浮发热,烦渴小便不利,此热在本也,五苓散两解之。阳明 经以肌肉为标,胃为本。凡发热目痛,鼻干不眠,无汗,葛根汤,热甚加黄苓、知母主之者,乃热在标也;若表里俱热,渴饮水浆,汗出脉洪 数,白虎汤主之者,乃热在标本也;若不恶寒反恶热,或蒸蒸而热,内 实不大便,脉洪数有力,调胃承气汤下之者,乃热在本也。少阳经主半 表半里,从乎中治,脉弦,发热头痛,口苦耳聋,胸满胁痛,往来寒 热,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者,小柴胡汤主之。若标病止宜小柴胡加 减,若本病因邪深入,不能传散,多以柴胡加芒硝汤,或大柴胡汤。大 抵热在太阳忌下,热在阳明忌利小便,热在少阳忌汗、忌下、忌利小 便。至传入三阴,则不发热,唯少阴经能发热。然少阴发热有二证,初 病即见少阴证,脉沉反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若下利清谷,里寒外 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此阴盛格阳,内寒而外热也, 理中汤加附子,或通脉四逆汤。盖阳邪传阴经而下利者,乃是热利,阳 陷入阴,外所以无热,自是白头翁汤、黄连阿胶汤一派。如阴邪入阴经 而下利者,乃是里寒自利,寒既在里为主,则阳气必客于外,外所以反 热,非理中、四逆何以御之。要知虽皆发热,毕竟不同,发于阳而发热 者,头必痛,发于阴而发热者,头不痛,此为辨也。 【内阳而外无热,内阴而外反热,辩之不明,用药死生立判】 又太阳以恶寒发热为病进,恐邪气传里也。 厥阴以厥少热多为病退,喜阴尽阳复也。然热气有余,则又为内痈便血 之兆矣。发热多端,不可不详辨也。 按:《伤寒论》之论内痈,止于三句中即以三证辨内痈为极确,文 法精炼,不可不细玩之。第一句,诸脉浮数,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 谓脉浮数,本当发热,而反多洒淅恶寒者,内痈也。第二句,若有痛 处,谓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一身尽痛,而痛偏着一处者,内痈也。 第三句,饮食如常,谓病伤寒,当不欲饮食,而饮食如常者,内痈也。 读仲景书,可不于一字一句深求其义哉。景岳治肺痈,有桔梗杏仁煎; 治肠痈,有肠痈秘方;通治有连翘金贝煎,外又有蜡矶丸。皆神方也, 堇采以备用外科之法门,亦仲景热盛内痈之说,有以开之。 恶寒 伤寒恶寒者,不见风亦恶寒,身虽发热,不欲去衣被也。恶寒属表 证,而有虚实之分,以有汗者为虚,无汗者为实也。但有恶寒为表不 解,若欲攻其热,当先解其表,麻黄、桂枝之属是也。必不恶寒反恶 热,此为表解,乃可清里,白虎、承气之属是也。然又有少阴之恶寒 者,则踏卧足冷,脉沉细,四逆汤温之,不可发汗。心振寒,脉微细 69 者,内外俱虚也,真武汤主之。又有止称背恶寒者,盖人背为阳,腹为阴,阳气不足,阴寒气盛,则背为之恶寒,阳微阴盛之机已露一斑。 《伤寒论》云:少阴病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者,当灸之,处以附子 樓;, 汤者是也。又有阳气内陷入阴中,表阳新虚,有背微恶寒者。《伤寒论》 * 云: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者是 瘟 也。盖微,不甚也;若少阴,则寒甚也。二者一为阴寒气盛,一为阳气 度 内陷。盖阴寒为病,不能消耗津液,故于少阴病则闩门中和;及阳气内泰陷,则热灼津液为干,故于阳明病则曰口燥渴也。二者均为背恶寒,要 堂 辨阴阳寒热不同,亦于口中润燥可知,不可不仔细审之也。又有伤寒恶 寒,全不发热,六脉紧细,乃素禀虚怯而不能发热,此太阳寒伤荣证。但极虚感寒,无正发汗之理,宜理阴煎、大温中饮以滋其阴,而云腾致 雨之妙,则景岳有心得矣。若温病恶寒,口燥咽干,舌黄唇焦,乃阳盛 格阴,内热则外寒,非恶寒也。盖恶寒表证也,得就暖处便解,外寒重 证也,虽近火烈不除。轻则神解散,甚则升降散、增损双解散,岂可与正伤寒恶寒同日语哉。 恶风 恶风者,见风则恶,密室中则无所恶也。虽属表证,而发散又自不 同。若无汗恶风,则为伤寒,当发其汗,麻黄汤;有汗恶风,则为中风,当解其肌,桂枝汤。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皆当先解其表也。 又有汗多亡阳与风湿皆有恶风之证,盖汗出漏不止,则亡阳外不固,是 以恶风也,以桂枝加附子汤,温其经而固其卫。风湿相搏,骨节烦痛, 湿盛自汗而皮媵不密,是以恶风也,以甘草附子汤散其湿而实其卫。若 温病,恶风等于恶寒,阳伏于内,阴格于外,不过初病一二日,后则恶 热E不恶风寒矣。要之,邪热内郁,轻则发越于外而手足温,重则内 外格拒而通身凉,死生关头,惟在识与不识耳。神解、芳香、升降、凉 膈等方,斟酌得宜,万无一失。 头痛 太阴少阴,有身热而无头痛,盖二经皆不上头故也。厥阴,有头痛 而无身热,盖厥阴与太阳会于巅也。若身热又头痛,皆属三阳经也。伤 寒太阳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麻黄汤;头痛发热,恶寒有汗,桂枝汤; 阳明头痛,不恶寒反恶热,白虎汤,不大便,调胃承气汤。头痛甚者必 岫,葛根汤去大枣加葱白;少阳头痛,头角痛,或耳中痛,或口苦发 热,或往来寒热,脉弦数,并宜小柴胡汤。厥阴头痛,呕而吐沫,吴茱 萸汤。又厥阴头痛,脉微浮为欲愈,如不愈小建中汤。若温病头痛,或 头胀痛,乃邪热郁结于内,上攻头面三阳,断不可发表,【温病头痛,禁用风药,恐邪气上升也.清泻里热,表证自退】轻者神解散、青化汤治之,重者增损双解散、升降散合内外而治之(里气一通,头痛自止,不可拘伤寒头痛当解表,不 可攻里之例也)。 身痛 凡伤寒太阳病,身体痛,骨节痛,若恶寒无汗,脉浮紧者,麻黄汤汗之;若脉浮缓,恶风自汗者,桂枝汤和之;若风寒并中,脉浮紧而缓 者,大青龙汤发之。少阴病,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厥,脉沉者,附子 汤主之。然此阴阳二证,一般身痛,用药则相去云壤,浮沉之脉,要在 指下辨识。若误发少阴经汗,必动其血,或从口鼻出,或从目出(少阴脉人 肺络心,太阳脉起目内眦)则为下厥上竭而死,或可以当归四逆汤救之。 凡 一身尽痛,发热发黄,头上汗出,背强,小便不利者,湿也,茵陈蒿 汤。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退者,桂枝新加汤。凡身痛下利清谷者, 表里俱寒也,原文先救里四逆汤,次救表桂枝汤。若温病,杂气热郁三 焦,表里阻隔,阴阳不通,身体痛,骨节痛,以及头痛项强,发热恶寒 恶风,目痛鼻干不眠,胁痛耳聋,寒热而呕,一切表证状类伤寒,实非 风寒外感之邪,通宜清热解郁以疏利之,如神解散、芳香散、升降散、 加味凉膈散、增损双解散之类,随其轻重酌量用之,里气一清,表气自 透而外证悉平矣。故温病凡见表证,皆里证郁滞浮越于外也。不知者, 一见身痛头痛,发热恶寒等证,便以为伤寒而用麻黄、青龙以发其汗、 则坏病蜂起矣。 【表证皆里证浮越于外,是不可正发汗,之所以然处,前輩名公知此者,除王、刘、吴、喻无多人焉,习俗之旧染,难以骤更耳,言之可胜呜咽】 此即前一节治法大有天渊之别也,王、刘两公其先觉乎。 不眠 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卧;阴盛阳虚,则嗜卧不欲起。盖夜以阴为. 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若阴为阳扰,故烦躁而不眠也。温病热郁三| 焦,阴不敌阳,大渴引饮,烦躁不眠,轻则增损大柴胡汤,重则增损双 解散两解表里之热毒以治之。若太阳伤寒,脉浮数,身痛无汗,烦躁不眠,大青龙汤或桂枝麻黄各半汤。若发汗后不眠,脉浮数,微热烦渴, 小便不利,五苓散。若大汗后,胃中干燥,不眠,烦渴欲饮水者,少少 与之愈。脉数大者,白虎汤或竹叶石膏汤,不用五苓。又太阳伤寒,脉 浮,以火劫汗,亡阳惊狂,起卧不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 汤。阳明经病,目痛鼻干不眠,葛根汤;内热多加黄苓、知母;若自 汗,脉洪数,经腑俱热,烦渴舌燥不眠,白虎汤;若大热,错语呻吟, 干呕不眠,黄连解毒汤。少阳病往来寒热,口苦,心烦不眠,脉弦数, 小柴胡汤加黄连、桅子。若虚弱人,津液不足,加酸枣仁、五味子、麦 冬。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烦不眠,黄连阿胶汤。凡汗、吐、下 后,烦渴不眠,剧者懊恢不眠,此邪热乘虚客于胸中,烦热郁闷而不得 散也,梔子豉汤。凡下后虚烦不眠,参胡温胆汤、加味温胆汤。 多眠 凡病者多不得眠,伤寒反多眠者,以卫气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行 阳则寤,行阴则寐。阳气虚阴气盛,则目瞑,故多眠,乃邪气传于阴而 不在阳也。昏昏闭目者,阴司阖也;默默不言者,阴主静也。凡伤寒头 痛发热,神昏多眠者,表证也,宜解表为先,疏表汤。若得汗后,脉浮 细,身凉嗜卧者,此阳邪去而阴气复,可不药而愈。设胸满胁痛,风热 内攻而喜眠者,邪传少阳也,小柴胡汤加桔梗、枳壳。少阴病得之二三 日,表邪未悉并阴,但欲寐,脉微细,无里证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微 发其汗则愈。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多眠,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者, 真武汤。凡脉微细欲绝,或隱卧恶寒向壁,或身重逆冷,皆属少阴,附 子汤。若温病多眠,三阳合病,目合则汗,小清凉散合白虎。谐语有热 者,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大黄。盖凡胃中有热者,亦欲多眠,但神昏气粗 而大热,绝不似少阴之蹬卧足冷也。 自汗 自汗者,不因发散而自然汗出也。然有表里之别,虚实之异焉。凡 伤寒太阳病,汗出恶风,反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汤,或小建中 汤,或黄茂建中汤,随证用之。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大承气 汤。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表证罢里证实者,急下之,大承气 汤。夫脉迟,乃热郁阳明,火邪闭脉也。 【伤寒热郁阳明尚且闭脉,何况温病】 里实乃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激澱汗出也,非若邪气在表而汗出之可缓 也。漏风亡阳者,桂枝加附子汤。凡阴证四逆,额上及手背冷汗出者, 与自利厥逆大汗出者,急以四逆汤温之。凡自汗出,小便难,脉沉者, 桂枝附子汤加茯苓。若温病邪热内结,误服表药,大汗亡阳,烦渴不 解,大复苏饮。不因误表而自汗者,增损三黄石膏汤,里实者加大黄。 愈后每饮食及惊动,即自汗出,此表里虚怯也,人参固本汤加黄芷、 牡蛎、麻黄根以固之。若发热而利,自汗不止者死。若大汗出,热反 盛,狂言不止者死。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死。若汗出如珠,不流者 死。此又不可不知也。 盗汗 盗汗者,睡着而汗出也,是由邪在半表半里。何者?若邪气一切在 表与卫,则自然汗出也,此则邪气侵行于里,外连于表,及睡则卫气行 于里,乘表中阳气不致,津液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觉则气散于表而止 矣。杂病盗汗者,或阳虚血热,补中益气汤加防风、麻黄根、生地黄、 牡丹皮;或阴虚火动,当归六黄汤加浮麦、麻黄根。伤寒盗汗,责于半表半里,知其胆有热也。《伤寒论》曰: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会 也,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自汗出。(按:盗汗是少阳证,自汗是阳明证,“但浮者,必盗汗出"句之“盗"字,应是“自"字,当改之,可与白虎汤) 病愈脉静身凉,数日后,忽得盗汗及自汗者,此属表虚,并宜黄芷汤加防风、麻黄根。若温病盗汗,邪热内郁,外侵于表,升降散或增损大柴胡汤加牡蛎、龙胆,或龙胆末二钱、猪胆汁同温酒调服。 头汗 凡热邪内蓄,蒸发腰理,遍身汗出者,谓之热越。若身无汗,则热 不得越,上蒸于阳,故但头汗出也。热不得越,阳气上腾,头汗出澹语 者,在伤寒大柴胡汤、凉膈散,在温病增损大柴胡汤、加味凉膈散。头 汗出剂颈而还,渴饮水浆,小便不利,此为热郁在里,身必发黄,在伤 寒茵陈蒿汤,在温病加味凉膈散加茵陈蒿。心下满,头汗出,水结胸 也,并宜柴胡陷胸汤。阳明病,下血谐语,此为热入血室此证兼男子言,不 仅妇女也。但头汗岀者,在伤寒小柴胡汤加归尾、桃仁、穿山甲、丹皮、 梔子,在温病柴胡清燥汤加穿山甲、桃仁、黄连、大黄、芒硝。又伤寒 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往来寒 热,心烦,但头汗出者,柴胡桂枝干姜汤。又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 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难,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 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 外证,悉人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细,不得为少 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按:"脉细者”,应是“脉沉细者",观下文“脉沉亦在里也"之“亦"字自知,当补之) 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柴胡加芒硝汤。若中湿,误下之,头汗出,小便 利者死。又下后,额上汗出而喘,小便反秘者亦死。二者乃头汗之逆, 以阴阳上下俱脱也。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生,有汗者死。若元 气下脱,额上汗如贯珠者死。《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五内 枯干,胸中空虚,医反下之,此为重虚也。盖头汗有生死之分,须详辨之。 手足心腋下汗 凡潮热手足溜澱汗出,为阳明胃实也。腋下減澱汗出,为兼少阳胆 实也。在伤寒大柴胡汤,在温病增损大柴胡汤。若大便秘硬者,在伤寒 大柴胡汤加芒硝,在温病加味六一顺气汤。若手足心潭濺汗出,大便难 而滝语者,此有燥粪,为热聚于胃也,在伤寒调胃承气汤,在温病加味 凉膈散。《伤寒论》曰:阳明病,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心濺濺 汗出,此欲作痼痕。大便必初硬后澹,胃中虚,水谷不别故也。痼痕 者,寒气结而为积也,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或理中汤加木香、槟 榔,不可下也。若额上及手背衆衆冷汗出者,此属阴证伤寒,通脉四逆 汤温之。此皆不可不辨也。 结胸痞气 《伤寒论》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里作结胸。谓表证当汗 也,而医反下之,则外邪乘虚内陷结于心膈,乃为结胸也。《伤寒论》 曰:太阳病,脉浮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 【浮则为风,动则为痛,数则为热】而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 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恢。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栀子豉汤主之。又曰: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日晡潮热,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又曰:伤寒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其柴胡证仍基在者,复与小柴胡汤,必蒸蒸振汗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又曰:伤寒六七日,结胸实热,脉沉而紧,心下硬 疫 痛者,大陷胸汤主之。又曰:结胸无大热,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活人》云:宜逐其水,小半夏茯苓汤、小柴胡汤去枣加牡蛎亦可)又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又曰:病应汗解,反以冷水噀 之,或灌之,其热被却不出,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崖,与五苓 散。寒实结胸寒饮结于胸中,无热证者,与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崔行功曰:伤寒误下,结胸欲绝,心胸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汤恐不得 废,此下后虚逆,气已不理,当以枳实理中丸,先理其气,次庁诸疾, 古今用之如神。且误下之初,未成结胸者,急宜频服理中汤加枳壳、桔 梗,自得解散,更不作结胸也。又有岫血不尽,血结胸中,手不可近, 漱水不欲咽,身热喜忘如狂,腹胁胀满,大便黑,小便利,犀角地黄汤 加大黄主之。妇人血结胸胁,揉而痛,不可抚近,海蛤散主之。凡结 胸,脉沉紧、沉滑、沉实,或数大有力者,乃可攻之。若脉微沉细,手 足冷者,为难治;若欲救之,宜四逆汤。凡结胸,有兼发黄或发斑,或 厥逆者,皆为最重之证。乂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又结胸脉浮大者, 不可下,下之则死,须详辨之。张景岳曰:结胸治法,仲景俱以大陷胸 汤主之。然以余之见,惟本病不因误下而实邪结胸,下连小腹,燥渴谐 妄,脉来沉实者,正大陷胸汤所宜用也。至于太阳少阳,表邪未解,因下早结胸,而复用大陷胸汤,是既因误下而又下之,恐不得痿,不若用 枳实理中丸、柴胡陷胸汤,以缓治之为妙。 余按:崔张皆谓不得瘻者,恐复下之过也。不知仲景大有所见,尽误下结胸危证也,缓则死矣。结胸而用陷胸者,有病则病受之。观大病 窿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用牡蛎泽泻散峻攻,何反不顾其虚耶?盖病 势危急,设用缓剂,阴水袭入阳界,驱之无及,可见活人之事迂阔者无 剂也。 《伤寒论》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以下之太早故也。谓 内夹痰食,外感风寒,里之阴虚已受邪热,中气先伤也。或热微下证未 全,不任转泻也,而医反下之,则里之微热虽除,表之邪热又至,表邪 乘虚内陷,结于心下,但硬满而不痛,虽不结胸,亦成痞气也。若不因 下早而为痞气者,或痰,或食,或气,或血为之结也。各有寒热之不 同,要在辨而治之。大约轻者,通用枳壳桔梗汤。若实热而为痞者,内实热盛不大便,手足温,其脉关上浮,大黄黄连泻心汤。如寒热偏胜者,上有湿热,下有陈寒也,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 如寒多热少,胸满脉濡者,半夏泻心汤。如胃不和,心下痞硬,干呕, 胁下有水气者,生姜泻心汤。如下利腹鸣者,非热结也,但以胃中虚, 客气上逆,故心下痞硬,甘草泻心汤。要之泻心非泻心火之热,乃泻心 下之痞满也。如痞满胃寒咳逆,理中汤。如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 虚其理,邪热乘入,遂挟热而利,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 汤,即理中汤加桂枝而易其名,为治虚痞下利之的方也。如汗吐下后, 胃虚停饮痞硬,噫气不除,旋覆花代赭石汤,此辅正匡邪蠲饮下气之妙 方也。如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诸泻心汤不解,其人渴而烦躁,小便 不利,五苓散。邪在上而治在下,使浊气出下窍,而清阳之在上焦者, 自能宣化,乃脏实而泻其腑也。盖五苓有两解之功,润津滋燥,导饮荡 热,亦消痞满之良方也。如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或吐,或下利, 脉滑数,或关脉沉紧,大柴胡汤。盖外邪不解,转入于里,心下痞硬, 呕吐下利,攻之则碍表,不攻则里证又迫,计惟有大柴胡汤,合表里而 两解之。 余按:大凡结胸痞气,未经攻下而成者,此或痰,或食,或气,或 血凝滞而然,先须柴胡陷胸汤、柴胡枳桔汤以开之,开之不愈,则攻下 之。曾经下后,此为外邪陷入而为结胸痞气,时其轻重,当下则下,缓 则误矣。若不分曾下未下,但见心下胀满,便以为结胸痞气,辄用攻下 之剂,反成真结痞矣。又按:结言胸,痞言心下,结言按之石硬,痞言 按之濡,结言寸脉浮关脉沉,痞不言寸而但言关上浮,可以知其病之- 分,治之异矣。然此皆为正伤寒言之也。若温病郁热内攻,火性上炎, 一发即心胸结痞,脉洪滑数,或伏沉,自是热实结胸痞气,特患下之不 早耳,非大小陷胸或陷胸承气、加味凉膈等方下之不为功。凡结胸,不 问寒热虚实迟早,便用義法,生姜、葱白等分,生萝卜加倍无,以子代之, 三味共捣一处,炒热,白布包,作饼躍胸前结痛处。此法须分二包,冷, 则轮换,无不即时开通,但不宜太热,恐炮烙难受也。更以温手顺下揉, 之,自无不愈。并治一切痞满胀痛,真妙法也。 张氏《发明》曰:成注云,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既无热而又 恶寒,其为阴证明矣,安有下之之理,下之岂止作痞而已哉。夫仲景所 谓阴阳者,指表里而言也,非此之谓也。病在表则当汗,而反下之,因作结胸;病虽在里,尚未入腑,而辄下之,因成痞。所以成结胸者,误 下之故也;所以成痞气者,下之太早故也。《经》曰:脉浮而紧,浮而 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又曰:脉浮而紧,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由此言之,风邪入里则结胸,寒邪入里则为痞。然此亦 皆太阳病之所致,非阴证之谓也。又曰:病在阳,应以汗解。阳指表证 而言明矣。况痞证诸条,未有因无热恶寒下之而成者,此成注之误也。 按:此说深合经义,故录之。 腹满 腹满者,腹中胀满也,腹满不减者为实,时满时减者为虚。以手按 之,坚硬而痛不可按者为实,可揉可按而软者为虚。《伤寒论》曰:凡 伤寒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痛。自利益甚,宜理中汤加蕾香、厚朴、陈皮、半夏,甚则四逆汤。 按:“自利益甚”四字,当在“必胸下结痛”句之下,不应在“吐食不下"句之下. 若在此句下,则是“已吐食不下而自利益甚”矣。仲景复曰"若下之"三字,无所谓也,当移之)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虚寒从下而上也,理中汤加厚朴、木香。病 人自言腹满,他人以手按之不満,此属阴证,切不可攻,宜四逆汤温 之。凡汗解后腹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本太阳证而反下之,因 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少阴病六七 日,腹胀不大便者,大承气汤。凡发汗后不解,腹胀满痛者,大承气 汤。凡潮热腹满,短气而喘,内实者,大柴胡汤加厚朴、槟榔。胸中有 热欲呕吐,胃中有寒作满痛者,黄连汤。温病无阴证,热郁失下,邪火 久羁,腹胀满痛者,升降散、加味凉膈散加枳实、厚朴。大抵阳热为 邪,则腹满而咽干,便秘澹语;阴寒为邪,则腹满而吐利,食不下。与 夫曾经汗吐下后腹满,治各不同。故为医者,要知邪气所起所在。审其 所起,知邪气之由来,观其所在,知邪气之虚实,汗下之不差,清补之 适当,则十全之功可得也。 小腹满 小腹满者,脐下胀满也。胸膈满为邪气,小腹满为有物,物者何? 尿与血耳。小腹满,小便不利者,尿涩也。在伤寒,自气分传入血分, 宜五苓散、猪荟汤;在温病,自血分发出气分,宜神解散、升降散。小 腹满,小便自利者,蓄血也。在伤寒,桃仁承气汤、代抵当汤丸;在温 病,解毒承气汤加夜明砂、桃仁、丹皮、穿山甲。又伤寒小腹满,厥 逆,真武汤。小腹满,不结胸,按之痛,厥逆,脉沉退,冷结关元也, 四逆汤加吴茱萸,外灸关元穴。温病无阴证。 腹痛 凡腹中痛,按而痛甚为实,按而痛减为虚。阳邪痛者,痛不常久; 阴邪痛者,痛无休歇。伤寒腹痛,须明部分。中胱痛属太阴脾经分,脉沉迟而寒者理中汤,甚加附子;阳脉涩,阴脉弦(脉三阳急为痼,三阴急为疝, 此伤寒癥疝发于内,故腹中急痛)小建中汤(散结安痕,治在阳明太阴)不瘥,小柴胡汤(和中定疝,治在少阴厥阴);脐腹痛属少阴肾经分,脉沉者真武汤。小腹痛 属厥阴肝经分,阳郁厥逆者,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阴寒厥逆 者,四逆汤加吴茱萸。若太阳病下之早,因而腹痛者,属太阴也,桂枝 加芍药汤。若内实腹痛,绕脐刺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粪也,调 胃承气汤;大实腹满而痛,脉实者,大承气汤。若脉弦,口苦发热,腹 中痛者,小柴胡汤去人参,加炒白芍;寒热交作,腹中痛者,小柴胡汤 加肉桂、白芍,寒多去黄苓。大抵伤寒腹痛,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要 在辨脉证而治之;温病腹痛,乃杂气潜入,邪火郁滞阳明也,以升降 散、加味凉膈散消息治之。温病无阴证,实与热自不屑言,即有虚者, 亦当先去其急,而后理其缓也。张子和曰:良工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今之庸工,不敢治其实,惟误补其虚,举世不知其非,奈何。 烦热 烦热者,因发热而烦躁不安也,惟温病为特甚。此盖杂气伏郁三 焦,邪火亢闭,怫热燔灼,故心神无定耳。增损双解、增损三黄石膏之 属,消息治之。若伤寒有表邪,不得汗出而烦躁者,其脉浮缓而紧数, 大青龙汤。若烦而渴,脉弦数者,乃半表半里证也,小柴胡汤加知母、 天花粉。若烦渴舌燥,大汗出,饮水,脉洪数有力者,阳明经腑证也, 白虎汤,甚则调胃承气汤。若手足厥,下利而烦,脉沉细而软者,此则阴证之类烦也,急以人参、附子温之。若手足厥(阳气受于胸中,四肢为诸阳之本),邪结胸(寒饮伏停,阳气隔塞),心中满而烦(饮作烦闷)此非少阴之藏寒也, 急以瓜蒂散吐之。若内伤劳役,阴虚火动而烦者,身倦自汗,尺脉浮虚者,补阴益气煎加白芍滋之。凡伤寒五七日,两手六部脉皆至(六脉同等), 大烦(邪欲外散,故作烦热)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邪正相争),欲作汗解也。 若脉和大烦(邪欲外向,大有作汗之机)目肿睑内际黄者(太阳主目上纲,阳明主目下纲,目肿而内际黄者,土旺而邪欲散也)此亦欲作汗解也。所以言大烦者,以肌 表大热,则是邪热欲泄达于外也,故为欲解。间有大战者,然必以脉为主,若脉不至而大烦,不能言(反解上条),脉不和而脸黄大烦(反解次条),其病为进,不可执一而论也。 潮热 潮热者,如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盖阳明属土,应时则旺于四 季,应日则旺于未申,故必日晡发者为潮热。阳明内实也,宜下之。若 一日三五发者,乃是发热,非潮热也。又须切脉之滑大沉实,再审其人 脐腹胀满,以手按之则硬而痛,手足心并腋下濈濈然有汗,此内实有燥粪也。在伤寒大柴胡汤,或调胃承气汤;在温病增损大柴胡汤,或加味 凉膈散加龙胆草。务要酌度适中病情,不可太过不及。若伤寒,发在寅 卯辰巳时分,且未可下,宜小柴胡汤加减与之。若少阳邪并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痛不去者,主以小柴胡汤。又胁下硬满, 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则上下通和,濈然汗出而解。至于温病,邪郁胃中,但有潮热,悉以增损大柴胡汤,甚则加味六一顺气汤。凡伤寒潮热者,先以小柴胡汤,如热不除,内实可下者,以大柴胡汤。此大略也。 往来寒热 伤寒往来寒热,邪正分争也。盖寒为阴,热为阳,里为阴,表为 阳。邪客于表,与阳相争则发寒矣;邪客于里,与阴相争则发热矣。表 邪多则寒多而热少;里邪多则热多而寒少。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 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表里之不拘,内外之无定,由是寒热往来 而无常也,故以小柴胡汤,立诸加减法以和之。又往来寒热与寒热如 疟,似是而实非也。寒热如疟者,作止有时,正气与邪争则作,分作止 矣。往来寒热,则发作无时,往来无常,日三五发或十数发,此其与疟 异也。虽治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当和解之,又有病至十余日,热结在 里,复往来寒热,自宜大柴胡汤下之。凡少阳证,往来寒热,必先与小 柴胡汤和之。服后不解,其脉反浮者,与柴胡桂枝汤,使邪从表而散。 其脉如数者,与大柴胡汤,使邪从里而出也。温病伏邪内郁,往来寒热 多属热结在里,阴阳不和,增损大柴胡汤主之,如升降散,乃此证妙药也。盖升清可以解表,降浊可以清里,则阴阳和而内外具彻矣。若施之 伤寒,则又不可。 谵语 谵语者,语言讹谬而气盛也。《经》曰:实则谐语。盖邪热深入, 蓄于胸中,则昏其神气,遂语言无次而妄说也。邪热轻者,惟睡中遭 语,醒则无矣;邪热重者,即不睡亦遭语;如热极者,詈骂不避亲疏, 不识人,此神明之乱也。谵语盖非一端,伤寒发汗多亡阳谐语,以胃为 水谷之海,津液之主,汗多津液亡,胃中燥,必发谐语。此非实热,故 不可下,以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谚语不恶寒反恶热,白虎汤。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不知味也。面垢,谵语,遗尿自汗,脉滑实者,白虎汤。潮热,手足腋下滩澱汗出,其脉沉实,或滑数有力,大便难而澹语者,大承气汤。温病热郁三焦,神昏气乱,谐语 不识人,时其轻重,以升降、凉膈、六一、解毒承气之类,消息治之。 若误服表药,谱语闷乱者,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大黄。若蓄血谐语,大便 黑,小便利,在伤寒桃仁承气汤,在温病解毒承气汤加夜明砂、桃仁、 穿山甲、丹皮。下利澹语,脉滑而数,有宿食也,在伤寒六一顺气汤加 黄连,在温病加味六一顺气汤。此非内寒而利,乃燥粪结实,胃中稀水 旁流之物也,必须能辨滑数之脉,乃可下之。此证最难酌度。温病多有 体厥、脉厥者,更须下之。此《内经》通因通用之法也。若下后下证悉 除,三五日后谐语不止者,此邪气已去,元气未复,宜柴胡养荣汤加辰 砂一钱。大抵澹语脉短则死,脉自和则愈。或气上逆而喘满,或气下夺 而自利,皆为逆也。 郑声 郑声者,郑重频繁,谬语淳谆不已而气微也。《经》曰:虚则郑声。 如老人遇事译语不休成氏以为声转其本音,二理并通,故两存之。 盖郑声,乃因内虚正气将脱而言,皆不足之状。如手足厥,脉沉细,口 鼻气息短少,所说语言轻微无力,气少难以应息者,皆阳气微也。若神 昏气促,不知人事者死。如气不促,手足颇温,其脉沉细而微者附子 汤,或内热不可用附子者,人参三白汤、五福饮、七福饮之类,随证加 减治之。所谓伤寒温病,四损不可正治者此类是也,娄氏曰:檐语气虚 独言也。此出《素问》。予用参、芷、归、术治之屡验。按:此即所谓 郑声也。大抵澹语、郑声,态度无二,但有虚实之分,须详辨之。 发狂 凡发狂,本属阳明实热之证。盖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或伤寒阳邪 传入胃腑,或温病阳邪起自胃腑,热结不解,因而发狂。《内经·脉解 篇》曰: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畏木也。其恶火者,热甚则畏火也。其恶人者,以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也。其病甚则弃衣而 走,登高而歌,或数日不食,或踰垣上屋者,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 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其弃衣而走者,以热盛于身也。其妄言骂詈 不避亲疏而歌者,以阳盛为邪也。又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乃 狂。又曰:邪入于阳则狂。是皆以阳明热邪上乘心肺,故令神志昏乱若 此,此阳狂也。伤寒温病虽根源不同,至于发狂皆邪热已极,使非峻逐 火邪则不能已。故但察其大便硬结,或腹满而坚,或湿滞胶闭,或协热 下利,或热结旁流有可攻之证,酌用大小承气、凉膈、六一、解毒承气 之类下之。如无胀满结实等证,而惟胃火使然者,但以白虎、解毒、三 黄石膏、大小清凉之属,清其火邪,其病自愈。外有伤寒如狂、发狂二 证,以太阳邪热不解,随经入腑,重则发狂,轻则如狂,此热搏血分, 蓄血下焦,故宜桃仁承气与代抵当下之。温病多蓄血阳明,以黄连解毒 汤,送下代抵当汤丸去桂加牛膝、丹皮。近见别有一种如狂之证,或由 失志而病,其病在心;或由悲忧而病,其病在肺;或由失精而病,其病 在肾;或由郁怒思虑,饥饿劳碌而病,其病在肝脾,此其本病已伤于 内,而邪气复侵于外,则本病必随邪而起矣。其证所谓虚狂是也。外无 黄赤之色,刚暴之气,内无胸腹之结,滑实之脉,或不时躁扰而禁之则 止,或口多妄诞而声息不壮,或眼见虚空,或惊惶不定,察其上,口无 燥渴,察其下,便无硬结,是皆精气受伤,神魂不守,其证与阳极发狂 者反若冰炭,而时医不察,但见错乱,便谓阳狂,妄行攻下,必致杀 人。凡治此者,须辨气血阴阳四损何在。其有虚而夹邪者,邪在阳与气 分,宜补中益气汤、大温中饮;邪在阴与血分,宜补阴益气煎、理阴煎;设有邪气闭结,势不能下者,必以黄龙汤,或大柴胡汤加人参。其 虚而无邪者,在阳与气分,宜八珍、十全、肾气丸料、右归丸料;在阴 与血分,宜六味丸料、左归丸料。其虚而夹寒者,宜四逆汤加人参、右 归丸料。其虚而夹火者,宜六味丸料、左归丸料。此方治之宜,大略如此。若夫润泽之,则在医者活法耳。 发斑疹 发斑者,轻如蚊迹,重如锦纹。其致此之由,总因热毒不解。或当汗不汗,则表邪不解;当下不下,则里邪不解;当清不清,则火盛不 解;阳证误用温补,则阳亢不解。必须察脉之浮沉、人之虚实、热毒之 轻重而治之,断不可执成氏不可汗、不可下之说。凡邪气自外而入,深 入不解,则又自内而出,表里相乘,势所必至,原非表虚证也。但使内 外通达,则邪由表里而解矣。即如犀角地黄汤,乃治斑之要药。人知此 汤但能凉血解毒,而不知此汤尤善解表散邪,若用之得宜,里气一清, 必通身大汗,热邪顿解,何为不可汗耶?【胃热干燥,荣气不舒,得凉鶏以滋其 .阴,则胃中和而大汗出矣.】发斑大热,狂躁引饮,又何为不可下耶?凡斑出 赤红者为胃热,紫红者为热甚,黑色者为胃烂也。鳞红起发者吉,最忌 稠密成片。如热甚脉洪数烦渴者,以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僵蚕、蝉 蜕、青黛。如热毒内蕴,烦心不得眠,错语呻吟者,犀角大青汤加值 蚕、蝉蜕,或增损三黄石膏汤加青黛、犀角。热燥便结者,俱加酒大 黄。如斑发已尽,外热稍退,内实便秘澹语者,以加味凉膈散微下之。 温病与伤寒治法同。盖僵蚕、蝉蜕尤斑疹要药也。至于阴证,亦时有发 斑者,状如蚊迹,多出胸背手足间,但稀少而淡红,身虽热而安静。以 其人元气素弱,或因欲事伤肾,当补不补,则阴凝不解。或误服凉药太 过,以致变成阴证。寒伏于下,逼其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熏灼肺胃, 传于皮肤而发斑点,补阴益气煎加干姜、附子。寒甚脉微,大建中汤、 通脉四逆汤,则真阳回阴火降,而证乃痊,此治本不治标也。温病无阴 证。若夫疹与斑等乃温病中之重症也,治同温病,伤寒百不出一。总缘 杂气之毒郁于胃中,无所施泻,发于皮肤而为疹,增损双解散主之,加 紫背浮萍五七钱,或重加石膏、大黄、芒硝,清散得宜,未有不出者。 如身出而头面不岀,此毒气内归,危候也。急以大蟾蛛一个,捣和新汲 水,去渣痛饮之自出,屡验。若温病有久而甚者,烦躁昏沉,只用蟾赊 心三两个,和水饮一二次,定心安神而病去矣,勿以为微而忽之。凡斑 疹,脉洪长滑数易治,脉沉伏弦微难治。黑如果实暦者死,不可不知。 发黄 凡伤寒温病皆发黄,多由阳明湿热,与合曲相似。如发热汗出者为 热越,不得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际颈而还,或心中懊侬,或渴饮水浆,小便不利,或赤或黄,或溷浊,肚腹胀满,或痛或不痛,或燥 结,脉来沉实有力,此皆瘀热在里,熏蒸于皮肤之上。身黄如橘子色 者,在伤寒茵陈蒿汤,在温病加味凉膈散加茵陈蒿。古方治里证有三承 气汤,便于三承气中合茵陈蒿汤,或加味茵陈蒿汤,随证施治,方为尽 善。外用黑豆一升,黄蒿四两,煮滚汤一锅,倾铜盆内,搅稍冷,入鸡 子清七八个,以手指搅起白沫,敷身黄处,黄散,温覆汗出而愈。又伤 寒有身黄发热者,梔子柏皮汤。伤寒有瘀热在里表者,麻黄连翘赤小豆 汤。此瘀热在表而发黄,故用表药。设泥里字岂有邪在里而反治 其表之理哉。夫伤寒温病,至于发黄为疾已甚,多有不治之证。形体如 烟熏,直视头摇,是为心绝;环口黧黑,柔汗发黄,是为脾绝,当辨之。 蓄血 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身黄如狂,屎黑善忘,皆蓄血之证。许 学士云:血在上则喜忘,血在下则发狂。盖伤寒病在太阳,则当发汗。 或不汗,或汗退,或脉盛汗微,邪无从出,故随经入腑,结于膀胱,乃 为蓄血。温病起无表证,而惟胃实,阳明热郁失下,邪火久羁,故肠胃 蓄血多,膀胱蓄血少。亦有血为热搏,下注膀胱者,虽腐为黑血,溢于 肠间,结粪得瘀而润下,然真元已惫矣。医者必察人胸脐旁、小腹,但 有硬满处,以手按则痛者,便为蓄血。若蓄血阳明,不必问其小便。若 小腹硬满而小便自利,则膀胱之气化行,而与尿涩气不化不同也,允为 有形之蓄血矣。温病与伤寒治法亦无大异。《保命集》分三焦:上焦胸 胁手不可近,在伤寒犀角地黄汤加大黄,在温病再合黄连解毒汤;中脱 脐间手不可近,在伤寒桃仁承气汤加丹皮、枳壳,在温病去肉桂,再合 黄连解毒汤;脐下小腹手不可近,在伤寒代抵当汤丸,在温病以黄连解. 毒汤送下此丸,去肉桂,加丹皮、牛膝。夫伤寒温病至于蓄血,实病证 之奇异,治法之精微,能审诸此,垂手取效,可为妙也,然而难矣。实J 者可救,虚者多危。 衄血 经络热盛迫血妄行,出于鼻者为她。伤寒责其血热在表也;温病责 其血热在里,浮越于表也。犀角地黄汤加苓、连、柴、栀、元参、僵 蚕、蝉蜕,甚加大黄,入蜜、酒、小便,冷服。凡伤寒阳明病,口干鼻燥能食者,知邪不在里而在经,故必峋也,葛根汤去大枣,加葱白、黄 苓。不止,黄苓汤去枣,加生茅根、生艾、生藕、生荷叶、生侧柏叶,小便煎。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无汗而峋者愈。太阳病翊血,及服桂枝汤后通者,为欲解,亦可服犀角地黄汤加茅花(如无,以根代之)。脉浮大,发 热下利,翅血干呕者,黄苓汤去大枣,.加生地汁、童便。Uffl血烦而渴欲 饮水,水入即吐者,先服五苓散,后服竹叶石膏汤。不止,茅花汤(即茅花五钱,小便煎服是也)。或于凉血药中,磨京墨三茶匙亦妙。汗后热退,衄血不止,用草纸折数层,浸于新汲水中,贴顶门上及项脊,温则易之,,必止。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出,或从目出,是为下厥上竭,为难治,可与当归四逆汤。仲景曰:衄家不可发 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瞬,不能眠。又曰:亡血家,不 可发表,汗出即寒栗而振。二说皆为久朝,亡血已多,故不可汗。若热 毒蕴结成岫,脉浮紧者,麻黄汤;脉浮缓者,桂枝汤。若脉已微,二药 必不可用。脉细者,黄苓汤去大枣,加生地、童便;脉滑者,犀角地黄 汤。大抵通血、吐血、下血,脉微小者生,脉实大者死。或通后、吐 后、下后,脉微小易治。若热反盛,脉反洪数者死也。若衄而头汗出, 或身上有汗不至足者,皆难治也。 吐血 伤寒诸阳受邪,其邪在表,当汗不汗,热毒深入,故吐血也,麻黄 汤汗之。内有瘀血者,桃仁承气汤利之。服桂枝汤后吐血者,犀角地黄 汤加茅花。凡久病虚弱,外有寒形,内有火邪,风寒闭塞,壅遏里热, 以致吐血者,麻黄芍药人参汤主之。凡吐血鲜红色者,皆热也,犀角地黄汤以凉之;凡吐血紫黑成块,脉沉迟细,口不渴,小便清,为瘀血寒凝也,宜理中汤加丹皮、肉桂之辛温以散之。若脉洪数,仍属热,宜桃 仁承气汤以行之。温病吐血与翊血,皆属热毒内郁,经络火盛,火载血 液而妄行,大清凉散,或犀角地黄汤合泻心汤。有瘀血紫黑成块者,加 和k仁、大黄以利之。 (按;麻黄芍药人参汤证出自《准绳》,《伤寒论》无此证。因东垣治一 寒士感寒吐血,用麦冬饮子合仲景麻黄汤各半服之,甚善,故并载之以为后学津梁。乾隆乙巳季冬科试,先君六旬有六,冒雪归家,风寒郁热,以致头痛,发热恶寒,吐血,诸医不效。余甚惊惶,斟酌东垣此汤一服而愈。前因吾父中风,留心医道,三年内未敢处方,自是而悟,认真脉证方未有不效者。噫!医道之难在此矣。 辨中有发经论所未发者,实千古不易正理,后学宗之,自不覆晋人辙矣。畏斋 伤寒瘟疫条辨 卷三 头目眩 眩者,头旋眼黑也。伤寒头眩,多因汗吐下,虚其上焦元气之所致 也。伤寒邪在半表半里,表中阳虚,故时时头目眩,葛根汤。风家多头 目眩,亦当解肌,葛根汤。《伤寒论》曰:少阳,口苦咽干目眩,小柴 胡汤加天麻、川尊。《伤寒论》曰;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 咳,其人必咽痛。能食为阳明中风,四逆散加天麻、桔梗。《伤寒论》 曰:太阳伤寒,误吐误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里虚气上逆也),起则头眩(表虚阳不足也),脉沉紧(邪在里,不可汗),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汗则外动 经络,伤损阳气,则不能主持诸脉也,桂苓甘术汤以温经益阳,或真武汤以实卫 止汗。 按:《针经》云:上虚则眩,下虚则厥。头目眩皆属虚,宜温经补 阳之剂。吴氏治伤寒汗出过多,头眩,身摇发热,脉虚数,人参养荣汤倍人参,加天麻,少佐酒炒黄柏,二服而愈。易老云:头旋眼黑,非天麻不能定,少佐黄柏以滋肾水也。若血虚头眩,四物汤加人参、天麻。 气虚头眩,四君子汤加天麻、川萼。伏痰头眩,二陈汤加南星、白术、 天麻、川芎。内兼痰火上攻,再加酒炒黄苓、竹沥、姜汁。若元气虚脱者,人参养荣汤、大建中汤,俱加天麻、川芎。内伤劳役者,补中益气汤加天麻、川芎。惟温病头目眩及头胀、头痛、头汗,并目赤、目黄、 目不明、目直视、目反折,与伤寒治法不同,俱系杂气伏郁中焦,邪热亢闭,上攻头目,乃胃家实也。通宜升降散、加味凉膈散清利之(头眩疼量加大黄,目眩赤等证量加龙胆草酒炒)。 咳嗽 咳谓有声无痰,嗽谓有痰无声,咳嗽则有声有痰也。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之,使气逆而不散,冲击咽膈,令喉中淫淫如痒,习习如梗而咳嗽也。有寒者,有热者,有停饮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 半表半里者,病各不同,治亦有异。如伤寒停饮与表寒相合而咳嗽者, 小青龙汤,或金沸草散;停饮与里寒相合而咳嗽者,真武汤;邪热在半 表半里而咳嗽者,小柴胡汤加贝母、知母、天花粉,肺热去人参加沙 参;凡阴证手足厥逆而咳嗽者,四逆汤加五味子。若温病伏热内郁咳 嗽,白虎汤合升降散、小清凉散加竹叶;若烦闷则加味凉膈散、增损三 黄石膏汤,并加桔梗。夫咳为肺疾,必待发散而后已,然又有不可发散 者。《伤寒论》曰:咳而小便利,不可发汗,发汗则四肢厥逆。又曰: 咳而发汗,踌而苦满,腹中复坚,此为逆也。不知发汗尤为温病所大忌 者,岂止小便利一节乎。又咳而脉数者,为心火刑肺金则死。 口燥咽干 引饮曰渴,不引饮曰燥干。凡伤寒少阳,邪在中焦,口苦舌干,不 甚渴,脉弦者,小柴胡汤。少阳脉弦,往来寒热而呕,口燥咽干者,小 柴胡汤。口干少津液,脉浮紧微数者,白虎加人参汤。阳明无大热,背 恶寒,口燥咽干者,白虎加人参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急 下之以存津液,大承气汤。此热在下焦,烁枯肾水,下不可缓也。若温 病怫热内郁,未有不口燥咽干者,小清凉散、增损三黄石膏汤,再看兼 证消息之。凡伤寒汗吐下后,津液少,口燥咽干,及虚人水衰火旺,口 燥咽干,以补阴益气煎加麦冬、黄柏、知母、天花粉,以滋其水。若脉 沉足冷者,多难治。温病下后须酌之,不可骤补。脉沉足冷,宜大下 之,不可以伤寒例拘也。 咽痛 凡伤寒咽痛有多般,务宜详辨,不可一例以为热也。太阳病误下, 脉若浮紧,必咽痛,此热邪仍在上膈也,小建中汤加桔梗。误汗亡阳漏 风而咽痛,此阳虚而阴气上乘也,干姜附子汤。阳明病六七日不大便, 热蒸头痛而咽痛者,调胃承气汤。热传少阴而咽痛者,以其经上循喉咙 故也,脉必数而有力,证必燥渴引饮,小便秘涩短赤,急当下夺以泄其 热也,大承气汤。少阴咽痛,四逆,泻利下重者,四逆散加蓬白、桔 梗。少阴病一二日,咽痛者,与甘草桔梗汤即瘗。此汤为阴阳通用之 剂。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面赤咽痛,此阴盛格阳 也,通脉四逆汤加桔梗。有直中阴经而咽喉骤痛,不肿不渴,始病无发热头痛,脉来沉紧而细,或疾数无伦,或呕吐清水,或泻利清谷,或燥极闷乱,渴不能饮,此寒气客于少阴之经,虚阳上逆之候,附子汤、干姜附子汤加人参急温之,或可救疗。大抵阳邪上逆而咽痛,宜甘寒以解其热;阴寒邪塞而咽痛,宜辛温以解其结,此大较也。若夫肾气本虚,龙火势盛,必挟痰饮于上而肿痛闭塞也,当廷破岀血,涌泄痰涎,后用六味地黄丸料加牛膝、麦冬、五味子.频服。又有真阴亏损,肾水枯涸, 阴寒直中而咽痛者,附子理阴煎大剂浓煎饮之。若温病怫郁中焦,流布 上下,即见少阴经口燥舌干,咽喉肿痛不利之证,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 舌本故也,增损双解散加元参、牛莠子,或增损普济消毒饮倍桔梗加荆芥穗,升降散尤为对证之药。 渴 凡伤寒发渴,或因热耗津液,或因汗下太过,当分六经而治。太阳 热在表不渴,若热入膀胱之本,脉浮数,小便不利,微热发渴者,五苓 散,切不可与白虎汤。阳明病脉长,标热不恶寒,无汗而渴者,葛根汤 加黄苓、知母,减麻黄二钱。若阳明热传胃中,本热恶热,澱減汗出而 渴,脉洪大而数者,白虎汤,切不可与五苓散。若阳明本热内实,或蒸 蒸而热,潮热烦渴,口燥咽干,大便实者,调胃承气汤,或大柴胡汤。 少阳脉弦数,口苦咽干,发热而渴,及心烦喜呕而渴,或往来寒热而 渴,并宜小柴胡汤去半夏加陈皮、知母、麦冬、天花粉。太阴自利则不 渴,惟少阴则口渴饮水也。小便色白者此下虚有寒也,脉沉附子汤。厥 阴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以其传经尽,欲饮水为欲愈之候也。若身 寒厥逆,脉滑而口渴者,此里有热也,白虎加人参汤。凡阴证,烦躁口 渴不能饮水,此虚阳上迫而为假热,脉沉足冷者,四逆汤加人尿、猪胆 汁冷饮之。若温病一发即烦渴引饮,以郁热自内而达外也。 【伤寒温病,大 渴欲校凉水,而世医禁用,不解何故】 故《直格》曰:身热,为热在表;引饮, 为热在里。温病本末身冷不渴,小便不赤,脉不洪数者,未之有也。轻 则白虎汤加白僵蚕、蝉蜕、天花粉,重则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大黄。凡病 忽欲饮水者为欲愈。盖肠胃燥,不能散邪,得水则和其胃气,汗出而 解。若不与水则干燥无由作汗,遂至闷乱也。但当察邪热之轻重,宁少 与之。若热少与多,不能渗化,则停蓄为支结,喘呕下利,肿满等证。 《要诀》曰:亦有下利清谷,纯是阴证,而反见渴者,此阴在下,格 阳于上,兼因泻泄,津液既去,枯燥而渴,虽引饮自少,而常喜温,不 可投寒剂,宜理中汤加附子、四逆汤加人参以温之。 景岳曰:水为天一之精,凉能解热,甘可助阴,非苦寒伤气者之 比。如阳虚无火者,其不宜水无待言也。其有阴虚火旺者,元气既衰, 精血又涸,则津液枯燥,多见鼻干唇裂,舌苔黑色,二便闭结,使非借 天一之精何以济燃眉之急,故先以冰水解其标,继以甘温壮水之 91 剂培其本,水药并进,无不可也。 【景岳此论发前人所未发,每见乡曲人害溫病,饮 凉水而汗出熟退,此即"助阴解热”之义也,此即“里热清而表邪自解”之义也】 其有内真寒而外假热,阴盛格阳之证,察其元气,非甘温大补则不足以挽回,伤察其喉舌,则些小辛热又不可以近口。有如是者,但将甘温大补之剂煎 成汤液,用冷水浸冷饮之,此以假冷之味解上焦之假热,而以真热之性 复下焦之真阳,是非用水而实亦用水之意。【韩恚所谓真对真假对假者此也】《内经》所云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是也。 漱水不欲咽 伤寒阳明病,凡内有热者欲饮水。今欲漱水而不欲咽,是热在经, 里无热也。阳明多血多气,经中热极,迫血妄行,故知必作股也,犀角 地黄汤加茅花。有太阳表证者汗之,麻黄汤。外证无寒热,欲漱水不欲 咽,必发狂,此蓄血停留也,桃仁承气汤下血乃愈。少阴脉沉细,厥 逆,时烦躁作渴,欲漱水不欲咽,四逆汤温之。又下利,厥逆无脉,干 呕烦渴,欲漱水不欲咽,白通汤。不痿,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大抵阴 证发燥烦渴,不能饮冷水,或勉强饮下,良久仍吐出,或饮水而呕者, 皆内寒也。盖无根失守之火,游于咽嗑之间,但欲漱水不能饮水也。若 饮水不吐,复欲饮者,热也。若温病杂气怫郁三焦,邪热内炽,渴欲饮 水者多矣。间或有漱水不欲咽者,必其人胃中湿饮过甚,或伏火未散, 或蓄血停留,俱未可知,但口舌干而不欲咽也。轻则小清凉散、升降散 清降之,重则解毒承气汤大泻之。不可拘伤寒阳明热在经,里无热之例也。 呕吐 呕者声物俱出,吐者无声出物。伤寒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而呕吐 者,葛根加半夏汤。少阳阳明多呕证,脉弦发热,口苦而呕,或寒热往 来而呕,并宜小柴胡汤倍半夏、生姜。先渴后呕者,为水停心下,小半夏加茯苓汤。先呕后渴者,为欲解,可与水饮。太阳少阳合病,自利而 呕者,黄苓加半夏生姜汤。少阳邪甚,发热呕不止,心下急,郁郁 微烦者,大柴胡汤。三阳发热而呕,俱用小柴胡汤。发热不解而烦(伏饮与邪热相搏作烦闷),渴欲饮水(胃干希水自救),水入即吐(伏饮内作,水不得人),名曰水逆,五苓散。伤寒本自寒(下)格。【按:“伤寒本自寒”下句之“下”字,为是 “格”字】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苓人 参汤。太阳误吐下,心中(温温)嗢嗢欲吐,【按:"心中温温欲吐”句“温温”二字,应是“嗢嗢”,盖嗢嗢者,力吐饮之状也,皆当改之】而胸中痛,大便溏,腹微满,郁郁微烦者,调胃承气汤。若未曾吐下者,大柴胡汤。太阴腹满,或吐食不下,脉沉者,理中汤加厚朴、陈皮、半夏、生姜,寒甚加 附子。少阴脉沉迟,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嗢嗢欲吐,复不能吐, 手足厥者,四逆汤。厥阴干呕吐涎沫者,吴茱萸汤。若呕而脉弱,小便 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可与四逆汤救之。若下利无脉,干呕烦 者,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若阴厥呕而不渴,干姜附子汤。至于温病呕吐者,胃中伏火,郁而攻发也,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味凉膈散加石膏清 利之自止。若有宿粪燥结,时时呕吐者,此为下格,亦宜加味凉膈散、 升降散通之。如病愈后,脉证俱平,往往有下格之证,所云病愈结存是 也,但常作哇声,上下通气,故不呕而能食,俟胃气渐复,津液流通, 宿粪自然润下也,断不可攻。如下格常呕则气闭矣,通之则宿粪除而呕 吐止。《语》云:“欲求南风,须开北牖”,正谓此也。大抵呕吐清水, 即为寒证。若胃中有热,必是涎液酸水。《病机》曰:诸呕吐酸,水液 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此可见矣。凡胃热 甚,服药呕吐不纳者,愈吐愈服,三服后,火性渐消,然后徐徐用药, 即不吐。凡过药不可用甜物,须嚼生姜为妙。 喘 喘无善证。温病内热怫郁,三焦如焚,气上冲胸而喘者,加味凉膈散。腹胁满痛而喘者,解毒承气汤。若自脐下气海动气而喘者不治。正伤寒,则宜辨六经寒热治之。太阳表有寒发喘者,脉浮紧,恶寒无汗 也,麻黄汤加厚朴。表有风发喘者,脉浮缓,恶风有汗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内有寒,心下有水气,干呕汗出而喘者,小青龙汤。凡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表寒未解也),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太阳经病误下之,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苓汤。阳明病内实不大便,腹满短气,发潮热而喘者,大柴胡汤加厚朴、杏仁。凡阴证厥逆,脉沉细而微,气促而喘,无汗者可治,四逆汤加细辛、五味子。少阴病反发热,脉沉而喘,麻黄附子细辛汤。凡虚人脉沉,手足厥逆而喘 者,五味子汤。凡暴感风寒,脉浮无汗而喘者,苏陈九宝汤。凡热甚有 痰,脉弦滑数而喘者,不可汗,不可下,小柴胡汤去人参加陈皮、贝 母、天花粉和之。胸满者加枳壳、桔梗;心下满者加枳实、黄连;舌燥 饮水者加石膏、知母。凡伤寒止于邪气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坚, 设或腹满而喘,则又为可下之证,须酌之。大抵诸喘为恶,谓肺中邪胜 而兼虚也,所以阴证发喘,尤为恶候。下元虚损之人,肾气上乘而喘, 急以肾气丸料引火归源,可救十之一二。若兼动息摇肩,戴眼直视,汗 出厥逆者立毙。以邪气上盛,正气欲脱,必至喘满。《经》曰:直视谵语,喘满者死。又:身汗如油,喘不休者为命绝也。 短气 短气者,气短不能相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处,其证多 端,实为难辨,表里寒热虚实稍不明切,误治者多矣。一者太阳表证不 解,汗出不彻,其人面色缘缘正赤,阳气怫郁,烦躁不安,其身不知痛 所在而短气者,宜微汗则愈,桂枝麻黄各半汤。二者太阳病发于阳而反 下之,阳气内陷,遂成结胸。心下硬满高起,气促而短,脉沉滑而实 者,大陷胸汤。脉浮大而虚者,柴胡陷胸汤。三者阳明病,内实不大 便,腹满潮热而短气者,大柴胡汤。四者干呕短气,痛引胁下,汗出不 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控涎丹亦可。五者短气烦躁,心中懊侬 者,梔子豉汤。六者少阴病,脉沉细迟,四逆;面上恶寒有如刀刮,口 鼻之气难以布息而短促者,通脉四逆汤加人参。七者因汗吐下后,元气 虚弱,脉来微细,气不相续而短促者,大建中汤。八者风湿相搏,一身 尽痛,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而短气者,甘草附子汤。九者食少饮 多,水停心下,妨闷短气者,茯苓甘草汤;兼小便难,五苓散。大 抵心腹胀满,按之硬痛而短气者,为里实,宜承气辈;若心腹濡软不胀 满而短气者,为表邪,宜泻心辈;若少气不足以息,脉微弱而短促者, 为气虚,宜理中辈;此伤寒短气之大略也。若温病郁热内迫,气多急促,须看兼证。舌上白苔如屑,清化汤、增损三黄石膏汤;若苔黄及黑 色而短气,加味凉膈散,或解毒承气汤急下之。若病者属四损之辈,乂 当详辨。盖短气有类于喘,但短气则气急而短促,不似喘之摇肩而气粗 也。大抵气急而不相续多属实,少气不足以息多属虚,以此辨之,百不一失。 呃逆 呃逆者,气上逆而呃忒也。《内经》作啰,即此字之声也,即此证 也,勿误作咳逆。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呃逆者,才及咽喉 则遽止,呃呃然连续数声,而短促不长也。如伤寒胃热失下,内实大便硬呃逆者,脉必应指有力,调胃承气汤。便软者,生姜泻心汤。胃虚有热呃逆者,橘皮竹茹汤。有痰饮者,脉必弦滑,小半夏生姜汤。脉细微呃逆者,胃寒也,橘皮干姜汤、丁香柿蒂汤。《金匮要略》曰:其气自脐下直上冲于胸嗑间而呃逆者,此阴证也。其病不在胃也,乃肝肾虚寒 之极,而挟阴火上冲,以病本下虚,内已伏阴,或误服寒冷之药,遂令寒极于下,逼其相火上冲,率集于胃中而呃逆,亦欲尽也,急服肾气丸料。又病人呃逆烦躁,自觉甚热,他人以手按之,其肌肤则冷,此为无 根失守之火,散乱为热,非实热也,乃水极似火,阴证似阳也。若不识 此,误用凉药,下咽立毙”大建中汤,或附子汤加肉桂、干姜急温其 下,真阳回阴火降,呃忒乃止也。如寒极呃忒不已者,兼用硫黄、乳香 等分为末,酒煎嗅之,或以艾汤调服硫黄末二钱,或艾灸中脱、关元、 气海更妙。凡呃逆而二便不通者,属实热;凡呃逆而厥逆自利者,属虚 寒。凡呃逆不尿腹满者,不治。凡久病而见呃逆者,此真气已衰,不 治。凡舌短灰黑,及头汗,不得尿,与自利腹痛而呃逆者,不治。凡呃 逆脉散者死。按:以上论伤寒呃逆寒热死生之论,无遗蕴矣.若温病无 阴证不在此例。怫热攻发,火性上炎,气逆而呃呃连声也。治法各从其本证而消息之,大概不外清化、升降、加味凉膈以清热导滞为主。如见白虎证则投白虎,见承气证则投承气,膈间痰闭则用涤痰汤、滚痰丸, 但治本证呃自止,其余可以类推矣。 按:呃逆一证,古无是名,俗谓打搁忒是也。其在《内经》本谓之啰,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于义亦妥。孙真人云:遍寻方 论无此名,遂以咳逆为啰,致令后世讹传,乃以咳逆、呕吐、啰、干 呕、噫气之类,互相淆乱,纷纷聚讼,自唐迄今。余用析而判之,曰啰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啰也;噫者,饭食之息,即暧气也,非咳逆也。呕者有声有物也,吐者无声出物也。后人但以此为鉴,则异说之疑,可以尽释矣。 蛔厥 陶氏曰:吐蛔虽有大热,忌用冷药,犯之必死。胃中有寒,则蛔上 膈,大凶之兆,急服理中安蛔散,待蛔定,却以小柴胡汤退热。此说谬甚。【陶说无理之甚,误人不浅】 又伤寒吐蛔责于寒,杂证吐蛔责于热。此说 亦谬。纷纷聚讼,迄无定见。余按:伤寒七八日,脉微而厥,肤冷,其 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四逆汤主之。至于肝脏或寒或 热,以致胃无谷气,蛔不安其位,至咽而吐,须看本证消息治之。如寒 则静而复时烦,宜乌梅丸、理中安蛔散;如热则烦呕不止,宜黄连解毒 汤、白虎汤,俱加川楝子、使君子、乌梅,此大略也。若治温病而用理 中、乌梅,正如抱薪投火,轻病致重,重病致危。盖温病无阴证,若至吐蛔,则表里三焦热郁亢极,不思现在事理,徒记纸上文词,因之误人 甚重。胃热如沸,蛔动不安,下气不通,必反于上,蛔因呕出,此常事 也,酌用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味凉膈散,俱加川楝子、使君子、乌梅, 则热退而蛔自不出耳。大抵胃胱忽痛忽止,身上乍寒乍热,面上时赤时 白,脉息倏乱倏静,皆吐蛔之候也,须早辨之。 厥逆 厥逆,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手足寒凉便为厥也。凡有四逆者,便当 早察寒热虚实而施治,大抵病至发厥,正气已极,但有阴厥、阳厥之分,辨之一差,死生立判。凡伤寒阳厥者,必先因热甚不解,而后发厥 也。仲景曰“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是也。切其脉虽沉而有力,四肢虽凉有时而温,或手足心温,戴氏以为指甲却暖,大便燥实,谐语发 渴,扬手掷足,畏热喜冷,与之冷水则咽,此乃阳厥之候。仲景曰:厥逆手足冷,脉滑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刘河间曰:肢体厥逆,惟 心胸有热,以凉膈散养阴退阳,不宜速下。大便不秘者,以黄连解毒汤 调之。故凡厥证,可速下者,内有燥粪也,必以手按人之脐腹上下左 右,或硬或痛,或腹中转气下失极臭者,有燥粪也,乃可下之,宜调胃 承气汤。近有阳证,自腰以上常热,两脚常冷,盖三阴脉上不至头,故阴证头不痛,三阳脉下不至足,故阳证亦足冷也。孙兆曰:凡阴证胫 冷,两臂亦冷,若胫冷臂不冷,则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阳微厥也。阳 厥虽曰阳邪在里,甚不可下。盖伤寒以阳为主,厥逆有阴进之象,若复 用苦寒下之,则阳益亏矣,是在所忌,宜四逆散轻剂以和之。又有邪传 厥阴,误下厥逆,寸脉沉迟,尺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麻黄升麻汤主之。凡伤寒阴厥者,初病无身热头痛,便就恶寒,直 至臂胫以上,过乎肘膝,引衣隨卧不渴,或兼腹痛吐泻,小便清白或淡 黄,切其脉沉迟微细无力,此为阴经直中真寒证,不从阳经传人,自是白通、四逆一派。又有初是阳证传阳经,或因复着外寒,或因误服凉药 太过,或因误下而致虚极,则积阴盛于下,阳气衰于上,变成阴证,真 武汤加人参。又有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 此寒气结在膀胱关元也,四逆汤加吴茱萸。大抵阳厥,邪热转入转深, 狂乱谐妄,必然神志昏愦,人事迷惑;阴厥便利不渴,身颱多卧,醒则 人事了了,神志清明,此大端也。若温病厥逆,无阴厥。杂气伏郁,阳 热内迫,格阴于外,气闭不能达于四肢,甚有通身冰凉,其脉多沉滑, 或沉伏,或沉细欲绝,或六脉俱闭,所云体厥、脉厥是也。证多怪异不 测之状,轻则升降散、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重则加味六一顺气 汤、解毒承气汤斟酌下之,岂可与伤寒阳厥并论哉。若数下后,厥不 回,热不退者死。亦有下数十次,利下数十行,厥方回热方退而得生 者。正所云急证急攻,下之或可活,不下必死无疑矣。此则温病厥逆治 法也。外有坏病,多厥逆烦躁者,不独阳极阴极也,当辨阳伤阴伤治 之。阳伤则宜滋养后天胃气,兼助下焦真阳,补阴益气煎,或大温中 饮;阴伤则宜滋补先天真阴,兼清血中之热,左归丸料,或六味地黄丸料,俱加青蒿、地骨皮。是在临证活法,不得如初病厥逆例治也。 大便自利 自利者,不因攻下自然澹泻也。要在辨寒热而治之,庶几无差。大 抵伤寒阳热之利与阴寒之利不同。阳利,渴欲引水,小便色赤或深黄, 发热后重,粪色焦黄,或为肠垢,所去皆热臭,脐下必热,得凉药则 愈;若阴利,则不渴,小便色白或淡黄,厥逆脉沉退,洞下清谷或为鹫 澹,粪色淡黄或白,脐下多寒,得温补药则愈。三阳下利身热,太阴下 利手足温,少阳厥阴下利身凉无热,此其大概耳。伤寒合病家皆作自 利。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黄苓汤。少 阳阳明合病下利,小柴胡汤加葛根、白芍。合病发热自利,皆为表邪, 不可例以为里证也。唯有阳明一证,脉浮而迟浮为风,迟为寒,表热里寒内 寒外热,下利清谷者胃中虚冷不能化谷,四逆汤以温中止利,则里气和而表 邪散矣。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脏有寒也,当温之,宜四逆辈,则宜用 理中汤可知矣。若寒甚厥逆脉沉者,附子必加之。若腹满小便不利者, 宜五苓散合理中汤。若呕者,加半夏、生姜。自利而渴属少阴,虚故引 水自救,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以通其阳,而消其阴。利仍不止,厥逆 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借胆汁向导之力,以引汤药深 入。服汤后脉暴出者死,气因泄脱也;脉续出者生,阳气渐复也。少阴 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或咳, 或呕,或小便利者,真武汤去白芍,加干姜以运脾渗水为务。少阴病,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时色赤, 通脉四逆汤。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少阴 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自利不止,里寒 下脱,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服汤后,利仍不止,当利其小 便,与猪苓汤。少阴病,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加蓬白。此亦阳邪传至少阴,陷入于里,而不得 交通阳分,故不以苦寒攻之,而但以此散和之。少阴病,自利清水,色 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以存津液,大承气汤。盖热邪传入少阴,逼迫津水注为自利,质清而无渣秽相杂,色青而无赤黄相间,此正 阳邪暴横,反类阴邪,但阳邪传自上焦,其人心下必痛,口必干燥,设 系阴邪,则心下满而不痛,口中和而不燥,必无此枯槁之象,故宜急下 以救其阴也。厥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下 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四逆汤,乃攻其表,桂枝汤。此总 以温里为急也。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太早故也。设脉浮革,因而 肠鸣者,当归四逆汤。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逆 而恶寒者,四逆汤。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盖亡血本不宜用姜 附以损阴,阳虚又不当用归、芍以助阴。此利后恶寒,阳气下脱已甚, 故必用四逆汤以复阳为急也,再加人参则阳药愈为得力,阳生则阴长。 设用阴药,必致腹满不食,或重加泄利呕逆,转成下脱而死矣。下利谱 语者,有燥粪也。盖下利则热不结、胃不实,何缘得有谐语?此必热反 于胃,内有燥粪,故虽下利而结者自若也,必用小承气汤以荡热润燥, 微攻其胃则愈。热利下重与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在肠胃故也,俱宜白 头翁汤。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梔子豉汤。若温 病,怫郁内盛,发热烦渴,小便色赤,大便自利,升降散主之。内热甚 而利不止,躁闷狂乱者,增损三黄石膏汤加酒大黄,腹满痛更加之。夹 热下利者,因其人大便素澹,邪忽乘胃便作烦渴,午后潮热便作泻泄, 宜升降散、小承气汤,彻其余邪而利自止。热结旁流者,以胃家实,邪 热壅闭,大便先秘,续得下利纯臭水,全然无粪,以加味六一顺气汤下 之,得结粪而利立止。若不得结粪,仍下臭水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 深,失其传送之职,知邪犹在也,再以前汤重下之,虚甚则宜黄龙汤。 此《内经》通因通用之法也。大抵下利脱气至急,五夺之中惟此为甚, 故不厌详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大者死;伤寒发热下利至甚, 厥不止者死。夫厥证,但发热则不死,以发热则邪岀于表,而里证自 除,下利自止也;若反下利,厥逆有加,则其发热,又为真阳外散之候,阴阳两绝,故主死也。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躁不 得卧,肾中阳气越绝之象也。下利手足厥逆,皆为危候,以四肢为诸阳之本也,加以发热躁不得卧,不但虚阳发露,而真阳亦烁尽无余矣,安得不死。《金匮要略》曰: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 利不禁。气已脱矣,孰能治之。 大便脓血 长沙著便脓血,无死证。世医用温热之药,罔或得痊,殊不知此证 属热者十之九。古人云:见血无寒。又云:血得热而妄行。温热之药岂 可轻投。如伤寒太阳病,误发淋家汗因便脓血,宜猪苓汤。由小便淋沥 所致,利其刀、便自愈《经》曰:“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脓血"是也。太阳病以 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不解,必清圓也。血,黄连阿胶汤。阳明 病无表里证,发热虽脉浮数可下,下之脉数不解,下利不止,协热便脓 血者,地榆散。二证乃热势迫血下行,折其火邪自愈。其在少阴,下利 便脓血,不腹痛,与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便脓血者,俱桃花汤主之。 盖调正气涩滑脱,亦辛以散之之意也。又少阴七八日,一身手足尽热, 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此脏腑合病,白头翁汤主之。厥阴先厥后热, 下利必自止。若不利,必便脓血。又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五日至六 七日热不除者,必清脓血。又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癢,必清 脓血。又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四证皆传经之热邪 也,悉白头翁汤主之。若温病怫热结滞,火势下注,阳实阴虚,大便脓 血,甚如豚肝、如烂瓜肉屋漏水者,大清凉散、增损三黄石膏汤,或当 归导滞汤加减消息治之。予用升降散治此大证,而得愈者若许人,真神 方也。 小便不利不通 凡伤寒小便不利,当分六经施治,不可与杂证同论。而温病小便不 利,又不可与伤寒同论也。太阳病汗下后,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 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芍加白术茯苓汤。太阳病,发热 脉浮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但有汗多者不可用也。阳明病,脉浮 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若汗多者,小便原少,不可用 也。若脉洪大,舌燥饮水,小便不利者,白虎汤,或玉泉散合六一散亦可。若大便乍难乍易,小便不利而热者,此有燥粪也,调胃承气汤。若 头汗出,壮热渴饮水浆,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茵陈蒿汤加木通、滑 石。少阳病,发热口渴,或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脉弦数者,小柴 胡汤加白茯苓。口干燥去半夏,加陈皮、麦冬、竹叶。太阴病,腹满自 利,小便不利,无热脉沉者,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厚朴、木香,分利其 水而大便自实也。少阴病,四五日小便不利,四肢重沉自下利者,真武 汤。少阴病四逆,或咳,或悸,或泻利下重,或小便不利者,四逆散加 白茯苓。厥阴病,寒闭厥逆,脉沉囊缩,小便不利者,四逆汤加木通、 白茯苓,或灸气海、关元,或以葱白捣炒熨法治之。大抵膀胱为津液之 府,气化而能出。若有汗多者,津液外泄,小便自少,不可利之,恐亡津液也,待汗止小便自行矣。若温病小便不利,因阳明热郁气结不舒, 故小水涩滞而短少也,以升降散通之,则清气一升而浊气自下降矣。亦 有心热小便不利者,宜小复苏饮。又小便不通,其因有二,有热郁者, 有寒凝者。温病皆热郁,用玄明粉芒硝亦可三钱,鸡子清一枚,蜂蜜三 匙,和一处,或新汲水,或灯心煎汤,或车前草汁调服。甚则以解毒承 气汤下之,利水无益也。伤寒有热郁,亦有寒凝。寒则茯苓四逆汤;或 以盐入脐中,蒜片盖之,堆艾叶于上,灸七壮自通;或以炒盐熨脐,并 治腹痛,皆妙法也。热则以八正散通之。 《堤论》曰:伤寒小便不利,以脉浮者属气分,五苓散;脉沉者属 血分,猪苓汤。而温病之小便不利,脉浮者属气分,猪苓汤;脉沉者属 血分,承气汤。 【《靖论》气分、血分二语,诠解伤寒、温病,言简意赅,透骨彻髄,读医 至此如梦初觉,千古疑案两言而定】 盖伤寒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千古只眼),不可以此而碍彼也。 小便自利 伤寒小便自利,正因不当利而反自利也。如太阳阳明自汗,不应小便利,而反自利者,寒为膀胱不禁,热为蓄血使然,是以伤寒之一证也,安得不辨治乎。太阳小便自利,以饮水多,必心下悸,桂枝甘草汤。身黄小便当不利,今反自利,其人如狂,下焦蓄血也,代抵当汤丸。二便俱自利,六脉沉退,四逆汤。阳明自汗,应小便不利而反自 吾I 利,津液内竭也。粪虽硬不可攻,宜蜜煎导法。一法以白菜自然汁、大麻仁汁、生芝麻汁等分,入蜂蜜三匙调服,一二次自下。凡大便闭,小便自利,知其热在内也,宜承气辈。大便通,小便清白自利,知其内虚寒也,宜四逆辈。若温病小便自利,无阴证,乃邪热干于血分,蓄血尿血,邪留欲出,小便数急,膀胱不约而自遗也,升降散,或桃仁承气汤去桂加丹皮、牛膝、枳壳,合黄连解毒汤去其邪热,自愈。 小便数 102 小便数者,频来而短少也。膀胱积热,热则小便涩,乃水行不快, 淋沥而数起也。在伤寒自外传内,五苓散、猪苓汤;在温病由内达外, 神解散、升降散。又太阳伤寒,脉浮大自汗,脚挛急,心烦,微恶寒, 小便数者,此虚寒所致,桂枝加附桂汤主之,不可行桂枝汤。得之便 厥,咽干吐逆,烦躁谐语,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厥愈足温,再与芍 药甘草汤,其脚即伸。若阳明犹有余风生热,胃气不和谐语者,少与调 胃承气汤和之。又小便数,肾与膀胱俱虚,客热乘之,为虚不能制水 也,人参三白汤加熟地、黄柏、知母、麦冬。 心悸 悸者,心中筑筑然动,怔忡不安也。伤寒心悸之由,不过气虚、停 饮两端。气虚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小建中汤, 甚则大建中汤,或人参三白汤。脉沉心悸,头眩身晌振,真武汤。停 饮,由水停心下,心属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而悸,茯苓甘草 汤或五苓散分利之。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又发汗过多,其人必 叉手冒心,心悸喜按,桂枝甘草汤,甚则炙甘草汤。又发汗过多,心液虚耗,脐下'厚者,欲作奔豚肾乘心虚上凌而克之,故动惕于脐间,茯苓桂枝甘草 大枣汤。寒热心悸,小便不利,心烦喜呕,小柴胡汤。心神不宁,怔忡 不眠,朱砂安神丸。若温病心悸,郁热内盛,火性上冲,加味凉膈散、增损三黄石膏汤,看兼证消息之。 痉 痉者,如角弓反张也。以胃为总筋,筋急而缩之故。由于湿生热, 热生痰,痰生风,风火弥甚,木胜克土,筋不能荣。轻则晌⑴惕瘓痕, 手足战掉,重则鼻煽目直,头折臂反。在伤寒以六一顺气汤下之;在温 病以加味六一顺气汤下之。盖泻土所以泻木也。若伤寒有不可下者,以 四物汤合桂枝汤,加黄连吴茱萸炒、黄苓、防风、钩藤钩,则血和风火自灭也。 肉瞤筋惕 瞤者,肌肉蠕动;惕者,筋脉动跳也。此因发汗攻下太过,邪热未 解,血虚气夺,筋肉失其所养,故惕惕而跳动也。凡伤寒惕晌兼肢冷 者,真武汤;轻者,桂苓甘术汤。汗下后虚极而惕晌者,人参养荣汤、 大建中汤;汗下后虚极,烦而不得眠惕晌者,加味温胆汤。若不经汗下 而肉响筋惕,潮热来尤甚,大便必结,小便赤涩,以手按脐旁硬痛, 此燥粪也,大柴胡汤加芒硝。如初病便见肉响筋惕,必先元气虚损,或失血,房室劳役,及新产崩漏,致有是证,人参养荣汤。若误用表药, 必无生理。倘不详辨寒热虚实,而欲治之无差,难矣!若温病而见惕晌 之证,此阳明火毒陷入厥阴。阳明主润宗筋,燔灼津液,弗荣而动,加 味六一顺气汤、解毒承气汤消息治之。设有虚而惕晌者,必入四损不可正治之条。一实一虚,其脉证毕竟有辨,随证变治,全赖医者活法耳。 舌卷囊缩 扁鹊曰:舌卷囊缩者死。然在古人虽曰死证,亦不可不尽心以救之。但有因热极而卷缩者,有因寒极而卷缩者,要在详细辨之。凡热极 者宜下。伤寒从三阳热证传至厥阴,而见此证者,乃肺气燔灼,水受火 困而不得舒纵。切庵云:阳明之热陷入厥阴。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为热 所攻,弗荣而急,引舌与睾丸,为热极危殆之候,男子则囊缩,妇人则 乳头缩。如脉实便秘,口渴烦满之极,六一顺气汤加黄连。若温病邪郁 中焦,流布上下,以致肺肝受伤,水不胜火,阴不敌阳,筋脉弗荣,故 有此证,加味六一顺气汤,或解毒承气汤。凡寒极者宜温。伤寒始病无 热恶寒,便厥逆无脉而见此证,乃厥阴虚寒。内则经血失养而引急不 舒,外则肢体踐曲而下部不温,乃肝气垂绝之候,急用四逆汤加人参、 肉桂、吴茱萸温之,并灸关元、气海,及葱熨法。温病无阴证。 循衣抹床 华佗曰:伤寒循衣抹床者死。《伤寒论》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 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抹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滑者生,涩者死。 【按:"弦脉者生”之“弦”字,当是“滑"字.弦为阴负之脉,岂有必虫之理,惟滑脉为 阳,始有生理。况滑者通也,涩者塞也.凡物之理,未有不以通为生而涩为死者,宜改之】 微者,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又曰:伤寒手足躁扰,捻衣抹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小便利则水出高源,肺气不逆可知 也,膀胱化行,肾水不枯可知也,故曰可治】 可见此证,非大实即大虚,但参其证,审其音,察其脉,而分治之。实而便秘,大承气汤;虚极热极,不 下必死者,黄龙汤;虚而便滑,独参汤,厥逆加附子;若亡血者,又当 用生地黄连汤。大抵阴阳二气将绝者,则妄言撮空也。娄全善曰:尝治 循衣抹床数人,皆用大补气血之剂。一人兼响振脉代,遂于补剂中加肉 桂五分,亦振止脉和而愈。汪切庵曰:妄言撮空,有因气虚阳脱而然 者,皆宜用参附补剂。两说确有至理。若温病,阳明邪热亢闭,上乘心 肺,致令神志昏愦,多有撮空之证,宜解毒承气汤下之。如火盛精枯, 用熟地一两、归身七钱、山药五钱煮汤,入前药煎服,每收奇功。若久病神昏,气血阴阳四损者,自当从娄汪之说而消息之。 烦躁 烦者,心不安而扰扰,心胸愠怒,如有所解,外不见形,为热尚 轻。躁者,身不安而愦乱,手足动掉,若无所指,内外不宁,为热最 剧。凡伤寒表邪热盛,脉浮紧,不得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大热错 语呻吟,干呕不眠,烦躁脉数者,黄连解毒汤,或竹叶石膏汤。内有燥 粪,绕脐腹痛,烦躁,调胃承气汤。误汗误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 四逆汤,脉必沉细,乃可用之。少阴病身微热,脉沉细,手足厥而烦躁 者,四逆汤。面赤者加葱白。若无脉干呕烦躁者,白通加人尿猪胆汁 汤。少阴病吐利厥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少阴病,下之后(误下伤阴),复发汗(误汗伤阳),昼日烦躁(阳虚生烦,阴虚生躁),夜而安静(可征里寒),不呕不渴(可征内无实热),无表证(头不痛,不恶寒),脉沉微(沉为在里,微为阳虚),身无大热者(可征阳微),干姜附子汤。凡阴极发躁,欲坐井中,或投沉水中卧者, 厥逆脉沉微,一息七八至,按之则无,但欲饮水,不得入口,此阴盛格阳,气欲脱而争,譬如灯将灭而暴明矣,干姜附子汤加人参,以接真阳 之气,或可救疗。一方以艾汤调服硫黄末二钱,翌时汗出乃愈。若温病 表里三焦大热,渴欲引饮,烦躁不安,多现奇怪不测之状,增损三黄石 膏汤、增损双解散、升降散,三方并为对证之剂,予每随证用之,救坏 病而得生者若许人,真稀世之珍也,其共宝之。大抵不经汗下而烦躁者 为实,汗下后烦躁为虚。内热曰烦,谓心中郁烦也,乃为有根之火,故 大烦不躁为可治。外热曰躁,谓气外热躁也,乃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 烦为不可治。《经》论少阴病,有曰四逆恶寒,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烦与躁可治不可治判然矣。凡结胸证悉俱,烦躁者死。发热下利厥逆, 躁不得眠者死。少阴吐利,烦躁四逆者死。烦躁为有常之病,复有不治 之证,伤寒温病皆然,临病之工当详细辨之。 懊侬 侬恼字通 懊侬者,郁郁然不舒,愦愦然无奈,比之烦躁而更甚也。凡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恢,与阳明病下之,其 外有热,手足温而不结胸,心中懊恢,饥不能食,但头汗出,二者为邪 热郁于胸中,须梔子豉汤吐之,以涌其结热也。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 而烦,胃中有燥粪,与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恢者,心发黄, 二者为邪热结于胃中,须大承气汤、茵陈蒿汤下之,以涤其内热也。若 温病懊侬,为热毒蕴于胸中,加味凉膈散;或热毒郁于胃中,解毒承气 汤。识此等证候者,吐下之不差,汤剂之适当,则无不可愈之疾矣。一或当吐反下,治热以温,则变证百出,斑生黄发者比比也,为医者请精究之。 怫郁 怫郁者,阳气怫郁,面色缘缘正赤也。伤寒汗出不彻,阳气怫郁在 表,不知痛处,须发汗乃愈,桂枝麻黄各半汤。若腹痛潮热,脉大而数 者,因大便不通,火气上炎而作面赤,大柴胡汤。时有微热,怫郁不得 眠者,调胃承气汤。吐汗下后虚极,胃中虚冷,外气怫郁,乃假色现于 面而内寒也,理中汤加葱白,冷甚加附子。少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面色赤者,四逆汤加葱白。若温病无阴证,满面色赤,目红如朱,烦躁 饮水者,此热毒怫郁也,增损三黄石膏汤。内实潮热不大便,增损大柴 胡汤,或加味凉膈散。大抵伤寒阴证怫郁并汗吐下虚者,自是面赤而不 光彩也。若伤寒阳证表不解,温病内实热甚者,赤而光盛也。不可但见 面赤,便以为热证也,须辨之。 郁冒 郁为郁结而气不舒,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俗谓昏迷是也。皆因虚乘 寒所致。《伤寒论》曰:诸虚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此正寒气乘虚 中于人也,骆龙吉以附子汤加天麻、川芎、干姜之类治之。《伤寒论》 曰:太阳病,先下之不解,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冒,冒家 汗出自愈,由表和也。若不得汗不解者,以人参三白汤加天麻、川萼。 下虚脉微加附子,温经乃固本也。昏冒耳聋非大剂温补不能取效。滋苗者必固其本,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谓也。阳明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眠,有燥粪也,调胃承气汤。少阳病下利止 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以虚极而脱也。若温病蓄热内逼,脉道不利, 反致脉沉细或闭而郁冒欲死者,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之类治 之。《此事难知》曰:伤寒心下不痛,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或传至 十日以来,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赤唇焦,舌干不饮 水,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罪人,此热传少阴心经也。因心 火逼肺,所以神昏,盖肺为清肃之令,内有火邪故也。若脉在丙者脉浮 是也,宜导赤散;脉在丁脉沉是也,大黄黄连泻心汤;丙丁俱热者,导赤 泻心各半汤。在温病火邪逼肺,神昏不惺,大复苏饮主之。盖心经透出 邪火,与火邪之越经而传于心及汗多亡阳者,皆心神不足故也,医者不 识此证,便以为将死,因之误治者多矣。最要忌灸,灸则愈增其热;最 要忌下,与食则咽,邪不在胃也,误下则亡其阴。伤寒温病极多此证, 不可不辨也。《活人书》曰:伤寒不后又云:伤寒后不搓,或十数日,或半 月二十日,终不惺惺,常昏沉似失精神,言语错谬,或无寒热,或寒热 如疟,或朝夕潮热,都是发汗不彻,余毒在心包络所致也,宜知母 麻黄汤,温覆令微汗。若心烦不眠,欲饮水,当稍稍与之,胃和即愈。 未汗须再服,以汗为度。此说亦有理。愚谓须是伤寒不曾大发汗,及病 以来身无汗者,尤为相宜,或于知母麻黄汤中加酒炒黄连尤妙。若洽温 病,清热导滞,自能汗解,并无正发汗之理,安得有汗出不彻之后证 乎。此中玄妙,但可为知者道也。 动气 动气乃脏气不调,肌肤间筑筑跳动于脐旁、上下左右及左乳之下曰虚里者,皆其所联络者也。故动之微者止于脐旁,若动之甚则连及虚里 S并心胁,真若舂舂然连续而浑身振动者,此夭一无根,故气不蓄藏而鼓 富 动于下,诚真阴守失,大虚之候也。即在病者不痛不痒,尚不知为何故,医家不以为意,弗能详辨,误治者多矣。《活人》曰:诸动气者不可发汗,亦不可下,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伤寒虚者不可汗下之例。即有汗下之证,但解肌微和胃气可也。古人治法,以误汗则伤阳,阳伤则邪并于气而气上冲,或咳嗽眩晕,或心烦恶寒,并宜五苓散加酸枣仁,以降敛之。误下则伤阴,阴伤则虚阳不禁而气下夺,或身热踡 卧,或下利汗出,并宜大建中汤、理中汤倍加桂、苓,急温其里,则虚热不治自息。此其意在脾胃虚寒困惫,概可知也。余治此证,则惟直救 真阴以培根本,使气有所归,无不获效。右肾亏损,则以肾气丸、右归 丸;左肾亏损,则以六味丸、左归丸,或作丸料煎饮。《伤寒论》曰: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此奔豚之气结,动于脐 间,而上逆凌心也),宗气反聚(心胞之宗气反聚而不下行),血结心下(血结于心下而脉不 通),阳气退下(退,陷也),热归阴股(郁热时于气街),与阴相动(与阴气之脉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麻木无知,其状若尸),当亦动气证也。天一无根,即此可征。所云伤寒温病,四损不可正治者,观此可例其余矣。 脏结 脏结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细小沉紧,名 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注:寸脉浮,知邪结在阳也;关脉细小 沉紧,知邪结在阴也。既结于脏,而舌上白苔滑,又为胸寒外证,上下 俱病,故难治也。又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 者,不可攻也。注:脏结于法当攻,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 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里无热。舌上苔滑者,以丹田有热,胸中 有寒,是表里皆寒,故不可攻。《蕴要》主灸气海、关元穴,宜人参三 白汤加干姜。寒甚加附子治之。《绪论》曰:舌白苔滑者,以其仍邪热 内结,所以生苔,若内无结邪,则苔不生矣。只因里气素虚,不能熏 热,故无阳证发现。以其本虚邪结,故为难治,非不治也。谓不可攻 者,以饮食如故,知邪不在胃也,时时自利,肠中亦无留结也,邪既不在肠胃,攻之无益,徒伐元气耳。至于素有积痞,又加误下,而邪结新 旧,两邪相搏不解,故死。然亦不可概为死证,而委之不救也。调其阴 阳,使之相入,黄连汤主之。有腹痛引胁下不可按者,附子泻心汤。素 有积痞,痛引阴筋者,四逆汤加吴茱萸。按:《蕴要》治法与《绪论》 治法略有不同,而《绪论》较稳,贵在临病者详证活法耳。要之此皆论 伤寒治法也。若温病而见脏结之证,一有舌苔,便知热邪内结,即酌用神解散、大复苏饮之类清解之,亦可与太极丸缓下之,庶几可生。 狐惑病 狐惑者,伤寒温病失于汗下不解所致。食少胃虚,虫啮五脏,故唇 口生疮。虫食其脏,则上唇生疮为惑;虫食其肛,则下唇生疮为狐。谓 之狐惑者,如狐之犹豫不定也。其候齿燥声哑恶食,面目乍赤乍白乍 黑,舌上苔白,唇黑,四肢沉重,喜眠,胃虚虫食,杀人甚速,黄连犀 角汤主之。外用雄黄锐丸,纳谷道中。 百合病 百脉一宗,举身皆病,无复经络传次,故曰百合。大抵病后虚劳, 脏腑不调所致。其病似寒不寒,似热不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默默 不知苦所在,服药即吐,如见鬼状,俱因病在阴则攻阳,病在阳则攻阴,药剂乖违,故成百合病,通宜小柴胡汤加百合、知母、粳米,血热 用百合地黄汤。 《绪论》曰:百合病,即痿证之暴者。以肺热叶焦, 气化不行,以致小便不利。又肺为百脉之总司,故通身经络废弛,百脉一宗,举身皆病,宜百合地黄汤。盖取百合之清肃肺气以利水道,则周 身之阳火自化耳。按:此亦伤寒温病之后证也。 主客交病 凡人向有他病虺羸,或久疟泻痢,或内伤瘀血,或吐血便血,男子遗精白浊,真阴枯涸,女子崩漏带下,血枯经闭之类,以致肌肉消烁, 言邪火独存,故脉近滑数也。此际一著温病,医家病家见其谷食暴绝,更 I 加身痛发热,痞闷不眠,指为原病更重,误以绝谷为脾虚,以身痛为血虚,不眠为神虚,遂投参、术、归、地、茯神、酸枣仁之类,愈补愈危。知者稍以温病治之,发热稍减,不时得醒,但治法不得要领,病终 枣 不解。六脉滑数不去,肢体时痛,胸胁刺痛,医者以杂药频试,补之则 邪火愈炽,泻之则脾胃愈损,滋之则邪气愈固,散之则经络愈虚,疏之 则精气愈耗,日复一日,久之又久,伏邪与血脉合为一致,彼此胶固。 脉数身热不去者,邪火与正气并郁也'肢体时痛者,邪火与荣血相搏 也;胸胁刺痛者,邪火上结于膈膜也。主客交浑,最难得解。治法当乘 其大肉未消、真元未败,急用三甲散多有得生者,更附加减,随其素而 调之。 妇女伤寒温病 妇女六经治例,与男子无异,但多兼经候,调治为难。经行之际, 用药必和中兼调血为主。如伤寒自气分传入血分,表证居多,用生地四 物汤合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之类,随证消息之。如温病 由血分发出气分,里证居多,用神解散、小清凉散、升降散、增损双解 散之类,随证消息之。至于伤寒传里热证治法,与温病虽异而大略同, 否则邪伤卫任而为热入血室矣,若胎前产后又当别论。此亦大概言之, 神明则存乎人耳。 热入血室 冲为血海,即血室也。冲脉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下血谱 语,在妇人则月水适来。惟阳明病下血谐语,兼男子言,不仅谓妇人 也。但以妇人经气所虚,邪得乘虚而入,故病热入血室为多。然妇人热 入血室,有须治而愈者,有不须治而愈者。如《伤寒论》曰:妇人中 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冷邪气内陷,表证罢 也,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谐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 而泻之。又曰: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二 者是须治而愈者也。又曰: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 澹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此不 须治而愈者也。夫胸胁满如结胸,谐语,此言适来即断,是邪气留结于 胸胁而不去,血结在里为实证,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不善刺者, 以小柴胡汤加桅子、丹皮、归尾、桃仁、红花、益母草、穿山甲以消 之。如热盛神昏,但头汗者,加酒大黄微利之。以有瘀血,故头汗出 也。寒热如疟,发作有时,此言经行未尽而适断,虽有结血未为全实, 以小柴胡汤加丹皮、梔子、生地、归尾、益母草以清之胃不甚虚者,二 证并去人参,二者既有留邪,必须治之可也。在温病,并宜增损大柴胡 汤,加归尾、桃仁、穿山甲。若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澹语, 此则经水既来而不断,里无留滞之邪,故昼日明了,但暮夜则谱语。俟 经尽热随血散自愈,不可刺期门犯胃气,及用柴胡犯上二焦也。在温病 亦宜小柴胡汤去人参,加陈皮、丹皮、梔子、黄连、益母草以清其热。 又妇人伤寒,表虚自汗身凉,四肢拘急,脉沉而迟,太阳标病,少阴本 病,经水适断,桂枝加附子红花汤。又妇人伤寒,汗解表除,热入血 室,扰其荣血,经水过多,不受补益,宜芍药甘草汤和之。 妊娠病 妊娠伤寒温病,六经治例皆同,但要保胎为主。伤寒外感风寒,表 证居多,宜汗、宜解、宜和,不过麻黄、桂枝、葛根、小柴胡等汤,合 四物汤随证治之自愈。温病内蕴邪热,里证居多,不可发汗,急用护胎 之法,井底泥涂脐至关元,干再易之,或以青黛、伏龙肝为末,水调涂 之。若大热⑴干呕,错语呻吟,增损三黄石膏汤、清化汤。若热甚躁 急,胎动不安,必须下之,慎勿惑于参、术安胎之说。夺其里热,庶免 胎坠。盖邪火壅郁,胎自不安,转气传血,胎胞何赖?酌用升降散、增 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或去芒硝,以逐去其邪,则焰矯顿为清凉,气 回而胎自固,反见硝、黄为安胎之圣药,历治历效,子母俱安。【至情至理,屡经屡验】若治之不早,以致腹痛如椎,腰痛如折,服药已无及矣。 古人所以有悬钟之喻,梁腐而钟未有不落者。在里证,温病与伤寒治法大略同。或曰孕妇而投硝、黄,设邪热未逐,胎气先损,当如之何?余 曰不然。结粪瘀邪,肠胃中事也;胎附于脊,肠胃之外,子宫内事也。 大黄直入肠胃,郁结一通,胎得舒养,是兴利除害于顷刻之间,何虑之有?【此段议论,足开后人茅塞矣】 《内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正此之谓。但毒药治病,衰去七八,余邪自散,幸勿过剂。凡妊娠万有四损 者,不可以常法正治,当从其损而调之。产后同法,非其损而误补必危芒硝有化胎之说,不可轻投”若至燥实,非此不可解救,有病当之,全无妨碍,不必去也。 产后病 产后,伤寒不可轻汗,温病不可轻下。盖有产时伤力发热,去血过 多发热,恶露不行发热,三日蒸乳发热,或起早动劳,饮食停滞,一皆 发热,要在仔细辨之。大抵产后大血空虚,若误汗误下,则亡阳亡阴之 祸,更难解救。凡有发热,且与四物汤。归、芎为君最多,生地、白芍 须用酒炒,合小柴胡汤,加金银花、泽兰叶、益母草,少佐干姜最妙。 盖干姜之辛热,能引血药入血分,能引气药入气分,且能去瘀血生新 血,有阳生阴长之道,以热治热,深合《内经》之旨。如有恶露未尽 者,黑龙丹必兼用之,如有积热停滞者,麻仁丸、大柴胡汤必兼用之, 不可执泥丹溪之说。【丹溪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虽有他证以本治之,固是确论,抗泥之则误人】胃虚食少者,必加白术、茯苓;痰饮呕逆者,必加陈皮、半 夏。但药中必主以四物、人参,乃养血务本,滋阴降火之要务也。即偶尔伤寒,或遭温病,亦须调理血气为主。伤寒内虚外感,以大温中饮、 理阴煎。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等汤。头痛用羌活、川夸之类加减治 之。温病怫热内炽,用三合汤加减治之最妙。如万不能不下,升降散无妨。增损双解散去芒硝、黄连,加生地、川芎,尤为对证之药。其余脉证治法,与男子同。 小儿温病 凡小儿感冒、伤风、伤寒、咳、呕、疟、痢等证,人所易知,至染温病,人多不料,亦且难窥,所以耽误者良多。且幼科专于痘疹、疳 积、吐泻、惊风并诸杂证,在温病则甚略之,一也。古人称幼科为哑科,盖不能尽罄所苦以告医,医又安得悉乎问切之义,所以但知不思乳 食,心胸膨胀,疑其内伤乳食,不知其为温病热邪在胃也。但知呕吐恶心,口干下利,以小儿吐利为常事,不知其为温病协热下利也。但知发 热,不知其头痛身痛也。凡此何暇致思为温病,二也。小儿神气娇怯, 筋骨柔脆,一染温病,延挨失治,便多二目上吊,不时惊搐,肢体发 痉,甚则角弓反张,必延幼科,正合渠平日学习见闻之证,多误认为急慢惊风,转治转剧,或将神门、眉心乱灸,艾火虽微,内攻甚急,两阳相搏,如火加油,死者不可胜纪,三也。【观此三段议论,曲体人情尽致,真小儿之福也】 凡杂气流行,大人小儿所受之邪则一,且治法药饵亦相彷,加味太极丸主之,升降散亦妙,四五岁以下者,药当减半,三二岁以下 者,三分之一可也,临病之工,宜酌量焉。 加味太极丸 小儿温病主方 凡治温病方,皆可随证酌用。 白僵蚕二钱酒炒、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三分、川大黄四钱、天竺黄一钱、胆南星一钱、冰片一分。 上七味,称准为细末,糯米浓汤和丸如芡实大。冷黄酒和蜜泡化一 丸,冷服。薄希(薄荷)熬酒亦可。 本方去天竺黄、胆南星、冰片,即升降散,炼蜜丸即太极丸是也。用之便而且嘉,看证消息治之。 复病 凡废后无故复发热者,以伏邪未尽也,谓之自复。当问前得某证, 所复某证,稍与前药以彻其余邪,自然获愈。有温病癌后,或三五六 日,反腹痛里急者,非前病原也。此别有伏邪所发,欲作滞下,邪尽痢 止,不止者,宜当归导滞汤。又有温病废后,脉迟细而弱,或黎明或半 夜后,便作泻泄,此命门真阳不足也,宜肾气丸,或右归丸作汤剂服亦可。《伤寒论》曰:伤寒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 汗解之(枳实栀子豉汤);脉沉者,以下解之(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又曰:伤寒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又曰:大病瘥后,从腰以 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按:如气复,虽通身浮肿似水气而不喘,别无所苦,与 水气不同。丹溪云:气易有余.又云:血者难成而易败,大病愈后,气先血而复,血不足以配 气,故暂浮肿,静养自愈,须辨之)。 又曰: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饮也,理中丸主之。夫伤寒自外传内,邪在阳分居多,癢后易于 复元,复病尚少。温病邪热自内达外,血分大为亏损,无故最善反复。 如到热退身凉,饮食能进时,服太平圆酒三次,十日之间,精血渐充, 而病如洗,何至劳复。若因梳洗沐浴,多言妄动,遂至发热,前病复 起,惟脉不沉实为辨,此为劳复。《伤寒论》曰:大病癢后劳复者,枳 实梔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少许。此破结除烦散热之妙剂 也,加大黄则又推荡经滞矣。余谓气为火之舟楫,今则真气方长,劳而 复折,真气既亏,火亦不前,如人欲济,舟楫已坏,其能济乎。是火 也,某经气陷,火随陷于某经,陷于经络则表热,陷于脏腑则里热,虚 甚热甚,虚微热微,轻则静养可愈,重则大补气血,俟真气一回,则血脉融和,表里通畅,所陷之火,随气转输,自然热退而病痊矣。若直用 寒凉剥削之剂,变证蜂起矣。伤寒多伤气,宜五福饮、大营煎之类;温 病多伤血,宜补阴益气煎、六味地黄丸料之类,随证加减之。若因饮食 所伤,或吞酸饱闷而发热者,此为食复。轻则梔子厚朴汤加神曲,或小 柴胡汤合梔子厚朴汤;重则神昏谐语,腹满坚痛,欲吐不得,欲下不 能,此危候也,以升降散、大柴胡汤、黄龙汤、凉膈散之类,酌量与 服。有病则病当之,亦无妨也。大抵复病治法,温病与伤寒大同小异, 贵在临证活法耳。《内经》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 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也。若此者皆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 搏,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 其逆从,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 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吴又可曰:里证下后稍差,而急欲食者, 此非得已,以伏邪初散,阴火乘虚扰乱故也。慎勿便与粥食,只宜先进 稀糊,次进浓者,须少与之,不可任意过食,过食则复。此一著最为紧 要,世多忽之。至于怒气病复,房劳病复者,乃度量褊浅,不自贵重之 辈,观其脉证,随证救之。更有娇养成性,过于谨慎之辈,或伤寒表证 方解,或温病里证方退,原不甚虚,辄用参、附温补,是因补而复,以 致不救者,又不知凡几,病家医家,尤当深惺。大抵治病之法,不可执 一,总要脉证的确耳。古方未有不善者,偏于温补而死,与偏于清泻而 死,其失等也。人之一身阴阳血气,寒热表里虚实尽之,临证者果能望 闻问切,适得病情,则温清补泻,自中病情矣,何得卤莽粗疏,草菅人命哉。噫!难矣。 按:以上证候七十余条,俱从《伤寒论》中驳出温病证治之异来, 令阅者了然于心,不以温病为伤寒,不以伤寒方治温病,则患温者自以 不冤矣。但有轻者,有重者,有最重者,到底无阴证,与伤寒外感不 同,并非六气为病也,亦杂气中之一耳。始则发热,头痛身痛,舌上白 苔,渐加烦躁渴饮水浆。或发热而兼凛凛,或先凛凛而后发热,或昼夜 纯热,或潮热,或往来寒热,或眩晕,或呕吐,或痰涎涌盛,或呕汁如 血,或口舌干燥,或咽喉肿痛,或咳嗽脓血,或喘呃吐蛔,或心腹痞 满,或胸胁胀痛,或大便不通,或小水自利,或前后痙闭,或协热下 痢,或热结旁流,或下血如豚肝,或如胶黏,或水泄无度。有舌黄苔黑苔者,有舌裂者,有舌生芒刺者,有舌色紫赤者,有唇崩者,有唇黑 者,有鼻孔如烟煤之黑者,有目暗不明、目赤、目黄、目瞑、目直视、 目反折者,有头汗、盗汗、自汗者,有手足心腋下汗者,有耳聋不闻声 者,有头肿大如斗者,有喉痹颈肿滴水不能下咽者,有发狂如颠如痛 者,有哭笑无常如醉如痴者,有弃衣登高踰垣上屋者,有厥逆身冷如冰 者,有谐语昼夜不眠者,有昏迷不省人事者,有詈骂不避亲疏者,有蓄 血、吐血、岫血、毛孔血、目血、舌血、齿缝血、大小便血者,有发黄 者,有发斑者,有发疹者,有斑疹杂出者,有发颐、疙瘩疮者,有浑身 火泡疮带白浆者,有首尾能食者,有绝谷一月不死者,有无故最善反复 者,有愈后渐加饮食如常者,有愈后饮食胜常二三倍者,有愈后耳聋眼 花者,有愈后退爪脱皮落发者。至其恶状,甚有口噤不能张,腿屈不能 伸,唇口不住牵动,手足不住振战,遗尿遗粪,圆睁口张,咬牙嚼舌, 声哑不语,舌伸外搅沫如水浪,项强发痉,手足反张,肉响筋惕,骨痿 足重,舌卷囊缩,循衣抹床,见神见鬼。凡此怪怪奇奇不可名状等证, 有相兼三五条者,有相兼十数条者,不可枚举。总因血气虚实之不同, 脏腑禀赋之有异,其受邪则一而已。及邪尽,一任诸证如失。所云知其 一万事毕,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所以温病无多方 也。然而阴阳乘除,寒热倚伏,表里参错,虚实循环,见之真而守之 定,通乎权而达乎变者,盖几希矣。 又按:古人谓望闻问切,乃临证之首务,诊治之要领也。明此四 者,则六变具存,而万病情形,俱在吾目中矣。医之为难,难在不识病本而误治耳。误则杀人,天道可畏,不误则济人,阴功无穷。学者欲明 是道,必须先察此要,以定意见,以为阶梯,然后再采群书,广其知识,熟之胸中,运之掌上,非止为人,而为己不浅也,慎之宝之。 又按:伤寒自外之内,先伤气分;温病由内达外,先伤血分。故伤 寒初感,利用发表;温病初发,利用攻里。伤寒后证多补气,温病后证 多养血。温病与伤寒实出两门,自晋迄今,温病失传,无人不以温病为伤寒,无人不以伤寒方治温病,动云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此仲景《伤 寒论》也。所以温病一二日内,遇阳明腹胀满痛之证,少阴口燥咽干之证,厥阴舌卷囊缩之证,再不敢议下,明知厥深热深之阳证,下之已 迟,万一侥幸,不过为焦头烂额之客,千余年来,孰任杀人之辜耶。 又按:古今医书,非不有温病之条,然皆编入于伤寒之中,议论无 非伤寒,所用之药,虽曰治温病,实治伤寒之的方也。余谓此等方论, 但治伤寒未尝不验,若谬以治伤寒之方而治春夏之温病,是犹抱薪投 火。盖温病自内达外,虽有表证,实无表邪,终有得汗而解者,必里热 清而汗始出,前一节治法与伤寒不同。本朝陈良佐曰:春分后,秋分 前,一百八十二日半,诸病皆不可发汗,汗之多亡阳矣,温病尤忌。凡 治正伤寒发汗解表,温中散寒之药一概禁用。今特摘其尤者,如麻黄、 桂枝、羌活、独活、白芷、葛根、细辛、浮萍、苍耳、苍术、艾叶、胡 椒、故纸、茴香、肉桂、附子、干姜、豆蔻、益智等味。古人亦未曾道破,余深体验而知其不可,以温病无风寒与阴证也。但今医家病家,未 有不以温病为伤寒者,未有不以伤寒方治温病者,此固风气之使然,亦 习俗之旧染也。舌敝唇促,难以遍谕。须知生死有命,误犯禁药,不过 轻重之分,苟从死后而追悔前方,愚矣。 又按:仲景《伤寒论》用参、姜、桂、附者,八十有奇,而温病非 所论也。伏邪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未解之前,麻黄、桂枝不可沾唇;暴解之后,余焰尚在,阴血未复,最忌参、 姜、桂、附,得之反助其壅郁,余邪伏留,不惟目下淹缠,日后必变生异证。或周身痛痹,或四肢拘挛,或留火结痰,或两腿钻痛,或劳嗽涌痰,或毒气流注,或痰核穿漏,皆骤补之为害也。大抵温病愈后,调理之剂,投之不当,莫若静养,节饮食为第一,而慎言语,谨起居,戒气恼,寡嗜欲,皆病后所宜留神也。【圣贤养身养德之学亦不过是,不意于医学中得之】 长沙《伤寒论》,天苞地符,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杂以后人知 见,反为尘饭土羹,莫适于用,兹以自然之理,引伸触类,阐发神明。 温病一证,另辟手眼,却不于长沙论外,旁溢一辞。后有作者,不为冥索旁趋,得以随施辄效,其利溥pu哉。文之悲壮,淋漓无论也。畏斋 伤寒瘟疫条辨 卷四 医方辨 医方辨引 作方圆必以规矩,治病证必以古方,固也。但古方今病,焉能尽合? 是以罗太无曰:以古方治今病,正如拆旧屋凑新屋,其材本非一, 必再经匠氏之手。故用方者,不贵明其所当然,要贵明其所以然,则或增,或损,或奇方,或偶方,或合方,或以内伤方治外感,或以外感方治内伤,信手拈来,头头是道。 许学士云:读仲景之书,用仲景之法, 未尝执仲景之方,乃为得仲景之心也。若不明其所以然而徒执其方,如经生家不能搦管作文,乃记诵先辈程文,以计场屋题目之必中,奚可哉。 是集诸方,人所易晓者止录其方,其涉疑难及理趣深奥者,颇采 《明理论》、《医方考》、《明医方论》等书以阐明之,间附一得之见, 诚能潜心于此,处方其无误乎,抑又有虑焉。 仲景《伤寒论》曰:病当汗解,诊其尺脉涩,先与黄茂建中汤补之,然后汗之。先贤慎于用汗药如此,则吐药、下药可知矣。故凡用方者,虽方与病合,又在诊脉,并察兼证,以详辨其虚实,或汗或吐或下,方为尽善。若遇老人、 虚人,血气阴阳四损者,宁可顾护元气,而不可轻用汗吐下之重剂也。 1、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曰: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始得之, 反发热太阳表热,脉沉者少阴里寒,此方主之。 麻黄去节、附子炮、细辛各二钱。水煎麻黄去沫,次入附子、细辛煎服。 病发于阴者当无热。今少阴始病,何以反发热?此乃太阳少阴之两感病也。盖太阳膀胱与少阴肾相为表里,寒邪感于少阴,故里有脉沉, 由络达于太阳,故表有发热。有太阳之表热,故用麻黄以发汗;有少阴之里寒,故用附子、细辛以温中。三阴之表发与三阳不同,三阴必以温 经之药为表,故麻黄、附子同用,方是少阴表发之正也。 按:伤寒病两感者亦少,此即太阳少阴之两感也。麻黄、附子同剂,治法委是奇特,学者引伸触类,可应无穷之变矣。 且伤寒两感,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仲景伤寒两感之治法;温病两感,双解散主之,此河间补仲景温病两感之治法。 此二方者,乃辨温病与伤寒,发表攻里两感异治之要诀也。 【此施仅见,真出人头地矣,伤兼温病分门另治从此得解】 世之以温病为伤寒,以伤寒方治温病者,观此能勿悔心乎。 2、升降散 温病亦杂气中之一也,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 如头痛眩运,胸膈胀闷,心腹疼痛,呕啰吐食者;如内烧作渴,上吐下泻,身不发热者,如憎寒壮热,一身骨节酸痛,饮水无度者;如四肢厥冷,身凉如冰而气喷如火, 烦躁不宁者;如身热如火,烦渴引饮,头面猝肿,其大如斗者;如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者;如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如斑疹杂出,有似丹毒风疮者;如胸高胁起胀痛,呕如血汁者;如血从口鼻出,或目出,或牙缝出毛孔出者;如血从大便出,甚如烂瓜肉、屋漏水者;如小便涩淋如血,滴点作疼不可忍者;如小便不通,大便火泻无度,腹痛肠鸣如雷者,如便清泻白,足重难移者,如肉瞤筋惕者;如舌卷囊缩者;如舌出寸许,绞扰不住,音声不出 者;如谑语狂乱,不省人事,如醉如痴者;如头疼如破,腰痛如折,满面红肿,目不能开者;如热盛神昏,形如罪人,哭笑无常,目不能闭者;如手舞足蹈,见神见鬼,似风癫狂祟者;如误服发汗之药,变为亡阳之证,而发狂叫跳,或昏不识人者。 外证不同,受邪则一,凡未曾服过他药者,无论十日、半月、一月,但服此散,无不辄效。 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生四钱。称准,上为细末,合研匀。 病轻者,分四次服,每服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黄酒一盅、蜂蜜五钱,调匀冷服,中病即止。 病重者,分三次服,每服重二钱四分三厘三毫,黄酒盅半,蜜七钱五分,调匀冷服。 最重者,分二次服,每服重三钱六分五厘,黄酒二盅,蜜一两,调匀冷服。 一时无黄酒,稀熬酒亦可,断不可用蒸酒。 胎产亦不忌。炼蜜丸,名太极丸, 服法同前,轻重分服,用蜜、酒调匀送下。 按:温病总计十五方。 轻则清之,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小清凉散、大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八方; 重则泻之,增损大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六方; 而升降散,其总方也,轻重皆可酌用。察证切脉,斟酌 得宜,病之变化,治病之随机应变,又不可执方耳。 按处方必有君、 臣、佐、使,而又兼引导,此良工之大法也。 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言成。 窃尝考诸本草,而知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也。其性属火,兼土与木,老得金水之 多化,僵而不腐,温病火炎土燥,焚木烁金,得秋分之金气而自衰,故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夫蚕必三眠三起,眠者,病也,合簿皆病而皆不食也;起者,愈也,合簿皆愈而皆能食也。用此而治合家之温病,所谓因 其气相感,而以意使之者也,故为君。夫蝉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 虚之品,出粪土之中,处极高之上,自感风露而已。吸风得清阳之真 气,所以能祛风而胜湿;饮露得太阴之精华,所以能涤热而解毒也。蜕 者,退也,盖欲使人退去其病,亦如蝉之脱然无恙也。亦所谓因其气相 感,而以意使之者也,故为臣。姜黄气味辛苦,大寒无毒,蛮人生啖, 喜其祛邪伐恶,行气散都,能入心脾二经,建功辟疫,故为佐。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盖亢甚之阳,非此莫抑,苦能泻火,苦能补虚,一举而两得之。人但知建良将之大勋,而不知有良相之硕德也,故为使。米酒性大热,味辛苦而甘。令饮冷酒,欲其行迟传化以渐上行头面,下达足膝,外周毛孔,内通脏腑经络,驱逐邪气,无处不到。如物在高巅,必奋飞冲举以取之。物在远方及深奥之处,更必迅奔探索以取 之。且喜其和血养气,伐邪辟恶,仍是华佗旧法,亦屠苏之义也,故为引。蜂蜜甘平无毒,其性大凉,主治丹毒斑疹,腹内留热,呕吐便秘, 欲其清热润燥,而自散温毒也,故为导。盖蚕食而不饮,有大便无小 便,以清化而升阳;蝉饮而不食,有小便无大便,以清虚而散火。君明 臣良,治化出焉。姜黄辟邪而靖疫,大黄定乱以致治,佐使同心,功绩建焉。酒引之使上行,蜜润之使下导,引导协力,远近通焉。补泻兼 行,无偏胜之弊,寒热并用,得时中之宜。 所谓天有覆物之功,人有代覆之能,其洵然哉。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晰义》改分两、变服法,名为赔赈散,用治温病,服者皆愈,以为当随赈济而赔之也。予更其名曰升降散。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又名太极丸,以 太极本无极,用治杂气无声无臭之病也。乙亥、丙子、丁丑,吾邑连歉,温气盛行,死者枕藉。予用此散,救大证、怪证、坏证、危证,得愈者十数人,余无算。更将此方传施亲友,贴示集市,全活甚众,可与 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耳。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 3、麻黄汤 太阳伤寒(寒伤荣),头痛(太阳脉上巅络脑)发热(表气不通),身痛腰痛(寒凝血涩,其脉抵腰),骨节痛(肾主骨,而寒气注之),恶寒(卫弱之故)无汗(荣强之故)而喘(寒阻气道故喘),脉浮紧者(寒性坚急之故),此方主之。 麻黄去节三钱、桂枝二钱、甘草炙一钱、杏仁一钱八分。水煎麻黄去沫,次入群药煎服,覆取微汗。 足太阳经,起目内眦,循头巅腰月国,故所过痛而不利;寒邪外束, 人身之阳不得宣越,故令发热;寒邪在表,不复任寒,故令恶寒;寒主 闭塞,故令无汗;人身之阳既不得宣越于外,则必壅遏于内,故必作 喘;寒邪刚劲,故令脉紧。麻黄辛温散寒,故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气;入甘草者,亦辛甘发散之意。 抑太阳无汗, 麻黄之用固也,若不量人品之虚实、时令之寒暄,则又有汗多亡阳之戒。 汗多者宜扑粉,亡阳者宜附子汤。大抵麻黄性热,惟冬月正伤寒无汗者宜之,若温病断不可用。抑不独温病也,若伤寒脉微弱而误用之,汗出不止,或将病人头发披水盆中,再将糯米八两,炒研,龙骨、牡 蛎、藁本、防风各二两,研为末合匀,周身扑之。此良方也(汗出不止,汗多也,与亡阳不同)。 4、桂枝汤 太阳中风风伤卫,头痛发热风邪郁蒸,汗出玄府疏也,恶风卫虚 不胜风也,脉缓者风性柔和之故,此方主之。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水煎温服,覆取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风之伤人也,头先受之,故令头痛;风为阳,气亦为阳,同类相从则伤卫,卫气伤则无以固津液,故令汗出;其恶风者,卫气不能卫也;其脉缓者,卫气不能鼓也。 桂枝味辛甘,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表,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以治风,为君;然恐其走泄阴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 之;佐以甘草、生姜、大枣,此发表而兼和里之意。然桂枝本为解肌, 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与之则表益实,而汗益难出也。 故伸之以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大抵桂枝性热,惟冬月正伤寒有汗者宜 之。若温病断不可用,酒客亦不可用。抑不独温病酒客也,凡服桂枝汤作呕者,以胃热而服热药,两热相搏故也。 5、大青龙汤 太阳中风,脉浮紧(以中风而得紧脉,知为风寒两伤也),头痛发热恶寒,身痛(皆表证也),不汗出(寒邪郁于腠理)而烦躁(风作烦,寒作躁),此方主之。 麻黄四钱、桂枝二钱、甘草炙二钱、杏仁泡去皮尖十枚、石膏八钱、生姜三钱、大枣一枚。水煎麻黄去沫,入群药煎服,覆取汗愈。若脉微弱,汗岀恶风者, 不可服。 青龙者,东方甲乙木神也,主发育万物,方以发散为义,故名之。 仲景曰:太阳伤寒,治以麻黄汤;太阳中风,治以桂枝汤。伤寒太阳证 见风脉,是有头痛发热,无汗恶寒。但脉来得紧而缓,为伤寒且中风 矣。与中风脉得浮紧一也,故二方并而用之。邪气外盛;人身之阳郁为 内热,此石膏之所以加也。大青龙其发表之重剂乎,而亡阳狂躁之 弊、筋惕肉瞤之害,则用青龙之过者也,急以真武汤大温大补之,又仲景救坏之良方也。许学士曰:大青龙一证,尤难用药,须是脉证谛当, 然后可行,故王实夫证,止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盖慎之也(按,亡阳惕明之弊,原因脉微弱误用者之过,非大青龙之过也)。 6、小青龙汤 伤寒脉浮缓,表不解(风寒在表),心下有水气(水饮搏膈),呕哕,发热而咳(水饮上射击),或渴(津液不行),或利(停饮下溜),或噎(水寒相击),或小便不利(太阳里气不化,腹满小水隔涩),或喘者(水饮射肺),此方主之。 麻黄二钱、桂枝二钱、白芍二钱、半夏二钱四分、五味子一钱、细辛一钱、干姜一钱、甘草炙一钱。水煎温服。若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二钱;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茯苓如鸡子大;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五分炮; 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十枚;若小便不利,小腹满,去麻黄,加白茯苓二钱。 柯韵伯曰:发热而咳,知内有水气射肺;干呕知水气未入于胃,而 在心下也。心下为火位,水火相射,则水气之变幻不可拘。如下而不 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噎或喘;留于肠胃,则小便不利而小腹因满矣。惟心下有水气,呕啰发热而咳为定证,故于桂枝汤中去大枣 之泥,加麻黄以开媵理,细辛逐水气,半夏除呕啰,五味、干姜以除 咳。若渴者,是心火盛,故去半夏之燥热,加天花粉以生津;若利与 噎,小便不利与喘者,乃病机偏于向里,故去麻黄之发表,加附子以除 噎,加⑶芫花、茯苓以利水,加杏仁以定喘耳。两青龙汤皆治有表里 证,皆用两解法,但大青龙证是里热,小青龙证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 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此与五苓散,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 者。在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大利其水,而微发其汗,是水郁折之 也;小青龙治水之动而不拘,故备举辛温以散水,并用酸苦以安肺,培 其化源也。细绎仲景发表利水诸论,精义入神矣。 又曰:麻黄、桂枝、大青龙三表证中,仲景即分表里之不同,温清 之殊治。麻黄汤证热全在表,桂枝汤证之自汗,大青龙汤证之烦躁,皆 兼里热,于表剂中便加寒药以清里。自汗是烦之兆,躁是烦之征,汗出 则烦得泄,故不躁,桂枝汤加微寒酸苦之芍药以和之;汗不出则烦不得’ 泄,故躁,大青龙汤加大寒坚重之石膏以清之。芍与膏本是里药,今人 见仲景于表剂中人之,因疑而畏焉,当用不用,以致热结阳明,而斑黄 狂乱纷出矣。仲景于太阳经中即用石膏以清胃火,是预保阳明之先着, 用姜、枣以培中气,又虑夫转属太阴。苦心良法有如此者。 又曰:桂枝汤为一百一十三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理荣卫、解肌发汗之第一方也。世人咸谓桂枝止汗,不知先辈言无汗不得用桂枝者, 【先輩云有汗不得用麻黄,是言麻黄汤也,无汗不得用桂枝,是言桂枝汤也,非言麻黄、桂被 二药味也,须知之】正以桂枝汤中有芍药之酸寒,益阴敛血能止汗故也。 其实芍药功在止烦,烦止汗亦止,故反烦更烦与心悸而烦者,咸赖之。 要知桂枝汤治表虚,能解肌以发荣中之汗,而不能开皮毛之窍以发卫分 之汗,故汗不出。脉浮紧者,是麻黄汤证,即不得与桂枝汤矣。庸工妄 谓桂枝汤专治中风,不治伤寒,不知此汤,凡中风伤寒脉浮弱而表不解 者,以及自汗盗汗,虚疟虚痢,柔痉癒疯,小儿慢惊等证,皆随手而 效。因知仲景一方可通百病,后人一证,便集百方以眩人,岂不陋哉。 7、黄芩汤 太阳少阳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黄芩五钱、白芍五钱、甘草炙三钱、大枣三枚。水煎温服。 太阳少阳合病者,身热,头痛脊强,而又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 苦也,必自下利者,表实里虚,邪热渐攻于里也;若太阳与阳明合病, 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若阳明与少阳合病,为在里,当与大柴胡汤 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苓汤。盖虚而不实 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故用黄苓、白芍以坚敛肠胃;弱而不实者, 甘以补之,故用甘草、大枣以补益肠胃也。温病始发即可用黄苓汤,以 去邪热为妙;伤寒必传至少阳,邪热渐次入里,方可用黄苓佐柴胡以和解之。此辨温病与伤寒异治之要诀也。 8、白虎汤 《伤寒论》曰:阳明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郁为热) 热,此方主之。 石膏生八钱、知母三钱、甘草生一钱半、粳米二钱、竹叶三十片。水煎冷服。加人参一钱五分,名白虎加入参汤。 白虎,西方庚辛金神也。五行之理,成功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则 夏火之炎息,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 按:白虎汤乃温病主方也,虽为阳明解利之药,实解胃本内蒸之 热,非徒治在经之热也。以邪热伤胃,所以必需。若在经之热,自有葛 根汤等方治法,并无借于白虎也。所以温病误用麻黄、桂枝,伤寒误用 白虎、黄苓,轻者必重,重者必危。设热郁胃里,已成燥结,而徒用白虎,既无逐结之能,且又刚悍而伐胃气,反抑邪气内郁,致脉不行,因 而沉伏微细,便谓阴脉,益不敢议下,日惟杂进白虎、解毒,以为稳妥,愈投愈危,至死不悟,此承气、涼膈之所以必需也,明者自知之。 又按:以石膏一物之微,入甘温队中,则为青龙;从清凉同气,则为白虎。设伤寒在表之风寒未除,当用青龙而反用白虎,温病在里之热 渴已逼,当用白虎,而反用青龙,则用者之误不小(热结在里,白虎以匡青龙之不逮,误犯少阴,真武以救青龙之妄投,神乎其神矣)。 9、大承气汤 阳明病痞满燥实,谐语烦渴,腹痛便秘,此方主之。 大黄酒浸四钱、芒硝二钱、厚朴姜炒四钱、枳实麸炒二钱。水煎温服(病有宜加倍者,仲景原方大黄、厚朴各四两,芒硝、枳实各二两,分三服)。 大黄荡热斩关,破实于肠胃;芒硝润结软坚,化燥于肛门;厚朴导滞,节制硝、黄之太寒;枳实泻满,辅佐厚朴之下气。 10、小承气汤 阳明病,心腹胀满,潮热,狂言而喘,此方主之。 大黄酒浸三钱、厚朴二钱、枳实一钱。水煎温服。 11、调胃承气汤 阳明病,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谵语,此方主之。 大黄酒浸三钱、芒硝三钱、甘草炙二钱。水煎温服。 王海藏曰:仲景三承气,有大、小、调胃之殊,今人不分大小上下 缓急用之,岂不失立方本意哉。大热大实用大承气,小热小实用小承 气,胃实燥结用调胃承气,以甘草缓其下行,而祛胃热也。若病大用当小,则邪气不伏;病小用大,则过伤元气。病在上而泻下,则上热不清;病在下而泻上,则下热不除。用方者岂可一概混施乎! 喻嘉言曰:伤寒阳明篇,总是以外证之解与不解、气之转与不转、 脐腹之痛与不痛、脉之弱与不弱、汗出之多与不多、小便之利与不利、 邪热之炽与不炽、津液之干与不干,而辨腹中燥屎多与不多、澹与不 澹,以消息微下之法。故惟手足澱然汗出,大便已硬者,主之以大承气 汤焉。其他一则曰,宜用导法;再则曰,不可攻之;再则曰,少与小承 气汤;再则曰,明日再与一升;再则曰,宜大承气汤。全是商量治法,听人临时斟酌以祈无误,所以不用主之二字,此等处关系安危最大。盖 热邪入胃,不以苦寒攻之则胃伤,然寒药本以救胃也,不及则药不胜 邪,太过则药反伤正,况不胜其邪,必尽伤其正,徒伤其正,未必尽去 其邪,仲景所以谆谆于二者之间者,恐伤寒里未实也。 按:伤寒里实方下,温病热胜即下,其治法亦无大异。但伤寒其邪 在表,自气分而传入血分,下不厌迟;温病其邪在里,由血分而发出气 分,下不厌早。【温病下不厌早一语,发从来所未发】 其证不必悉具,但见舌黄 呕渴,痞燥满痛一二证,便于升降、增损双解、加味凉膈、加味六一、 解毒承气等方,酌度病情上下轻重缓急下之,以彻其邪毒,无不获效。 大凡温病,邪热内炽,贵乎早治,【此说情理兼到,淋漓痛快,读至此,心旷神怡】 乘人血气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 下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热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 耳。但要量人之壮弱,度邪之轻重,察病之缓急,然后用药,不至空 投,投药无太过不及之弊。是以仲景治伤寒,自大柴胡以下立三承气, 多与少与,自有上下轻重缓急之殊。若温病勿拘伤寒下不厌迟之说,如 应下之证,见下无结粪,则以为下之早,或以为不应下之证,纷纷聚 讼,殊不知仲景立三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必俟其粪 结而后下之,则血液为邪热所搏,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也。况多有 澹粪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如藕泥,至死不结者,倘酌用前方, 秽恶一下,邪热自此而消,脉证自此而退,岂徒孜孜粪结而后行哉。假 如久病精枯血燥之人,或老人血液衰竭,多主燥结,或病后血气未复, 亦多燥结。【千古不磨之论,从何处得来?】在《经》所云,不更衣十日无所苦, 有何妨害?是燥结不至损人,热毒之为殒命也。此辨温病与伤寒下迟下早异治之要诀也。 12、大柴胡汤 伤寒阳邪入里,表证未罢,而里证又急者,此方主之。 柴胡四钱半、夏姜汁炒一钱半、黄芩二钱、白芍一钱、枳实麸炒一钱、大黄酒浸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一枚。水煎温服。 表证未罢,寒热胁痛口苦而呕尚在也;里证又急,大便难而燥实 也。有表证故用柴、苓以解表,有里证故用枳、黄以攻里,白芍能和少阳,半夏能止呕逆,姜、枣又所以和中而调卫荣也。少阳病,六七日至十余日,大便不行, 胁下濈濈汗出,方可用大柴胡汤微利之。缘胆无出入,泻土所以泻木也。如胁下无汗,为胆未实,设误下之,必犯少阳之本,则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又宜用柴胡龙骨牡蛎汤。 13、柴胡龙骨牡蛎汤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茯苓二钱、人参一钱、龙骨一钱半、牡蛎一钱半、桂枝一钱半、黄丹一钱半、大黄二钱、生姜一钱半、大枣一枚。水煎将成,方入大黄,煎一二沸(不欲味全而伤中气),去渣温服。 薛氏去黄丹,加黄连、黄苓、当归各一钱半。 按:大柴胡汤,本为里证已急而表证未罢者设,若用以治温病,最为稳妥。 双解散,荆、防以解表,硝、黄以攻里,为双解之重剂; 大柴胡,柴、苓以解表,枳、黄以和里,为双解之轻剂。 若内热甚者,合黄连解毒汤,或白虎汤,以治老弱人及气血两虚人之温病尤为适宜。 予去半夏,加陈皮,合黄连解毒汤、升降散名增损大柴胡汤,用之累验。 14、增损大柴胡汤 温病热郁腠理,以辛凉解散,不至还里而成可攻之证,此方主之。乃内外双解之剂也。 柴胡四钱、薄荷二钱、陈皮一钱、黄芩二钱、黄连一钱、黄柏一钱、栀子一钱、白芍一钱、枳实一钱、大黄二钱、广姜黄七分、白僵蚕酒炒三钱、全蝉蜕十个,呕加生姜二钱。水煎去渣,入冷黄酒一两,蜜五钱,和匀冷服。 15、双解散 伤寒温病,表里实热,此方主之。此河间原方也。 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当归、川芎、白芍、白术土炒、连翘去心、栀子、大黄酒浸、芒硝各五分,桔梗一钱,黄芩一钱,石膏四钱,滑石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温服。 防风、麻黄以解表,薄荷、荆芥以清上,大黄、芒硝以涤肠胃,滑 石、梔子以利水道,桔梗、石膏以清肺胃之邪,而连翘又所以祛诸经之 游火,风热为患,肝木主之,萼、.归、白芍和肝血以息风热,而白术、 甘草又所以建运脾土,能胜湿热御风火故也,方中倍用六一者,以伏气所蒸之湿热,半从肌表而泄,半从水道而利也。 按:此乃河间旧解耳。予谓麻黄性大热,冬时正伤寒发汗之要药也。温病乃杂气中之一也,断无正发汗之理,于法为大忌,即河间亦未言及,不如易僵蚕、蝉蜕得天地清化之气,以涤疫气,散结行经,升阳解毒,且郁热伏于五内,伤损正气,胀闷不快,川芎香窜,走泄真元, 白术气浮,填塞胃口,皆非温病所宜,不如易黄连、姜黄避邪除恶,佐归、芍凉血散郁以退蒸,则心肝和而风火自熄矣,因名增损双解散。 16、增损双解散 温病主方(温毒流注,无所不至。上干则头痛目眩耳聋,下流则腰痛足肿,注于皮肤则斑疹疮疡,壅于肠胃则毒利脓血,伤于阳明则腮脸肿痛,结于太阴则腹满呕吐,结于少阴则喉痹咽痛,结于厥阴则舌卷囊缩。此方解散阴阳内外之毒,无所不至矣. 白僵蚕酒炒三钱、全蝉蜕十二枚、广姜黄七分、防风一钱、薄荷叶一钱、荆芥穂一钱、当归一钱、白芍一钱、黄连一钱、连翘去心一钱、栀子一钱、黄芩二钱、桔梗二钱、石膏六钱、滑石三钱、甘草一钱、大黄酒浸二钱、芒硝二钱。水煎去渣,冲芒硝,入蜜三匙,黄酒半酒杯,和匀冷服。 按:温病本末身凉不渴,小便不赤,脉不洪数者,未之有也。河间 以伤寒为杂病,温病为大病,特立双解散以两解温病表里之热毒,以发 明温病与伤寒异治之秘奥,其见高出千古,深得长沙不传之秘。且长沙以两感为不治之证,伤寒病两感者亦少,一部《伤寒论》仅见麻黄附子 细辛汤一证,惟温病居多,以温病咸从三阴发出三阳,乃邪热亢极之证,即是两感,惜长沙温病方论散佚不传,幸存刺五十九穴一法。惟河间双解散,解郁散结,清热导滞,可以救之,必要以双解为第一方,信然。予加减数味,以治温病,较原方尤觉大验。 戊寅四月,商邑贡生刘兆平,年八旬,患温病,表里大热,气喷如火,舌黄口燥,澹语发狂, 脉洪长滑数,予用原方治之,大汗不止,举家惊惶,急易大复苏饮一服汗止,但本证未退,改制增损双解散方,两剂而病痊。因悟麻黄春夏不可轻用,因悟古方今病不可过执也。所以许学士有云:读仲景之书,学仲景之法,不可执仲景之方,乃为得仲景之心也。旨哉斯言(河间双解、三 黄俱用麻黄,仍是牵引叔和旧说。盖温病热郁,自里达表,亦宜解散,但以辛凉为妙)。 17、凉膈散 伤寒温病,火郁上焦,大热面赤,舌黄唇焦者,此方主 之。此河间原方也。 连翘二钱,黄芩二钱,栀子二钱,薄荷二钱,大黄酒浸,芒硝各三钱,甘草生一钱,竹叶三十片。水煎去渣,入蜜冷服。 18、加味凉膈散 温病主方(余治温病,双解、凉膈愈者不计其数,若病大头、瓜瓤等温,危在旦夕,数年来以二方救活者,屈指以算百十余人,真神方也,其共珍之)。 白僵蚕酒炒三钱,蝉蜕全十二个,广姜黄七分,黄连二钱,黄芩二钱,栀子二钱,连翘去心、薄荷、大黄、芒硝各三钱,甘草一钱,竹叶三十片。水煎去渣,冲芒硝,入蜜、酒冷服。 若欲下之,量加硝、黄;胸中热加麦冬;心下痞加枳实;呕渴加石膏药;小便赤数加滑石;满加枳 实、厚朴。 连翘、荷、竹味薄而升浮,泻火于上;芩、连、栀、姜味苦而无 气,泻火于中;大黄、芒硝味厚而咸寒,泻火于下;僵蚕、蝉蜕以清化之品,涤疵病之气,以解温毒;用甘草者,取其性缓而和中也;加蜜、酒者,取其引上而导下也。 19、三黄石膏汤 伤寒温病,大热神昏,两目如火,身如涂朱,燥渴欲死,脉洪长滑数者,此方主之。此河间原方也。 石膏四钱、豆豉二钱、麻黄一钱半、黄连一钱、黄芩一钱、栀子一钱、黄柏一钱。水煎冷服。 伤寒表里大热,欲攻其里则表证未解,欲发其表则里证又急,庸工 不识,趙起不能下手,待毙而已。殊不知热在三焦,闭涩经络,津液枯 涸,荣卫不通,遂成此证。用解毒、石膏以清里热,麻黄、豆豉以散表 热,内外之邪俱烬矣。 20、增损三黄石膏汤 温病主方。表里三焦大热,五心烦热,两目如火,鼻干面赤,舌黄唇焦,身如涂朱,燥渴引饮,神昏谵语,服之. 皆愈。 石膏八钱,白僵蚕酒炒三钱,蝉蜕十个,薄荷二钱,豆豉三钱,黄连、黄柏盐水微炒、黄芩、栀子、知母各二钱。水煎去渣,入米酒、蜜冷服。腹胀疼或燥结加大黄。 寒能制热,故用白虎汤;苦能下热,故用解毒汤。佐以荷、豉、蚕、蝉之辛散升浮者,以温病热毒至深,表里俱实,扬之则越,降之则郁,郁则邪火犹存,兼之以发扬,则炎炎之势皆烬矣。此内外分消其势,犹兵之分击者也。热郁腠理,先见表证为尤宜。 21、理中汤 加炮附子一钱,名附子理中汤。 厥逆自利,不渴而呕,腹痛鸭溏,此太阴有真寒也,此方主之。 白术土炒三钱,人参一钱,干姜炮二钱,甘草炙二钱。水煎温服。 为末,炼蜜丸,名理中丸,日三夜一服,治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此胃有寒饮停留也。 22、四逆汤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此方主之。 附子生、干姜生、甘草炙各二钱。水煎温服。一云冷服。加人参即四味回阳饮。 《经》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否则戴阳者,反增上燥,耳目口鼻出血者有之矣。谨小慎微,医岂易言哉。 此方通治三阴脉沉恶寒,手足厥逆之证。故用附子之生者,上行头项,外彻肌表,以温经散寒;干姜亦用生者,以内温脏腑;甘独用炙者,以外温荣卫,内补中焦也。 《琐言》曰:仲景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瘻,身体疼痛者, 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此证出太阳篇。 又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 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此证出少阴篇。窃详太阳病发热头痛,法当脉浮,今反沉;少阴病脉沉,法当无热,今反发热,仲景于此两证,各言 反者,谓反常也。盖太阳病脉似少阴,少阴脉病似太阳,所以各谓之反,而治之当异也。 深究其旨【今人竿识其知】均是脉沉发热,以其有头痛,故为太阳病。阳证当发热脉浮,今脉反沉,以里虚久寒,正气衰微所致。又身体疼痛,故宜救里,使正气内强,逼邪外出,而干姜、生附 亦能出汗而解。假使里不虚寒,则当见脉浮,而正属太阳麻黄汤证也。 均是脉沉发热,以其无头痛,故为少阴病。阴证当脉沉无发热,今反发热,以寒邪在表。但皮肤腠理郁闭为热,知在里无热,故用麻黄、细辛以发肌表之热,附子以温少阴之经。假使身寒无热,则当见厥逆吐利等 证,而正属少阴四逆汤证也。 由是观之,正气衰微脉沉之反为重,表邪浮浅发热之反为轻,此四逆汤为剂,不为不重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也。 又可见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此实治法之神奇,处方之精奥,学者其致思焉。 23、神解散 温病初觉,憎寒体重,壮热头痛,四肢无力,偏身酸痛, 口苦咽干,胸腹满闷者,此方主之。 白僵蚕酒妙一钱,蝉蜕五个,神曲三钱,金银花二钱,生地二钱,木通、车前子炒研、黄芩酒炒、黄连、黄柏盐水炒、桔梗各一钱。水煎去渣,入冷黄酒半小杯,蜜三匙,和匀冷服。 此方之妙,不可殚述。温病初觉,但服此药,俱有奇验。外无表药而汗液流通,里无攻药而热毒自解,有斑疹者即现,而内邪悉除,此其所以为神解也。 14、清化汤 温病壮热,憎寒体重,舌燥口干,上气喘吸,咽喉不利, 头面猝肿,目不能开者,此方主之。 白僵蚕酒炒三钱,蝉蜕十个,金银花二钱,泽兰叶二钱,广陈皮八分,黄芩酒炒二钱,黄连、栀子炒、连翘去心、龙胆草、元参、桔梗各一钱,白附子炮、甘草各五分。 大便实加酒大黄四钱;咽痛加牛蒡子炒研一钱;头面不肿去白附子。水煎去渣,入蜜、酒冷服。 其方名清化者,以清邪中于上焦,而能化之以散其毒也。芩、连、 栀、翘清心肺之火;元参、橘、甘清气分之火;胆草清肝胆之火,而且沉阴下行,以泻下焦之湿热;僵蚕、蝉蜕散肿消毒,定喘出音,能使清阳上升;银花清热解毒;泽兰行气消毒;白附散头面风毒;桔梗清咽 膈,为药之舟楫;蜜润脏腑,酒性大热而散,能引诸凉药至热处,以行 内外上下,亦火就燥之意也。其中君明臣良,而佐使同心, 自使诸证息平矣。 25、大清凉散 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胸满胁痛,耳聋目赤, 唇干舌燥,口苦自汗,咽喉肿痛,谵语狂乱者,此方主之。 白僵蚕酒炒三钱,蝉蜕全十二个,全蝎去毒三个,当归、生地酒洗、金银花、泽兰各二钱,泽泻、木通、车前子炒研、黄连姜汁炒、黄芩、栀子炒黑、五味子、麦冬去心、龙胆草酒炒、丹皮、知母各一钱,甘草生五钱。水煎去渣,入蜜三匙,冷米酒半小杯,童便半小杯,和匀冷服。 此方通泻三焦之热,其用童便者,恐不得病者小便也。《素问》曰轮回酒,《纲目》曰还元汤,非自己小便,何以谓之轮回?何以谓之还元乎?夫以己之热病,用己之小便,入口下咽,直达病所,引火从小水 而降甚速也。此古人从治之大法。惜愚夫愚妇未曾晓也,甚且嘲而笑眼见呕血人,接自己小便饮一二碗立止,非其明效大验乎。 26、小清凉散 温病壮热烦躁,头沉面赤,咽喉不利,或唇口颊腮肿此方主之。 白僵蚕炒三钱,蝉蜕十个,金银花、泽兰、当归、生地各二钱,石膏五钱,黄连、黄芩、栀子酒炒、牡丹皮、紫草各一钱。水煎去渣,入蜜、酒、童便冷服。 黄连清心火,亦清脾火;黄苓清肺火,亦清肝火;石膏清胃火,亦清肺火;栀子清三焦之火;紫草通窍和血,解毒消胀;银花清热解毒;泽兰行气消毒;当归和血;生地、丹皮凉血以养阴而退阳也;僵蚕、蝉蜕为清化之品,散肿消郁,清音定喘,使清升浊降,则热解而证自平矣。 27、小柴胡汤 少阳病五六日(邪传半里之时),往来寒热(风寒之邪出人于表里之间),胸胁苦满(下膈循胁,伏饮搏聚),默默不欲饮食(咽干故默,木乘土故不思食),心烦喜呕(伏饮作闷,上逆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烦乃热闷也,不呕无伏饮之甚也),或渴(津液不足),或腹中痛(血滞阴結),或胁下痞硬(邪热与伏饮相搏于胁下),或心下悸(水停心下凌心作悸),小便不利(水不下行,或不渴(里未结实),身有微热(表未全罢),或咳者(伏饮射肺),此方主之(和解半表半里之邪)。 柴胡四钱、黄芩二钱、半夏二钱、人参一钱、甘草炙一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萎实一枚,润下泄满; 若渴者,去半夏倍人参,生津润燥,加天花粉二钱,彻热滋干; 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二钱,收阴缓中;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粉二钱,软坚;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白茯苓二钱,上行肺 气,下过膀胱; 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固表加桂枝一钱,发散覆取微汗自愈矣; 若咳者,去人参、枣、姜,加五味子(敛肺)、干姜各一钱, 发肺寒湿以逐饮。 加芒硝名柴胡加芒硝汤。 加瓜萎实四钱、黄连二钱,名柴胡陷胸汤。 加枳壳三钱、桔梗三钱,名柴胡枳桔汤。 邪在表则恶寒,邪在里则发热,邪在半表半里则悪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起目锐眦,故令目眩。胆者,中精之官,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故令口苦咽干。脉行两胁,故令胁痛。胆者肝之腑,在 五行属木,有垂枝之象,故令脉弦。柴胡辛温,辛者金之味,故用之以平木,温者春之气,故就之以入少阳。一云专主往来寒热,谓其能升提 风木之气也。黄苓质枯味苦,枯则能浮,苦则能降,君以柴胡则入少阳 矣。一云味苦不沉,黄中带青,有去风热之专功,谓其能散风木之邪 也。然邪之伤人常乘其虚,用参、草欲实其中气,使邪不得复传入里 耳。一云少阳气血薄,全赖土膏滋润,则木气始得发荣,即《经》所谓 “胃和则愈”之说。是以中气不虚之人,虽有小柴胡证,而人参在可去 也。邪初入里,以风寒外邪挟有形之痰涎,结聚于少阳之本位,所以里 气逆而烦呕,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呕逆;邪在半表,则荣卫争,故用姜、 枣之辛甘以和荣卫,亦所以佐参、草以补中气,使半表之邪仍从肌表而 散也。独怪后世用小柴胡汤者,一概除去人参,岂仲景立方之本意哉! 又少阳经当冲要之路,关系最重,小柴胡非套药也。今人不论何病,但 见发热恶寒,便以小柴胡汤和解之,殊觉可笑。 28、六一顺气汤 少阴、厥阴病,口燥咽干,怕热消渴,谵语神昏,大便燥实,胸腹满硬,或热结旁流,绕脐疼痛,厥逆脉沉伏者,此方主之。 大黄酒浸四钱,芒硝二钱五分,厚朴一钱半,枳实一钱,柴胡三钱,黄芩、白芍、甘草生各一钱。水煎去渣,人铁锈水三匙,冷服。 29、加味六一顺气汤 温病主方,少阴、厥阴病,口燥咽干,怕热消渴,谵语神昏,大便燥实,胸腹满硬,或热结旁流,绕脐疼痛,厥逆脉沉伏者,此方主之。 白僵蚕酒炒三钱,蝉蛻十个,大黄酒浸四钱,芒硝二钱五分,柴胡三钱,黄连、黄芩、白芍、甘草生各一钱,厚朴一钱五分,枳实一钱。水煎去渣,冲芒硝,入蜜、酒和匀冷服。 30、理阴煎 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天一无根,真阴不足,或素多劳倦 之辈,因而忽感寒邪,不能解散,或发热,头痛身痛,或面赤唇焦,或 虽渴而不喜饮冷,或背心肢体畏寒,但脉见无力者,悉是假热之证,凉药不可入口,宜速用此煎,照后加减,以温补阴分,托散表邪,连进数 服,使阴气渐充,则汗从阴达,而寒邪不攻自散,此最切于时用者也,神效不可尽述。 熟地五、七钱或一两,当归或三、五、七钱,干姜炒一钱或二、三钱,甘草炙一、二钱。水煎热服。 加附子炮一、二钱,名附子理阴煎,治命门火衰,,阴中无阳。 张景岳曰:若风寒外感,邪未深入,但发热身痛,脉数不洪,或凡 内无火证,素禀不足者,但用此煎,加柴胡二、三钱,连进二、三服, 无不获效。若寒凝阴盛,而邪有难解,必加麻黄二钱,放心用之。或不 用柴胡亦可。此寒邪初感,温散第一要方,惟仲景知此义。但仲景之温 散,首用麻黄、桂枝,予之温散,即以理阴、温中为增减,此虽一从阳 分,一从阴分,其迹若异,然一逐于外,一托于内,而用温散则一也。 学者当因其所宜,酌而用之,又若阳胜之时,寒邪深入,脉沉细,发热 恶寒,或背恶寒,乃太阳少阴证也,加细辛一、二钱,甚则再加附子 一、二钱,真神剂也。或并加柴胡以助之,或并加麻黄以发之。若有阴 虚火旺内热,不宜用温,而气血俱虚,邪不能散者,宜去干姜,以三味 酌力口前药与之。或止加人参一味亦可(按:此正伤寒妙论也,去温病万里,学者宜详辨焉)。 31、补阴益气煎 此补中益气汤之变方也。凡属真阴不足,而寒邪外侵 者,用此升散之,并治劳倦伤阴,精不化气,或阴虚内乏,以致外感不 解,寒热疲疟,阴虚便结不通等证。 熟地三、五、八钱,当归二、三、五钱,山药酒炒二钱,陈皮、人参、甘草炙各一钱,柴胡一钱,升麻五分(火上浮者不用),生姜二钱。水煎温服。 32、大温中饮 此可与理阴煎相参互用也。凡患伤寒阳虚不足,及劳倦 感冒,或兼呕恶泄泻等证,身虽炽热,时犹畏寒,但六脉无力,邪气不 能外达者,此元阳太虚,正不胜邪之候,若非峻补托散,则寒邪日深, 必致不救,温中自可散寒,即此方也。 熟地三、五、八钱,当归二、三、五钱,白术土炒二、三、五钱,肉桂去粗皮一钱,干姜一、二钱(煨生姜亦可),甘草炙一、二钱,柴胡三、五钱,虚加人 参一、二钱。水煎热服,覆取微汗。 无汗加麻黄,有汗去肉桂加桂枝、白芍,气虚加黄芪,寒甚阳虚加炮附子,阳虚气陷加升麻,头痛加川芎、白芷, 泄泻去当归加山药、莲子,或并加防风、细辛。 景岳曰:古来伤寒之治,惟仲景知温散,如麻黄汤、桂枝汤是也。 亦知补气而散,如小柴胡汤、黄芷建中汤是也。至若阳根于阻,汗化于液,从补血而散,而云腾致雨之妙,仲景亦未言及。予制理阴、补阴、 温中三方,乃邪从荣解第一义也。其功难悉,所当深察。 按:景岳首开补血散寒,邪从荣解之论,得仲景不传之秘,治伤寒 无剩义矣。真令人衣冠焚香,望拜茅山不置也。但伤寒不过感冬月烈风 严寒之常气,而温病得天地疵疡旱潦之杂气,世之凶恶大病,死生在反 掌间者,非伤寒乃温病也。若于温病出一超越前人之意见,以启后人之 聋聯,岂不尽美又尽善乎?而乃仍覆前辙,曰温病即伤寒云云,羽翼叔 和,一样糊涂。噫!若非王安道、刘完素二公,于治法辨别明白,不几蒙昧终古耶。 33、补中益气汤 黄芪蜜炙、人参、白术土炒各一钱半,当归、陈皮、炙甘草各一钱,升麻五分,柴胡七分,生姜二钱,大枣二个。水煎温服。 34、桃仁承气汤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 表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表,宜桂枝汤。表解,但小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此方主之。薛氏加丹皮、枳壳。 桃仁连皮尖十五个,桂枝三钱,大黄酒浸四钱,芒硝二钱,甘草炙一钱。水煎去渣,冲芒硝,温服。 35、代抵当丸 太阳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 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以药下之故愈,所以然者, 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此方主之。 大黄酒洗四两,芒硝、穿山甲蛤粉炒、夜明砂淘焙、莪术醋炒、肉桂去粗皮、当归尾酒蒸各一两,红花酒炒七钱, 桃仁不去皮尖生用七十粒另研。为末,炼蜜丸,姜汤送下三钱。 按:代抵当汤丸,方出《证治准绳》。盖瘀蓄之血,攻之为难,仲景直用水蛭、虻虫有毒之物,惟恐药不峻利,亦何待攻之不动,而后加减乎。后人不敢用此毒物,故作此方以代之。 原方生地黄用之无理,归尾必不可减,故于本方中减去生地一味,倍肉桂,加莪术、红花、夜明砂用之,殊觉有效。若温病蓄血,用此方去肉桂,加牡丹皮一两、牛膝一 两,或止加干漆五钱。 柯韵伯曰:膀胱为水腑,血本无所容⑴蓄者也。然太阳为诸阳主 气,是气之最多者,而其经又多血少气,则知太阳在表,阳分之气多, 而在经血分之气反少也。少气者,膀胱之室,热结硬满,法当小便不 利,而反利者,是太阳上焦之气化行,而下焦血海之气化不行也,必其 随经之荣血,因瘀热而结于里矣。此为小腹之里,而非膀胱之里,故小 便虽利,而硬满急结,蓄血仍瘀小腹也。热淫于内,神魂不安,故发 狂;血瘀不行,则荣不运,故脉微而沉;荣不运,则气不宣,故沉而结 也;荣气不周于身,则身黄;消谷善饥者,胃火炽盛也;大便反易者, 血之濡也;色黑者,蓄血渗入也;善忘者,血不荣心智不明也。此皆蓄 血之征兆,非至峻之剂不足以抵其巢穴,而当此重任,故仲景制抵当汤 以攻之。若热虽盛而未狂,小腹满而未硬,宜小其制,为用抵当丸,以 缓治之。若外证已解,小腹急结,其人如狂,是转属阳明,用调胃承气 加桃仁、桂枝之行血者,于其中以利之,胃和则愈矣,此桃仁承气汤, 又为治之缓者也,宜辨之明矣。 36、茵陈蒿汤 伤寒头汗出,渴饮米浆,小便不利,必发黄也,此方主之。 本方再加白术、山药、赤苓、木通、黄芩、猪苓、黄柏、甘草治诸黄。 茵陈蒿二钱、栀子三钱、大黄酒浸五钱。水煎温服。 按;茵陈蒿退黄之君药,今以病较之,黄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栀子除小肠屈曲之火,热除便利,当以发黄为标,小便不利为本。及论小 便不利,乃系胃家实热,又当以小便不利为标,胃实为本,故宜以大黄为君,栀子次之,茵陈又其次也。设去大黄而用栀子、茵陈,是忘本治标,鲜有效矣。 37、参胡三白汤 伤寒汗下不解,脉虚少气发热,或潮热口干舌燥,此方主之。 柴胡三钱、人参二钱、白术土炒三钱、白茯苓三钱、白芍酒炒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水煎温服。 柯韵伯曰:伤寒汗下后不愈,里气既虚,当求之于三阴;而表热仍 在,又当责之三阳。三阳以少阳为枢,其方以小柴胡汤;三阴以少阴为 枢,其方以附子汤,法当参合为治。然此热是少阳之虚,不得仍作前证 之实火论,故于柴胡方中去黄苓,口燥而不呕故去半夏,少气而反去甘 草者,欲其下达少阴也,于附子方中不取附子,欲其上通少阳也。所藉 惟人参,故用为君,佐白术以培太阴之母,白芍以滋厥阴之血,茯苓以 清少阴之水,生姜助柴胡散表邪,大枣助人参补元气,信为大病后调理 之圣剂矣。若荣卫不和,则去柴胡加桂枝;口渴心烦加麦冬、五味,辅 人参生津止渴;心下痞加黄连、枳实泻心;不得卧加竹茹泄太阴热。如 无表热,并去柴胡,名人参三白汤,纯乎调内矣。 38、黄连解毒汤 大热干呕,烦渴谐语,呻吟不眠者,此方主之。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一钱。水煎冷服。 崔尚书曰:胃有燥粪,令人错语;邪热盛极,亦令人错语。大便秘而错语者,承气汤;大便通而错语者,解毒汤。 39、玉女煎 治少阴不足,阳明有余,水亏火旺,六脉浮洪滑大,干燥烦渴,头痛牙痛,吐血岫血者。 熟地五钱、牛膝钱半、石膏五钱、知母钱半、麦冬去心二钱。水煎服。 按:熟地、牛膝补肾水之不足,石膏、知母泻脾土之有余,而金则土之子,水之母也,麦冬甘以保肺,寒以清肺,所谓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也。 40、黄龙汤 治胃实失下,虚极热极,循衣撮空,不下必死也。 人参钱半、熟地三钱、当归二钱、大黄酒浸三钱、芒硝二钱、枳实一钱、厚朴一钱五分。水煎温服。 此补泻兼施之方也(《千金》温脾汤中用人参、附子、干姜、甘草各一钱, 当归二钱,大黄三钱,芒硝八分,寒热并用,后人罕识其旨,姑录之,以见治庁之法不一端也)。 虚人热结于里,攻之不行,乃肠胃枯涸之故,故陶氏加参、归、地 于大承气汤中,以助气血,建背城之功。与小柴胡汤、桂枝新加汤,用 人参佐表药辅正匡邪之义同。 41、大复苏饮 温病表里大热,或误服温补和解药,以致神昏不语,形如罪人,或哭笑无常,或手舞足蹈,或谵语骂人,不省人事,目不能闭者,名越经证。及误服表药,而大汗不止者,名亡阳证。并此方主之。 白僵蚕三钱,蝉蜕十个,当归三钱,生地二钱,人参、茯神、麦冬、天麻、犀角镑磨汁入汤和服、丹皮、栀子炒黑、黄连酒炒、黄芩酒炒、知母、甘草生各一钱,滑石二钱。水煎去渣,入冷黄酒、蜜、犀角汁和匀冷服。 陈来章曰:热入于心经,凉之以连、梔、犀角;心热移于小肠,泄 之以滑石、甘草;心热上逼于肺,清之以苓、知、麦冬;然邪之越经而 传于心,与夫汗多亡阳者,皆心神不足也,故又入人参、茯神以补之。 此即导赤泻心各半汤也。予谓应加明天麻湿纸包煨,切片酒炒,使之开窍, 以定其搐;再加生地、当归、丹皮,和血凉血以养其阴;仍用僵蚕、蝉 蜕,以清化之品涤疵疡之气,方为的确。 42、小复苏饮 温病大热,或误服发汗解肌药,以致谵语发狂,昏迷不省,燥热便秘,或饱食而复者,并此方主之。 白僵蚕三钱,蝉蜕十个,神曲三钱,生地三钱,木通、车前子炒各二钱,黄芩、黄柏、栀子炒黑、黄连、知母、桔梗、牡丹皮各一钱。水煎去渣,入蜜三匙,黄酒半小杯,小便半小杯,和匀冷服。 43、六味地黄丸料 熟地四钱,山药二钱。山萸肉二钱。白茯苓、丹皮、泽泻各一钱半水煎温服。 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地黄丸。 加肉桂一钱,炮附子一钱,牛膝一钱,车前子一 钱,名《金匮要略》肾气丸料。去牛、车,名肾气丸。 44、参胡温胆汤 治伤寒汗下后,呕而痞闷,虚烦不眠。 人参、柴胡、白茯苓、广皮各一钱五分,半夏姜制、枳实麸炒各一钱,甘草炙六分、生姜二钱、枣二个。水煎温服。 脾胃虚寒,少阳不能行生发之令,故痰涎沃胆而不能眠。参、草、苓、枣之甘温,以补益脾气;柴胡之辛温,以升发阳气;二陈之辛散, 枳实之导滞,以开发痰饮,痰饮散而胆不寒矣。然又有胆寒肝热,烦闷 不宁而不能眠者,则当入竹茹、白芍等味也,甚则入黄芩。 45、人参养荣汤 治发汗过多,身振脉摇汗为心液,汗多则血液枯涸,筋肉无以养,故有此证,通治脾肺气虚,荣血不足,气短食少,惊悸健忘,寝汗发热,身倦肌瘦,色枯毛发脱落,小便赤涩《内经》曰:脾主转运,散精行津,上 输于肺,此地气上升也,肺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此天气下降也,故名泰。脾肺虚则上下不交而为否,荣血无所借以化生,肺虚故气短,脾虚故食少。心主脉,脉属荣,荣虚血少则心失养,故悸忘汗热。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血虚火旺,故瘦枯毛脱。肺为水之上源,金不生水,故小便赤涩。 白芍酒炒一钱五分,当归、黄芪蜜炙、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炙各一钱,熟地、肉桂、五味子研各七分, 远志(甘草汤浸去心)五分。水煎温服。 阴虚火动加黄柏、知母各一钱,阳虚下寒加炮附子一钱,心悸不眠加酸枣仁炒研二钱,倍远志。 46、葛根汤 伤寒标热壮热,头额痛,目痛鼻干不眠,无汗,尺寸脉俱 长,及太阳阳明合病脉浮而长,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葛根四钱,麻黄三钱,桂枝、白芍、甘草各二钱,大枣二枚,生姜三钱。水煎麻黄、葛根去沫,次入诸药煎服。 去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 太阳阳明合病下利,犹属表证,世人多以为漏底伤寒,为不治,仲景以此方主之。盖以邪气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阴虚故下利也。与此汤以散经中表邪,则阳不实而阴气平,不止利而利自止也。 47、痛泻要方 治土败木贼,痛泻不止。 白术土炒三钱、白芍酒炒四钱、陈皮炒一钱半、防风一钱。水煎温服。或为末,炼蜜丸服。久泻加升麻。 白术补脾燥湿和中;白芍泻肝火,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散肝舒脾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利气,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 数者,皆所以泻木而益土也。 48、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风寒两感,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面赤反有热者,表未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养,此方主之。 桂枝三钱二分,麻黄、白芍、杏仁去皮、甘草炙各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二枚。水煎麻黄去沫,入群药煎服,覆取微汗。 此风寒两感之轻剂也,不比大青龙之峻险。麻黄发汗祛太阳之寒 邪,桂枝止汗解太阳之风邪,一发一止,则汗不得大泄矣。 49、人参败毒散 治伤寒三阳经合病,头痛发热,及时行感冒,风寒咳嗽,风湿身肿者。 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薄荷、川芎、茯苓、枳壳、桔梗各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一钱。水煎温服。 内热口燥加黄芩一钱。 按:羌活、独活、柴、前、薄、芎皆风药,升浮轻散开发之剂也,故用之以解寒邪散风热;用枳壳者,取其清膈而利气也;用参、苓、甘草者,取其补益中气,外邪不能深入也。涤其邪气,培其正气,故曰败毒。 此散乃解伤寒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之药,全在详证加减,以尽其 妙。虚怯人借人参之力,补正气以驱邪气耳。若温病杂气郁热内迫,流布三焦,人参岂可轻投,表药岂可妄用?执泥此方以治温病,恒恐误人,讱庵盛称其妙,未免溢美,不可印板眼目,总缘人不知温病为杂气。 50、冲和汤 治伤寒三阳经合病。一名九味羌活汤。 羌活一钱五分,白芷、黄芩、苍术泔浸、细辛、川芎、防风、生地、甘草各一钱,生姜二钱,葱白一茎。水煎温服。喘加杏仁,夏加石膏、知母。 此方分经而主治,伤寒邪在太阳者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主以白 芷,邪在少阳者主以黄苓,邪在太阴者主以苍术,邪在少阴、厥阴者主 以细辛、川苓,而防风者又风药之卒徒也,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热也,甘 草又所以和诸药,补脾胃而除气中之热也。余谓九味合为一方,然用者 不可执方,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 一,增损与之,乃能效矣。今人视为四时套药,无论感冒、伤风、伤 寒、时气、温病,亦无论经络脏腑,概以冲和汤和之。此张元素之说误之也,须知之。 51、葛根加半夏汤 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而呕,又云不利但呕,此方主之此。 以利呕辨风寒之不同也。寒为阴,阴性下行,里气不和,故利而不呕,风为阳,阳性上 行,里气逆,故呕而不利,加半夏之辛散,以下逆气。下利而呕,则风寒两感也。 葛根三钱,半夏姜制、麻黄去节泡去黄汁炒干各二钱,桂枝、白芍、甘草炙各一钱半,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煎麻黄、葛根去沫,次入诸药煎服,覆取微汗。 52、增损普济消毒饮 太和年,民多疫疡,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 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燥舌干,俗名大头瘟。东垣 曰:半身以上天之阳也,邪气客于心肺,上攻头面而为肿耳。《经》谓清邪中于上焦,即东垣之言益信矣。 元参三钱,黄连二钱,黄芩三钱,连翘去心、栀子酒炒、牛蒡子炒研、蓝根如无以青黛代之、桔梗各二钱,陈皮、甘草生各一钱,全蝉蜕十二个,白僵蚕酒炒大黄酒浸各三钱。水煎去渣,入蜜、酒、童便冷服。 芩、连泻心肺之热为君,元参、陈皮、甘草泻火补气为臣,翘、 栀、蒡、蓝、蚕、蝉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大黄荡热斩关,推陈致新为 使,桔梗为舟楫,载药上浮,以开下行之路也。 53、真武汤 太阳病,发汗太过,仍发热汗虽出而表不除之故也,心下悸心生 血,汗为心液,多则心虚,头眩身晌,振振欲擗地振摇欲伏地不能起,【喻氏注云: “振振欲擗地”五字,形容亡阳之状如绘,汗多则卫气解散,振振然四顾无可置身,欲擗地中而避处也。犹阴证似阳,欲坐井中而就帝也。何得妄指《诗经》注擗拊心貌为解哉?】 及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或咳, 或呕,或小便利者,并此方主之。 白术土炒二钱、白茯苓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附子炮一钱半。水煎温服。 少阴病加减法:咳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各一钱,呕去附子倍生姜,小便利去茯苓,下利去白芍加干姜二钱。 汗多而心下悸,此心亡津液,肾气欲上而凌心也;头眩而身响,此 汗多亡阳,虚邪不靖而内动也。真武北方之神,司水火者也。今肾气凌 心,虚邪内动,有水火奔腾之象,故名此汤以主之。白术、茯苓补土利 水之物也,可以伐⑴肾而疗心悸;附子、生姜回阳益卫之物也,可以壮火而制虚邪;白芍酸以收阴,用白芍者,以小便不利,则知其人不但真阳不足,真阴亦已亏矣。若不用白芍以固护其阴,岂能胜附子之雄悍乎! 54、梔子豉汤 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邪入胸中,挟饮主烦,心为水凌故也),若剧者,反复颠倒(辗转反侧之象),心中懊侬(悔恨也),此方主之(吐无形之虚烦)。 山栀子生研七枚、淡豆豉四钱。水煎温服,得吐便止,不吐再作服。 栀子涌膈上虚热,香豉散寒热恶毒,能吐能汗,为伤寒汗下后不 解、虚烦闷乱之圣药。 若呕则加生姜以涤饮,名梔子生姜豉汤; 若少气则加甘草以缓中,名梔子甘草豉汤; 若心烦腹满,起卧不安,则去香豉而加厚朴、枳实,名梔子厚朴汤。 又《伤寒论》曰:伤寒,以丸药大下 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桅子(干姜)豉汤主之。 又曰:伤寒五六日, 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柜子(豉)干姜汤主之。 【按:“桅子于姜汤主之",当是"栃子豉汤"植子豉汤主之",当是“梔子干姜湧断无烦热 用干姜,结痛用香豉之理,当移之】故凡欲涌虚烦,必先顾虑中气,所以病人素有微溏者,有不可吐之戒。 柯韵伯曰:伤寒,太阳以心腹为里,阳明以心腹为表。盖阳明之 里,是胃实,不特发热恶热,目疼鼻干,汗出身重谓之表,一切虚烦虚 热,咽燥口苦,舌苔,腹满,烦躁不得卧,消渴而小便不利,凡在胃之 外者,悉属阳明之表也。仲景制汗剂,是开太阳表邪之出路;制吐剂, 是引阳明表邪之出路。若太阳当汗而反吐之,便见自汗出不恶寒,饥不 能食,朝食暮吐,欲饮冷水,不欲近衣等证,此太阳转属阳明之表,当 梔子豉汤主之。阳明当吐而不吐,反行汗下温针等法,以致心中愦愦怵 惕,懊侬烦躁,舌苔等证,然仍阳明之表,仍当梔子豉汤吐之。梔子苦 能涌泄,寒能胜热,其形象心,又色赤通心,故主治心中上下一切证; 豆形象肾,又色黑入肾,制而为豉,轻浮上行,能使心腹之浊邪上出于 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里之烦热悉除矣。所以然者,二阳之病发心 脾,此乃心脾热,不是胃家实,即所云“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之义也。急除胃中之热,不致胃家之实,即此一汤,为阳明解表里之圣剂矣。 55、瓜蒂散 (吐有形之实邪)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浮,胸中 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寒者痰饮也),此方主之。 甜瓜蒂炒黄、赤小豆各等分。为末,热水二盅,入淡豆豉三钱,煎一盅,去渣,和药末一钱,温服之。 不吐再加,得快吐即止。或烧盐熟汤调服,以指探吐,治霍乱宿 食,热痰冷痛。《千金》曰:凡病皆宜,大胜用药。 56、炙甘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此方主之。 炙甘草二钱,阿胶二钱,麻仁去皮,麦冬去心各四钱,生地八钱,桂枝二钱,人参一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酒各半,煎去渣,入阿胶化服。薛氏加当归、酸枣仁炒各三钱,五味子炒研一钱。 脉结心悸,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缘其人汗下不解,真阴衰 竭,津液枯涸,滋阴之药当倍于补气,故参、草、桂枝、姜、枣补益中 气,调和荣卫;阿胶、麻仁、麦冬、生地,药味既多,分两亦重,所以 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圣济经》曰:津液耗散为枯,五脏痿弱,荣 卫涸流,湿剂所以润之,与水停心悸之治法不同。汪切庵曰:《千金翼》 用治虚劳,《宝鉴》用治呃逆,《外台》用治肺痿(愚按:开后人滋阴降火无穷之法门,此方是也) 57、生脉散 治夏月金受火囚,绝寒水生化之源,以致咳嗽喘促,肢体痿软,脚欹眼黑,口渴汗出者。 人参二钱、麦冬去心二钱、五味子一钱。水煎温服。 东垣曰:人参甘寒,泻火热而益元气;麦冬苦寒,滋燥金而清木 源;五味酸温,泻丙火而补庚金。以肺朝百脉,故名曰生脉散。今人因 生脉之名,用治脉微欲绝,阳气将脱之证,误人多矣!何如独参一味。 58、左归丸 减两为钱,大剂煎饮,名为丸料 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荣卫,项 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元,或气虚昏 晕,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软,或遗淋涩痛。凡精髓内 亏,津液枯涸等证,俱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 熟地八两,山药炒、山茱萸蒸去核、菟丝子酒蒸、枸杞子蜜蒸、鹿角胶打碎炒珠、龟板胶切碎妙珠(无火不必用此味)各四两,牛膝酒蒸熟三两(滑精者不用)。为末,炼蜜丸,任下。 真阴失守,虚火上炎者,宜用纯阴至静之 剂,去枸杞、鹿胶,加女贞子三两、麦冬三两; 火燥灼金,干枯多嗽,加百合三两; 夜热骨蒸,加地骨皮三两; 水不利不清,加白茯苓三两; 大便燥结,去菟丝,加肉灰蓉三两; 血虚血滞,加当归四两; 腰膝酸 痛,加杜仲,盐水炒断,三两; 脏平无火,而肾气不充者,去龟板胶,。加破故纸炒香三两,莲肉去心、胡桃肉各四两; 气虚加人参三两。 59、右归丸 以两作钱,大剤煎饮,名为丸料 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弱,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反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在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 而水邪浮肿。总之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肢不收,或眼见邪祟,或衰弱无子等证,俱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 而神气自强矣。 熟地八两,山萸肉微炒三两,杜仲姜汤炒断、枸杞子微妙、菟丝子酒蒸、鹿胶各四两,当归三两,肉桂去粗、附子制各二两。为末,炼蜜丸,任下。 阳虚气衰,必加人参以为之主,随人虚实增损。盖人参之功,随阳药则入阳分,随阴药则入阴分,欲补命门之 阳,非加人参不能捷效。 阳虚精滑,或滞浊便清,加故纸酒炒三两; 殖泄肾泄不止,加五味子三两,肉豆蔻曲煨去油三两; 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恶吞酸,加干姜炒黄三两; 腹痛不止,加吴茱萸二两; 腰膝酸痛,加胡桃肉连皮四两; 阴虚阳痿,加巴戟肉四两,肉灰蓉三两,或黄狗外肾二幅,酒煮捣人之。 60、蜜煎导法 阳明病自汗,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便虽硬不可攻。此仲景心法,后人罕知。当自欲大便时,以此法导之,乃承气之变法也。 蜂蜜入铜勺内微火煎,稍凝,勿令焦,入皂角末五分,食盐五分,并手作挺子,长寸许,令头锐,欲大便时,入谷道中,自下。 61、参归养荣汤 邪留心下,令人痞满,下之痞应去,今反痞者,虚 也。以其人或禀赋娇怯,或素病亏损,如失血崩带等证,因下益虚,失 其健运,愈令痞满,再用行气破气之剂,转成坏病矣。 人参一钱、半夏二钱、生姜炮三钱、甘草炙一钱、白芍酒炒一钱半、当归二钱、生地二钱、熟地三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果如前证,一服痞若失。若下后仍潮热口渴,脉洪大而痞者,投之祸不旋踵。此有虚实之分,须详辨之。 62、犀角地黄汤 伤寒温病,胃火热盛,衄血吐血,咳咯血(衄行清道,吐行浊道,以喉通天气,咽通地气也。循经之血走而不守,随气而行,火气急迫,故随经直犯清 道,上脑而出于鼻为衄;其从肺而出于咽者,则为咳咯;其存胃中者,为守荣之血,守而不 走,胃虚不能摄,或为火逼,故呕吐从咽而出也。衄血之热在经,吐血之热存腑。伤寒衄血为表热,温病衄血为里热。《内经》曰:心移热于肺,则咳嗷出血也,当详细辨而治之),便血, 蓄血如狂,漱水不欲咽(伤寒便血,为传经热邪;温病便血,为里热蓄血。在上则喜忘, 在下则如狂。漱水不欲咽,热在经,里无热也。蓄血发燥而内不渴,故虽漱水而不欲咽*海藏 云:太凡血证多不饮水,惟气证则饮水。《经》云:阳明病,口燥漱水不欲咽者,必衄。伤寒当发汗而不发汗,邪热妄行,逼血外出,故见此证),及阳毒发斑(热甚伤血,发于皮肤见红点者为疹,如锦纹者为斑。伤寒不当下而下,热毒乘虚入胃则发斑疹,温病当下而不下,热留胃中亦发斑疹;或误服热药太过亦发斑疹),并妇人血崩赤淋(以火胜故治之),此方并治之。 怀生地六钱、白芍四钱、牡丹皮三钱、犀角镑二钱磨汁或末入。水煎,人犀汁服。 瘀血甚者,加大黄三钱以行之; 因怒致血或热极如狂,加柴胡平少阳、厥阴之火,黄苓泻上中二焦之火,栀子泻三焦之火也。 生地甘寒凉血,以滋肾水;丹皮苦寒,泻血中之伏火;犀角大寒, 解胃热而清心火;白芍酸寒,和阴血而散肝火,以共平诸经之僭逆也。 63、通脉四逆汤 下利,里寒外热,面反赤,手足厥,脉微欲绝,及脉不出,系群阴格阳于外,不能内返也,此方主之。 附子生三钱、干姜生三钱、甘草炙二钱。水煎温服。一云冷服(解见四逆汤下)。 按:《蕴要》云:四逆汤一名通脉四逆汤,细玩伤寒通脉四逆汤所 治之证,里寒外热,其面反赤,阴盛于内,逼阳于外,而脉不出,较四 逆汤所治之证为更重。若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何故多加通脉二字耶? 《医统》及《医宗必读》俱云“即四逆汤加甘草一倍”。然厥逆脉不出,,反加甘草缓味,殊不近理。《缆论》云:即四逆汤加干姜一倍”。然回阳通脉,全赖生附子雄悍之力,岂宜单加干姜耶?再按:四逆汤原方甘草 炙二两,干姜一两五钱,附子一枚,生用。方下云:强人可大附子一 枚、干姜三两,此即通脉四逆汤也。故通脉四逆汤方,甘草炙二两,与 四逆汤同;干姜三两,是为倍用;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夫既云大者其为 倍用,可想而知,细心较定,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倍附子、干姜是耶。 仲景加减法:面色赤加葱白二茎,腹痛去葱白加白芍二钱,呕加生姜二钱,咽痛去白芍,加桔梗二钱,利止脉不出加人参一钱,去桔梗。 64、白头翁汤 下利欲饮水亡津液而内燥,以有热故也。又热痢下重者邪热下痢,气滞后重,并此方主之。 白头翁二钱、秦皮三钱、黄连三钱、黄柏三钱。水煎温服。 此胃与肝、肾药也。白头翁苦寒,入胃经血分,而凉血止澼;秦皮 苦寒性涩,洗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清心凉血;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利而厚肠,湿热除而利自止矣。 65、桔梗杏仁煎 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胸膈隐痛,将成肺痈者。 桔梗、杏仁妙研、甘草各一钱,枳壳麸炒一钱五分,麦冬去心、百合、阿胶、夏枯草、金银花各二钱,连翘二钱五分,川贝母、红藤各三钱,火胜兼渴者加天花粉二钱。水煎温服。 66、肠痈秘方 凡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阴痛不止者,是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矣,急以此方治之。 先用红藤一两,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 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酒二碗,煎一碗,服之。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服后药末除根。 当归五钱,蜜蜡五钱,白僵蚕白而直者、蝉蜕全各二钱,蜈蚣天龙、大黄各一钱,老蜘蛛二个,捉住放新瓦上,以酒盅盖定,外用炭火煨干存性。上为细末,每空心好酒调服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 67、连翘金贝煎 治阳分痈毒,或在肺、膈、胸、乳、脏腑之间者,此方最佳,连用数服,无有不愈。 连翘去心、红藤各七钱,金银花、蒲公英、夏枯草、土贝母各三钱,火胜烦渴乳肿者加天花粉三钱,好酒二碗,煎一碗,服后暖卧片时。若阳毒内热或在头顶间者,水煎亦可。 68、蜡巩丸 生白矾二两、白芨一两。为细末,用黄蜡四两熔化,去净渣,入药末为丸,白滚水送下一 钱,日三服。 护膜托里,解毒化脓之功甚大。一方无白芨,一方有琥珀三钱。 69、附子汤 少阴病,口中和,背恶寒者。少阴病骨节痛,身体痛,手 足厥,脉沉者。并此方主之。 人参一钱,附子生、白术土炒、白茯苓、白芍各二钱。水煎温服。 伤寒以阳为主,上证皆阴证,几于无阳矣。辛甘皆阳也,故用参、 附、苓、术以养阳;辛温之药过多,恐有偏阳之弊,故又用白芍以扶 阴。《经》云:火欲实,水当平之,此用白芍之意也。若温病阳邪怫郁, 而厥逆脉沉,一用辛温之药治之,正如抱薪投火矣。 70、桂枝加附子汤 太阳病中风,误汗遂漏不止,恶风(表虚则玄府疏),小便难(汗多则亡津液),四肢微怠(四肢为诸阳之本,阳虚则血滞),难以屈伸(筋骨不和,风邪客之),此方主之。 桂枝、白芍各三钱,附子生、甘草炙各一钱五分,生姜三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误汗亡阳则血滞,兼有风人而劲急也,故用桂枝汤疏风解肌以和荣卫,加附子以助元阳而固表也。此中风误汗而见此证,故以此汤救之。 若湿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汗为心液,心无血养,故神不宁),小便已,阴痛(水道干涸,故阴痛也),炙甘草汤加白茯苓四钱。 71、甘草附子汤 风湿相搏,骨节烦痛,掣痛不能屈伸,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微肿者,此方主之。 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迨两相搏激,注经络,流关节,无处不到,则无处不痛也,风胜则卫气不固,故汗出恶风,湿胜则水道不行,故便涩身肿。 甘草炙二钱、附子生三钱、白术土炒二钱、桂枝四钱。水煎温服。 成氏曰:甘草、桂枝之辛甘,散风邪而和卫;附子、白术之辛温, 解湿气而温经。 伤寒瘟疫条辨 卷五 医方辨 72、吴茱萸汤 厥阴头痛,呕而吐沫,少阴犯真寒,吐利,手足厥,烦躁欲死;及寒邪入阳明,食谷欲呕者,并此方主之。 吴茱萸拣净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人参一钱。水煎温服。 厥阴肝也,寒邪内格,故呕而吐沫。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头痛。 少阴肾也。肾脏中寒,则上格乎阳而为呕吐。《经》云:肾主二便。肾 寒则大便不禁而为利下。手足得阳气而温,内有真寒,故令手足厥冷。 烦躁者,阴盛格阳,故令阳烦阴躁,其证多危,故曰欲死。吴茱萸辛热 而气厚,专司开豁胸中逆气。《经》曰: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故 能走下焦而温厥阴、少阴也,臣以生姜散其寒也,佐以参、枣补中 虚也。 73、小建中湯 伤寒三四日,心悸而烦,及少阴恶寒,腹中急痛,此方主之。加黄芪蜜炙三钱,名黄英建中汤。 白芍酒炒四钱,肉桂桂枝、甘草炙各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饴糖三钱。水煎去渣,入饴糖熔化服。 《医方考》曰:小建中汤宜用肉桂,枝则味薄,故用之以解肌;桂则味厚,故用之以建中也(愚按:开后人补中益气无窍之法门,此方是也)。 《缆论》曰:桂枝汤中白芍、桂枝等分,用白芍佐桂枝以治卫气; 小建中汤中白芍四钱,桂枝二钱,用桂枝佐白芍以治荣气,更加饴糖以 缓其脾,故名之曰建中,则其功用大有不同耳。 74、当归四逆汤 手足厥寒(阳邪陷内,四肢逆冷),脉细欲绝(阴盛阳衰),此方主之。 当归、白芍、桂枝各二钱,细辛、通草、甘草各一钱四分,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加吴茱萸二钱,生姜二钱,酒煎,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前证内有久寒者。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似乎阴证之极,盖缘阳邪传入厥阴荣分,以本虚不能作热,故厥而脉细欲绝也。此为阴阴是指厥阴经也郁阳邪,故用 桂枝、细辛以解表,白芍、甘草以泻热,当归以和厥阴之荣血,通草以 通太阳之本府,使阳邪得从外解,原非治阴寒四逆之药也。故药宜归、 芍以济阴,不宜姜、附以劫其阴也。是证也,自表入里,虽曰传至厥 阴,始终只是阳证,与阴寒直中三阴不同,故不用四逆汤,而用桂枝汤 加当归、细辛、通草耳,明者自知之。 按:昔人云,人有阴血亏于阳分,不能胜辛热者,更宜此汤主之。 殊不知此唯有阳邪者宜之。若无阳邪而见此证,则是阴血大亏矣,投之 祸不旋踵。盖细辛为少阴中表药,随桂枝汤以解肌,加当归以和荣血。 至于通草甘淡微寒,能泻丙丁,能通水道,为虚寒者禁用。此汤治法, 本是和荣血以缓脉,使阳邪得从肌表而散,或从膀胱而泄也。若循其 名,以治阴亏寒中之四逆,则谬甚矣。观于《伤寒论》曰:若其人素有 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茱萸、生姜主之。正如四逆散,本以散传经之 热邪,腹中痛者方加附子,则当归四逆汤,非治阴寒四逆之药也明矣。 更有一等固守王道之医,辨证不明,遇有厥逆脉细之证,不敢用四逆 汤,但曰用当归四逆汤极为稳当,不知此汤及桂枝汤加当归、细辛、通 草耳。细辛随桂枝汤止能解表,通草又为疏通最有力之药,当归一味果 足以治阴寒四逆耶?药不对证,果可谓之稳当耶?甚矣!其不明于制方 之理,而以舛错误病也。予前所云,用方贵明其所以然者,正谓此也。 75、干姜附子汤 少阴误下复发汗,昼日烦躁,夜而安静,不呕不渴, 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此方主之。又阴盛格阳,目赤面赤,烦 渴引饮,脉来七八至,按之则散,为无根之脉,以此方加人参主之。 干姜二钱、附子三钱。水煎温服或云冷服。 此即四逆减去甘缓之甘草,为回阳重剂。若加增药味,反牵制其雄 悍之力,必致迂缓无功矣。干姜辛以润燥散烦,和表里之误伤;附子热 以温中固表,调阴阳于既济,阳回即可用平补之药。盖阳既安堵,即宜 休养其阴,切勿过用辛热,转生他患也,审之慎之。 76、桂枝新加汤 汗后身痛,脉沉退者,此方主之。以桂枝汤解汗后之风邪,加参、芍益不足之血脉,亦两解表里、安内攘外之一法。曰新加者,因发汗新虚,明非桂枝汤中之旧法也。 桂枝三钱、白芍四钱、甘草二钱、人参一钱、生姜三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77、黄连阿胶汤 少阴病,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此方主之(少阴本欲寐,今反烦不得寐者,以风邪客于里,里热甚而不和也.此扶阴散热之良方也),并治火邪内攻,迫血下行者(用以治痢,亦取扶阴散热之义)。 黄连清膈消闷厚肠、阿胶祛风养肾各三钱,黄苓疏风泄热、白芍利脾制水各三钱,生鸡子黄逐风镇胆一枚。水煎成去渣,入阿胶律尽,少冷,入鸡子黄搅匀服。 78、桂枝(回阳定惊)去白芍(恐其损阳)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太阳伤寒脉浮(此风寒两伤也0,医以火迫劫之,亡阳(此大汗不止也)惊狂(神乃阳之灵,阳衰则乱矣),起卧不安者9烦躁不宁,此皆停饮上逆凌心也,饮去则心神定矣0,此方主之。 桂枝三钱、蜀漆去脚三钱、龙骨四钱、牡蛎粉五钱、甘草炙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二枚。水煎蜀漆三沸取其逐饮,次入群药煎服。 去蜀漆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火逆下之复烦躁者。 按:桂枝解风邪以固表养心,甘草和中气以益阳泻火,牡蛎咸走肾 而宁心,龙骨涩收神而宅心,生姜利气和胃,大枣通经健脾,蜀漆辛以 逐停饮。饮去则心安,故惊狂不安者,乃水凌心火也。此仲景不传之 秘也。 79、竹叶石膏汤 阳明汗多而渴,衄血,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及伤寒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并此方主之。 竹叶二钱、石膏四钱、麦冬去心二钱、半夏二钱、人参一钱、甘草炙一 钱、生姜二钱、粳米二钱。水煎温服。 本方去石膏、半夏、姜、米,加柴胡、黄苓,名人参竹叶汤,治汗下后烦热口渴,虚羸少气之证。 竹叶、石膏之辛寒,以止喘促散余热;参、草、粳、麦之甘平,以 益肺胃生津液;生姜、半夏之辛温,以豁痰饮去呕逆。此虚羸热逆之良方也。 80、加味温胆汤 治汗下后不解,呕而痞闷,或虚烦不眠,肉瞤筋惕者。 人参、甘草炙、茯苓、远志去心、酸枣仁炒研、熟地、枳实麸炒、陈皮、半夏姜汁炒各一钱,五味子五分,生姜一钱。水煎温服。 81、疏表汤 治四时感冒风寒,鼻塞声重,或流涕不已,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者。 淡豆豉三钱,羌活二钱,防风、桔梗各一钱半,前胡、黄芩各一钱,苏叶、川芎各八分,细辛、甘草各五分,生姜二钱,葱白二茎。水煎温服。 微汗口渴加花粉、麦冬各一钱; 满闷加枳壳麸炒一钱半; 热甚加知母一钱。 82、桂枝附子汤 伤寒七八日(即传里之时也),风湿相搏(搏聚而为痹也0,身体烦痛(风胜则烦,湿胜则痛),不能自转侧(湿主重浊),不呕(邪在表也)不渴(里无热也),脉浮虚而涩(浮虚为风,涩为湿也),此方主之(浮虚而涩,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以解表风,,加附子以散寒湿)。若其人大便难,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去桂恶其走表而不和里,加术喜其益土而燥湿也。 桂枝三钱、附子炮二钱、甘草炙一钱半、生姜三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去桂枝加白术三钱,名去桂加术汤。 83、人参固本汤 治温病虚极热极,循衣作空,不下必死者。下后神思 稍苏,续得肢体振寒,怔忡惊悸,如人将捕之状,四肢厥逆,眩运郁 冒,项背强直,此大虚之兆,将危之候也,此方救之。 人参二钱,熟地三钱,生地二钱,当归二钱,杭芍一钱五分,天冬去心、麦冬去心、五味子、陈皮、知母、甘草炙各一钱。水煎温,冷服之。服后虚回,止后服。盖温病乃火邪燥证,人参固为补元气之神丹,但恐偏于益阳,恣意投之有助火固邪之弊,不可不 知也。 按:温病乃天地杂气之一也,有邪不除,淹缠日久,必至虚羸。庸 工望之,不问虚实久暂可否,辄用人参,殊不知无邪不病,邪去而正气 自通,何虑虚之不复也。今妄投补剂,邪气益固,正气益郁,转郁转 热,转热转瘦,转瘦转补,转补转郁,循环不已,乃至骨立而毙,犹言服参几许,补之不及奈何。 余于乾隆甲戌、乙亥、丙子三年中,眼见亲友患温病服参受害者,不可枚举。病家止误一人,医家终身不悟,不知 杀人无算,特书之以为滥用人参之戒,非禁之使不用也。果如前证虚危之极,非人参无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哉。 84、当归六黄汤 治阴虚盗汗。又方用莲子七枚,黑枣七枚,浮麦七钱,马料豆七钱。水煎,治同。 当归二钱,熟地二钱,生地、黄连、黄芩、黄柏各一钱,黄芪生三钱,防风一钱,麻黄根一钱,浮小麦一钱。水煎温服。 85、黄芪汤 治阳虚自汗。 黄芪、五味子挞碎核各三钱,当归、白术土妙、甘草各一钱。水煎温服。 汗多不止,加麻黄根一钱,防风一钱,或加麻黄根一钱,牡蛎粉一钱,浮小麦一钱。 《经疏》曰:凡服固表药而汗不止者,当用酸枣仁炒黑三钱,白芍、 生地、麦冬、五味子、桂圆肉各二钱,竹叶二十片,煎服多效,以汗为心液故也。 86、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 便不利,渴而不卩区,但头汗出(三阳脉起于头,阳邪甚于上,阴精衰于下,故汗岀也), 往来寒热,心烦者,表未解也,此方主之。 柴胡四钱,花粉二钱,黄芩、桂枝、牡蛎粉各一钱半,干姜、甘草炙各一钱。水煎,初服微烦,后服汗出,愈。 按:柴胡除少阳之寒热,桂枝解太阳之余邪,花粉彻阳明之渴热, 干姜去胸胁之烦满,甘草调汗下之误伤,此少阳阳明两解之治法也。 8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阳明病,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者,此欲作痼瘕,大便必初硬后溏,此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痼瘕者,寒气结而积也,此方主之。并治汗解后腹胀满。此非里 实,盖脾胃为津液之主,汗多则津液不足,气虚不能敷布,诸气壅滞, 停饮而为胀满。与此汤以和脾胃而降气也(一云瘕泄也,盖大便初硬后溏,因成瘕泄。瘕泄即溏泄,久而不止,则曰痼瘕也,亦通)。 厚朴姜炒、生姜、半夏姜汁炒各四钱,甘草二钱、人参一钱。水煎温服。 胀非苦不泄,气非温不行,饮非辛不散,胃非甘不和,虚非补不 复,五味之功用大矣。 88、大陷胸汤 大黄三钱、芒硝二钱、甘遂末五分。水煎大黄五六沸去渣,再入芒硝煎一二沸,调甘遂末服。 加葶苈子、杏仁去皮炒黑,与大黄、芒硝四味等分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取一丸入甘遂末三五分,蜜三匙,水煎并渣服之,此名大陷胸 丸。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矣,此方主之。 89、小陷胸汤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此方主之(邪气深入,尚在半表半里,为热、为痰、为饮,病有浅深,方有大小,除热下痰)。 黄连姜汁微妙一钱五分、半夏姜炒三钱、全瓜蒌捣烂一个。水煎温服。 黄连苦以泻热,用代大黄;半夏辛以逐痰,用代甘遂;瓜篓润以行滞,用代芒硝,不比大陷胸汤之峻厉也。 90、小半夏加茯苓汤 心下满,头汗出,水结胸,或心悸目眩,此方主之。去茯苓即小半夏生姜汤。 半夏姜炒五钱、茯苓五钱、生姜五钱。水煎温服。健脾渗湿,火因水下,则痞渴消而悸眩止。 91、枳实理中丸 枳实麸炒、瓜萎、牡蛎粉、白术土炒、甘草各一两,干姜炒八钱,人参、黄连、黄芩各三钱。为末,炼蜜丸如鸡子黄大,以热汤化服一丸。觉腹中热,则胸中豁然矣;未热,则加丸再服。 92、海蛤散 治血结胸,揉而痛不可抚近者。 海蛤粉、滑石、甘草各等分,芒硝减半(元明粉更妙)。为末,用蜜水入鸡子清调服二钱。 93、桔梗枳売汤 治痞气胸膈不痛,暧气吐酸,或咳者。 桔梗、枳壳麸炒各二钱。水煎温服。 此二味,苦下气而散痞满,寒消热而除咳饮也。 94、大黄黄连泻心汤 心下痞,按之濡(按之不痛而软),其脉关上浮者(关候心下,浮主虚热),此方主之。 大黄二钱、黄连一钱、黄芩一钱。捣碎,麻沸汤(煮沸的开水)渍之,去渣服。 《活人书》曰:汤液论有黄芩一钱,今无者,恐传写之讹也。李时珍曰:仲景治心下痞按之濡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此亦泻脾胃之湿热,非泻心也。病发于阴而下之太早,则作痞满,乃寒伤荣血,邪气乘虚结于上焦,胃之上胱在于心下,故曰泻心。 95、附子泻心汤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此方主之。 附子炮、大黄各二钱,黄连、黄芩各一钱。附子一味,另煎取汁,大黄、芩、连三味,以麻沸汤渍之,去渣, 入附子汁,温服。 心下痞,故用三黄以泻痞;恶寒汗出,故用附子以回阳。无三黄则 不能泻痞热,无附子恐三黄益损其阳气,热有三黄,寒有附子,寒热互用,斯为有制之兵矣,仲景诚医家之善将将者也。俗医用寒则不敢用热,用热则不敢用寒,何异于胶柱鼓瑟乎。 《缴论》曰:泻心汤诸方,皆治汗下后表解里未和之证。其半夏、 生姜、甘草三泻心汤,是治痰饮湿热结聚之痞。方中用半夏、生姜以涤痰饮,黄连、黄芩以除湿热,人参、甘草以助胃气,干姜炮黑以渗水湿。若但用苦寒治热,则格拒不入,必得辛热为之向导,是以半夏、干姜在所必需。如痞极硬满暂去人参,气壅上升勿用生姜,此一方出入而有三用也。其大黄、黄连与附子二泻心汤,乃治阴阳偏胜之痞。一以大黄、芩、连涤胸中素有之湿热,一加附子兼温经中骤脱之虚寒也。三黄用沸汤渍服者,取寒药之性,不经火而力峻也。附子煮汁者,取性热行经,以复其阳耳。仲景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立方之妙,无出乎此。以三黄涤胸中之邪热,以附子散凝结之阴寒,一举而寒热交聚之邪尽解。 瘗讴知后人目睹其方而心眩也。 按: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人尤易晓,其大黄黄连与附子二泻心汤,具有妙用,不可不透悟也。夫大黄黄连泻心汤,孰不以为治心 下之痞热也?窃详《伤寒论》曰: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 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成氏注曰:心下痞,按之痛,关脉沉者,实热也; 按之濡,关脉浮者,虚热也。故大黄、苓、连不用煎煮,而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味薄而泻心下之虚热,不欲其味厚而伤中气也。附子泻心汤,人亦知为寒热之互用也。窃详《伤寒论》曰:心下痞,复恶寒汗出 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成氏注曰: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 者,阳气外虚也。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导痞热,加附子以回阳气。夫痞 热固须导除,而阳虚更为可虑。附子煮汁者,回阳之重剂也;三黄沸渍 者,导热之轻剂也。《缴论》谓取寒药之性,不经火而力峻,岂其然乎? 今人以大黄熟煎则无力,实《缎论》之说误之也。《内经》曰:味属阴, 味厚属阴中之阴。熟煎味厚,安得无力,须辨之。 96、半夏泻心汤 柴胡证具,而误下之,但心下满而不痛,此为痞,此方主之。 半夏姜制四钱,人参一钱,干姜炮黑、甘草炙、黄芩各二钱,黄连一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少阳误下,变证有三等治法。呕而发热,柴胡证犹在者,复与小柴 胡汤,必蒸蒸振汗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此为结胸,柴胡陷胸汤、大 陷胸汤,量轻重用之;但满而不痛,此为痞,宜此汤。 否而不泰为痞。泻心者必以苦,故用黄连、黄芩;散痞者必以辛, 故用半夏、干姜;交阴阳通上下者,必和其中,故用人参、甘草、大枣 也。诸泻心汤,寒热并用,妙不可传。 97、生姜泻心汤 伤寒汗解之后(火邪乍退),胃中不和(正气未复),心下痞硬(胃虚不运,停饮致痞),干暧(为水所遏则暧),食臭(脾虚不运则臭),胁下有水气(土弱不能制水),腹内雷鸣(水气奔激)下利者(湿胜濡泻),此方主之。 生姜、半夏姜制各三钱,黄芩、甘草炙各二钱,干姜炮黑、人参、黄连各一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98、甘草泻心汤 伤寒中风,反误下之,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呕烦不安。医见心下痞硬,复误下之,其证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满硬,此方主之。 甘草炙、半夏姜制各三钱,干姜炮黑、黄芩各二钱,黄连一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99、桂枝人参汤 即理中汤加桂枝也 太阳病,表未除而下之早,热邪乘虚入里,挟热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此方主之。 桂枝、甘草炙各三钱,干姜二钱,白术土炒二钱,人参一钱。水煎温服。 此汤以表未除,故用桂枝以解之;以里证虚,故以理中以和之。盖取两解表里之义也。 100、旋覆花代赭石汤 伤寒汗、吐、下解后(胃气弱也),心下痞硬(伏饮停膈), 噫气未除者(气逆也),此方主之(噫,音曖)。周扬俊用治噎膈反胃,气逆不降者累效。 旋覆花三钱、代赭石二钱、半夏姜制六钱、人参一钱、甘草炙二钱、生姜五钱、枣三枚。水五盅,煎取二盅,去渣,再煎取一盅,温服(浓煎则不助饮)。 旋覆之咸以软坚,赭石之重以镇逆,姜、夏之辛以散痞,参、 草、大枣之甘以补脾,此辅正匡邪,蠲饮下气之良方也。 101、桂枝加芍药汤 本太阳病,反下之,因腹满时痛者,此方主之。 桂枝三钱、白芍六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加大黄酒浸三钱,名桂枝加大黄汤,治前证大实痛者。 102、黄连汤 胸中有热欲呕吐,胃中有寒腹疼痛,此方主之。 黄连三钱,半夏四钱,桂枝、干姜炒、甘草灸各二钱,人参一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或冷服。日三夜一。 治关格气不能上下者,与桂附八味丸(即肾气丸)相间服之。 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胃中有邪热使阴阳不交,阴不 得升而独滞于下,为下寒腹胀痛;阳不得降而独郁于上,为上热欲呕 吐。故用黄连之苦,以泻上热而降阳;姜、桂、半夏之辛,以散中寒而 升降;参、草、大枣之甘,以缓中急而益胃,寒热并用,独奇正之相倚 耳。此分理阴阳,和解上下之正治也。或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者,仲景 亦用此汤治之。脏结之证,更宜以此汤调其阴阳。 103、柴胡桂枝汤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此外证未除,不可攻里,以此方和解之。并治发汗后亡阳谵语,以此方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柴胡四钱,桂枝、黄芩、白芍、半夏姜制、甘草炙各二钱,人参一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此太阳少阴合病治方也。 104、柴胡养荣汤 治温病阴枯血燥,邪热不退。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当归二钱、白芍一钱五分、生地三钱、知母二钱、天花粉二钱、蝉蜕全十个、白僵蚕酒炒三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去当归、白芍、生地名柴胡清燥汤。数下后余热未尽,邪与卫搏,故热不能顿除,宜此汤和解之。 105、五福饮 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方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补心随宜用,熟地补肾三钱至一两,当归补肝二钱至七钱,白术补肺泔浸土炒二钱,甘草补脾蜜炙一钱。水煎温服。或加生姜。 凡治气血两虚等证,以此为主。或宜散者加升、柴、荆、防,宜温者加姜、桂、附子,宜清者加栀子、青蒿、地骨皮之类,左右逢原,无不可也。 七福饮即五福饮加酸枣仁炒研二钱,远志甘草汤浸去心微炒一钱。治气血两虚,而心脾为甚者。 106、四君子汤 一方去人参,加蜜炙黄芪,亦名四君子汤。 白术土炒二钱、白茯苓二钱、人参、甘草炙各一钱。水煎温服。 加陈皮一钱,名异功散。 加半夏姜炒一钱、陈皮一钱,名六君子。 加半夏姜炒一钱、陈皮一钱、木香三分磨汁、砂仁一 钱,名香砂六君子汤,补脾养胃之要药也。 107、四物汤 当归酒蒸三钱、熟地三钱、白芍酒妙一钱五分、川芎一钱。水煎温服。 合四君子汤名八珍汤,再加黄芪、肉桂名十全大补汤, 补气养血之要药也。 108、二陈汤 半夏姜汁制二钱、陈皮一钱、白茯苓一钱半、甘草一钱、生姜一钱。水煎温服。顺气化痰之总方也。 109、犀角大青汤 治斑出心烦大热,错语呻吟不眠,或咽喉不利者。 犀角镑二钱为末或磨汁对汤服,大青或以青黛代之、元参各三钱,升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去渣,入犀角汁、童便,冷服。 一方加白僵蚕酒炒三钱、蝉蜕十个全 更妙。大便秘加大黄。 110、大建中汤 中气不足,手足厥冷,小腹挛急,或腹满不食,阴缩多汗,腹中寒痛,唇干精出,寒热烦冤,四肢酸痛,呕吐下利,及无根失守之火出于肌表而为斑点,并此方主之。 人参、甘草炙各五分,黄芪蜜炙、当归、白芍酒炒、桂心各一钱,附子炮、半夏姜汁制各一钱二分五厘。水煎温服。 按:此乃汗、吐、下后,中气虚乏,则余邪无所归附,隐隐见于肌 表,其色淡红而不甚显为辨也。参、茂所以补中,夏、草所以调中,此 皆脾胃药也;复有归、芍之和血,则外溢之斑流而不滞;又有桂、附之 温中,则失守之火引而归元,此中营之帜一端,而失位之师各就其列也。是方也,以参、芷、桂、附而治斑,犹兵法之变者也。《语》云治病如杀贼。孙膑减灶灭庞涓,虞诩增灶平朝歌,临机应敌,岂有一定之法哉。 111、麻黄芍药人参汤 李东垣曰:予治一寒士,病脾胃弱,与补剂愈。 继而居旷室,卧热炕,咳而吐血。予谓此久虚弱,外有寒形,内有火 热,上气不足,阳气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盖冬居旷室, 衣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因思仲景治伤寒脉浮紧,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帆血, 却与麻黄汤立愈。与此甚同,因处此方。 本方去麻黄、桂枝名麦冬饮子。 麻黄去外寒、白芍安太阴、甘草炙补三焦元气而去外寒、黄芪生实表益卫各一钱,桂枝补表、当归酒蒸和血养血各五分,人参益元气而实表、麦冬蒸去心保肺清心各三分,五味子收肺气而安五脏十五粒蜜蒸挞碎核。水二盅半,先煮麻黄去沫,入群药同煎一盅,去渣,乘热临卧一服愈。 观此方足为万世模范也。盖取仲景麻黄汤,与补剂麦冬饮子各半服 之,但凡虚人合用仲景方者,皆当以此为则也。 112、四逆散 少阴病,四逆(阳邪传入少阴,手足厥冷),或咳(少阴脉络肺),或悸(少阴脉络心),或小便不利(少阴脉络膀胱),或腹中痛(少阴脉入小腹),或泻利下重者, 此方加减主之。 柴胡、白芍、枳实麸炒、甘草炙各等分。为末,白饮调下三钱,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并主下利(肺与大肠相表里,上咳下利,治则相同); 悸者加桂枝, 小便不利者加白茯苓, 腹中痛 者加熟附子,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煎莲白,取汁二盅,入此散一两煎服。 此阳邪传至少阴,里有结热,则阳气不能交接于四肢,故逆而不 温。柴胡所以升内陷之阳邪,枳实所以破内滞之结热,白芍收失位之 阴,甘草和不调之气。是证也,虽曰阳邪在里,慎不可下。盖伤寒以阳 为主,四逆有阴进之象,若复用苦寒之药下之,则阳亦亏矣,是在所 忌。《伤寒论》曰:诸四逆不可下,此之谓也。然此原为冬月正伤寒言 之,若温病四逆不在此例。 按:此散本为邪热自阳经传入阴经而发厥。《伤寒论》曰:腹中痛 者加附子。清涤中又加温补,人未有不致疑者。窃详四逆散腹痛加附 子,与附子泻心汤义同。盖伤寒以阳为主,热证固当用荡涤之法,而热 证但兼虚寒,又不可不急作救疗,如附子泻心汤;心下痞满,自宜大黄 黄连泻心汤,以导除其热。若恶寒汗出,则加附子以回阳,又何可缓 也,故四逆散;邪热传至阴经而四逆,自宜柴胡、枳实以清解其热。若 兼虚寒遇邪而腹痛,则加附子之温经益阳,又何可缓也?寒热各行其 性,此仲景制方之妙。况伤寒始病热中,末传寒中者极多,四逆虽属阳 证,已有阴进之象,兼以腹痛,则其加附子也,不亦宜乎?若温病阳邪 亢闭,隔阴于外以致四逆,非急下之不为功,若执治伤寒之法,则误人矣。 113、桂苓甘术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此饮中留结外邪之证也,此方主之。 白茯苓四钱,桂枝三钱,白术土炒、甘草炙各二钱。水煎温服。 按:人身经脉赖津液以滋养,吐下津液一伤,更汗津液再伤,坐令经脉失养,身为振摇。此汤涤饮散邪,补中益气,则津液四布,而经脉 得以滋荣矣。至久而成痿,较此更甚。仲景于此汤,岂非早已用力乎。 114、甘草桔梗汤 主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此阴阳通用之药也。若风 痰挟邪,上壅咽痛,半夏散及汤;若咽中伤生疮,不能言,声不出者, 苦酒汤;若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三汤补后。 甘草三钱、桔梗三钱。水煎温服。 此二味,一借土气以逐水,一借金母以泻水,而少阴之邪自散矣。 115、黄琴加半夏生姜汤 太阳少阴合病,下利而呕,及胆腑发咳,呕苦水如胆汁(胃气逆呕苦,胆液溢则口苦),此方主之。 黄苓三钱,白芍、半夏、甘草炙各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116、姜黄连黄苓人参汤 《伤寒论》曰:伤寒本自寒(下)格”。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即吐,此方主之。 【按:《伤寒论》并无寒下 之病,亦并无寒下之文.玩下文“寒格更逆吐下”句,可知上文本自寒下句之下字,当是格 字,文义始属.注家皆释胃寒下利,不但文义不属,亦与苓、连之药不合,当改之。 成氏曰, 仲景之意以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治之为逆,故用干姜以温里,人参以补正气,芩、连反佐以通寒格,与四逆汤、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义同。原文四味各三两,恐传写之讹也.此成氏之遵经注解也,姑存以俟高明】 干姜、人参、黄连、黄芩各三两。水六升,煎三升,去渣,分温连服。 11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太阳病汗后喘,表邪未解也,此方主之。 麻黄四钱,杏仁去皮、甘草炙各二钱,石膏八钱。水煎麻黄去沫,次入群药煎服。 按:太阳寒邪虽从汗解,然肺邪未尽,所以喘仍不止,故用麻黄发肺邪,杏仁下肺气,甘草缓肺急,石膏清肺热,即以治足太阳之药,通 治手太阴也。倘误行桂枝汤,以致壅塞肺气而吐痈脓,则桔梗杏仁煎可用也(太阳伤寒,误下作喘,亦用此方) 118、葛根黄连黄芩汤 太阳病误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脉数而止曰促,用葛根者,专主阳明之表),喘而汗出者,此方主之。 葛根四钱,黄连三钱,黄芩、甘草炙各二钱。水煎温服。 喘而汗出者,因喘而汗出也,即里热气逆所致。与此汤以葛根散表邪,以芩、连清里热,则喘息汗停而利亦止矣。 119、五味子汤 治喘而脉伏,及寒热而厥,昏聩无脉者。 五味子十五粒挞碎核,麦冬去心、陈皮各二钱,人参、杏仁去皮尖各一钱,生姜三钱,大枣二枚劈。水煎温服。 120、苏陈九宝汤 治暴感风寒,脉浮无汗而喘,并老幼素有喘急,遇寒点'喧不节,发则连绵不已,咳嗽哮吼夜不能卧者。 桑白皮蜜炙、大腹皮制净、陈皮、苏叶、薄荷、麻黄、杏仁泡去皮尖、桂枝去粗皮、甘草生各一钱,乌梅一枚,生姜二钱。水煎温服。 121、十枣汤 太阳中风(有头痛发热等证),(下)不利(大便小便皆不利也)呕逆(水饮 停蓄于内),表解者,乃可攻之(先用桂枝解表,而后攻里),其人漐漐汗出(邪从汗出, 表解--验),发(作)热”)有时(此邪热外溢也),头痛(胃气上逆,此里未和者一),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留饮在膈,溢于两胁,此里未和者二),干呕短气(伏饮上逆,射于肺 中,此里未和者三),汗出不恶寒者(表解二验),此表解里未和也,此方主之(此表邪已散,而种种里证未平,彰明较著如此,然后用此汤以逐饮攻水也)。 【按:"下利呕逆"句之“下"字,当是“不"字。若是“下”字,岂有上呕下利,而用十 枣汤峻剂攻之之理乎?惟大便不利,痞硬满痛,始属里病;小便不利,呕逆短气,始属饮病, 乃可峻攻。“发作有时”句之“作”字,当是“热”字,始与太阳阳邪热饮相合,若无热汗出, 乃少阴阴邪寒饮,真武汤证也,曾当改之。此爾与大陷胸湧相仿.伤寒种种下法,成为胃实而 设,今证在胸胁而不在胃,则荡涤肠胃之药无所取矣,故用芜花之辛以逐饮,甘遂、大戟之苦 以泄水,井赖大枣之甘以运脾而助诸药,祛水饮于膈肋之间,乃下剂中之变法也.。愚按: 开后人湿热生痰无穷之法门,此方是也】 按:虽有发热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痛,干呕短气诸证,乃内邪 所结之本证,里未和也,不得以表证名之。伤寒中亦有有表证无表邪者,何况温病。 甘遂曲包煨去心、紫大戟出洪山者佳醋炒、芫花醋炒三味各等分,为末听用,大枣十枚劈,水二盅,煎取汤一盅,调上三味药末,强人一钱,弱人五分,温服。如未下,明日加五分,再调服。 利后糜粥自养。 去芫花加白芥子,等分为末,姜汁煮枣肉为丸,名控涎丹。 李时珍曰: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 肺则塞窍为咳喘背冷,入肝则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 痛,入筋骨则牵引隐痛,入皮肉则療疡、痈肿。陈无择并以控涎丹主 之,殊有奇效。此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火与气则结为 痰。甘遂能泄经络水湿,大戟能泄脏腑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痰 饮,生姜、大枣利气通经,健运脾土以固本,惟善用者乃能收奇功也。 122、茯苓甘草汤 水气乘心,振寒,厥而心下悸者(火畏水故心下动也),先治其水,却治其厥。及太阳伤寒表虚汗出而不渴者,并此方主之。此乃利水解表,而兼和中之药也。如太阳伤寒汗出而渴者,又宜五苓散。 白茯苓三钱、桂枝三钱、甘草炙一钱半、生姜三钱。水煎温服。 123、橘皮竹茹汤 治伤寒胃虚有热呃逆(或因吐利之故),并治久病虚热,或吐、利后胃虚呕逆不止。 橘皮二钱,竹茹二钱,人参、甘草炙各一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一方有半夏、赤茯苓、麦冬、枇杷叶。 胃火上冲,肝胆之火助之,肺金之气不得下降,故呃逆呕啰。竹 茹、麦冬、枇杷叶皆能清金和胃,肺金清则肝木亦平矣。二陈降痰逆, 赤苓降心火,生姜呕家圣药,久病虚羸,故以参、草、大枣扶其胃气, 而诸证自退也。 一方用硫磺、乳香等分,酒煎嗅之,不论虚实寒热皆效。 汪诃庵曰:此证有因胃热失下者,有因火郁者,有因血瘀者,有因气滞者,有因痰阻者,皆属实;有因下后胃虚者,有因中气不足者,有 因下元虚损阴火上冲者,皆属虚。寒热虚实,要在临证活法耳,不可造 次。呃在中焦谷气不通,其声短小,得食则发;呃在下焦真气不足,其 声长大,不食亦然,此为辨也。 124、橘皮干姜汤 治胃寒呃逆,脉微细者。 橘皮、干姜、肉桂去粗、通草、甘草炙各一钱,人参七分。水煎温服。 125、丁香柿蒂散 治久病呃逆,因下寒者古方以此汤治呃逆,虽病本于寒,然亦有火也。 丁香、柿蒂各二钱,人参一钱,生姜三钱。水煎温服。 一方去人参,加竹茹、橘红。 一方去人参,合二陈汤加良姜,俱治同。 此足阳明少阴药也。丁香泄肺温胃而暖肾,生姜去痰开郁而散寒, 柿蒂苦涩降气,人参补助真元,使得展布也。 126、涤痰汤 治膈间痰闭呃逆者。 括萎捣烂五钱,胆星、半夏各二钱,橘红一钱五分,茯苓、枳实麸炒、黄芩、黄连、石菖蒲、竹茹各一钱,甘草炙五分,生姜三钱。水煎温服。 如痰闭呃甚者,用白矶一两,水二盅煎一盅,人蜜三 匙,少煎温服即吐。 如不吐,饮热水一小盏,未有不吐者,吐后呃即止。 127、理中安蛔散 治胃寒蛔厥。 人参一钱,白术土炒、茯苓、干姜炒各1钱五分,川椒十四粒,乌梅三 枚挞碎。水煎温服。 128、乌梅丸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非为脏寒(时静时 烦,非比脏寒,无暂时安)。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即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当自吐蛔,此方主之。 【按:“此为脏寒”句之“此”字,应是“非”字,若是 “此”字,便是脏厥,与辨蛔厥之义不属,当改之】 乌梅三十枚,黄连一两六钱,干姜一两,附子炮、桂枝、细辛、黄柏盐水炒、人参各六钱,当归、川椒炒去汗各四钱。为末,醋浸乌梅去核,饭上熏熟,合药末加炼蜜杵丸,每服二 钱,白饮送下。 程郊倩曰:名曰安蛔,实是安胃。故仲景云并主久痢。痢本湿热,得苦则坚,得酸则敛,故亦通治。若阳厥吐蛔,入口即毙,又何论温 病乎? 129、麻黄升麻汤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邪传厥阴误下),手足厥逆(阳气内陷),寸脉沉迟(迟为寒也),尺脉不至(尺伏误下脱阴),咽喉不利,吐脓血(肝脉循喉,余邪上壅,又注肺金,热甚生痈),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阴气欲脱而不得回,故曰难治),此方主之(散表寒清里热,亦两解之变方也)。 麻黄去节三钱,升麻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石膏二钱,知母一钱,黄芩一钱,萎蕤玉竹一钱,白术五分,茯苓五分,白芍五分,天冬五分,桂枝五分,干姜五分,甘草五分。 水煎麻黄沸去上沫,再入群药煎服,连进二三剂,覆取汗出,则邪气散而咽清利止矣。 130、赤石脂禹余粮汤 《论》曰:自利不止下脱,此利在下焦。此方主之。 赤石脂、禹余粮各一两水煎温服。 如服后利仍不止,当利其小便,与猪苓汤。是乃膀胱不渗,一利小水,而利自止矣。 《伤寒论》曰: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以理中汤与之,利益甚。盖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也,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长沙制方审于上下如此,取效自易易耳。薛氏曰:一人以命门火衰而下 利,令服桂、附、五味、吴茱、肉蔻、故纸之类,不信,服补中益气汤 而毙。此正利在下焦,止补中焦而致败也。噫!后人之千方万论,孰有不出长沙者哉。 131、桂枝去(桂)芍加茯苓白术汤 【按:“去桂"应是“去芍药",若去桂加苓、术,并 无辛甘走荣卫之药,何以治仍头痛发热、心下满痛之表证乎?当改之“】 太阳风寒, 服桂枝汤(独治风而寒固在)而或下之(表未除而误攻里),仍头项强痛(表邪未去,翕翕发热(风寒胜则热),无汗(寒胜则干),心下满微痛(邪气乘虚入里,夹涎饮作满痛), 小便不利者(水不下行),此方主之。 桂枝、白茯苓、白术土炒各三钱,甘草炙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二枚,白芍?钱。长流水煎,连服则里气实,小水利,外邪解矣。 132、玉泉散 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牙痛,二便闭结,斑疹发黄,热痰喘嗽等证。 生石膏六两、粉甘草一两。为末,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三钱,加朱砂三钱亦妙。 133、六一散 治温病及中暑,身热烦渴,小便不利者。 桂府滑石研末水飞晒干六两、粉甘草为末一两。合研匀,每服三钱,新汲水或冷饮调下三钱,加朱砂三钱取其清心, 加青黛三钱取其凉肝,加薄荷三钱取其散肺也。 《直格》曰:此散是寒凉解散郁热,设病不解,多服无损,但有益 耳。又曰:伤寒当汗则不可下,当下则不可汗,且如误服此散,则汗自 不出,而里热亦自有效,亦有里热便得宣通而愈者。或邪在半表半里, 可和解而不可汗下者,若服此散多愈,即不愈亦减。 按:河间云,六一散有益无损。大抵是温病耳,其郁热自内而达于外,故宜寒凉荡涤其 热,至于正伤寒还须参之脉证,不可轻投。 134、桂枝甘草汤 太阳病发汗过多(汗为心液,多则心虚),叉手自冒心(动惕不宁,怔忡无主),心下悸欲得按者(心虚故欲按也),此方主之。并治太阳病小便自 利,饮水多必心下悸。如小便少者,必苦里急,里急者,膀胱不行水故 也,宜五荟散。 桂枝三钱、甘草炙一钱五分。甘澜水(水扬万遍而面有沸珠)煎,温服。 135、桂枝加附桂汤 太阳伤寒,寸口脉浮而大(右手关前一分为寸口,主候五脏 之气),浮则为风,大为阴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其证自汗出, 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此方主之。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炙二钱。附子生、肉桂去粗各一钱,生姜三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覆取微汗。 喻嘉言曰:仲景之圆机活法,即阳旦阴旦二汤,已妙不可言。阳旦 者,天日清明,春夏温暖之称也;阴旦者,风雨晦冥,秋冬寒凉之称 也。桂枝汤加黄苓名曰阳旦,加肉桂名曰阴旦,后人不识此义耳。即如 此证,《伤寒论》一曰与桂枝汤,此误也。又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 增剧,即是按用桂枝汤加黄苓之法也,所以病人得之便厥。盖寒邪在 里,用桂枝汤以治其表,则阳愈虚,加黄苓以助其阴,则阴愈无制,故 仲景即行阴旦汤之法,以救其失,观增桂令汗出一语,岂不昭昭耶。恐 阴旦不足,更加附子以温经,即咽中干,阳明内结,谐语烦乱,浑不为 意,且重饮甘草干姜汤,以俟夜半阳回足热。后果如其言,岂非先有所 试乎。惟阳旦汤入口而便厥,未几即以桂、附、干姜尾其后,固知厥必 不久,所以可断云夜半两足当热。况咽干谐语,则津液亦为辛热所耗, 故少与承气以和胃而止其谐,多则为下而非和矣。若不知此证之不可汗 而重发之,复加烧针,则阳之虚者必至于亡,阴之无制者必至于犯上, 四逆汤以回其阳而恐不足,况可兼阴以为治乎?盖伤寒以阳为主,阴进 则阳亏矣。若温病阳邪亢闭,阴先受伤,治法又当滋阴以泻阳也,岂可与伤寒并论哉。 136、甘草干姜汤 少阴病,小便色白,吐逆而渴,动气,下之反剧,身 虽有热,反欲蜷卧,此方主之。 甘草炙四钱、干姜炮二钱。水煎温服。 此即四逆汤去附子也。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气。其夹食夹饮, 面赤足厥,发热喘咳,腹痛便滑,内外合邪,难于发散,或寒冷伤胃, 不便参、术者,并宜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药也。 137、芍药甘草汤 妇人伤寒,汗解表除,热入血室,经水过多,无实满者,与杂病木克脾土,阴阳血气不和而痛,并此方主之。 白芍酒炒四钱、甘草炙四钱或二钱。水煎温服。 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虚,大能行气。腹痛者荣气不和,逆于肉里,得白芍之酸苦,行其荣气;又以甘草之甘缓,和其逆气,此不治之 治,正所以深治之也。 本方加炮附子一钱五分,名芍药甘草附子汤。治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白芍敛阴于内,附子复阳于外,甘草和其阴阳,而 诸病自解矣。【按:"发汗病不解"句之“不”字,衍文也。发汗病不解则当恶寒,何谓反? 惟病解恶寒始可谓虚,当删之"J.发汗后不恶寒但恶热者,实也,与调胃承气 汤和之】 138、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太阳病发汗过多,脐下悸者,欲发奔豚,此方主之(汗多心液耗散,肾乘心虚上凌而克之,故动惕于脐间)。 白茯苓六钱、桂枝三钱、甘草炙一钱五分、大枣三枚劈。甘澜水煎,温服。 茯苓淡渗伐肾以散水蓄,甘草益气和中以补阳虚,桂枝走阴降肾御奔豚之未至,大枣益脾助土制奔豚之上冲。 139、生地黄连汤 治男妇血风证。此去血过多,因而燥涸,循衣撮空, 错语失神,脉弦浮而虚者。 加人参二钱更妙(阳生阳长之意也)。 生地酒浸、当归酒蒸、白芍酒炒、川芎各一钱五分,黄连酒炒、梔子姜汁炒黑、黄芩酒炒各一钱,防风酒润二钱五分。水煎温服。脉实加大黄酒浸。 陶氏曰:大承气汤气药也,自外而之内者用之;生地黄连汤血药 也,自内而之外者用之。气血合病,循衣抹床证同。自气之血,血而复 之气者,大承气汤主之。自血之气,气而复之血者,生地黄连汤主之。 二者俱不大便,此是承气汤对子。又与三黄石膏汤相表里,皆三焦包络 虚火之病也,病既危急,只得以此降血中之伏火耳。 《纲目》曰:四物汤与桂枝、麻黄、葛根、柴胡、青龙、白虎、凉 膈、承气、理中、四逆、吴茱萸、附子等汤,皆可做各半汤服之。此易老用药之大略也。 140、茯苓四逆汤 汗下后烦躁不得眠。 白茯苓三钱、人参、干姜、附子生、甘草灸各一钱。水煎温服。 去茯苓名四味回阳饮,治元阳虚脱;再加熟地、当归名六味回阳饮,治阴阳虚脱。 按:烦出于心,用茯苓以养心;躁发于肾,用干姜以润肾;固表生 津,用人参以益虚;温里散寒,用附子以回阳;和中缓急,用甘草以安胃也。 141、导赤散 生地、木通各三钱,淡竹叶、甘草梢各一钱。水煎温服。 142、导赤泻心各半汤 治越经证,脉浮沉俱有力者。 黄连酒洗、黄芩酒洗、栀子姜汁炒黑、知母盐酒拌炒、犀角镑磨汁另入、人参、麦冬、茯神去木、甘草生各二钱,滑石二钱,灯心草三分,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143、知母麻黄汤 治伤寒汗出不彻后证(前论中已辨明)。 知母二钱,黄芩酒洗、麻黄去节、桂枝、白芍、甘草炙各一钱。水煎温服。 详证加酒炒黄连一钱尤妙。 144、黄连犀角汤 狐惑病,咽干声腹,此方主之。 黄连酒炒二钱、犀角镑二钱、磨汁另人,乌梅三枚,木香三分磨汁。水煎黄连、乌梅去渣,入犀角汁、木香汁和服。 145、雄黄锐丸 治狐惑虫蚀脏。 雄黄、黄连、苦参、桃仁、青箱子各等分。为末,以艾汁丸,如枣核样,棉裹入谷道中。 146、百合地黄汤 治百合病,不经汗吐下,病形如初者。 百合七个劈破,以泉水浸洗去沫,另用泉水五盅煎取一盅半,生地黄二两洗净,用泉水五盅煎取一盅半。二汁合一处,分二服。大便下恶物如漆,中病即止,不中,再作服。 147、三甲散 主客交浑病(详论中)。 鳖甲酥炙、龟甲酥炙(如无酥,二味并用醋炙)各一钱,穿山甲土炒黄五分,白僵蚕一钱生用切断,全蝉蜕五分,牡蛎粉五分(咽燥不用),当归五分,白芍酒炒七分,甘草五分,地鳖虫三个捣烂入酒取汁听用,其渣与诸药同煎。水煎去渣,入地鳖虫汁和服。 若素有老疟,或殚疟者,加何首乌一 钱、怀牛膝一钱,胃弱欲作泻,宜九蒸九晒。 若素有郁痰者,加川贝母去心一钱。 若素有老痰者,加枯萎捣烂二钱,呕则勿用。 若咽干作痒者, 加知母五分、天花粉五分。 若素有内伤瘀血者,倍地鳖虫,无此物用桃仁泥一钱,干漆炒烟尽研五分代之,服后病减七八,渐进调理法可也。 148、桂枝加附子红花汤 治妇女伤寒,表虚自汗,身凉,四肢拘急,经水适断,脉沉而迟者。 桂枝二钱、白芍二钱、甘草炙一钱、附子炮八分、红花七分、生姜二钱。水煎温服。 149、黑龙丹 治瘀血沁于心脾,经病百出,危急恶疾,诸药不效者。并治难产、胞衣不下,及一切瘀血不行之证。 全当归、生地、川芎、五灵脂去土、良姜各二两。上五味为粗末,入砂罐内,纸筋盐泥封固,炭火燧红,候冷取出, 研为细末,再入后五味: 百草霜(乡外人家者佳)五钱,乳香、花蕊石火焼醋淬七次、生硫黄、琥珀另研各二钱。上五味各为细末,同前五味合研匀,用米醋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炭火嫌药丸通红,投生姜自然汁中淬之,或豆淋酒, 或童便化下。 《准绳》曰:金华君产七日不食,始言头痛,痛已心痛又作,既而目睛又痛,更作更止,如刺如割,相去无瞬息间。 每头痛作欲取大石压之,良久渐定,心痛作则以十指抓壁,血流满掌,以两手指剜之,如是十日不已,众医无计。偶进黑龙丹半丸,痛苦稍间,中夜再服半丸,寝如平时,至晨下一行约二升许,如蝗子状,三疾减大半,巳刻又下如前,则顿愈矣。 150、麻仁丸 趺阳脉(在足趺之上)浮而涩(浮为阳盛,涩为阴虚),浮则胃气强(阳盛多热,则胃气旺),涩则小便难或数(阴虚则便难,或不禁则频矣),浮涩相搏(相合为病), 大便则难(热伤津液之故),其脾为约(胃强则脾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润大便,反若为胃所约束者),此方主之。 大麻仁去皮、杏仁泡去皮炒、大黄、厚朴姜汁炒各一两,枳实麸炒、白芍各五钱。为末,炼蜜丸,白饮下二钱,连服渐加,以和为度。 151、枳实栀子豉汤 病差劳复者(因劳烦热),此方主之。 若有宿食加大黄。 本方去豉,加厚朴三钱,名栀子厚朴汤。加神曲六钱治食复效。腹胀痛量加大黄。 枳实麸炒、栀子生各三钱,豆豉五钱。清浆水二盅,入栀、枳先煎,后入豆豉,煎服微汗愈劳热以汗解。 152、牡蛎泽泻散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此方主之(腰以上属阳,腰以下属阴。水,阴物也,上浸阳界则危矣)。 牡蛎粉软坚行水、泽泻泻坚利水、葶苈子炒研通水道消浮肿、蜀漆散结行水、海藻泻肾下十二水肿、商陆根疏通宿水、瓜萎根彻胃热而滋土,以利水道各等分。为末,白饮调下二钱,日三进,小便利渐愈,不可过。 《金匮》曰: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此定法矣。乃大病后脾土告困, 不能摄水,以致水气泛滥,用此散峻攻,何反不顾其虚邪?抑知正因水 势未犯半身以上,急驱其水,所全甚大。设用轻剂则阴水必袭入阳界, 驱之无及,可见活人之事,迂疏辈必不能动中机宜。庸工遇大病后,悉 行温补脾土,自以为善,孰知其为卤莽灭裂哉。 153、大营煎 治男子真阴精血亏损,及妇人经退血少,或腰膝筋骨疼 痛,或虚寒心腹疼痛者。 熟地三、五、七钱,当归二、三、五钱,枸杞二钱,杜仲盐炒二钱,牛膝一钱半,肉桂一钱,甘草炙二钱。水煎温服。 寒滞在经,气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必加制附子一、二钱方妙。 中气虚寒呕恶者,加干姜炒一、二钱; 营虚于上,而为惊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酸枣仁炒研、茯神各二钱; 带浊腹痛者,加补骨脂盐炒一钱; 气虚有痛者,加香附米二钱以行之; 阳衰气虚者,加人参二钱以补之。 154、五苓散 太阳膀胱本热,小便不利,发热口渴,脉浮者,此方主之(脉浮为表证仍在,便秘热渴为腑证已急,用此两解表里)。 泽泻二钱五分,猪苓、茯苓、白术土妙各一钱半,桂枝一钱。水煎温服。合小柴胡汤名柴苓汤。 汪建庵曰:猪苓汤泻热胜,故用滑石,五苓散泻湿胜,故用桂、术。但伤寒太阳宜五苓,阳明宜猪苓。 《伤寒论》曰: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又曰:多饮暖水汗出愈。成氏注曰:桂枝之辛甘以和肌表,脉浮者表未解也。微热消渴者,热未成实,上焦燥也,与五苓散,生津液和表里,乃两解之药也。今之知用桂枝者少矣,殊不知兼治表邪,必 用桂枝;专用利水,则宜肉桂,以肉桂辛热,能引诸药直达热邪蓄结之处。故泽泻味咸,所以泻肾止渴也。二苓味淡,所以渗水涤饮也。白术 味甘,所以补脾逐湿也。兼以肉桂有化气之功。《内经》曰: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浊阴既出下窍,则清阳自出上 窍。乂热随溺而泄,发热口渴之证,不治自愈。 155、解毒承气汤 温病三焦大热,痞满燥实,谵语狂乱不识人,热结旁流,循衣抹床,舌卷囊缩,及瓜瓤、疙瘩温,上为痈脓,下血如豚肝等证,厥逆脉沉伏者,此方主之。 加瓜萎一个,半夏二钱,名陷胸承气汤,治胸满兼有上证者。 白僵蚕酒炒三钱、蝉蜕全十个、黄连一钱、黄芩一钱、黄柏一钱、栀子一钱、枳实麸炒二钱五分、厚朴姜汁炒五钱、大黄酒洗五钱、芒硝三钱另入。甚至痞满燥实坚结非常,大黄加至一两余,芒硝加至五、七钱始动者,又当知之。 按:此乃温病要药也。然非厥逆脉伏,大热大实,及热结旁流,舌卷囊缩,循衣抹床等证,见之真而守之定,不可轻投。予用此方,救坏证、危证、大证而愈者甚众。 虚极加人参二钱五分,如无参用熟地黄一两、归身七钱、山药五钱,煎汤入前药煎服,亦累有奇验。《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此方是也。加人参取阳生阴长,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加熟地等取血旺气亦不陷,所谓无阴则阳无以化。 其理一也。 156、猪苓汤 阳明病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眠,并此方主之(通治湿热黄疸,口渴便赤)。 猪苓渗下焦蓄水、茯苓引肺气而右降、泽泻咸以助肾行水、滑石滑以利窍通淋、阿胶滋肾水干枯各三钱。水煎上四味,去渣,入阿胶烽化,温服。 157、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此方主之。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厚朴二钱,杏仁一钱,生姜三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此太阳中风,误下作喘之治法也。其太阳伤寒,误下作喘,用麻黄 杏仁甘草石膏汤,乃天造地设两不易之良方。凡下后利不止,而加上气 喘急者,乃上争下夺之象。但骤病之人,中气足供上下之用,邪尽而喘 利自止。若中气素馁,加以上下交征,立尽之数矣。此证不云下利,但 云微喘,表不解,则是表邪因误下上逆,与虚证不同,故仍用桂枝汤以 解表,加厚朴、杏仁以利气,亦彻里之意也。 158、栀子柏皮汤 伤寒身热(湿热郁于肌表)发黄者,此方主之。 栀子三钱,黄柏三钱,茵陈三钱。水煎温服。 159、麻黄连轺yao赤小豆汤 伤寒瘀热在表,身心发黄,此方主之。 麻黄三钱、连轺(连翘根)三钱、赤小豆五钱、生梓白皮五钱、杏仁一钱、甘草炙一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煎麻黄去沫,入群药煎服。 160、金沸草散 治感冒风寒,咳嗽多痰,头目昏痛,身热鼻塞声重(风热上壅,故生痰作嗽,荆芥解肌散风,前胡消痰降气,半夏燥痰散逆,甘草发散缓中,细辛温经,茯苓利湿,赤则入血分,而泻丙丁也)。 金沸草去蒂二钱、荆芥穗三钱、前胡二钱、半夏一钱、赤茯苓一钱半、细辛一钱、甘草炙七分、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局方》无细辛、茯苓,有麻黄、赤芍。热加柴胡、黄 苓,痞闷加桔梗、枳壳,头痛加川芎、白芷。 《准绳》曰:人止知此散治风寒咳嗽,及加杏仁、五味子治诸咳嗽 皆效,独未知用之治舌肿牙痛。辛未,有人舌肿满塞,粥药不入,危 甚,煎此散乘热以纸笼熏之,遂愈,况服之乎! 《三因》亦云:一妇人 舌肿牙痛,口颊皆肿,以此散大剂煎汤,熏漱而愈。 161、地榆散 治伤寒温病热毒不解,日晡壮热,腹痛,便利脓血,甚如烂瓜肉屋漏水者。 地榆二钱,当归四钱,白芍四钱,黄芩、黄连、栀子炒黑、犀角镑磨汁各二钱,薤白四钱。水煎去渣,入犀汁冷服。 162、桃花汤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及少阴下利,便脓血,腹不痛者,并此方主之。 赤石脂煅二两、干姜二钱四分、粳米五钱。水煎米熟去渣,再调赤石脂末二钱,温服。 163、桂枝加桂汤 即阴旦汤 主太阳中风,烧针令出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 本方去桂,加黄芩即阳旦汤。 桂枝二钱、白芍二钱、肉桂去粗四钱、甘草一钱二分、生姜二钱、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喻氏曰:奔豚者肾邪也。肾邪一动,势必自少腹上逆而冲心,状若 豚突,以北方亥位属猪故也。肾邪惟桂能伐之,所以加桂一倍于桂枝汤 中,外解风邪,内泄阴气也。尝即此例推之,凡伤寒发表,误入寒药, 服后反加壮热,肤起赤块,畏寒腹痛,气逆而喘,或出汗时覆盖未周, 被风寒复侵,红肿喘逆,其证同者,用此方良验。一妇病风寒外感,服 表药后,忽面若装赤,散发叫喘,双手上扬,予知其少腹作奔豚也,服此方顷之即定。 164、麻黄附子甘草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但欲寐无里证者,此方主之。 麻黄二钱、附子一钱、甘草炙二钱。水煎麻黄去沫,再入二味煎服,微发汗则愈。 此少阴病无里证者,知表邪未患并阴也,故以附子温少阴之脏寒, 甘草和表里之阴阳,麻黄发未尽之传邪,而病斯痊矣。不然,大汗淋 漓,则阳气愈虚而阴邪愈盛,故戒之曰微发汗。 165、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少阴病下利(脏寒不禁则下利,水性趋下故也),脉微者(阳虚也),与白通汤。利不止(用方切当,若犹不止)厥冷无脉(脉微而至于绝),干呕烦者(阳为阴拒而不能入也),此方主之(反佐以和之也)。服汤后脉暴出者死(阳欲尽而忽焰,势必成灰),微续者生(气渐回而微续,机有更生)。 去人尿、胆汁,名白通汤。 葱白二茎、干姜三钱、附子生三钱、人尿一小杯、猪胆汁三茶匙。水煎去渣,入人尿、胆汁,和匀温服。如无胆汁,亦可用。 葱白通阳接阴,有升发之能;干姜健脾暖胃,有化谷之长;附子温中散寒,有回阳之善;人尿、胆汁性寒而续真阴,引姜、附而为肝肾之 向导。起死回生之方,造化神工之妙也。 166、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风多寒少也),脉微弱者(微为阳虚,弱为阴虚也),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此方主之(风多用桂枝二以解之,寒少用越婢一以发之)。 桂枝、白芍、甘草、麻黄各二钱五分,石膏三钱三分,生姜四钱三分,大枣二枚劈。水煎麻黄去沫,人群药煎服。 即此一方,知仲景酌量脉证,毫厘不差。因风多寒少,故用桂枝二以解之,越婢一以发之也。后世医家,那得窥其万一。 167、八正散 治湿热下注,口渴咽干,淋痛尿血,小腹急满者。 木通、车前子炒研、瞿麦、栀子、大黄、滑石、扁蓄、甘草梢各等分,灯心草一团。水煎温服。一方有木香。 通、麦、灯心降心火,入小肠;车前清肝火,入膀胱;梔子泻三焦 郁火;大黄、滑石,又泻火和水之捷药;扁蓄利便通淋;草梢入茎止 痛。虽治下焦,而不专于洽下,必三焦通利,水乃下行也。 168、升麻鳖甲汤 升麻、甘草各一两,鳖甲酥炙、当归、蜀椒炒去汗各五钱,雄黄研二钱五分。水六盅,煎二盅,分二次连服之,老小再服,取汗愈。 169、当归导滞汤 当归一两、白芍一两、莱服子四钱、车前子炒研、枳壳麸炒、槟榔、甘草炙各二钱。水煎,入蜜温服。 看后加味最妙: 红痢加桃仁; 热加黄连二钱,黄芩二钱; 日夜无度,或里急后重之甚者, 再加大黄、木香; 温病后痢疾,加白僵蚕、蝉蜕。 此方之奇妙,全在当归、白芍。盖泄泻最忌当归之滑,而痢疾最喜其滑也;白芍味酸,入肝以和木,使木不侵脾土;枳壳、槟榔消逐湿热之邪,车前分利其水湿,而又不耗真阴之气;莱菔子辛辣,除热去湿,又能上下通达,消食利气,使气行于血分之中,助归、芍以生新血,而荡涤其瘀血也;加甘草、蜂蜜以和中,则又无过烈之患。奏功之神奇,实有妙理耳。 170、芳香饮 温病多头痛身痛,心痛胁痛,呕吐黄痰,口流浊水,涎如 红汁,腹如圆箕,手足搐搦,身发斑疹,头肿舌烂,咽喉痹塞等证,此虽怪怪奇奇,不可名状,皆因肺胃火毒不宣,郁而成之耳。治法急宜大清大泻之。但有气血损伤之人,遽用大寒大苦之剂,恐火转闭塞而不达,是害之也,此方主之。其名芳香者,以古人元旦汲清泉以饮芳香之 药,重涤秽也. 元参一两、白茯苓五钱、石膏五钱、蝉蜕全十二个、白僵蚕酒炒三钱、荆芥三钱、天花粉三钱、神曲炒三钱、苦参三钱、黄芩二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水煎去渣,入蜜、酒冷服。 171、三和汤 加减生化、小柴胡、小清凉三方而一之。 治产后温病,大热神昏,四肢厥逆,谐语或不语等证。若发狂燥结,量加大黄、芒硝。 《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又曰:有病则病当之 是也。 当归八钱酒洗、川芎三钱、桃仁不去皮尖炒研一钱、红花酒洗一钱、益母草去老梗五钱、软柴胡四钱、黄芩三钱、栀子三钱、粉丹皮三钱、白僵蚕酒炒三钱、蝉蜕全十二个、金银花三钱、泽兰叶三钱、生甘草一钱。水煎去渣,入蜜、酒、童便和匀服。 172、滚痰丸 老痰积饮,怪病百出,此方主之《准绳》备言之。 川大黄酒蒸一次八两,黄芩酒洗八两,青礞石火硝爆如金色一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姜汤送下,量虚实服。《椎绳》加百药(煎C1,)五钱,尤妙。 青礞石性彪悍,能攻陈积伏匿之痰为君;大黄荡热实,以开下行之路为臣;黄芩凉心肺,以平僭上之火为佐;沉香能升降诸气,以导诸药为使也。 173、白散 桔梗开胸下气三钱,川贝母宽郁利痰三钱,巴豆散寒逐结、炒黑去油为霜一钱。二味为末,入巴豆霜,再研匀,白饮和服。强人五六分,弱人减半,在上吐,在下利。不利,进热粥一杯,过利不止,进冷粥一杯。 174、加味茵陈蒿汤 通治黄疸。 茵陈、栀子、大黄各三钱,山药二钱,甘草、白术、猪苓、茯苓、木通、黄芩、黄柏、生姜各一钱。水煎温服。 175、文蛤散 脾胃湿热亦可用,临证加味功效增。 主治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者,渴欲饮水不止,以湿重于热者,意欲饮水,反不渴者)的基础方,还能治疗湿热引起的湿疮、结疖等。 文蛤咸寒走肾,专于行水一两。为末,沸汤调服二钱。或水煮散,连汤带药一并服用。 加减用药: 若热郁者,加石膏、知母,以清解郁热; 若肌肤疹者,加玄参、升麻,以凉血透疹; 若口渴者,加天花粉、芦根,以清热生津; 若湿疮者,加滑石、甘草,以利湿清热解毒等。 辩证:皮肤、肌肉瘙痒,或溃烂,舌淡红,苔薄,脉浮。 《金匮要略》渴欲饮水不止者。 《医宗金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者,五苓散证也。渴欲饮水,水入则消,口干舌燥者,白虎人参汤证也。渴欲饮水而不吐水,非水邪盛也;不口干舌燥,非热邪盛也。惟引饮不止,故以文蛤一味,不寒不温,不清不利,专意于生津止渴也。 《长沙药解》文蛤:清金利水,解渴除烦,化痰止嗽,软坚消痞。 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口渴烦热,咳逆胸痹,瘰疬,痰核,崩漏,痔瘘。 【《伤寒瘟疫条辨》《二分析义》陈良佐】八 昊晟堂 2020-02-23 | 419阅读 | 2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二分析义》陈良佐 陈良佐治热疫诸方以陪赈散为主,注重用苦寒之品清解疫毒,僵蚕、蝉蜕升散郁火,同时兼用活血、 凉血、和胃、利小便等药,充分吸收了前代清热方剂的优势,并加以化裁以切合当时治疗热疫的临床实际,正所谓承古而能拓新,继往而能开来,直接启发了后来的杨栗山温病十五方。 作为一本瘟疫方论著作,《二分析义》所记载的陪赈散独具匠心,对后世温病学说发展颇有影响。 如《伤寒瘟疫条辨》所记载的核心内容为治温十五方,其中升降、清化、神解三方,均源于《二分析义》,且由陪赈散更名而来升降散更是列于首位。这就足以体现该书在温病学术发展史上的深远影响。 《二分析义》刊行后,陪赈散在民间广泛流传,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清初所流行的疫病,投以达原饮往往不能奏效,而陪賑散用于治疗发生于春分之后至秋分之前的热疫效果明显。 《二分析义》专治岁饥热疫,讲明热疫根源,是陈氏治疗热疫的经验总结,经过杨栗山的进一步深入阐释,“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 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 又追溯及河间双解散的立方意旨,明确指出升降即双解也,从而在学术理论上得到升华,成功地将刘河间治疗热病的表里双解引入到温病学术体系中来。 陪赈散论说 雍正癸卯间中州大饥,赈恤周至,继以疫。时山阴陈愚山先 生客豫,为定热疫证方,药甚平常,功极神速,因名陪赈散。又曰《二 分析义沪如,以热疫多在春分后秋分前也。道光己酉,吾绍水灾后热疫 炽甚,按方制送,活人多矣。今年二月,省垣戒严,饥民潦倒,时疫间 作。童君莞专出是方见示,文详加校订,仰见陈先生因症立方,发前人未发之旨,体会病情,用心良苦。惟仅传抄本,论说未免沉繁,且传写多讹,不揣谢陋为之删繁更正。谨案是方乃治疫之圣剂,不独饥僅兵燹 时为要药,即承平丰稔,遇有热疫,药到病除,无不神效。爰寿诸梨 枣,庶陈先生好生之德流传不朽矣。并附刻经验神效诸方,乐善君子, 施送济人,药资甚微,不难制合,亦近世补苴之端也。 成丰十年岁在庚申夏五月后学萧山金石文撰 陪赈散方论 窃谓岁饥有赈,凡赈济之间,不可无此药以陪之,故曰陪赈散。散者,散也,专望有位之君子,以及草野慕义之士,随力施济,散给于人,以寿民也,此陪赈散命名之意也。 此方群书不载,亦非师传。予以天下后世百万生民之性命为重,是以日不暇食,夜不就寐,以半生之辛 苦,尽卒于此。从此一隅三反而悟其旨,辄由触类旁通而得其要归,自 阅历以造其精微而验其神妙,非敢曰自裁,实杜撰之方也。此药计重一 钱八分二厘五毫,下咽即苏,半日全愈,全活者不可胜计,二十余年来 并不受值。须知铁遇神砂如泥似粉,石经鹤粪化作神飞,若以陪赈散而 治疫病,虽数千百万人服之皆霍然全愈也,诚卫生之仙丹,实保民之至 宝,不可视为泛常之药而忽之也。每岁自交春分后至秋分前一百八十二 日之间,但有后开诸病,俱可服之。若一交秋分后,及未交春分前,即 有疫证,此药俱不可服。须知立方之旨专为热疫起见也。至于寒疫,古 人议论纷纭迭出,详且尽也,奚庸多赘。若谬以治寒疫之古方而治今人 之热疫,则热疫之人奚罪焉。此陪赈散之所以不得已也。窃观古今之医 书,非不有时疫瘟证之条,然皆编入于伤寒部中,其所论之病无非寒 疫,其所用之药,名虽谓治疫,实乃治伤寒热病之方也。予窃谓此等 方,但治寒疫未尝不验,若误治春分后之热疫,是加之以病而速其死 也,可不慎欤! 浙江山阴陈良佐撰 陪赈散论说 山阴陈良佐愚山著 萧山金石文左鱼校 热疫根源 久困于饥,则脾胃受伤而邪火上炎;久困于寒,则冷至彻骨而肺肾 俱伤。肺伤则气衰,肾伤则水涸。饥寒伐其体,贫苦乱其心,烦恼百 出,以伤其肝,是五脏之邪火发而移热于六腑,一时不能畅达,凝郁蓄 结,积久而成热毒。此热疫之根源也。每岁自交春分,天气渐热,疫毒 渐炽。四月后,天气愈热,疫毒愈炽。一交秋分,天气渐凉,疫毒得凉 即解。热疫乘天时之热气而发越,因名时疫。然亦有温饱而体虚者,每 多传染,故曰流行,又曰天行。非天欲行此疫也,乃疫病乘天热而行 也。盖其见症多端,各随人之受病轻重而发越也。治法应以祛风散火、 清热解毒为要,亦非他药品味所能疗,必须以陪赈散投之。 热疫症状 热疫之病,多因饥寒所致,是以岁歉则饥民多患时疫。大都起于春分后,而尤甚于四五六月间,一交秋分,天气渐凉,热疫自泯矣。盖其症状多端,自宜分条备列,俾可认症施治,庶无贻误。 有头晕,浑身发热,内烧作渴,呕啰吐食者。 有头眩,胸膈膨闷,不思饮食,遍身壮热者。 有浑身壮热,饮水无度者。 有内烧作渴而身不发热者。 有浑身壮热而无汗者。 有浑身壮热而自汗无度者。 有头疼脑闷,壮热发渴,浑身骨节酸痛者。 有壮热发斑者。 有壮热,瘾疹发露者。 有头面猝肿者。 有腮脸偏肿者。 有咽喉肿痛,痰涎壅塞,滴水不能下者。可用马齿芜贰斤,不见水捣,入白面半斤,陈醋壹两,和匀,敷肿处,便觉冰凉爽快。再口含陪 赈散,即能润下咽喉,半日间其肿消如失。 有喉项俱肿,上连腮颔而疼痛,痰涎上壅者。 有浑身壮热,声音不亮者。 有猝然跌倒,喉中痰响如水鸡声者。切莫误认作真中风及类中 风治。 有浑身壮热,头昏耳聋者。 有头项肿大如斗者,俗名大头瘟。服陪赈散,其功尤捷于普济消 毒饮。 有遍身斑疹杂出者。 有似野火丹毒者。 有似瘾疹风疮者。 有血从口中出者。 有血从鼻孔中出者。 有血从牙宣出者。 有血从大小便中出者。 有小便热淋如血者。 有小便涩痛不通者。 有大便闭结者。 有大便火泄无度者。 有肚腹作痛,肠鸣如雷者。 有舌强,口苦咽干,声音不亮者。 有浑身壮热内烧,口舌生疮者。 有发狂谐语,昏迷不省人事者。 有见神见鬼,手舞足蹈,似风癫狂祟者。 有患热疫而误服发汗之剂,变为亡阳之证,发狂叫跳,或昏不知 人者。 有昏不知人,如醉如痴者。 有浑身壮热,头疼,咳嗽不安者。 以上三十六般症状,皆热疫也,均宜以陪赈散服之。若但减其热而 热犹未净,可再服此药。倘热已尽除,此药不可服矣。如病已初愈,即 任意饱食及不戒房劳,或贪食荤腥,并因事恼怒而其病必复发,切宜谨慎。 陪赈散方 白僵蚕贰拾两(用黄酒炒,捣成细末)、净蝉蜕拾两(晒干,捣成细末)、嫩姜黄叁两(捣成细末)、锦纹大黄肆十辆(捣成细末。若小大黄,令人腹痛,切勿误用)。 以上四味共和匀一处,每服壹钱捌分贰厘伍毫。用冷黄酒伍钱,生蜜伍钱,调服此药,下腹即苏,半日全愈。宜于空腹时服之。服药后须忌半日不可吃茶水烟酒,饮食俟过半日,只宜常吃稀粥,以四五分饱即 止。能如是则病永不发矣,否则饱食一餐,即时复发。至于荤腥,更不可吃,总宜滋味清淡。 若贫苦人患热疫,虽经数日及半月,或一月未愈者,但服此药即愈,以其未曾误服他药故也。 富贵人服之间有不效者, 因其误服他药故也。 凡热疫证,自春分以后秋分以前,得服此药,实卫生之仙剂,真捷效之神丹,切勿以有霸药而怀疑。 此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生蜜为导,六法俱备,无偏胜之弊,得中和之妙,故其效甚速而其功甚神也。 若一交秋分后,未交春分前,即有疫证,此药便不可服。须知立方之旨专为热疫,因时制宜推 也。 至如寒疫证,自有诸名家论说时疫瘟疫治法,详伤寒部中,无庸佐觀为多赘。 以陪赈散命名者,窃谓岁饥有赈,犹赈济之不可无此药以陪赈之,故曰陪赈散。散者散也,望仁人君子,量力施济,散给于人,俾得卷寿世之意也。 陪赈散每服只宜计重壹钱捌分贰厘伍毫者,以上法周天三 百六十五度以成一岁,一度应一日,自春分至秋分得半耳,计日乃一百 八十二日半也。 陪赈散药性总说 夫立方必有君、臣、佐、使,而兼引导,此医理之大法也。考之本 草,蚕气温味辛,为清化之品,升清阳而降浊阴,散邪火而除邪热,则 烦躁解而口不渴矣。盖蚕必三眠三起,眠者皆病而不食也,起者皆愈而 能食也。僵者,合箔皆僵,用以治合家皆病之热疫,因其气味相感而以 ,意使之也,故为君。蝉气寒无毒,味咸而甘,为清虚之品,处极高而守 廉不食,吸风得清阳之真气,故能去湿散风,饮露得太阴之精华,故能 涤热解毒,以不食之物而治乏食之病,其义深其理妙。蜕者,退也,俾 人退去其病,脱然无恙,亦因其气味相感而以意使之也,故为臣。姜黄 性味辛苦,大寒无毒。藏器谓其除邪热消毒,苏颂喜其辟恶祛邪,能治 血中之气,建功逐疫,故为佐。大黄苦寒无毒,亢甚之阳非此莫抑,苦 能泄火,兼能补虚,荡涤肠胃,化食调中,安和五脏,推陈致新,能戡 定祸乱,所以有将军之号,时疫烦热,非此不除,故为使。米酒性热, 其味苦辛而甘,用冷酒,欲其上行头面,遍达肌肤,内通十二经络,外 周八万四千毛窍,逐邪驱祟,无处不到,和血行气,助药杀毒,故为 弓R蜂蜜甘平无毒,弘景云蜜功有五,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 痛,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 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功和 百药,故为导。立此方以治热疫,百无一失,请采择焉。如贫民小户, 欲配合以备自用,可减作。 白僵蚕酒妙,为末,忒两 全蝉蜕日晒为末,壹两 片姜黄为末,養钱 锦纹 生大黄为末,肆两共和匀,收瓶听用。每服壹钱捌分贰厘伍毫,以冷黄酒伍钱,生蜜 伍钱调服。药非贵品,易于配合,幸备豫不虞可也。 無疫忌用药品 凡治伤寒热病发表取汗之药,一概禁用。古人虽不论及,经佐阅历而知,今特摘其所尤忌者十五味,表而出之,切勿误用:麻黄、羌活、 独活、葛根、苍术、细辛、香附、艾叶、苍耳子、桂枝、牙皂、巴豆、 川椒、乌梅、柴胡 附 刻陈愚山先生治疫十方 1、大复苏饮方 川黄连壹钱、黄芩炒壹钱、犀牛角壹钱、知母壹钱、黑栀子壹钱、滑石壹钱、麦冬壹钱、人参壹钱、甘草叁分、茯神壹钱、天麻壹钱、当归巻钱、生地贰钱、丹皮壹钱、僵蚕炒叁钱、蝉蜕全伍个。 上药十六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服之。 治热疫神昏不语,目赤口干,形如醉人,或谵语骂人,或哭或笑, 或手舞足蹈,不认亲疏,目不能闭者,名越经证。若误服发汗药而然者,名亡阳证,并宜以此饮治之。 2、小复苏饮方 川黄连壹钱、黄芩炒壹钱、知母壹钱、僵蚕炒叁钱,川黄柏壹钱、桔梗壹钱、丹皮壹钱、蝉蜕全拾个、车前子贰钱、木通贰钱、神曲炒叁钱、生地贰钱、黑栀子壹钱。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加童便壹中杯,冲服。 治患时证因误服发汗解肌等药,发狂谵语,不省人事,浑身壮热,大便燥结,宜以此饮治之。 3、大清凉涤疫散方 龙胆草壹钱、黄芩炒壹钱、栀子壹钱、泽泻壹钱、木通壹钱、车前子壹钱、当归贰钱、生地贰钱、甘草叁分、五味子壹钱、天冬壹钱、麦冬壹钱、川黄连壹钱、知母壹钱、泽兰壹钱、银花壹钱、蝉蜕全伍个,僵蚕炒叁钱、全蝎叁只。 上药十九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服之。 治热疫浑身壮热,胁痛,耳聋口苦,自汗,口鼻出血,或谵语狂走,以此方服之。 胆草泻肝热;黄苓泻肺热;梔子清三焦热;泽泻清肾 经湿热;木通、车前泻火于下;当归养血;生地凉血;甘草和中;天麦 二冬、五味清金平木,润燥养筋;黄连泻心火;知母泻肾火;泽兰行气消毒;银花清热解毒;蝉蜕、僵蚕乃清化之品,为治疫要药;全蝎去风定搐。 4、小清凉涤疫散方 生地壹钱、丹皮壹钱、川黄连壹钱、当归贰钱、石膏壹钱、银花贰钱、蝉蜕全伍个、僵蚕炒叁钱、泽兰贰钱、紫草壹钱。 上药十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服之。 治热疫浑身壮热,内有积热,烦躁头沉,满面发烧,或唇口颊腮肿者,以此方服之。 5、神效靖疫饮第一方 黄苓炒壹钱、黄连壹钱、玄参壹钱、橘红叁分、甘草叁分、连翘壹钱、僵蚕炒叁钱、蝉蜕全伍个、桔梗壹钱、银花贰钱、龙胆草壹钱、泽兰贰钱、白附子伍分。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服之。 治热疫浑身壮热憎寒,体重,头面猝肿,目不能开,咽喉不利,口干舌燥,气喘者,以此饮服之。 6、神效靖疫饮第二方 陈皮陆分、丹皮壹钱、川黄连壹钱、黄芩炒壹钱、川黄柏壹钱、地骨皮壹钱、车前子壹钱、木通壹钱、 僵蚕炒叁钱、蝉蜕全拾个、神曲炒叁钱、当归贰钱、桔梗贰钱。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和匀服之。 治因事生气后患时证,浑身憎寒壮热,头沉,遍身肢体疼痛,即见瘟疹发现,急宜以此饮服之。 7、神效靖疫饮第三方 川黄连壹钱、当归叁钱、丹皮贰钱、生地贰钱、僵蚕炒叁钱、蝉蜕全拾个、木通贰钱、车前子壹钱、神曲炒叁钱、红花壹钱、桔梗壹钱、黄芩炒壹钱。 上药十二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童便壹中杯,和服之。 治患时证浑身壮热,目赤,谵语,手足抽牵,病势甚危,应以此饮服之。 8、神效驱疫饮第一方 川黄连炒壹钱、川黄柏炒伍分、黄芩炒伍分、银花炒贰钱、生地炒贰钱、木通壹钱、车前子壹钱、神曲炒叁钱、僵蚕炒贰钱,蝉蜕全伍个、桔梗壹钱。 上药十一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和服。 治热疫初觉浑身发热憎寒,体重,四肢无力,遍体酸疼,口苦咽干,胸膈胀闷者。此药服后便有奇验,即或发有斑疹而内证悉除,极为神妙。 9、神效驱疫饮第二方 川黄连壹钱、僵蚕炒贰钱、蝉蜕全拾个、白附子壹钱、陈皮陆分、丹皮壹钱、当归贰钱、生地贰钱、车前子壹钱、木通壹钱、神曲炒叁钱、桔梗壹钱、生甘草伍分。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童便 壹中杯,和服。 治患时证浑身壮热憎寒,心疼,呕吐,发狂,谵语,昏不知人者,应以此饮服之。 10、神效驱疫饮第三方 川黄连壹钱、当归贰钱、生地炒贰钱、生黄芪贰钱、红花壹钱、泽兰贰钱、蝉蜕全拾个、僵蚕炒贰钱、桔梗贰钱、神曲叁钱、生甘草叁分、黄芩叁钱、丹皮贰钱。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和服。 治患时证浑身憎寒壮热,头晕,干呕,四肢无力者。无论妇人有孕与否,均应以此饮服之,不可谓蝉蜕、僵蚕乃孕妇忌用之药,所谓有病则病受之,并不动胎气也。 附刻经验神效方 11、太乙灵通万应神丹 麝香叁钱(用当门子,勿见火,研极细)、茅山苍术叁两陆钱(米泔水浸七次,切片,焙干)、甘草贰两四钱(去节,微炒)锦纹大黄陆两(切片晒干)、麻黄叁两陆钱(去净根节,微剉焙干)、杜蟾酥玖钱(用烧酒化如饴糖,入大黄末拌匀,晒干,再研细末)、朱砂叁两陆钱(水飞净)、明雄黄叁两陆钱(水飞净)、明天麻叁两陆钱(切片焙干)、公丁香陆钱。 上药各研极细末,照上分两称准,烧酒泛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用磁瓶收存,将口封紧,勿令泄气。 治痛证绞肠,霍乱转筋,吐泻或欲吐不能欲泻不可:用七丸,放舌 下,俟舌微麻,开水送下。 治中寒中暑头疼肚痛,乍寒乍热:用七丸,放舌下照前服。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用一丸捻碎,吹鼻取嚏,后照前服七丸。 治疟疾,并三阴疟,或发至一二年者:服十三丸,照前空心早服, 服后节饮食一日。三服,无不立愈者。 治中暑伤水转成痢疾,里急后重者:用七丸,照前服。三服立愈。 治喉风,喉痹,并一切咽喉之症:用七丸嚙化。三服,无不立愈。 治瘟疫传染:每服十七丸,被盖取汗,神效。或家已有中疫之人, 余人尚未传染者,预服,可以却病。 治偏正头风:如左太阳疼用一丸,捻碎,吹右鼻孔。右疼吹左。正 疼者,两孔俱吹内。照前服,立愈。 治伤食伤水,饱闷难过:用三丸照前服。 治寒湿脚气:用七丸,照前服。 治脏腑积聚,久成癥瘋不散:照前每服七丸,以消散为度。 治脏腑生虫,鼓胀黄瘦:每早空心服七丸,三服见效。 治食厥,痰厥,气厥:用七丸,照前服。 治山岚瘴气,并四时不正污秽之气中人者:用七丸,照前服。或早起山行,口嚙一丸,能使瘴疡不侵。 治胃脱疼痛,九种气疼:用七丸,放舌下,照前服,立愈。 治毒疮疽市,并一切无名肿毒:每照前服七丸,外用七丸,以津唾 研碎搽上,无不奏效。 治跌打损伤:初被跌打时,用七丸,捻碎,入鼻取嚏后服一二次, 神效。 治蛇蝎毒虫螫咬,痛痒难忍:十四丸,照前内服、外敷”, 上方传之异人,屡试屡效,慎勿以其微而忽之!小儿每服减半。孕妇忌服。 12、仙传神效五香丸 五灵脂壹斤、香附子壹斤(去净毛,水浸一日)黑丑贰两、白丑贰两。 上药四味,共研极细末,以一半微火炒焦,一半生用。和匀,米醋糊丸,如萝葡子大。每服七八分,或壹钱,姜汤送下。临卧吃一服,次早再一服,有病即化。惟孕妇忌服。 此方仙传,秘于道藏。善能消痛, 消痢,消食,消积,消痰,消胀,消气,消痞,消滞,消肿,消血,消蛊,消隔,消闷,并治痰迷心窍等症无不神效。每见修合制送者,药到病除,屡试屡验,真惠而不费也。 13、产前加味驾归汤 全当归壹两、川芎伍钱、醋炙败龟板伍钱、血余壹丸(妇人头发,如鸡子大,肥皂水洗净,红瓦焙存性,先时预备)。 上药四味,水贰碗,陈酒壹杯,临产时煎服两剂,最为有益。 此方专治交骨不开,及横生倒产,无不神效。虽胎死腹中,连服数剂,亦即产矣。百试百验,奏效如神。 14、产后生化汤 全当归伍钱、川芎贰钱、桃仁七粒(去尖皮,研碎)、炮姜叁分、炙甘草伍分。 上药五味,水贰碗,陈酒壹杯,煎服。产后连服两剂,五日内每日服一剂,最为有益。 此方专治产后恶露不行,或儿枕酸疼,或小腹作痛,或寒热往来,或败血壅滞,连服两剂,立即安痊。百试百验,奏效如神。 15、救慢惊风神效方 按:急惊与慢惊,症大相反。 急惊之症,喉中多有热痰,故用抱龙牛黄等丸,下咽即醒,再用清热消导之药,一剂而霍然。 慢惊乃寒疫虚风,非逐寒补肾,何以奏效。 时师以一方治二症,未悉其致病之由,不分急慢、寒热、虚实,率以抱龙牛黄等丸施治,不特无效,且速其祸矣。今将慢惊各症,胪列如下: 慢惊吐泻,脾胃虚寒也。 慢惊身冷,阳气揭遏不通也。 慢惊鼻孔煽动,真阴失守,虚火係肺也。 慢惊面色青黄及白,气血两虚也。 慢惊口鼻中出冷气,中寒也。 慢惊大小便青白,肾与大肠全无火也。 慢惊昏睡露睛,神气不足也。 慢惊手足抽掣,血不行于四肢也。 慢惊角弓反张,血虚筋急也。 慢惊汗出如洗,阳虚而表不固也。 慢惊手足瘓痕,血不足以养筋也。 慢惊囱门下陷,虚至极也。 慢惊身虽发热,口唇焦裂岀血,却不喜饮冷茶水,而所吐之乳、所 泻之物,皆不消化,其脾胃无火可知。 口唇之焦裂出血者,乃真阴之不 足故也。 ①逐寒荡惊汤 伏龙肝叁两(研)、丁香拾粒(研)、炮姜壹钱、胡椒壹钱(研)、肉桂壹钱(研极细末,冲服) 上药五味,煎一酒杯,灌下,吐泻立止。再服加味理中地黄汤,定获奇效。 ②加味理中地黄汤 熟地伍钱、当归叁钱(如二三剂后泄泻不止者,去之)、山萸肉壹钱陆分、枸杞子叁钱、炮姜壹钱伍分、条黄芩贰钱、酸枣仁贰钱、五味子壹钱、补骨脂贰钱、土炒白术肆钱、炙甘草壹钱、肉桂壹钱(研极细末,冲服)。 加鲜生姜叁片、红枣叁枚、胡桃肉壹枚,杵碎为引。 另用灶心土壹两,煎汤滤净,代水煎药。收浓汁大半杯,加淡附子叁分,煎水和药。 量儿大小,分数灌之。 如咳嗽不止,加蓿壳壹钱、金樱子壹钱。 如大热 不退,加白芍壹钱。 如泄泻不止,减去当归,加丁香陆分,服一剂后, 即减去附子,只用丁香染粒。以附子太热,不宜多用,恐致小便闭塞。 然不用附子,则寒伏脏腑,固结不开,犹泄泻不止,非丁香不为功也,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用者审之。 此方扶阴固本,治慢惊之神剂。 若小儿吐泻不止,或微见惊搐,胃中尚可受药,吃乳便利者,不必先服逐寒荡惊汤,只服理中地黄汤足矣.。 如小儿尚未成惊,不过昏睡,发热不退,或时热时止,或日间安静夜间发热,以及午后发热等症,总属阴虚,皆宜服之。 若茁壮之小儿,眼红口渴,大便闭结,气旺声洪,不喜饮冷茶水者,乃实火之证,宜用清热消导之剂。 倘吐泻交作,则非实火可知矣。 此方补造化阴阳之不足,具回生起死之神功。然大虚之证,初服亦不甚效,必须大剂多服,无不痊愈也。 【经方方证 背诵版】 昊晟堂 2020-02-24 | 336阅读 | 7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桂枝汤:发热汗出恶风。 麻黄汤:身痛恶寒,无汗而喘。 桂枝加葛根汤: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者。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发热汗出恶风,喘者。 桂枝加附子汤:汗漏不止,恶风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桂麻各半汤:无汗身痒,形如疟疾。 桂二麻一汤:形如疟疾,日再发者。 小建中汤:腹痛肢痛,烦热衄血,梦中失精。 理中汤:不渴,喜唾,吐利。 当归生姜羊肉汤:腹痛,胁痛,寒疝。 肾气丸:消渴尿频,腹软腰痛。 三黄泻心汤:吐血衄血,脉洪有力。 四逆汤:肢厥恶寒,腹痛吐利。 真武汤:悸眩膶动,欲倒地者,四肢沉重,腹痛下利。 附子汤:身痛骨痛,肢厥脉沉。 乌梅丸:消渴寒热,心中烦痛,饥不欲食,吐蛔久利。 大承气汤:舌苔干黄,谵语,日晡潮热,腹满拒按。 桃核承气汤:其人如狂,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者。 小柴胡汤:胸胁苦满,口苦疲劳,呕而发热,经水适断;脉象微小,略兼弦数。 大柴胡汤:胸胁苦满,心下按痛,呕而下利;左弦而弱,右洪而实。 炙甘草汤:脉结代,心动悸。 茯苓杏仁甘草汤:胸痞短气,脉濡短者。 黄芪桂枝五物汤:身体不仁,脉虚涩者。 大黄蛰虫丸:虚劳赢瘦,腹满不食,目眦青黑,肌肤甲错。 大黄牡丹皮汤:少腹肿痞,按痛如淋,时时发热,汗出恶寒,脉迟紧者。 薏苡附子败酱散:身甲错,腹皮急,按濡肿,身无热,脉洪数。 白头翁汤:下利,后重,口渴。 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下利,产后,虚极。 温经汤:唇口干燥,手心烦热,日暮发热,崩中去血,经水带下,久不受胎,少腹里急,下利不止,头脑疾病。 小青龙汤:外寒内饮,咳逆倚息。 小青龙加石膏汤:外寒内饮,喘咳上气,烦躁脉浮。 大青龙汤:身痛寒战,无汗烦躁。 五苓散:汗出烦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瘦人癫痫。 茯苓甘草汤:汗出不渴,肢厥心悸。 小陷胸汤:心下按痛,脉浮滑者。 白虎汤:自汗遗尿,腹满身重,脉浮滑者。 白虎加人参汤:汗出,口渴,恶寒。 通脉四逆汤:肢厥,下利,汗出。 桃花汤:腹痛便血,下利不止,小便不利。 白通汤:少阴,下利。 柴胡桂枝干姜汤:烦渴,头汗,尿短,肩背痛,疲劳甚。 牡蛎泽泻散:腰下水气。 栀子豉汤:烦热头汗,不食不眠,瘀郁便硬,胸中窒者。 枳实栀子豉汤:劳复。 栀子厚朴汤: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栀子柏皮汤:身黄,发热。 茵陈蒿汤:身黄尿短,腹满头汗,寒热不食,渴欲饮水。 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短气,喘息咳唾,胸背痛者;寸脉沉迟,关小紧数;阴亏便秘,心肺疾病。 甘草粉蜜汤:蛔虫吐涎,心痛胃痛,发作有时。 厚朴麻黄汤:脉浮,喘咳而上气胸满。 射干麻黄汤: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皂荚丸: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眠。 葶苈大枣泻肺汤:喘不得卧,口燥胸痛,脉涩数者。 黄芪建中汤:虚劳里急,诸证不足。 酸枣仁汤:虚劳,虚烦,不眠。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汤:误火惊狂,起卧不安。 防己黄芪汤: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防己茯苓汤:皮水,四肢肿,四肢微微动。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黄汗身重,发热汗出,口渴。 桂枝加黄芪汤:黄汗烦躁,身痛腰痛,腰上汗出。 茵陈五苓散:统治黄疸。 猪苓汤: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麻杏苡甘汤:湿家发热,一身尽痛,日哺所剧。 桔梗汤: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浊唾腥臭,如米粥者。 苦酒汤:咽中生疮,声音不出。 猪肤汤:咽痛下利,胸满心烦。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心中烦,不得卧。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偏痛发热,脉弦紧者。 十枣汤:心下痞硬,头痛胁痛,咳嗽内痛,干呕短气,汗出不寒,脉沉而弦。 越婢汤:一身悉肿,自汗恶风,脉浮不渴。 越婢加术汤:面目黄肿,小便自利,脉沉而渴。 越婢加半夏汤:喘咳而睛突鼻扇,脉浮大有力。 木防己汤:面色黎黑,喘满痞坚,脉沉紧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汗出而喘,下利脉促。 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外无大热。 甘草泻心汤:心下痞硬,腹中雷鸣,干呕下利,心烦狐惑。 竹叶石膏汤:虚赢少气,气逆欲吐。 芍药甘草汤:口苦胎厚,腿部抽筋,身体发硬。 麻黄升麻汤:肢厥吐血,咽喉不利,下利不止,寸脉沉迟。 升麻鳖甲汤:面赤,咽痛,吐血。 阴毒汤:面青,咽痛,身痛。 鳖甲煎丸:日久必发,名疟母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不可转侧。 附子梗米合大建中:胸腹剧痛,喜呕不食。 己椒苈黄丸:腹水腹满,口舌干燥。 赤小豆当归散:先血后便,狐惑汗出,目赤眦黑。 黄土汤:先便后血,脉虚微者。 白虎加桂枝汤:身热烦呕,骨节时痛。 桂枝芍药知母汤:肢节疼痛,脚痛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竹皮大丸:乳虚,烦呕。 百合地黄汤:默然,口苦,溲赤。 干姜甘草汤:肺痿吐涎沫,遗尿小便数,不咳不渴者。 桂枝附子汤:身体烦痛,不呕不渴,脉虚浮涩。 甘草附子汤:骨节烦痛,手不可近,汗出恶风,小便不利,短气急迫。 苓桂术甘汤:胸胁支满,气上冲胸,头晕目眩,脉沉紧者。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虚劳,遗精,少腹急,阴头寒。 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发热,脉沉。 当归四逆汤: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血瘀脉枯。 甘麦大枣汤:悲伤,欠伸。 吴茱萸汤:干呕吐涎头痛,肢厥下利胸满。 栝蒌牡蛎散:百合病,口渴者。 桂枝茯苓丸:妊娠三月,血漏不止。 芎归胶艾汤:妊娠下血,或腹痛者。 当归芍药散:怀孕腹痛,腹中诸病。 当归散:妊娠常服此散最宜。 白术散:养胎之方。 枳实芍药散:产后腹中热痛,烦满不得卧者。 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薯蓣丸: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者。 桂枝甘草汤:发汗过多,心悸叉手,欲得按者。 苓桂甘枣汤: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 桂枝人参汤:利下不止,表里不解,心下痞硬。 旋覆花代赭石汤: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黄连汤:胸热腹痛,欲呕吐者。 栝蒌桂枝汤:汗出恶风,身强几几,脉反沉迟。 甘姜苓术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饮食如故,不渴遗尿。 朗诵方证 干姜黄连黄芩汤:食入口即吐者。 干姜人参半夏丸:妊娠呕吐。 大半夏汤:胃反呕吐。 茯苓泽泻汤:胃反呕吐,口渴能饮。 小半夏汤:诸呕吐,谷不下,口不渴。 半夏干姜散:干呕,吐涎沫。 生姜半夏汤:心胸痞闷,无可奈何。 橘皮汤:干呕哕,手足冷。 橘皮竹茹汤:哕逆。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偏痛发热,脉弦紧者。 大乌头煎:寒疝四逆,绕脐疼痛,发则白津,脉沉紧者。 乌头桂枝汤:寒疝腹痛,手足不仁,身痛逆冷。 瓜蒌薤白白酒加半夏汤: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 枳实薤白桂枝汤:胸痞胁下气逆抢心。 桔枳生姜汤:胸中痞塞,短气脉实。 薏苡附子散:胸痹缓急者。 桂枝生姜枳实汤:诸痞逆,心悬痛。 乌头赤石脂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甘遂半夏汤:痰饮脉浮,心坚满者。 泽泻汤:冒眩。 厚朴大黄汤:膈饮胸满,脉沉实者。 苓桂五味甘草汤:多唾口燥,寸沉尺微,面如醉状,气冲胸咽,热流阴股,小便困难,时冒眩者。 苓甘五味姜辛汤:咳嗽胸满。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冒呕不渴。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水去呕止,其人形肿。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面热如醉。 泽漆汤:咳而脉沉。 半夏麻黄丸:心下悸,脉不虚。 柏叶汤:吐血不止。 奔豚汤:气上冲胸,寒热往来,腹痛奔豚。 文蛤散:消渴,饮水不止。 瓜蒌瞿麦丸:小便不利而渴,脉象寸涩尺微。 麻黄甘草汤:统治水病。 蒲灰散:皮水而厥。 麻黄附子汤:水病,脉沉无力。 杏子汤:水病,脉浮有力。 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者,脉沉微。 枳术汤: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者,脉濡实。 栀子大黄汤:酒疸,心烦,热痛。 硝矾散:黄汗,女劳。 大黄硝石汤:黄疸腹满,小便短赤,自汗出者。 藜芦甘草汤:手指臂肿,身体膶者。 排脓散排脓汤:疮痈,脓已成者。 王不留行散:金疮。 黄连粉:浸淫疮。 一物瓜蒂汤:暑病脉弱,身热重痛。 滑石代赭汤:百合病,下之后。 百合洗方: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疮者。 苦参汤:狐惑咽干,蚀于下部。 雄黄散:狐惑,蚀于肛门。 当归贝母苦参丸:怀孕小便难,饮食如故者。 葵子茯苓散:怀孕身重,小便不利,恶寒头眩。 下瘀血汤:产后腹痛。 竹叶汤:产后外感,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旋覆花汤:妇人半产漏下。 胶姜汤:妇人经陷,漏下色黑。 抵挡汤:妇人经水不利。 矾石丸:妇人经水不利,下白物者。 蛇床子散:妇人阴寒。 大黄甘遂汤:妇人产后,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 桂枝二越婢一汤:热多寒少,脉微弱者。 【伤寒论50味主药适应症】 昊晟堂 2020-02-24 | 194阅读 | 5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伤寒论50味主药适应症 1桂枝-------主气上冲汗出脉浮缓虚1)上冲感2)搏动感 2芍药-------主急痛,尤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 3甘草-------单味主咽痛,复方主治气液不足之症 4大枣-------配甘草主治动悸,脏躁。配生姜主治呕吐,咳逆。配泻下药可保护胃气 5麻黄------主治无汗而肿,兼治喘,身痛,身黄。 6附子------主治脉沉微与痛症。 7乌头------主治与附子相似,主痛症,主治腹中剧痛,关节疼痛或手足逆冷,脉沉紧者。 8干姜------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 9生姜------主治恶心呕吐。 10细辛------主治恶寒不渴而或咳,或厥冷,或痛者。 11吴茱萸------主治腹痛,头痛而干呕胸满,手足厥冷,脉细者。 12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者。 13半夏-------主治呕而不渴者,或治咽痛,咳喘,声哑,心下悸。 14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者。(黄芪症是汗出而肿,常有身困重。桂枝症是汗出而不肿,气上冲,常有关节冷痛) 15白术-------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兼治眩晕,四肢沉重疼痛,心下逆满,浮肿,下利或便秘。 16茯苓-------主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者。 17猪苓-------主治小便不利者 18泽泻-------主治眩冒而小便不利者。(泽泻主眩冒,白术主渴,茯苓主悸) 19滑石-------主治小便不利而赤者 20防己-------主治下肢浮肿。 21葛根-------主治项背强痛而不利者。 22栝蒌根--------主治渴而不呕者。 23黄连--------主治心中烦而心下痞者,兼治腹痛,呕吐,下利,脉促,血证。舌质坚老暗红,舌苔黄腻而厚 24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兼心下痞,不利,干呕,胸胁苦满。 25黄柏--------主治身黄,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热利 26栀子--------主治烦热而胸中室者,兼治身黄,心中结痛,不得眠,小便短赤。 27大黄--------主治1)腹症:心下硬,坚,按之心下满痛。2)精神症状:谵语,心热,狂,烦,燥3)大便症状:便秘,大便难4)脉症:脉滑而疾,数而滑 28芒硝--------主治便秘,舌干燥而谵语者。 29厚朴--------主治腹满,胸满,兼治咳喘,便秘。 30枳实--------主治胸腹痞满而痛且大便不通者 31栝蒌实--------主治胸中至心下闷痛而大便不通者。 32薤白--------主治胸腹痛,兼治咳唾喘息,里急后重。 33石膏-------主治身热汗出而烦渴,脉滑数或浮大,洪大者 34知母-------主治汗出而烦,身热口燥渴,脉浮大者 35龙骨-------主治惊悸而脉芤动者 36牡蛎-------主治烦惊,口渴而胸胁痞硬者 37人参-------主治气液不足1)心下痞硬,呕吐不止,不欲饮食者2)身体疼痛,脉沉迟者3)烦渴,舌面干燥者4)恶寒,脉微者 38麦门冬-------主治赢瘦而气逆,咽喉不利者 39阿胶--------主治血证,又以便血,子宫出血,尿血为主 40干地黄--------主治血证,尤其以妇人子宫出血为多 41当归--------主治腹痛,兼治崩漏,疮毒脓血。 42川芎--------主治腹痛。 43牡丹皮-------主治少腹痛而出血者 44杏仁--------主治胸满而喘,兼治腹胀便秘。 45五味子------主治咳逆上气而时冒者 46桔梗---------主治咽痛,咽干而咳者 47葶苈子-------主治咳喘而胸腹胀满,鼻塞清涕出,一身面目浮肿者。 48桃仁--------主治肌肤甲错,小便自利者。 49庶虫---------主治经水不利,小腹满痛。 50水蛭--------主治少腹硬满,发狂善忘,小便自利者。 太阳类方证 桂枝汤类方 1、桂枝汤方证: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太阳阳明并病,汗多,脉迟表未罢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或自汗出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归经:太阳证 要点: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冬表虚证. 2.,桂枝加桂汤方证:桂枝汤方证又见气上冲。(太阳) 3.,桂枝加葛根汤方证:桂枝汤方证见项背强几几者。(太阳) 4.,栝楼桂枝方证:痉挛拘急见桂枝汤证。(太阳阳明) 5.桂枝加黄芪汤方证:桂枝方证更见恶风或出黄汗者(太阳) 6.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证:黄汗,汗出恶风而口渴者(太阳) 7.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肢体麻木不仁,恶风而脉虚弱者。(太阳)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里饮咳喘见桂枝方证者(太阳太阴) 9.桂枝甘草汤方证:心下悸欲得按而无里实者。(太阳) 10.桂枝救逆汤方证:外有表证为桂枝去芍药汤方证兼有痰饮的惊狂者。(太阳阳明) 1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证:桂枝救逆汤痰饮轻者。(太阳阳明) 12.桂枝龙骨牡蛎汤方证:桂枝汤证兼见津液虚,惊悸不安者。(太阳阳明) 13.桂枝去芍药汤方证:桂枝汤证又见寸脉独浮,胸满者。(太阳) 14.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证:外有桂枝汤证里有寒饮,表虚而咳吐涎沫者。(太阳太阴) 15.小建中汤方证:桂枝汤证又见腹中急痛或心下悸而不呕者。(太阳太阴) 16.当归建中汤方证:小建中汤证又见血虚者(太阳太阴) 17.黄芪建中汤方证:里急腹痛,汗出恶风明显者。(太阳太阴) 18.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证:桂枝汤证,身痛明显,胃气虚,脉沉迟者。(太阳太阴) 19.,桂枝人参汤方证: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者(太阳太阴) 20.当归四逆汤方证:手足凉表虚而里虚不甚者。(太阳太阴) 21.当归四逆汤方证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当归四逆汤证更见心腹痛,呕吐头痛者(太阳太阴) 22.,苓桂枣甘汤方证:为外寒内饮呈心下悸,腹痉挛,气上冲者(太阳太阴) 23.苓桂术甘汤方证:外寒内饮的头晕目眩,短气,小便不利,气上冲者(太阳太阴) 24.,茯苓甘草汤方证: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呕逆者。(太阳太阴) 25.茯苓泽泻汤方证:茯苓甘草汤证又见口渴而呕逆者。(太阳太阴阳明) 26.苓桂五味甘草汤方证: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咳逆上气眩晕着。(太阳太阴) 27.五苓散方证:太阳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而见眩晕,口渴者(太阳太阴阳明) 28.防己茯苓方证:表虚之外邪内饮见四肢浮肿,聂聂动者。(太阳太阴) 29.蜘蛛散方证:自复性疝气,多见小儿。 30.桂枝生姜枳实汤方证:气上冲,心下痞塞,胸胁苦闷者。(太阳阳明) 31.桂枝茯苓丸方证:久有淤血,腹痛胁痛有定处,或有肿块,或下血者(太阳太阴阳明) 32.半夏散及汤方针:咽痛,有表证而口不渴者。(太阳太阴) 33.炙甘草汤方证:心动悸,脉结代,气阴两虚者。(太阳阳明) 二,麻黄汤方证:恶寒,身痛,无汗,脉浮紧(太阳) 1)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汗出而喘者 2)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闷者 3)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 4)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务必衄者 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2,葛根汤方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见下利者(太阳) 3,甘草麻黄汤方证:浮肿表实无汗者(太阳) 4千金麻黄醇酒汤方证:黄疸,见发热恶寒无汗口不渴者(太阳)太阳湿热于表郁而成黄,黄疸已久,里证明显,加茵陈或五苓散。 5 半夏麻黄丸方证:表实见心下悸者(太阳) 6 葛根加半夏汤方证:葛根汤方证兼见下利或无下利而呕者(太阳太阴) 7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证见湿痹烦痛者(太阳太阴) 8 射干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候中痰鸣明显者(太阳阳明) 9 牡蛎汤方证:疟疾寒多热少,无汗身痛,胸腹悸动有痰饮者(太阳太阴阳明) 10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常见于感冒发烧病后期,慢性病复感外邪,主痒解表(太阳) 11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证: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太阳) 12 小青龙汤:外邪里饮而致咳喘者,白色泡沫痰(太阳太阴) 13 千金三黄汤证:关节疼痛,无汗恶寒而烦者(太阴阳明) 14 续命汤方证:肢体偏格,拘急不能转侧见外邪里热者(太阳太阴阳明) 三其他解表类方 1 防己黄芪汤方证:脉浮,汗出恶风,身重,身半身以下肿重者(太阳太阴)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外邪内饮见身热头痛,胃腹痛,小便不利者(太阳太阴) 3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证:下利,汗出,不恶寒,寸脉独浮者(太阳阳明) 4 升麻鳖甲汤方证:急性瘟疫见红肿痈脓或咽喉肿痛(太阳阳明) 5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方证:急性咽喉肿痛表证不明显而里热重者(阳明) 6 半夏厚朴汤方证:外邪内饮致胸闷,胸痛,恶寒,咽堵,咳逆者(太阳太阴) 7 旋复花汤方证:胸闷,胸痛而无热象者(太阳太阴) 阳明类方证 主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辅纲:1)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娥热也。 2)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3)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一.太阳阳明病类方证 1,大青龙汤方证:麻黄汤方证,越婢汤方证并见者,见于各种急慢性病的感染发烧而见肿胀,喘满,小便不利而烦躁。(太阳阳明) 2 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方证: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太阳阳明) 3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方证:汗出而喘,口干,烦满而不恶风者。(太阳阳明) 4 越婢汤方证:周身浮肿,脉浮,恶风者(太阳阳明) 5 越婢加术汤方证:越婢汤证见小便不利或湿痹疼痛者(太阳阳明) 6 越婢加半夏汤方证:越婢汤方证见咳逆上气,两目发胀或头痛者(太阳阳明太阴) 7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证:浮肿患者表现出桂枝汤方证明显,而感觉烦躁口干者(太阳阳明) 8 文蛤散方证:麻杏石甘汤证合越婢汤证,口渴不欲饮而烦躁明显者(太阳阳明) 9 小青龙加石膏方证:小青龙汤证兼烦躁者(太阳太阴阳明) 10 风引汤方证:凡热性脑病惊风,抽搐,惊痫现太阳阳明合病者(太阳阳明) 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证:表实无汗而里热明显,或身身黄,目黄或身痒者(太阳阳明) 12 白虎加桂枝汤方证:桂枝汤证见白虎汤证者(太阳阳明) 13 竹皮大丸方证:产后呕逆心烦,大便不难者(太阳阳明) 14 木防已汤方证:喘满,心下痞坚烦渴者(太阳阳明太阴) 15 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证:木防已汤证,心下痞坚甚,二便不利者(太阳阳明太阴) 16 厚朴七物汤方证:发热,脉浮,腹满,大便干结者(太阳阳明) 17 厚朴麻黄汤方证:小青龙加石膏汤证见胸满短气者(太阳阳明太阴) 18 土瓜根散方证:腹满痛,痛有定处而有热者(太阳阳明) 19 桂枝加芍药汤方证:桂枝汤证见腹拘急而满痛者(太阳阳明) 20 桂枝加大黄汤方证:桂枝汤证兼见腹痛,大便不通里实者(太阳阳明) 21 防已地黄汤方证:血虚里热重而表热轻者,太阳阳明合病兼血虚血淤证(太阳阳明) 22 茵陈五苓散方证|:黄疸病兼见头痛,汗出,小便不利,同时里热明显者(太阳阳明太阴) 二.少阳阳明类方证 1 大柴胡汤方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少阳阳明) 2 柴胡加芒硝汤方证:小柴胡汤证里有热而大便难者。(少阳阳明) 3 柴胡龙骨牡蛎汤方证:小柴胡汤证见气上冲心悸,二便不利,烦惊不安者(太阳少阳阳明) 三.正阳阳明病类方 1 瓜蒂散方证:胸脘满闷,欲吐不能吐者(阳明病) 2 一物瓜蒂散方证:身痛,身重,身热,脉微弱者(阳明) 3 白虎汤方证:阳明病,自汗出,脉滑数(注:汗出身热烦躁)(阳明病) 4 白虎加人参汤方证:白虎汤证见口渴明显者(阳明太阴) 5 调胃承气汤方证:阳明病,见腹实证,心烦或谵语,发热者(阳明病) 6 小承气汤方证:阳明病,大便硬而无潮热者(阳明病) 7大承气汤方证:里实热大便难者。 1)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发潮热,手足濈濈然汗出者。 2)不大便,发潮热而谵语者。 3)阳明病,谵语有热,不能食,有燥屎,能食屎定硬者。 4)汗出谵语,吴太阳证者。 5)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屎者 6)发热者,手足辄辄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 7)不大便五六日,饶肚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 8)病人打烦热,汗出则解,日晡发热而脉实者 9)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得解,腹满痛者 10)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微热,喘冒不能卧者 11)脉弱,烦躁心下硬,六七日不大便,小便利者 1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 13)少阴病,传为阳明,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 14)少阴病,传为阳明,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 15)下利,脉滑数或脉坚而滑,不欲食者。 8 厚朴三物汤方证:胸腹胀满明显,大便闭结者(阳明) 9 大黄甘草汤方证:阳明病,大便难,见呕逆者。(阳明) 10 麻子仁丸方证:经常便秘而无所苦者。(阳明) 11 下瘀血汤方证:少腹硬满,大便干结者(阳明) 12 桃核承气汤方证:调胃承气汤证见腹痛有定处,气上冲者(太阳阳明) 13 大黄牡丹皮汤方证:右腹痛拒按,里实热者(阳明) 14 抵当汤方证:少腹硬满小便利,或喜忘或狂躁不安者。(阳明) 15 抵当丸方证:抵当汤较轻者(阳明) 16 大黄螫虫丸方证:虚劳证见面目黯黑,瘀斑,肌肤甲错者(阳明) 17 大陷胸汤方证:心下结硬,满痛拒按而烦躁者。(阳明) 18 大陷胸丸方证:心下结硬,疼痛较轻而项背强急者(阳明) 19 十枣汤方证:咳而胸闷胁痛,心下痞硬满,脉沉弦者(阳明) 20 干遂半夏汤方证:心下坚满,腹部挛急者,多见于腹水证心下坚满。(阳明) 21 大黄甘遂汤方证:少腹满痛,小便不利,大便不畅。水与血结,水为主。(阳明) 22 已椒苈黄丸方证:腹满肠鸣,便干。注:腹水,胸腔积液见二便不利冬胸腹水证,痰咳烦热。(阳明) 23 小陷胸汤方证:水与血结,胸膈满闷,心烦按之心下痛者。(阳明) 24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证:咳喘,吐黄脓痰偏实热证者(阳明) 25 泻心汤方证:心烦吐衄,大便干结者(阳明) 26. 大黄黄连泻心汤:心烦,心下痞者(阳明) 27. 附子泻心汤:心下痞,恶寒,汗出者(阳明太阴) 28. 大黄硝石汤:实热,黄疸,大便干小便黄少者(阳明) 29. 茵陈蒿汤方证:阳黄见大便干,小便不利者(阳明) 30. 栀子豉汤方证:胸中窒,而烦闷者(阳明) 31. 栀子甘草豉汤方证:栀子豉汤证而虚却少气者(阳明) 32. 栀子生姜豉汤方证:栀子豉汤方证见呕者(阳明) 33. 枳实栀子豉汤方证:栀子豉汤证而见心下胀满者(阳明) 34. 栀子大黄汤方证:栀子豉汤证而见腹胀满大便难者(阳明) 35. 栀子厚朴汤方证:心烦热与腹胀满者(虚满阳明) 36. 栀子柏皮汤方证:黄疸病,发热心烦者(阳明) 37. 栀子干姜汤方证:身热微烦而呕逆下利者(太阴阳明) 38. 黄连阿胶汤方证 :虚烦心悸不得眠,手足心热或下利便脓血者(阳明) 39. 千金三物黄芩汤方证:里热血热见心烦,手足心热者(阳明) 40. 白头翁汤方证:热痢下重,腹痛者(阳明) 41.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证:白头翁证又见血便,粘血便而虚乏少气者(阳明) 42. 千金苇茎汤方证:咳吐黄脓痰,微热烦满者(阳明) 43. 薏米附子败酱散方证:肠痈腹痛,皮肤甲错或皮肤肿痒流黄水者(太阴阳明) 44. 猪苓汤方证:小便不利,或淋痛尿血而渴欲饮水者(阳明) 45. 牡蛎泽泻汤方证:浮肿,小便不利而渴者(阳明) 46. 瓜蒌牡蛎散方证:里热而渴或胸腹动悸者(阳明) 47. 百合地黄汤方证:百合病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者(阳明) 48. 百合鸡子汤方证:百合病有里虚热而胃虚弱者(阳明) 49. 百合知母汤方证:里有热兼心烦者(阳明) 50. 百合洗方方证:百合病出现轻度口渴者(阳明) 51. 百合滑石散方证:百合病有明显里热者(阳明) 52. 滑石代赭汤方证:百合病有里热而便溏者(阳明) 53. 蒲灰散方证:小便难涩有热或有血者(阳明) 54. 滑石白鱼散方证:小便不利尿道灼热或尿血者(阳明) 55. 茯苓戎盐汤方证:小便淋沥,心下悸者(阳明) 56. 猪膏发煎方证:里热黄疸,小便不利者(阳明) 57. 文蛤散方证:渴欲饮水者(阳明) 58. 矾石汤方证:脚气瘘弱不仁,气上冲者(阳明) 59. 硝石矾石散方证:黄疸色黯黑,身热明显,而淤血轻者(阳明) 60. 苦篸汤方证:里热证的阴部疮溃疡或阴部瘙痒者(阳明) 61. 当归贝母苦篸丸方证:小便灼痛淋沥者(阳明) 62. 狼牙汤方证:外阴,阴道溃烂者(阳明) 63. 猪胆汁方证:里热大便不通不宜攻下者(阳明) 64. 枳实芍药散方证:腹满挛痛或有心烦不安者(阳明) 少阳病类方 主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辅纲:1)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 2)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3)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少阳病类方证 1,小柴胡汤方证: 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2)无论伤寒或中风,有柴胡证,但见四主证之一便是,不必悉具。 3)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闷胁痛者。 4)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5)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如疟状者。 6)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布去者。 7)呕而发热者。 8)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9)伤寒差后更发热者。 10)诸黄腹痛而呕者。 11)妇人产后痉,郁冒,大便难而呕不能食者。 12)四肢苦烦而头痛者。 附:常用加味方 1)加石膏,小柴胡汤证而口干舌燥者用之;外感表解而热不退者多见本方证;发热不欲食而口苦,头痛者;肺炎汗出而喘,若有柴胡证不可考虑麻杏石甘汤,宜本方,小儿多见,如腮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睾丸炎。 2)加桔梗汤,小柴胡证而见咽痛或排痰困难者。若口干舌燥加石膏。 3)加陈皮,小柴胡汤证而哕逆或干咳频作者。 4)加芍药,小柴胡汤证而腹挛急痛者。 5)加吴茱萸汤:见两证相合者。 6)加苓术:小柴胡汤证见大便溏或身浮肿而小便不利者。 7)加茵陈:小柴胡汤证见胸胁满而烦,小便黄赤者。 2.柴胡半夏瓜蒌汤方证:小柴胡方证不呕而渴明显者(少阳阳明) 3.柴胡桂枝汤方证:小柴胡汤证与桂枝汤证并见。(太阳少阳) 4.四逆散方证:胸胁苦满,或腹痛,大便溏泻者(少阳) 5.泽漆汤证:咳喘吐黄痰,口渴浮肿者。(少阳阳明) 6.黄芩汤方证:发热腹泻腹痛者(少阳阳明) 7.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证:黄芩汤证又见恶心,呕吐者(太阴少阳阳明) 8.当归散方证:当归芍药散证腹痛轻,妊娠血虚有热者。(少阳太阴) 9.猪肤汤方证:咽痛,胸闷心烦者(少阳) 10.奔豚汤方证:血虚水盛见气上冲,往来寒热者。(少阳) 11.甘草汤方证:咽喉痛之轻证者。(少阳) 12.桔梗汤方证:咽痛,咳吐脓痰或胸痛者(少阳) 13.排脓汤方证:咳唾浊痰,胸痛而病久者。(少阳) 14.排脓散方证:枳实芍药散证见有痈脓者。(少阳阳明) 15.鳖甲煎丸方证:慢性肝炎,疟疾等见面部有瘀斑,肝脾肿大者(太阳少阳阳明) 太阴病类方证 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满,若下之,必心胸下结硬。 辅纲: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1. 四逆汤方证:四逆,脉微欲绝,里虚寒甚者(太阴) 2. 通脉四逆散汤方证:四逆散证见虚寒更甚者(太阴) 3.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证:通脉四逆汤证沉衰更甚,脉微欲绝,或脉不出者(太阴阳明) 4. 四逆加人参汤方证:吐利后,胃气虚衰,脉微弱者(太阴) 5. 茯苓四逆汤方证:四逆加人参汤方证见心下悸,烦躁,小便不利者(太阴) 6. 干姜附子汤方证:四逆,身冷脉沉微弱者(太阴) 7. 甘草干姜汤方证:胃虚寒,吐涎沫呕逆者(太阴) 8. 理中丸(汤)方证:心下痞,大便溏泻,小便少者(太阴) 9. 大建中汤方证: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属虚寒者(太阴) 10. 吴茱萸汤方证:胃虚寒干呕,吐涎沫,胸闷或头痛者(太阴) 11. 附子汤方证:里虚寒饮,骨节疼痛,下肢拘急痛而脉沉者(太阴) 12. 附子粳米汤方证:腹痛肠鸣,恶心,里虚寒者(太阴) 13. 赤丸方证:腹寒痛,停饮明显者(太阴) 14. 大乌头煎方证:寒疝腹痛,手足厥逆,脉沉弦者(太阴) 15. 乌头赤石脂方证:心口痛甚并且虚寒甚者(太阴) 16. 薏米附子散方证:寒湿痹痛,胸痹疼痛,时缓时急者(太阴阳明) 17. 瓜蒌瞿麦丸方证:体虚寒见小便不利,腹水或见下肢肿者(太阴阳明) 18. 头风摩散方证:偏头风(痛),可用。 19. 赤石脂禹余粮方证:久利而虚寒者(太阴) 20. 桃花汤方证:虚寒下利,或见脓血者(太阴) 21. 大黄附子汤方证:寒湿偏注而见身体某侧,某处疼痛(太阴阳明) 22. 外台走马汤方证:胃腹剧痛,大便不通里寒实者。(太阴阳明) 23. 三物备急丸方证:心腹诸暴自病,心腹胀满卒痛,里寒实者(太阴阳明) 24. 桔梗白散方证:胸满,胸痛,咽痛,咳唾脓浊而属寒实证者(太阴阳明) 25. 小半夏汤方证:呕逆或头痛,口不渴者(太阳太阴) 26. 生姜半夏汤方证:小半夏证而饮剧者(太阴) 27.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证:小半夏证见心悸头晕者(太阴) 28. 半夏干姜散方证:干呕吐涎沫而属胃虚寒者(太阴) 29. 大半夏汤方证:胃虚之心下痞,呕吐者(太阴) 30. 干姜半夏人参丸方证:呕吐甚而心下痞硬者(太阴) 3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证:中气虚之腹胀满者(太阴) 32. 旋覆花代赭汤方证:心下痞,噫气呕逆者(太阴) 33. 橘皮汤方证:干呕,纳差者(太阴) 34.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证:胸痹,短气,诸闷者(太阴) 35. 橘皮竹茹汤方证:胃虚呕逆,呕哕咳逆者(太阴) 36. 外台茯苓饮方证:腹满,腹胀,心下痞,纳差,小便不利者(太阴) 37. 苦酒汤方证:咽中痛,声哑,表证不明显者(太阴) 38. 芍药甘草汤方证:四肢,胃腹等处痉挛急痛者(太阴阳明) 39.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证:芍药甘草汤方证更见里虚寒证者(太阴阳明) 40.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证:无故哭笑,阿欠欲睡,难以自控而偏虚者(太阴) 41. 甘草粉蜜汤方证:胃脘疼痛急迫,而胀满不甚者(太阴) 42. 生姜甘草汤方证:咳吐白痰而呕,胃虚纳差者(太阴) 43. 枳木汤方证:心下坚满,而边界清楚,又见小便不利者(太阴阳明) 44. 瓜蒌薤白白酒汤方证:胸闷,胸背痛,短气或喘息者(太阴阳明) 45. 瓜蒌薤白半夏汤方证|:胸闷心痛,呕逆短气甚者(太阴阳明) 46.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瓜蒌薤白白酒汤证见胸腹逆满明显者(太阴阳明) 47. 当归芍药散方证:腹痛拘急,头晕心悸,小便不利者(太阴) 48. 胶艾汤方证:诸失血症属虚证,而腹中痛者(太阴阳明) 49.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证:里虚寒,血虚腹痛里急者(太阴) 50. 赤小豆当归散方证:诸疮有痈脓恶血者(太阴) 51. 酸枣仁汤方证:因血虚见心悸虚烦不得眠者(阳明太阴) 52. 麦门冬汤方证:咳逆上气,咽干口燥者(太阴阳明) 53. 猪苓散方证:呕渴而小便不利者(太阴阳明) 54. 泽泻汤方证:心下停饮见眩晕,小便不利者(太阴阳明) 55.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证:腰冷重,小便自利者(太阴) 56.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证:短气胸闷,小便不利者(太阴) 57.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证:里虚寒无表证,咳而胸闷,口不渴者(太阴) 58.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方证:咳而胸闷,吐稀白痰,头晕呕逆者(太阴) 59.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证: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兼头面,四肢浮肿者(太阴) 60. 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方证: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兼见上热而大便难者(太阴阳明) 61. 葵子茯苓散方证:妊娠浮肿,小便不利者(太阴阳明) 62. 皂荚丸方证:里寒咳逆上气,吐痰者(太阴) 63. 蜀漆散方证:疟寒多热少者(太阴) 64. 柏叶汤方证:吐衄下血,烦热腹满,而脉无力者(太阴阳明) 65. 红兰花酒方证:腹痛,身痛,刺痛有定处者(太阴) 66. 雄黄熏方证:肛门溃烂,湿疹皆可用之(太阴) 67. 蛇床子散方证:妇人阴部寒湿肿痛或瘙痒下白浊者(太阴) 68. 肘后瀬肝散方证:肺结核等虚寒性疾病(太阴) 69. 牱梨勒散方证:虚寒性腹泻,咳嗽,咽痛等 70. 鸡屎白散方证:乍冷乍热冬刺激或汗出多或腹泻或缺钙等因使局部经脉失调致痉挛,轻则不可已,重则上腹急痛,海可用于肝硬化腹水。疯狗咬伤。 71. 蜜煎导方证:里虚寒大便硬结者(太阴) 72. 烧裈散方证:身重,乏力少腹拘急者(太阴) 少阴病类方 主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副纲: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1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证:表虚寒证见恶寒,无汗,脉沉者(少阴太阴) 2 麻黄附子汤方证:少阴病兼见浮肿明显,无汗恶寒者(少阴) 3 白通汤方证:少阴病表证明显而又见下利者(少阴太阴) 4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少阴病兼寒饮,即恶寒无汗,脉沉者(少阴太阴) 5 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手足逆冷,恶寒身痛者(少阴太阴) 6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关节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少阴太阴阳明) 7 桂枝加附子汤方证:桂枝汤证更见恶寒,小便不利,四肢微急者(少阴) 8 乌头汤方证:关节痛甚,屈伸不利,四肢厥冷者(少阴) 9 乌头桂枝汤方证:乌头汤证与桂枝汤证并见,腹痛里寒重外证也明显者(少阴) 10 桂枝去芍加附子汤方证:桂枝去芍汤方证又见脉细恶寒明显者(少阴) 11 桂枝附子汤方证:外寒里饮关节痛,腹痛者(少阴) 12 桂枝去桂加白术汤方证:桂枝附子汤证,无气上冲而小便自利,大便便干者(少阴太阴) 13 甘草附子汤方证:表寒证见关节疼痛,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者(少阴太阴) 14 天雄散方证:寒湿痹痛,汗出多或失精或头眩,气上冲,小便不利者(少阴太阴) 15 真武汤方证: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少阴太阴) 厥阴病类方 主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辅纲:厥阴病,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 1.乌梅丸方证:厥逆,烦躁或腹痛呕吐时缓时作,或虚寒利。(厥阴) 2.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半表半里虚寒证而见四肢厥冷,口干或苦,心下微结者。(厥阴) 3.黄连汤方证:心烦,心下痞满,腹痛或干呕下利者。(厥阴) 4.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证:胸中烦热,恶心呕吐而大便溏者(厥阴) 5.半夏泻心汤方证: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厥阴) 6.甘草泻心汤方证:半夏泻心汤证中气更虚或见口舌糜烂,肠鸣腹泻,前后阴溃烂者(厥阴) 7.生姜泻心汤方证:心下痞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厥阴) 8.六物黄芩汤方证:干呕下利而心下痞硬,四肢不温者。(厥阴) 9.麻黄升麻汤方证:伤寒表不解陷于厥阴,上热下寒证见咽喉不利,腹泻者(厥阴) 10.候氏黑散方证:血虚水盛,四肢沉重,上热下寒者(厥阴) 11.黄土汤方证:大便溏而下血黑紫,兼见四肢冷痹,反心烦者。(厥阴) 12.王不留行散方证:金疮痈肿见寒热错杂者(厥阴) 13.温经汤方证: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汤,桂枝茯苓丸,麦门冬汤诸方证合并者。(厥阴) 14.薯蕷丸方证:各种慢性虚劳病,气血俱不足者。(厥阴太阴) 15.六味(肾气)丸方证:淤血水毒互患,而陷于半表半里证,以至于下焦瘘痹,少腹不仁,小便不利或失禁或腰酸软或痹痛或虚热烦者(厥阴) 中医方剂学精华(附:中医方剂学方歌)* 张美娃 2017-08-15 | 1353阅读 | 23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 4.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5.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7.败毒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 8.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黄、细辛。 9.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 10.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趺阳脉浮而涩。治当选用:麻子仁丸。 11.黄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2.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 13.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14.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 15.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 16.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 17.黄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 18.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治宜选用:温脾汤。 19.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黄少津,脉浮涩。治宜选用:麻子仁丸。 20.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治宜选用:大黄附子汤。 21.黑逍遥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地黄、甘草。 22.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23.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 24.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治宜选用:人参败毒散。 25.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 26.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 27.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28.主治病证中以寒热往来,伴有口苦而呕,咽干目眩等症为特点的方剂是:小柴胡汤。 29.逍遥散中使用薄荷的主要意义是:疏肝调达。 30.银翘散中使用荆芥、豆豉的主要意义是:解表透邪。 31.清骨散的功用:泻火养阴,退热除蒸。 32.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33.患者胸胁不舒,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小腹坠胀,月经错后,临经腹痛,脉弦而虚。治宜选用:逍遥散。 34.患者带下,色黄而稠,小便浑浊,阴肿阴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选用:龙胆泻肝汤。 35.白头翁汤最适用于:热毒血痢。 36.六一散最适用于:暑湿泄泻。 37.芍药汤最适用于:湿热痢疾。 38.辛凉透表方是:银翘散。 39.辛寒清气方是:白虎汤。 40.清热凉血方是:犀角地黄汤。 41.苦寒直折方是:黄连解毒汤。 42.凉营解毒方是:清营汤。 43.白虎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壮热烦渴。 44.小柴胡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往来寒热。 45.青蒿鳖甲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夜热早凉。 46.泻白散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皮肤蒸热。 47.清营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身热夜甚。 48.小建中汤可用于:中焦虚寒的虚劳发热证。 49.吴茱萸汤可用于:肝寒犯胃证。 50.症见胁脘灼痛,呕苦吐酸,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左金丸。 51.症见胃脘冷痛,吞酸嘈杂,呕吐涎沫,舌质淡嫩,苔薄白滑,脉沉迟。宜选用:吴茱萸汤。 52.中焦虚寒,痰浊内阻证。选用理中汤,宜加:半夏、陈皮。 53.脾胃虚寒,脾虚不摄的多涎证。选用理中汤,宜加:乌药、益智仁。 54.中焦虚寒,兼外感风寒证。选用理中汤,宜加:桂枝、生姜。 55.脾阳不足,胃寒气逆证。选用理中汤,宜加:丁香、蔻仁。 56.六一散适用于:外感暑湿的身热泄泻证。 57.葛根芩连汤适用于:阳明协热下利证。 58.理中汤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腹满,吐利证。 59.半夏泻心汤适用于:中虚寒热互结的痞、呕、利证。 60.白术芍药散适用于:脾虚肝强的腹痛泄泻证。 61.大柴胡汤和四逆散两方中含有的相同药味是:枳实、芍药。 62.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中含有的相同药味是:半夏、黄芩。 63.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均含有:人参、大枣、甘草。 64.四逆散和大柴胡汤均含有:枳实、芍药、柴胡。 65.逍遥散和龙胆泻肝汤均含有:当归、白芍、柴胡。 66.普济消毒饮和凉膈散均含有:黄芩、黄连、连翘。 67.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均含有:柴胡、黄芩、半夏。 68.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散肝舒脾。 69.防风通圣散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疏风散邪。 70.九味羌活汤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祛风散寒除湿。 71.败毒散中配伍柴胡的主要意义是:疏风散邪。 72.清胃散中配伍升麻的意义涉及到:升阳散火。 73.当归补血汤中的君药是:黄芪。 74.理中汤中的君药是:干姜。 75.四君子汤中的君药是:人参。 76.四逆汤中的君药是:附子。 77.补中益气汤中的君药是:黄芪。 78.治疗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补中益气汤。 79.治疗血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当归补血汤。 80.治疗气阴两虚的代表方剂是:生脉散。 81.在补中益气汤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小剂量。 82.在痛泻要方的加减运用中:柴胡不宜使用。 83.在大补阴丸方的加减运用中:柴胡应禁用。 84.在小柴胡汤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大剂量。 85.在逍遥散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中等剂量。 86.麦味地黄丸具有的功用是:滋养肺肾。 87.青蒿鳖甲汤具有的功用是:滋阴透邪。 88.大补阴丸具有的功用是:滋阴降火。 89.杞菊地黄丸具有的功用是:滋养肝肾。 90.玉女煎具有的功用是:清胃滋肾。 91.甘麦大枣汤的功用:和中缓急,养心安神。 92.朱砂安神丸的功用:清热泻火,镇心安神。 93.酸枣仁汤的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94.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95.归脾汤的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96.心肾不足,阴虚火旺的怔忡失眠证,治疗宜选用:天王补心丹。 97.心火亢旺,阴血不足的悸烦不寐证,治疗宜选用:朱砂安神丸。 98.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的健忘失眠证,治疗宜选用:归脾汤。 99.肝血不足的虚烦不得眠证,治疗宜选用:酸枣仁汤。 100.脏阴不足,心肝脾失调的脏躁证,治疗宜选用:甘麦大枣汤。 101.感触秽恶之气,突然昏倒,胸腹满痛而冷,痰壅气闭者。治疗宜选用:苏合香丸。 102.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口渴唇焦,舌红绛,脉弦数者。治疗宜选用:安宫牛黄丸。 103.高热昏谵,舌謇肢厥,舌质红绛,苔黄,脉数有力者。治疗宜选用:安宫牛黄丸。 104.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者。治疗宜选用:至宝丹。 105.神昏不语,口张目合,手撒遗尿,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治疗宜选用:独参汤。 106.四神丸的功用: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107.当归六黄汤的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108.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涩肠固脱,益气养血。 109.牡蛎散的功用:益气固表,育阴除烦。 110.阴血不足,火旺气虚所致的自汗盗汗证。宜选:当归六黄汤。 111.热伤气阴,阴液外泄所致的汗多证。宜选:生脉散。 112.心阳不潜,营阴不守所致的盗汗证。宜选:牡蛎散。 113.脾肺气弱,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证。宜选:玉屏风散。 114.肝肾阴虚,虚火外蒸所致的盗汗证。宜选:大补阴丸。 115.固冲汤和金锁固精丸两方中均含有:龙骨、牡蛎。 116.逍遥散和真人养脏汤两方中均含有:白术、白芍。 117.玉屏风散和补中益气汤两方中均含有:黄芪、白术。 118.真人养脏汤和四神丸两方中均含有:肉豆蔻。 附:中医方剂学方歌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小青龙汤: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辛凉解表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 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扶正解表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 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治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 温下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温脾汤; 温脾附子及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 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润下剂: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燥热津亏便下难,枳朴大黄蜜杏芍,润肠泄热便下来。 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便结体虚难下夺,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潴留胸胁痛,大腹肿满用亦佳。 舟车丸: 舟车黑丑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表皮陈皮轻粉入,逐水消肿力量强。 疏凿饮子: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 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用海参,玄麦生地硝黄呈,参归姜草扶正气,攻补兼施法可尊。 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热结阴亏肠燥结,滋阴泻下法可宗。 和解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葛苓清胆汤: 蒿苓清胆枳竹茹,苓夏陈皮碧玉须,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 柴胡达原饮: 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苓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胸宽截疟疴。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米草加姜薄,疏肝健脾功最奇,调经再把丹栀入。 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又实脾。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连芩:千姜枣草.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清热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阳明大汗兼烦渴,清热生津法最宜。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承,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津自生。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真绛,凉血散血服之安。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大热烦躁兼错语,疮痈疔疖服之宁。 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躁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清脏腑热 导赤散: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共,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左金丸; 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医。 泻白散; 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泻肺清热平喘咳,肺中伏火用之宜。 清胃散;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泻黄散: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风功。 玉女煎; 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囊,胃热阴虚相为病,牙痛齿松宜煎尝。 芍药汤: 芍药大黄与槟榔,苓连归桂甘草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热痢方,连柏秦皮四药良,味苦性寒能凉血,坚阴止痢在清肠。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青篙鳖甲地知丹,热由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滋阴清热敛汗超。 清骨散: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当归六黄汤: 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泻火敛汗强。 祛暑剂: 祛暑清热 清络饮: 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鲜用辛凉轻清剂,暑伤肺络服之痊 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 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散用朴扁豆,祛暑和中湿邪消。 祛暑利湿 六一散(益元散): 散中滑石甘,一方两法义须清,清热祛暑为常法,利水通淋亦细参。 桂苓甘露饮: 桂苓甘露猪苓膏,木泽寒水滑石草,清暑泄热又利湿,发热烦渴一并消。 清暑益气 清暑益气汤: 益气西洋参,竹叶知草与荷梗,麦冬米斛连瓜翠,暑热伤津此方能。 温里剂: 温中祛寒 理中丸: 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术干姜,原为脾胃虚寒设,后人衍化许多方。 吴茱萸汤: 吴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方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合,饴糖为君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建中阳,饴糖人参配椒姜,中阳衰弱胸腹痛,痛而拒按服之康。 回阳救逆 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二姜五味随,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有奇功。 黑锡丹: 温下镇上黑锡丹,硫磺桂附茴沉楝,芦故起石肉蔻香,虚喘殿逆服之验。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 表里双解剂 解表攻里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力强。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编饶。 解表清里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石膏汤: 石膏汤用苓柏连,麻黄豆豉山栀全,清热解毒兼解表,枣姜细茶一同煎。 解表温里 五积散: 五积消滞又温中,麻黄苍芷芍归芎 桔桂苓甘草朴,两姜陈皮半夏葱。 补益剂: 补气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获苓甘草比,食少便溏体赢瘦,甘平益胃效相当。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人参蛤蚧散: 罗氏人参蛤蚧散,专治痰血与喘满,桑皮二母草杏苓,肺痿服之症可缓。 补血 四物汤: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发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重黄芪,甘温除热法颇奇,芪取十分归二份,阳生阴长理奥秘。 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气血双补 八珍汤: 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泰山磐石散: 十全大补减桂苓,更加续断砂糯苓,气血双补安胎好,泰山磐石是方名。 补阴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肾阴亏损虚火上,滋阴补肾自安康。 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地知柏,龟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虎潜丸: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龟版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二至丸: 二至女贞与旱莲,或加桑椹和成丸,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 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石斛夜光丸: 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丝苁,青霜草决犀羚角,参味连苓蒺草风, 再与杏菊山药配,养阴明目第一功。 补肺阿胶汤; 补肺阿胶马兜铃,牛蒡甘草杏糯匀,肺虚火盛最宜服,降气生津咳嗽宁。 龟鹿二仙胶: 人参龟版鹿角胶,更加枸杞熬成膏,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治效高。 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肝肾精血虚。 补阳 肾气丸: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安神剂: 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珍珠母丸: 珍珠母丸参地归,犀沉龙齿柏茯神,更加酸枣宁神志,镇心平肝此方推。 磁朱丸: 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潜阳又明日,心悸失眠皆可治,癫狂痫证亦宜服。 滋养安神 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天王补心丹;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及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甘麦大枣汤; 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开窍剂: 凉开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紫雪: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磁膏,丁沉木麝升玄草,热陷痉厥服之消。 至宝丹: 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金银两箔兼龙脑,开窍清热解毒良。 小儿回香丹: 回春丹枳大黄沉,豆蔻木草蚕蝎藤:贝檀陈砂麻竺麝,小儿惊搐赖此平。 行军散: 诸葛行军痧胀方,珍珠牛麝冰雄黄,硼硝飞金共研末,窍闭神昏服之康。 温开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荜檀囊,犀冰术沉诃香附,再用龙脑温开方。 紫金锭: 紫金锭有山慈菇,五倍千金一并入,大戟麝香共为末,霍乱痧胀米汤服。 固涩剂; 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表敛汗效特灵。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敛汗见效奇。 敛肺止咳 九仙散; 九仙散用乌梅参,桔梗桑皮贝母承,粟壳阿胶冬花味,敛肺止咳气自生。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木香诃,粟壳当归肉蔻合,术芍桂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四神丸: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桃花汤: 桃花汤中赤石脂,粳米干姜共用之,温中涩肠功效好,久痢不愈正可施。 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莲粉糊丸盐汤下,能止无梦夜滑遗。 桑螵蛸散: 桑螵散治小便数,参苓龟壳同龙骨,菖蒲远志加当归,补骨宁心健忘除。 缩泉丸: 缩泉丸治儿尿频,脬气虚寒约失灵,山药台乌加益智,糊丸多服效显明。 固崩止带 固经丸: 固经丸用龟版君,黄柏椿皮香附芩,更加芍药糊丸服,漏下崩中均可宁。 震灵丹: 震灵丹治崩夹瘀,乳香没药五灵须,代赭禹粮赤石脂,朱砂石英,入味具。 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及人参,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能。 理气剂: 行气 越鞠丸: 越鞠丸治六郁侵,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加栀曲,气畅郁舒痛闷平。 金铃子散: 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心腹诸痛由热郁,疏肝泄热痛自蠲。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行气化痰郁自舒。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瓜萎合成方,通阳理气又散结,胸痹心痛皆可尝。 橘核丸 橘核丸中楝桂存,枳朴延胡藻带昆,桃仁木通木香合,癞疝顽痛盐酒吞。 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木茴香,良姜青皮及槟榔,楝巴麸炒除巴用,寒滞病痛酒调尝。 暖肝煎: 暖肝煎中用当归,杞苓乌药与小茴,行气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并摧。 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姜陈草,苓蔻木香一齐熬,温中行气兼燥温,脘腹胀痛服之消。 降气 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草半归,前胡桂朴姜枣随,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表寒里热哮喘尝。 四磨汤: 四磨汤治七情侵,人参乌药沉香摈,四味浓磨煎温服,行气降逆喘自平。 旋复代赭汤: 仲景旋复代赭汤,半夏参草大枣姜,噫气不除心下痞,降逆化痰治相当。 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呕呃医,人本甘草枣姜施,胃虚有热气冲逆,清补和中降逆之。 丁香柿蒂汤;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降逆止呃兼温补,胸满呃逆宜煎尝。 理血剂: 活血祛淤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 血府逐淤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用柴胡,花粉草归山甲俱,大黄桃红煎入酒,损伤淤血总能祛。 七厘散: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芪归芎,桃红赤芍加地龙,半身不遂中风证,补气活血经络通。 失笑散: 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血淤少腹时作痛,淤散气顺保安康。 丹参饮: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气滞血瘀两相合,瘀散气顺保安康。 温经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本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生化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与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温经活血最见长。 活络效灵丹: 活络效灵用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存:症瘕积聚腹中痛;煎服此方可回春。 桂棱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与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胞宫淤血全可散。 大黄庶虫丸: 大黄庶虫芩芍桃,地黄杏草漆蛴螬,虻虫水蛭和丸服,祛淤生新功独超。 止血 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丹荷搁随,二蓟栀黄皆炒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四生丸: 四生丸用三般叶,侧柏艾荷生地协,等分生捣如泥煎,血热妄行止衄惬。 咳血方: 咳血方中诃子收,海石栀子共瓜蒌,青黛泻肝又凉血,咳嗽痰血服之瘳。 槐花散; 槐花散治肠风血,芥穗枳壳侧柏叶,等分为末米汤下,凉血疏风热能涤。 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藏,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 黄土汤: 黄土汤中术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便后下血功独擅,吐衄崩中效亦灵。 胶艾汤: 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宫养血血行缓,胎漏崩中自可痊。 治风剂: 疏散外风 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术草,养血祛风通治方。 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牵正散: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加,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小活络丹; 小活络丹用胆星,二乌乳没地龙并,中风手足皆麻木,风痰瘀血闭在经。 平熄内风 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天麻钩藤仗: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苓,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阿胶鸡子黄汤: 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石决茯神络石藤,阴虚风动此方保。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麻胶地芍合成汤,三甲冬草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茶,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喑厥风痱能治之,水归火宁水生木。 治燥剂 轻宣润燥 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口渴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嘉。 滋阴润燥 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宜煎烹。 琼玉膏: 琼玉膏用生地黄,人参茯苓白蜜糖,合成膏剂缓缓服,干咳咯血肺阴伤。 玉液汤: 玉液汤中芪葛根,鸡金知味药花粉,饮一溲一消渴证,益气生津显效能。 增液汤: 增液汤用玄地冬,滋阴润燥有殊功,热病津枯肠燥结,增水行船便自通。 祛湿剂; 燥湿和胃 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叶存,加入滑石渗湿热,身重胸闷属湿温。 甘露消毒丹(普济解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葛,苓翘贝母射干薄,湿热留连正治方。 连朴饮: 连朴饮内用豆豉,菖薄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治。 蚕矢汤; 蚕矢汤用苡木瓜,苓连栀通吴萸夏,加入豆卷清湿热,吐利腹痛转筋佳。 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翟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二妙散: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得消病自痊。 利水渗湿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茯苓,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猪苓汤: 猪苓汤内用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肿,表虚湿盛服之康。 五皮散(五皮饮): 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腹胀颇相宜。 温化水湿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 真式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苓芍术附加生姜,少阴腹痛寒水聚,悸眩润畅急煎尝。 实脾散(实脾饮): 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蓖廨分清饮: 蓖廨分清石菖蒲,草梢乌药智仁具:或加茯苓共煎煮,淋浊留连自可除。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藁本加防风,湿邪在表头腰痛,发汗升阳经络通。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革,冷风顽痹屈能伸。 鸡鸣散: 鸡鸣散是准绳方;苏叶吴萸桔梗姜:瓜橘槟榔晨冷服,脚气浮肿效非常。 祛痰剂: 燥湿化痰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湿化痰兼理气,湿痰阴滞此方珍。 温胆汤: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气行痰消诸证罢。 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杏瓜萎,茯苓枳芩胆星投,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脉滑浮。 滚痰丸: 滚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黄芩及大黄,少佐沉香为引导,实热顽痰一扫光。 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秩苓添,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 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痰饮咳嗽常用方,气降仍咳胸犹满,速化寒饮保安康。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治风化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定痫丸: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 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控痫发。 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化痰止咳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消导化积剂: 消食导滞 保和丸: 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消食化滞和胃气,方中亦可用麦芽。 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术泽与茯苓,食湿两滞生郁热,脘痞泻痢此方寻。 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青陈皮,枳柏黄连莪术齐,大黄牵牛加香附,热滞泻痢皆相宜。 枳术丸; 枳术丸是消补方,荷叶烧饭作丸尝,若加麦芽与神曲,消食化滞力更强。 健脾丸: 健脾参米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 消痞化积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四君先,夏曲麦芽朴姜连,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 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疟母方,庶虫鼠妇及蜣螂,蜂蜜石苇人参射,桂朴紫葳丹芍姜, 瞿麦紫苓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缠日久胁下硬,症消积化保安康。 驱虫剂: 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脏泻热又安蛔。 肥儿丸; 肥儿丸内有使君,豆蔻香连曲麦槟,猪胆为丸热汤下,疳虫食积一扫清。 布袋丸; 布袋丸内有四君,芜荑芦荟共调匀;夜明砂与使君子,消疳去虫法可循。 化虫丸: 化虫丸中用鹤虱,苦楝槟榔一并列,白矾铅粉和丸服,肠中诸虫皆可杀。 伐木丸: 伐木方中有绿矾,苍术酒曲醋糊丸,泻肝益脾消黄肿,钩虫为患效可观。 涌吐剂: 瓜蒂散: 瓜蒂散用赤豆研,散和豉汁不需煎,逐邪催吐效更速,宿食痰涎一并蠲。 救急稀涎散: 稀涎皂角与白矾,急救可去膈上痰;中风昏迷属闭证,功能开窍又通关。 盐汤探吐方: 盐汤探吐千金方,干霍乱证宜急尝,宿食停脘气机阻,用之及时功效良。 痈疡剂: 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 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用当归,玄参银花甘草随,清热解毒兼活血,脱疽之病此方魁。 犀黄丸: 犀黄丸内用麝香,乳香没药与牛黄,乳岩横痃或瘰疬,正气未虚均可尝 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薄荆翘,丹栀斛玄夏枯草,疏风清热散痈肿,牙痛颈毒皆可消。 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二皮翘贝母,独活甘草夏归芎,消瘿散结效或睹。 透脓散: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 阳和汤: 阳和汤方主阴疽,鹿胶桂麻姜炭地,白芥甘草同煎服,温补通滞疮自愈。 小金丹: 小金丹用麝草乌,灵脂胶香与乳没,木鳖地龙归墨炭,诸疮肿痛最宜服。 内补黄芪汤: 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善后功。 苇茎汤: 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瓜子薏苡仁,瘀热在肺成痈毒,泻热排脓新自生。 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囊:肠痈初起少腹痛,脓成未溃亦可尝。 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力不缓,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 脏腑辨证歌诀 范文举 这是我在多年以前写的五脏辩证歌诀,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编写完成,以肝-心-脾-肺-肾为顺序。今天应朋友之邀,再次修改,包括修改错别字,有的字库里不全,如(白光),我就打成了晄,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朋友们不吝指正。脏腑辩证在临床中举足轻重,此歌诀有主症,舌脉,主方等等,临床非常实用。特贡献出来供同道们研习,为中医事业付出一点微薄之力。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 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 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 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 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 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 (1)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 (3)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细,阿胶鸡子最容恰。 (4)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辨,内伤肝阴虚内观。 8《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胁胀痛苔黄腻,黄连温胆最有灵。 (脉弦滑略数) 9《胆热壅滞证》 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舌红苔黄脉弦数,少阳发热此方宗。 10《肝胆虚烦不寐》 肝胆虚烦难入睡,视物昏花气力亏,易惊多梦口干苦,总由肝阴血气亏,舌淡苔白弦细数,酸枣仁汤可入寐。 11《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见寒疝,少腹冷痛牵睾丸,阴囊收缩得热缓,晄白唇青形肢寒,舌苔白滑脉迟弦,当归四逆暖肝煎。 1《心气虚 心阳虚 心阳虚脱》 心气心阳阳虚脱,心悸心慌自汗多,胸闷气短动尤甚,倦怠乏力共性和; 面白舌淡脉虚弱,此是气虚养心瘥; 晄白憋闷形肢冷,阳虚保元起沉疴; 大汗肢厥脉微绝,参附龙牡救阳脱。 2《心血虚证 心阴虚证》 心血心阴亏虚证,心悸失眠与多梦,萎黄眩晕多健忘,此是血虚无热征,唇舌淡白脉细弱,四物龙牡朱砂等; 心阴虚证见心烦,颧赤潮热口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补心朱砂安神丸。 3心气阴两虚证,炙甘草汤生脉散;心气血两虚证,补气养血八珍汤;心阴阳两虚证,炙甘草汤补阴阳。 4《心火亢盛证》 心火亢盛口舌疮,心烦失眠肤生疡,苔黄脉数舌红绛,小便赤涩移小肠,热移小肠导赤散,清心泻火泻心汤。 5《痰火扰心证》 痰火扰心神志狂,轻者失眠笑无常,胡言乱语面目红,打人毁物力倍常,舌红黄腻脉滑数,礞石铁落温胆汤。 6《痰迷心窍证》 痰迷心窍证属阴,情志不遂痰蒙心,神识痴呆情抑郁,胸闷痰多喉中鸣,脉滑舌淡苔白腻,开窍导痰定痫丸。 7《心脉痹阻证》 心脉痹阻胸憋闷,痛引肩背左臂甚,心悸时痛如针刺,舌质紫暗与面唇,细涩结代苔多腻,薤白血府逐瘀寻。 8《小肠气滞证》 小肠气滞腹痛急,痛引腰背腹胀气,矢气则舒疝牵阴,肠鸣止痛理气机,薄白沉弦或沉紧,天台乌药功效奇。 1《脾气虚证》 纳少乏力脾气虚,气短懒言困四肢,面黄苍白舌质淡,脉弱参苓术草宜; 食后腹胀便溏泻,脾不运化加半橘; 久泻久痢脱垂症,气虚下陷补中宜; 出血诸疾脾失统,引血归脾功效奇。 2《脾阳虚证 脾胃虚寒证》 脾阳虚证阳气衰,胀满冷痛并纳呆,喜温喜按四肢冷。便溏水肿或白带,泄泻理中温阳法,水肿实脾利水来。 (舌淡胖,苔白或滑,脉沉细迟无力) 3《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色晦暗,纳呆呕恶口中粘,脘腹痞闷大便溏,头身沉重体困倦,淡胖白腻脉濡缓,胃苓藿香平胃散。 4《湿热蕴脾证 脾胃湿热证》 面目发黄色如橘,脘腹胀满不思食,恶心呕吐厌油腻,口苦发热尿黄赤,大便不调脉濡数,茵陈甘露清利湿。 (皮肤发痒,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口苦口粘) 5《胃阴虚证》 胃阴虚证脘灼痛,嘈杂似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形体瘦,口燥咽干大便实,舌绛少津脉细数,滋阴益胃诸症辞。 6《胃阳虚证 胃虚寒证》 胃脘隐痛呕清水,喜温喜按面白苍,神疲乏力手足冷,脉弱无力舌淡光,温中补气补虚法,方用黄芪建中汤。 (得食痛减,舌淡苔白,食少脘痞,口不渴) 7《胃阴阳两虚证》 阴阳两虚口咽干,手足心热凉指端,胃脘灼热隐痛缓,神疲乏力身畏寒,舌红少苔脉细弱,黄芪建中益胃联。 (胃脘隐痛,时作时止,纳少嗳气,自汗盗汗)(或四君子汤合益胃汤.或理中汤合沙参麦冬汤) 8《胃热亢盛证 胃实热证 胃火》 胃火实热见吞酸,喜冷嘈杂食不完,齿衄牙龈肿溃烂,口臭溲赤大便干,舌红黄燥脉滑数,清胃凉膈玉女煎。 (拒按) 9《寒邪犯胃证 胃实寒证 胃寒》 胃寒冷痛在胃脘,遇寒加重得温减,痛势急剧形肢寒,痞胀呕恶吐后缓,苔白沉紧或脉弦,温胃散寒良附丸。 10《胃腑血瘀证》 胃腑血瘀脘刺痛,不移拒按夜里重,吐血色暗柏油便,面色黧黑唇色暗,舌质紫暗脉细涩,丹参膈下失笑散。 (加:九香虫三七红花乳没生大黄刺猬皮) 1《肺气虚证》 咳喘无力肺气虚,体倦气短不足息,面白自汗易感冒,懒言气怯声音低,舌淡苔白脉无力,补肺汤可补肺气。 2《肺阴虚证》 肺阴虚证咳痰少,潮热咳血咽干燥,颧红盗汗五心烦,形体消瘦午后潮,舌红少津脉细数,固金扶羸治虚劳。 3《痰浊阻肺证》 痰浊阻肺嗽痰多,性粘色白易咯咳,气机升降痰浊阻,胸闷气短难平卧,痰鸣脉滑苔白腻,痰浊二陈三子瘥。 4《风寒束肺证》 风寒束肺止嗽散,咳嗽发热微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鼻塞流涕白稀痰。 5《寒邪客肺证》 寒邪客肺咳嗽喘,痰稀色白形肢寒,咳喘突发伴寒象,病程长而风寒短,舌淡苔白脉迟缓,苓甘五味化寒痰。 6《水寒射肺证 饮停于肺》 咳嗽喘息痰沫多,渴不多饮难平卧,小便不利或不渴,触寒身疼恶寒做,舌苔白滑脉弦紧,温肺化饮青龙瘥。 7《风热犯肺证》 风热犯肺痰黄稠,咳嗽口渴痛咽喉,微恶风寒身发热,目赤鼻塞浊涕流,尖红苔黄脉浮数,轻重桑菊银翘求。 8《热邪壅肺》 咳嗽痰黄肺热壅,气喘息粗鼻煽动,咳吐脓血溲便结,壮热烦渴或胸痛,舌红黄腻脉滑数,清泻痰热平喘法,桑白皮汤清肺热,肺痈苇茎桔梗合。 (清肺热用麻杏石甘汤也可) 9《燥邪犯肺》 燥邪犯肺燥证俱,燥少粘连咳不易,干咳无痰鼻咽干,胸痛咳血身热寒,脉数舌苔白或黄,润肺清燥救肺汤。 10《大肠液亏证》 大肠液亏便燥结,阴亏热病伤津液,咽干口臭兼头晕,状如羊粪难以解,舌红少津脉细涩,麻仁润肠病可截。 (麻子仁丸 润肠丸) 11《大肠结热证》 便秘身热结大肠,痞满燥实口舌疮,潮热谵语反恶热,手足汗出或发狂,焦黄芒刺脉沉实,大承气汤燥结荡。 (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硬秘或下利清水) 12《大肠湿热证》 大肠湿热便脓血,赤白粘冻黄水泄,里急后重溲便赤,腹痛口渴肛灼热,舌红黄腻脉滑数,痢芍泄翁清湿热。 (芍药汤 白头翁汤) 13《湿阻大肠》 泄泻腹胀肠湿阻,腹痛纳呆肠漉漉,湿注尿少口不渴,湿停胃逆恶心吐,舌苔白腻脉濡缓,胃苓藿香正气散。 14《肠痈脉证》 肠痈右少腹痛剧,湿热积滞血凝聚,拒按灼热身发热,尿黄短赤身蜷卧,舌红苔黄脉弦数,大黄牡丹泄瘀热。 1《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腰膝酸,眩晕耳鸣五心烦,颧红盗汗口咽干,形体消瘦难入眠,舌红少苔脉细数,六味知柏左归丸。 (齿摇发落,遗精早泄,女子崩漏或经闭不孕,杞菊地黄丸 大补阴丸 二至丸) 2《肾阳虚证》 肾阳虚证肢畏寒,精神萎靡腰膝酸,阳痿宫寒夜多尿,晄白耳鸣头晕眩,脉沉尺弱舌白淡,金匮肾气右归丸。 (舌淡胖,脉沉细迟或微细) 3《肾阴阳两虚证》 腰膝酸软形肢寒,自觉内热头晕眩,乏力耳鸣咽干燥,不孕不育饮热兼,舌胖苔薄脉细弱,左归丸合右归丸。 4《肾精不足证》 肾精不足发育缓,成人早衰性能减,精少经闭不孕育,身矮智低骨骼软,脉细无力舌瘦瘪,添精河车左归丸。 5《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见遗精,早泄夜尿带下清,遗尿尿频胎滑动,腰膝酸软或耳鸣,面白舌淡脉沉弱,桑螵补元煎秘精。 (桑螵蛸散 大补元煎 秘精丸) 6《肾不纳气》 肾不纳气见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喘,神疲自汗腰膝酸,偏阴偏阳两症参,阳虚参蛤肾气丸,阴虚生脉六味丸。 (偏阳虚 自汗声低,面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浮无根;偏阴虚 面赤心烦口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7《肾虚水泛》 肾虚水泛面白苍,身肿尿少腹满胀,腰酸形寒肿没指,咳喘心悸舌淡胖,脉沉细迟苔白滑,温阳利水真武汤。 8《膀胱虚寒证》 膀胱虚寒缩泉丸,晄白腰酸形肢寒,舌胖白润沉弱迟,遗尿尿频夜尿痊。 9《膀胱湿热证》 膀胱湿热尿涩短,尿频尿急痛不减,排尿灼热见砂石,尿血发热膀胱炎,舌红黄腻脉滑数,清热八正石苇散。 (湿热可致腰痛,清热利水通淋方用八正散;尿有砂石为主症者方用石苇散) 10《膀胱湿浊证》 膀胱湿浊尿白浊,如脂如膏排尿涩,舌淡苔腻脉细数,萆薢六味真不错。 (萆薢分清饮 六味地黄丸)。 |
|